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6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主要内容为: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加药池的顶部,溢流管一端与加药池连接,溢流管另一端与计量筒连接,计量筒上安装有上液位开关和下液位开关,加药泵右端与计量筒连接,加药泵左端与第五电磁阀右端连接,第五电磁阀左端与第六电磁阀上端连接,第六电磁阀上端与第七电磁阀下端连接,第七电磁阀上端与加药池连接,第六电磁阀下端与第三电磁阀下端连接,第三电磁阀上端与计量筒连接,第四电磁阀与计量筒的底部连接,第一电磁阀上端与第三电磁阀下端连接,第一电磁阀下端与计量泵连接,计量泵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安装有超声波流量计。
【专利说明】
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计量栗的流量值是在标准栗压下的理论值,而实际应用中栗后压力的不同、计量栗内膜片密封性的差异,均会影响计量栗的真实流量。所需加药量与计量栗的标定刻度流量存在差异,有时差异还很大,所以计量栗只是实现输液流量无级可调的设备,不能作为准确计量实际输液量的仪表。简单地以计量栗的设定流量作为加药量的现行做法并不准确。又由于药剂的强腐蚀性、加药方式以及药剂在管道中流动呈脉动状态等因素,无合适的计量仪表可供选用。采用加药池液位间接计量有很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其可靠性高,易于操作维护,其控制性能和调节性能良好,在保证加药效果、提高水质净化质量、节约药耗等方面远优于目前的人工调节方式。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包括加药池、液位传感器、溢流管、计量筒、上液位开关、第一电磁阀、计量栗、第二电磁阀、超声波流量计、进水管、第三电磁阀、下液位开关、第四电磁阀、加药栗、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加药池的顶部,所述溢流管一端与加药池连接,溢流管另一端与计量筒连接,所述计量筒上安装有上液位开关和下液位开关,所述加药栗右端通过管路与计量筒连接,加药栗左端通过管路与第五电磁阀右端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左端通过管路与第六电磁阀上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第七电磁阀下端连接,所述第七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加药池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下端通过管路与第三电磁阀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计量筒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通过管路与计量筒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第三电磁阀下端连接,第一电磁阀下端与计量栗连接,所述计量栗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超声波流量计。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计量筒采用PVC材质。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药栗为耐腐蚀栗。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液位开关和下限液位开关都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且都为浮子式微动型。
[0008]工作原理:药剂从加药池经注药栗打入标准计量筒,当达到上限时,上液位开关动作,控制器命令注药栗停止注药,同时计算机自动调节计量栗将计量筒内的药剂缓慢注入原水进水管。当计量筒内的药剂下降到下限时,下液位开关动作,控制器命令注药栗工作,再次将计量筒加满。控制器内的计算机在完成上述控制命令的同时,自动累积计量筒的加药次数。加药池上安装一台超声波液位传感器,信号传给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动态显示加药池的液位变化。外购来的药剂一般采用专用罐车送至加药池旁,直接将药剂灌入池内。采用该系统时,卸液前先在计算机上确认加药池内的药剂余量,然后开始卸车放液。全部药剂卸完后,再按一个确认按钮,计算机自动完成新购药剂总量核算。
[0009]进水管上安装一台超声波流量计,将流量信号引入加药计量计算机,再将计量栗的工作方式设成远程控制模式,组成加药量自动调节回路将污水浊度、PH、耗氧量等主要水质参数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和运算后得出合适值,计算机根据原水流量输出4?20mA标准电流信号自动调节计量栗往复频率,从而根据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自动按比例调节加药量。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可实现加药量自动计量、外购药剂总量核算以及加药量自动调节三个功能;可靠性高,易于操作维护,其控制性能和调节性能良好;在保证加药效果、提高水质净化质量、节约药耗等方面远优于目前的入工调节方式。
【附图说明】
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1:加药池,2:液位传感器,3:溢流管,4:计量筒,5:上液位开关,6:第一电磁阀,7:计量栗,8:第二电磁阀,9:超声波流量计,10:进水管,11:第三电磁阀,12:下液位开关,13:第四电磁阀,14:加药栗,15:第五电磁阀,16:第六电磁阀,17:第七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18]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包括加药池1、液位传感器2、溢流管3、计量筒4、上液位开关5、第一电磁阀6、计量栗7、第二电磁阀8、超声波流量计9、进水管1、第三电磁阀11、下液位开关12、第四电磁阀13、加药栗14、第五电磁阀15、第六电磁阀16和第七电磁阀17;所述液位传感器2安装在加药池I的顶部,所述溢流管3—端与加药池I连接,溢流管3另一端与计量筒4连接,所述计量筒4上安装有上液位开关5和下液位开关12,所述加药栗14右端通过管路与计量筒4连接,加药栗14左端通过管路与第五电磁阀15右端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15左端通过管路与第六电磁阀16上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16上端通过管路与第七电磁阀17下端连接,所述第七电磁阀17上端通过管路与加药池I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16下端通过管路与第三电磁阀11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11上端通过管路与计量筒4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13通过管路与计量筒4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上端通过管路与第三电磁阀11下端连接,第一电磁阀6下端与计量栗7连接,所述计量栗7通过第二电磁阀8与进水管10连接,所述进水管10上安装有超声波流量计9。
[0019]优选的,所述计量筒4采用PVC材质。
[0020]优选的,所述注药栗14为耐腐蚀栗。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如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022]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池、液位传感器、溢流管、计量筒、上液位开关、第一电磁阀、计量栗、第二电磁阀、超声波流量计、进水管、第三电磁阀、下液位开关、第四电磁阀、加药栗、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加药池的顶部,所述溢流管一端与加药池连接,溢流管另一端与计量筒连接,所述计量筒上安装有上液位开关和下液位开关,所述加药栗右端通过管路与计量筒连接,加药栗左端通过管路与第五电磁阀右端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左端通过管路与第六电磁阀上端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第七电磁阀下端连接,所述第七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加药池连接,所述第六电磁阀下端通过管路与第三电磁阀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计量筒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通过管路与计量筒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上端通过管路与第三电磁阀下端连接,第一电磁阀下端与计量栗连接,所述计量栗通过第二电磁阀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超声波流量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筒采用PVC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栗为耐腐蚀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量自动计量和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位开关和下限液位开关都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且都为浮子式微动型。
【文档编号】G05D9/12GK205721398SQ201620310728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4日
【发明人】王学华
【申请人】苏州科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