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8947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医院临床病人床旁信息主要包括病人生命体征、输液情况、服药情况、卧床情况、 二便情况等基本信息,上述信息通常由医护人员通过定期巡视病床并通过手工的方式采集,所采集到的信息用于判断病人病情变化并为病人进一步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大部分医院病人及护士的比例不能达到2 1,即便是重症监护室中有可能也是一个护士同时负责照看多个病人。为保证随时掌握病人的床旁信息变化及病情变化,就需要医护人员不断地巡视病床、了解病人情况,即便如此,所采集到的病人床旁信息也是不连续的。而病人寻找医护人员可通过口头或通过床旁呼叫器通知护理站办公护士,护理站办公护士再通过口头或电话的方式通知负责该病人的主管护士及医生,这样就不能保证病人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自己的医护人员。为了保证在院病人能够按正确的时间、种类及剂量服用医嘱规定的口服药物,护士只能按单次发药并不断巡视及提醒患者及时服药,这不但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减低了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也不能完全保证病人在正确的时间按照医嘱服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自动监视病人情况、降低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集线器、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床旁外周设备和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床头多功能控制器与床旁外周设备通过网络接口或RS232接口相连接用于对床旁外周设备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床头多功能控制器还通过集线器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信息传递,中心控制单元还通过网络接口与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相连接,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还与电子显示屏、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相连接进行信息显示或语音通话功能。所述的床旁外周设备包括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和床旁医用监护设备。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由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医生站电脑客户端通过局域网络连接构成。所述的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包括信息交互子单元、信息处理子单元、信息传输子单元及电源管理子单元,信息处理子单元分别与信息交互子单元和信息传输子单元相连接, 信息交互子单元与床旁外周设备相连接,信息传输子单元与集线器相连接,电源管理子单元与各个单元及外周设备相连接为其提供低压安全标准电源。所述的信息处理子单元由单片机或ARM机构成用于收集信息交互子单元输入的所有信息并转化处理后发送给信息传输子单元或接收中心控制单元命令对床旁外周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的信息交互子单元由中央处理器、药盒控制单元、输液进程监测器控制单元、病人在床情况监测控制单元、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控制单元以及床旁医用监护设备控制单元连接构成,中央处理器、药盒控制单元、输液进程监测器控制单元、病人在床情况监测控制单元、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控制单元均采用独立的单片机,信息传输子单元由单片机构成用于信息处理子单元与中心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该信息传输子单元在网络中拥有唯一的硬件地址编码。所述的时间控制开启药盒包括具有独立药仓的主药盒、仓盖、液晶显示屏及其控制电路,该电路控制部分由药盒主控制器、各个药仓控制器和液晶显示屏连接组成,药盒主控制器和各个药仓控制器均由单片机组成,药盒主控制器与各个药仓控制器采用内部全双工串行方式通讯,每个药仓控制器还与时间显示模块、仓盖传感器及仓盖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时间显示、仓盖开启判断和仓盖开启驱动。所述的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还包括一个手持摆药设置器,该手持摆药设置器的包括手持手柄及其内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电路由中央处理器与RS232接口、键盘、存储器和显示屏连接构成,手持摆药设置器通过RS232接口与手持摆药设置器进行通讯控制。所述的输液进程监测器由滴数红外传感器、无液红外传感器、环境亮度光电传感器、设置键盘及辅助电路连接构成。所述的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由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的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软件组成,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病床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病床底部受力部。所述的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由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音箱、显卡及显示屏及安装在其内部的医护人员有线及无线提示报警软件组成,该报警单元与无线发射器相连接实现与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的通讯功能,该报警单元与电子提示屏相连接用于提示及报警信息的显示。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发明有效地将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集线器、床头多功能控制器、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以及床旁医用监护设备结合起来,使得医护人员即时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病人输液进程情况,病人在床情况及病人床位舒适度情况。各个单元收集的数据经中心控制单元处理及分析后对异常信息产生警示并可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系统通知病区内相应医护人员进行及时处理。本系统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并最大限度地辅助医护人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系统集成了以往需多个系统才能完成的功能,避免重复布线及重复建设,其采用数字化模式,通过软件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升级,增加了系统的可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连接框图;图2是本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中央处理单元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示意图4是床头多功能处理终端的电路框图;图5是时间控制开启药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时间控制开启药盒的电路框图;图7是用于开启时间控制开启药盒的摆药设置器的电路框图;图8是输液进程监测器的电路框图;图9是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的电路框图;图10是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连接示意图;图11是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一种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中心控制单元、集线器、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床旁外周设备和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其中, 床旁外周设备包括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和床旁医用监护设备。中心控制单元安装在护理站内,集线器可以安装在病房外走廊,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安装在病房内并为每个病床配置一台,一方面,床头多功能控制器、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以及床旁医用监护设备通过网络接口或串行通讯接口相连接用于信息采集和控制,另一方面,床头多功能控制器通过集线器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接将其采集的信息发送给中心控制单元,还可以接收中心控制单元发送的命令对时间控制开启药盒和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进行控制,中心控制单元与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通过以太网相连接与医护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下面对系统中的各部分分别进行说明1、中心控制单元由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医生站电脑客户端通过局域网络连接构成,每个床旁外周设备输出的信息通过床头多功能控制器-集线器-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的网络路径与中心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相关数据存储于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内,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内的控制单元综合管理系统软件自动对数据进行即时分类、分析、处理、显示。本中心控制单元通过网络收集、记录并整合来自其他单元的信息,并通过屏幕显示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病人输液进程情况、病人在床情况及病人床位舒适度情况以及病人服药情况等信息,对超出预定范围的信息发出警示,并可通过有线和(或) 无线的方式通知病区相关的医护人员。其中,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用于收集每个病床床旁医疗设备通过网络上传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存储于相应数据库,即时将分类整理的数据发送至护士站及医生站电脑客户端;接收护士站及医生站发送的数据及指令并发送至相应床旁医疗设备;通过接口程序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Q进行数据共享及数据交换; 中转、存储及处理医护电脑客户端与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之间的通信。护士站电脑客户端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数据,通过相关程序对数据进行整合并在屏幕显示病人生命体征变化、病人输液进程情况、病人在床情况及病人床位舒适度情况、病人服药情况等信息,对超出正常范围及预定范围的信息发出警示,通过内部程序对远端相关床旁设备进行设置或发送信息,对某一病人或部分病人进行语音呼叫或应答,向病区内的某一医护人员的手持无线提示终端发送信息及提示,或向病区内的电子提示屏发送信息。医生站电脑客户端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数据,通过床旁医疗设备客户端软件实时显示病人床旁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信息。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内部安装控制单元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对其下属子系统进行管理,对下属若干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综合显示下属子系统的数据。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由服药管理子系统、输液进程监测及管理子系统、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子系统、床旁医用监护设备客户端子系统、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子系统、医护人员有线 /无线提示报警子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接口程序子系统以及相应的数据库组成。 其中服药管理子系统包括(1)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开启时间设置程序护士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远程设置每个病床病人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每个药仓及扩展药仓的开启时间。如已接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该程序可根据口服药物医嘱自动设置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每个药仓及扩展药仓的开启时间,并可将所服用药物信息传输至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主药盒主电子显示屏显示;( 服药状态监测及报警程序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显示病房每个病人即时的服药情况,如果患者超过预订服药时段仍未服药的,将发出警示提醒相应的护士帮助患者服药;(3)药盒药仓盖远程开启程序在某些情况下,护士可远程控制某个病人的药盒某一药仓药仓盖的开启,也可设置通过倒计时的方式设置某个药仓药仓盖的开启;(4)进餐时间记录程序及测血糖提醒程序某些药物的服用与进餐时间有关,该程序还可以记录病人的进餐时间,并可设定在指定时间向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子系统的自动语音提示程序发送请求,该程序根据进餐时间记录程序记录的病人进餐时间自动推算患者需测血糖的时间,当到达测血糖时间时,通过医护人员有线及无线提示、报警子系统向护士发出提示,准时为患者测量血糖。输液进程监测及管理子系统包括(1)输液进程监测及报警程序实时显示患者当前的输液状态,如速度滴数,当前正在输液的液体剩余量,当输液滴数超过正常速度或预订速度、当前液体即将输完、输液异常停止时向相关护士发出警示。(2)输液统计分析程序 对每个患者当前已输液体总量进行计算,对输液速度进行分析。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子系统包括(1)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及报警程序实时显示病人在床情况,当医嘱规定需要卧床的病人离开床位超过一定时间仍未回床位后向相关护士发出警示提醒护士检查病人情况;当部分大、小便不能自的理患者病床舒适度下降时向相关护士发出警示,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被褥。(2)病人体重扫描统计程序每天夜间预订时段扫描所有病人床位重量并根据空床重量计算出患者体重,统计患者每天体重(卧床患者体重=病人卧床时床位总重量-空床重量),当多日患者体重发生明显变化时发出警示。床旁医用监护设备客户端子系统包括(1)床旁医用监护设备数据库接口程序 为所有能够接入本系统的标准工业化以太网接口床旁医用监护设备与中心控制单元数据库之间提供接口,从而实现数据存储。( 床旁医用监护设备客户端显示及分析接口程序: 为床旁医用监护设备厂方提供的医用监护设备客户端显示及分析程序与中心控制单元数据库之间提供接口。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子系统包括(1)病人语音呼叫应答程序护士站护士接听病人语音通话,了解病人需求,单呼或群呼病区患者,以语音的方式同时与一个或多个患者通话或进行广播。( 无应答自动呼转程序当病人呼叫护士站无人应答超过一定时间时,该程序自动将呼叫按预订顺序或同时转往其它预订地点,如治疗室、配液室、护士休息室等, 直到有人应答;该程序也可设置为将呼叫请求转换为包含病人床号的代码发送至指定的在线的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这样医护人员可通过最近的通话点接听病人的呼叫或直接到病人病床了解病人需求。( 应答情况分析程序可记录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语音通话内容,分析医护人员接听应答的速度和无应答的情况,促进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为患者服务意识与质量。统计患者的呼叫次数,医护人员通过分析对呼叫次数较多的患者发现医疗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周全的服务。(4)病人自动语音提示程序该程序接受其它子系统程序的请求,自动向患者发送预先录制的语音提示。医护人员有线及无线提示报警子系统包括(1)提示、报警信息电子提示屏显示程序该程序自动将各个单元或预设单元产生的警示信息按照先后及紧急程度排队后以文字的方式发送至相应区域电子提示屏,如病人换液提示、病人输液速度异常提示、病人紧急呼叫等信息,提示相关护士到病房进行相关巡视及处理,当提示信息的任务处理完成后可通过护士站电脑客户端标注完成停止相关信息显示。(2)提示报警信息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发送程序该程序自动将各个单元或预设单元产生的警示信息按照先后及紧急程度排队后以文字的方式发送至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接口程序子系统通过接口程序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进行数据共享及数据交换。2、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如图4所示,由信息交互子单元、信息处理子单元、信息传输子单元及电源管理子单元组成,每一台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在网络中拥有唯一的硬件地址编码以区分不同的床号。床头多功能控制器能够支持多种设备数字及语音设备接入,并将接入设备与中心控制单元之间以数字方进行信息交互。其中信息处理子单元由单片机或 ARM机构成,该子单元收集信息交互子单元输入的所有信息,并将其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及编码后发送给信息传输子单元;信息处理子单元可将由中心控制单元传送至信息传输子单元的指令、信息进行解码分类后传输到信息交互子单元的相应端口上的外周设备,对传输的数字音频进行数字模拟转换后传输至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信息交互子单元作为床头多功能控制器与外部设备的通讯接口,主要由中央处理器、药盒控制单元、输液进程监测器控制单元、病人在床情况监测控制单元、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控制单元以及床旁医用监护设备控制单元连接构成,中央处理器、药盒控制单元、 输液进程监测器控制单元、病人在床情况监测控制单元、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控制单元均采用独立的单片机,中央处理器与信息处理单元相连接,其他控制模块与各自的通信接口 (以太网接口或RS232串行通讯接口)相连接为床旁外周设备提供接入端口,收集来自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在床监测装置及具有标准工业化以太网接口床旁医用监护设备上传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接入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的呼叫信息,并通过信息处理子单元的音频-数字转化及数字还原音频功能与护理站护士客户端实现数字传输的双向高质量通话。另外,信息交互子单元还可将中心控制单元发送的信息及指令传递给一些双向通信的外周设备,如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等设备。信息传输子单元由单片机构成,主要负责信息处理子单元与中心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其与外部通讯是采用以太网接口,内部通过单片机完成内部通讯控制功能,信息传输子单元在网络中拥有唯一的硬件地址编码以区分不同的床号。电源管理子单元作为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实现市电电源转为低压直流电源,可为床头多功能控制器自身电路供电,并可为相关接入设备提供低压安全标准电源,如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等。
3、时间控制开启药盒是在中心控制单元服药管理子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工作的,其通过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开启时间设置程序,护士远程设置每个病床病人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每个药仓及扩展药仓的开启时间,通过服药状态监测及报警程序,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即可显示病房每个病人即时的服药情况,并对患者不按时服药向护士发出警示。时间控制开启药盒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图中,(1)为主药盒包括四个独立的药仓;(2)为服药杯采用目前常用服药杯;(3)为预订服药时间提示电子屏;(4)为药仓;(5)为药杯槽,内有服药杯探测器,可探测服药杯是否放入药杯槽或是否被取出;(6)时间控制自动开启透明药仓盖;(7)为主药盒主电子显示屏,可显示病人床号、姓名、服药时间信息,在药盒联网工作时可显示所服用药品名称、剂量、药品介绍等信息,还可以接收护理站发送的温馨提示等,该显示屏可按纵轴旋转,便于患者观看;(8)为工作状态显示灯及强制开启按钮当本药仓盖未到开启时间、药仓盖未打开时,显示为黄灯;当药仓盖按指定时间开启后,病人在规定时间内取走该药仓内服药杯后,显示灯变为绿色;当药仓盖打开超过一定时间后病人仍未取出该药仓内服药杯时,显示灯转为红灯并发出声音提示;当药仓盖不能按时自动开启时,按下此按钮可强制开启药仓盖;(9)扩展药盒(仓盖开启状态)该药盒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并入主药盒;(10)为药仓与仓盖连接轴内有弹簧,当药仓电磁插销开启时药仓盖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弹起;(11)扩展药盒插接孔插接孔中包括通讯端口。该时间控制开启药盒包括四个单独药仓并预留有扩展槽,药仓可通过插接的方式扩展;每个药仓均设有时间控制的电磁锁,各个药仓可根据预设的时间自动开启电磁锁打开药仓盖并通过声光等方式提醒病人按时服药,病人无法在预定时间以外开启药仓,特殊情况时,护士可通过钥匙开启药仓。当护士发药时,可将病人一天所需的口服药按服药时间分别放入不同服药杯中,并放入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相应的药仓中,并设定每个药仓开启时间。当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接入网络时,每个药仓的开启时间可由通过中心控制单元服药管理子系统进行远程设置,当无网络时,该药盒可独立工作,并可通过手持摆药设置器设置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药仓开启时间。摆药结束后,可将设置好的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送至病人床旁。病人服药控制及提示单元可独立工作,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预留有数据传输端口,可通过有线网络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从而监控病人服药情况。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供电由床头多功能控制器提供,也可由单独电源变压器供电,主药盒内部内置充电电池,在失去外部电源供电后仍能维持一段正常工作时间。该时间控制开启药盒的电路控制部分主要由药盒主控制器、各个药仓控制器和液晶显示屏连接组成,如图6所示,药盒主控制器和各个药仓控制器均由单片机组成,药盒主控制器与各个药仓控制器采用内部全双工串行方式通讯,每个药仓控制器还与时间显示模块、仓盖传感器及仓盖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时间显示、仓盖开启判断和仓盖开启驱动。药仓数量可以任意增减,每个药仓都有一个输入及一个输出接口,增加时只需要将药仓的串口通讯接口插入上一个药仓的输出接口便可完成增加一个新药仓, 其工作原理为药盒主控制器在接收到中心控制单元的命令后根据命令字将任务分派到相应的药仓控制器,并将信息显示在主显示屏上,相应的药仓控制器根据命令锁住仓盖,启动定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倒计时时间;当计时结束后开启仓盖,发出提示音。仓盖传感器会将仓盖开启情况及患者是否取药情况等信息上传到药盒主控制器。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独立工作。在独立工作时,需使用摆药设置器为其设置开启时间。该手持摆药设置器的电路结构由中央处理器与RS232接口、 键盘、存储器和显示屏连接构成,如图7所示,工作人员通过中心控制单元(护士工作站) 软件将相应患者服药信息通过RS232接口传输到手持摆药设置器,或者直接通过键盘将患者服药信息输入,并存储在手持摆药设置器的存储器中。护士再到相应的患者床头的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将手持摆药设置器通过RS232接口将服药信息输入到药盒主控制器中, 并开启药盒时间控制。该设备可按医嘱手工录入每个病人一天的服药时间并存储于该设备中,当将该设备输出端口插入时间控制开启提示药盒专用接收端口时,该设备将自动识别每个药盒的床号,并将与该床号对应的服药时间自动导入至该药盒。4、输液进程监测器,如图8所示,由滴数红外传感器、无液红外传感器、环境亮度光电传感器、设置键盘及辅助电路连接构成,其中,红外传感器由红外发射管及与其对应的光电耦合器组成。输液进程监测器可安置于输液架上,上有凹槽,可将茂菲氏滴管及连接茂菲氏滴管上端及下端的部分输液管压入其中,在凹槽中有多组由红外发射管及与其对应的光电耦合器组成的传感器,传感器探测在其槽路中卡入透明茂菲氏滴管和茂菲氏滴管上端的输液管中的液体,当输液管中有液体和没液体时,光电耦合器对其输入端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有不同的折射系数而产生不同电平,辅助电路会根据不同传感器返回的电平信号判断流经茂菲氏滴管液滴的滴数和输液瓶中剩余液体的液面高度,并对相应的异常信号产生声光报警,如滴速异常报警、输液异常停止报警、无液报警。该设备具有上行数据端口, 可通过该端口将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及各种报警信息传送到床头多功能控制器继而传输至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该设备可由内置电池供电,也可由床头多功能控制器供电端口供电。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内安装有输液进程监测及报警程序、输液统计分析程序,可从远端实时显示患者当前的输液状态,如速度滴数,当前正在输液的液体剩余量,当输液滴数超过正常速度或预订速度、当前液体即将输完、输液异常停止时向相关护士发出警示,对每个患者当前已输液体总量进行计算,对输液速度进行分析。5、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如图9所示,由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的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及报警程序、病人体重扫描统计程序组成。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床头多功能控制器相连接。部分病人病情不适于过早下地活动,但有些病人可能未经医生允许自行下地活动,本装置可通过安置在病人病床床头侧床脚下的压力传感器探测病床重量的变化,通过远端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及报警程序软件分析病人在床情况并对护士发出相应警示;部分病人大、小便不能自理,本装置在病人床单下安放有湿度传感器,实时探测病人病床舒适度,一但发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时,系统将在第一时间通知护理人员为患者更换被褥。病人体重扫描统计程序将在每天夜间预订时段扫描所有病人床位重量并根据空床重量计算出患者体重,统计患者每天体重,当多日患者体重发生明显变化时发出警示。6、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如图10所示,由接入床头多功能控制器的病人床旁语音呼叫对讲器及安装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内的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子系统程序组成。该语音呼叫对讲器设有呼叫/取消呼叫按钮、紧急求助按钮、麦克风和扬声器。安装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内的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子系统程序包括(1)病人语音呼叫应答程序护士站护士接听病人语音通话,了解病人需求,单呼或群呼病区患者,以语音的方式同时与一个或多个患者通话或进行广播。( 无应答自动呼转程序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内置调制解调器(modem),医院内部电话线路通过RJll接头接入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 (modem)的RJll接口,当病人呼叫护士站无人应答超过一定时间时,该程序自动通过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内置的调制解调器(modem)向外拨号,将呼叫按预订顺序或同时转往其它预订地点,如治疗室、配液室、护士休息室等,直到有人应答;该程序也可设置为将呼叫请求转换为包含病人床号的代码发送至指定的在线的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这样医护人员可通过最近的通话点接听病人的呼叫或直接到病人病床了解病人需求。( 应答情况分析程序可记录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语音通话内容,分析医护人员接听应答的速度和无应答的情况,促进医护人员不断提高为患者服务意识与质量。统计患者的呼叫次数,医护人员通过分析对呼叫次数较多的患者发现医疗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周全的服务。(4)病人自动语音提示程序该程序接受其它子系统程序的请求,自动向患者发送预先录制的语音提示。其工作过程为当病人需要寻找医护人员时,可通过床旁呼叫器发出呼叫信号,呼叫信号通过网络传输至中心控制单元,办公护士可通过语音的方式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需求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中心控制单元可设置为自动转接,通过有线和(或) 无线方式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及时至病人床旁了解病人需求。7、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如图11所示,主要由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音箱、显卡及显示屏及安装在其内部的医护人员有线及无线提示报警子系统程序连接构成,该报警单元与无线发射器相连接实现与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的通讯功能,该报警单元与电子提示屏相连接用于提示及报警信息的显示。其中,无线发射器用于将中心控制单元发送的特定信息以无线的方式发送至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由病区内相关的医护人员随身携带,每台报警终端在网络中拥有唯一 ID地址,可无线接收来自中心控制单元发出的无线提示及报警信息,终端可显示提示或报警的内容,医护人员收到信息后可按接收确认按钮手动向系统发出收到确认,中心控制单元收到返回确认后可停止发送警示提示,并记录接收者ID。电子提示屏可根据需要安装在病区不同区域,如病区走廊、配液室、医生办公区等,用以显示相关提示信息。医护人员有线及无线提示报警子系统程序包括提示、报警信息电子提示屏显示程序该程序自动将各个单元或预设单元产生的警示信息按照先后及紧急程度排队后以文字的方式发送至相应区域电子提示屏,如病人换液提示、病人输液速度异常提示、病人紧急呼叫等信息,提示相关护士到病房进行相关巡视及处理。当提示信息的任务处理完成后可通过护士站电脑客户端标注完成停止相关信息显示;提示、报警信息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发送程序该程序自动将各个单元或预设单元产生的警示信息按照先后及紧急程度排队后以文字的方式发送至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8、病旁医用监护设备采用常规设备,通过其所带的RS232接口或网络接口与床头多功能控制器相连接,实现对床旁医用监护设备的监控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对床头多功能控制器端口硬件扩展和端口驱动程序的升级,接入更多的床旁设备,例如可接入用于收集病人体温数据电子体温传感器以及某些带有数据输出功能的床旁医疗检查或治疗设备等, 中心控制单元通过相应的软件扩展实现对上述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功能。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控制单元、集线器、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床旁外周设备和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床头多功能控制器与床旁外周设备通过网络接口或RS232接口相连接用于对床旁外周设备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床头多功能控制器还通过集线器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信息传递,中心控制单元还通过网络接口与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相连接,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还与电子显示屏、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相连接进行信息显示或语音通话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旁外周设备包括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输液进程监测器、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和床旁医用监护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由中心控制单元服务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医生站电脑客户端通过局域网络连接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包括信息交互子单元、信息处理子单元、信息传输子单元及电源管理子单元,信息处理子单元分别与信息交互子单元和信息传输子单元相连接,信息交互子单元与床旁外周设备相连接,信息传输子单元与集线器相连接,电源管理子单元与各个单元及外周设备相连接为其提供低压安全标准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子单元由单片机或ARM机构成用于收集信息交互子单元输入的所有信息并转化处理后发送给信息传输子单元或接收中心控制单元命令对床旁外周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的信息交互子单元由中央处理器、药盒控制单元、输液进程监测器控制单元、病人在床情况监测控制单元、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控制单元以及床旁医用监护设备控制单元连接构成,中央处理器、药盒控制单元、输液进程监测器控制单元、病人在床情况监测控制单元、病人语音呼叫应答器控制单元均采用独立的单片机,信息传输子单元由单片机构成用于信息处理子单元与中心控制单元进行数据交换,该信息传输子单元在网络中拥有唯一的硬件地址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控制开启药盒包括具有独立药仓的主药盒、仓盖、液晶显示屏及其控制电路,该电路控制部分由药盒主控制器、各个药仓控制器和液晶显示屏连接组成,药盒主控制器和各个药仓控制器均由单片机组成,药盒主控制器与各个药仓控制器采用内部全双工串行方式通讯,每个药仓控制器还与时间显示模块、仓盖传感器及仓盖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时间显示、 仓盖开启判断和仓盖开启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控制开启药盒还包括一个手持摆药设置器,该手持摆药设置器的包括手持手柄及其内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电路由中央处理器与RS232接口、键盘、存储器和显示屏连接构成,手持摆药设置器通过RS232接口与手持摆药设置器进行通讯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进程监测器由滴数红外传感器、无液红外传感器、环境亮度光电传感器、设置键盘及辅助电路连接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人在床情况监测装置由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护士站电脑客户端的病人在床及卧床情况监测软件组成,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病床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病床底部受力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由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音箱、显卡及显示屏及安装在其内部的医护人员有线及无线提示报警软件组成,该报警单元与无线发射器相连接实现与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的通讯功能,该报警单元与电子提示屏相连接用于提示及报警信息的显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病人床旁信息智能综合控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单元、集线器、床头多功能控制器、床旁外周设备和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床头多功能控制器与床旁外周设备通过网络接口或RS232接口相连接用于对床旁外周设备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床头多功能控制器还通过集线器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接用于信息传递,中心控制单元还通过网络接口与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相连接,医护人员有线/无线提示报警单元还与电子显示屏、医护人员手持无线提示终端相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并最大限度地辅助医护人员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系统的可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G05B19/418GK102354186SQ201110247209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臧大维, 郑勇 申请人:臧大维, 郑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