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17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成为业界热点关注的项目。目前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被控设备分散,导致一个家庭中如果存在着多种不同方式的被控设备,则要分别使用不同的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控制,操作麻烦。

为此,需开发一种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家居控制系统,达到安全、方便、高效、快捷及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包括环境监测装置;安防监控装置;家电监控装置;智能家电,与所述家电监控装置连接;控制网关,分别与所述环境监控装置、安防监控装置和家电监控装置连接;云服务器,与所述控制网关网络连接;智能终端,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和控制网关网络连接。

其中,所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网关连接。

其中,所述安防监控装置包括人体移动传感器、门磁传感器、第一处理器、转动装置和第一监控摄像头;所述人体移动传感器、门磁传感器、转动装置和第一监控摄像头分别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控制网关连接;所述第一监控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监控摄像头转动。

其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圆底座、圆盖体、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所述圆盖体包括圆顶盖和自所述圆顶盖的边缘垂直延伸的侧壁;所述圆盖体盖设于所述圆底座,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圆底座,并且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转动轴与所述圆顶盖相固定,所述侧壁与底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圆顶盖转动;所述圆盖体远离侧壁的一表面设置有旋转槽,所述第一监控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旋转槽内;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圆顶盖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旋转装置的转动轴贯穿所述圆顶盖并且插入所述旋转槽内与第一监控摄像头相固定,所述第二旋转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监控摄像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均为马达。

其中,所述安防监控装置还包括门磁传感器、门铃和第二监控摄像头;所述门磁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门铃和第二监控摄像头均与第一处理器连接。

其中,所述环境监控装置包括烟雾传感器、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智能家电包括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和/或智能冰箱。

其中,所述通讯网络为无线ZigBee网络,所述远程通信网络为3G和/或4G和/或GPRS和/或以太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环境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室内的环境,获取环境数据、安防监控装置用于监控室内,获取安全监控数据,家电监控装置用于监控家电,获取家电运行数据,并且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数据和家电运行数据通过控制网关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数据和家电运行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以通过智能终端远程监控室内的环境情况、室内的安防情况以及家电的运行情况,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施方式的细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环境监测装置12、安防监控装置13、电量监测装置14、控制网关11、云服务器15、家电监控装置16和智能终端17。

智能家电与家电监控装置16连接。控制网关11分别与环境监控装置、安防监控装置13和家电监控装置16连接,其中,控制网关11与环境监控装置、安防监控装置13和家电监控装置16的连接可以是无线,也可以是有线的。云服务器15与控制网关11网络连接。智能终端17,分别与云服务器15和控制网关11连接。

环境监测装置12用于监测室内的环境,获取环境数据、安防监控装置13用于监控室内,获取安全监控数据,家电监控装置16用用于监控家电,获取家电运行数据,并且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数据和家电运行数据通过控制网关11发送至云服务器15,云服务器15将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数据和家电运行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17,以通过智能终端17监控室内的环境情况、室内的安防情况以及家电的运行情况,而智能终端17与云服务器15和控制网关11之的网络连接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使得智能终端17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智能终端17即可通过互联网连接云服务器15和控制网关11,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居。

具体的,请参阅图2,安防监控装置13包括人体移动传感器131、门磁传感器132、第一处理器136、转动装置135、第一监控摄像头133、第二监控摄像头138和门铃137。人体移动传感器131、门磁传感器132、转动装置135、第一监控摄像头133、第二监控摄像头138和门铃137分别与第一处理器136连接;第一监控摄像头133设置于转动装置135,转动装置135用于驱动第一监控摄像头133转动。转动装置135包括圆底座(图未示)、圆盖体(图未示)、第一旋转装置(图未示)和第二旋转装置(图未示)。圆盖体包括圆顶盖(图未示)和自圆顶盖的边缘垂直延伸的侧壁;圆盖体盖设于圆底座(图未示),第一旋转装置固定于圆底座,并且第一旋转装置的转动轴与圆顶盖相固定,侧壁与底座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旋转装置用于驱动圆顶盖转动。圆盖体远离侧壁的一表面设置有旋转槽,第一监控摄像头133收容于旋转槽内;第二旋转装置固定于圆顶盖的内表面,第二旋转装置的转动轴贯穿圆顶盖并且插入旋转槽内与第一监控摄像头133相固定,第二旋转装置用于驱动第一监控摄像头133转动。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均与第一处理器136连接。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均为马达。

安防监控装置13工作原理,门铃137被触发时第二监控摄像头138将监控数据将传输至第一处理器136。若有人闯入时人体移动传感器131将感应移动的状态,检测数据将传输至第一处理器136。转动装置135带动第一监控摄像头133监控室内状况。第一处理器136用于将监控的数据发送到控制网关11,控制网关11通过局域网通讯网络或远程通讯网络将监控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15,云服务器15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数据异常时,通过报警装置133进行报警提示。云服务器15将异常数据通过网络传送至至少一个移动终端17。用户通过移动终端17观看第二监控摄像头138拍摄的影像,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发出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网关11,控制网关11接收报警信号并传送至第一处理器136,经过第一处理器136分析处理后,将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装置133进行报警。

家电监控装置16与电量检测装置14连接,智能家电与家电监控装置16连接。智能家电包括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和/或智能冰箱。电量检测装置14监控出异常数据后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网关11,控制网关11通过局域网通讯网络或远程通讯网络将监控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15,云服务器15发送数据至至少一个移动终端17,移动终端17通过移动网络向控制网关11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智能家电的开关。

环境检测装置12包括烟雾传感器(图未示)、PM2.5传感器(图未示)、一氧化碳传感器(图未示)、温度传感器(图未示)和/或湿度传感器(图未示)。烟雾传感器用于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PM2.5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粉尘浓度。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潮湿度。烟雾传感器、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检测出异常数据时,通过控制网关11发出信号至云服务器15,云服务器15通过互联网分析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移动终端1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环境监测装置12用于监测室内的环境,获取环境数据、安防监控装置13用于监控室内,获取安全监控数据,家电监控装置16用于监控家电,获取家电运行数据,并且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数据和家电运行数据通过控制网关11发送至云服务器15,云服务器15将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数据和家电运行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17,以通过智能终端17远程监控室内的环境情况、室内的安防情况以及家电的运行情况,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