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解氧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13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用溶解氧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两路氧气供应装置来保证养殖池内充足的溶氧量,特别是在停电突发状况下养殖池内的溶氧量。



背景技术:

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饲料的投放、疾病的预防、水温、水中溶解氧密度的检测与控制对提高养殖产量与质量非常重要,特别是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密切相关,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解氧含量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1倍;在溶解氧量7mg/L时,鱼的生长速度要比在溶解氧4mg/L时快20%~30%,而饲料系数降低30%~50%。当水中溶解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饲料系数达到最佳值。中国专利CN201310492960X公开了一种溶解氧智能控制系统,系统通过溶解氧传感器检测养殖池内的溶解氧含量,如果含氧量低可以通过清淤泵对养殖池底进行清淤,还可以通过进液管向养殖池内送入化学试剂,从而提高养殖池内的溶解氧含量,然而该专利没有提到在装置断电突发状况时,如何保证养殖池内充足的溶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解氧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养殖池内水中溶解氧如何维持正常需要,以及如何保证停电突发状况下养殖池内的溶氧量充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溶解氧控制装置,包括氧气罐、氧水混合器、浮标式空气流量计、常开式电磁阀、PLC控制器、溶解氧传感器、第一氧气输送管道和第二氧气输送管道;氧气罐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第一氧气输送管道和第二氧气输送管道连通且在氧气罐出口处设置氧气罐阀门控制氧气的输送,第一氧气输送管道与氧水混合器进气口连通,氧水混合器出水口与养殖池进水口连通,第二氧气输送管道与养殖池底部的纳米曝气板直接连通,在第二氧气输送管道上依次设置浮标式空气流量计和常开式电磁阀,常开式电磁阀在通电时为关闭状态,溶解氧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养殖池中,溶解氧传感器,常开式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器电信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正常状况下,氧气通过氧水混合器进入养殖池,在氧水混合器中氧气与水实现均匀混合;(2)停电突发状况下,常开式电磁阀开通,氧气通过另一路路径进入养殖池,避免停电造成养殖池内氧气不足,保证水中生物的正常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溶解氧控制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溶解氧控制装置,包括氧气罐1、氧水混合器2、常开式电磁阀6、PLC控制器5、溶解氧传感器4、第一氧气输送管道11和第二氧气输送管道12;氧气罐1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第一氧气输送管道11和第二氧气输送管道12连通且在氧气罐1出口处设置氧气罐阀门8控制氧气的输送,第一氧气输送管道11与氧水混合器2进气口连通,氧水混合器2出水口与养殖池3进水口连通,第二氧气输送管道12与养殖池3底部的纳米曝气板10直接连通,在第二氧气输送管道12上设置常开式电磁阀6,常开式电磁阀6在通电时为关闭状态,溶解氧传感器4固定设置在养殖池3中,溶解氧传感器4,常开式电磁阀6均与PLC控制器5电信息连接。

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多个溶解氧控制装置一起工作,为了保证通入每个养殖池3内的氧气均匀适量,在第二氧气输送管道12上设置浮标式空气流量计7,通过调节氧气罐阀门8使每个溶解氧控制装置中浮标式空气流量计7流量相同。

本实施例涉及的溶解氧控制装置工作时,手动调节氧气罐阀门8使溶解氧传感器4测得的溶解氧数值小于等于PLC控制器5中设定的溶氧数值,氧气进入氧水混合器2中,在进水泵9的作用下随水流一起进入养殖池3,过程中若溶解氧传感器4测得的溶解氧数值小于PLC控制器5中设定的溶氧数值,PLC控制器5控制常开式电磁阀6断电,氧气依次通过浮标式空气流量计7和常开式电磁阀6从纳米曝气板10进入养殖池内,纳米曝气板10将氧气在养殖池3中均匀分散,当溶解氧传感器4测得的溶解氧数值等于PLC控制器5中设定的溶氧数值,PLC控制器5控制常开式电磁阀6通电;遇到停电突发状况,进水泵9、常开式电磁阀6、PLC控制器5和溶解氧传感器4断电停止工作,氧气罐1中氧气依次通过浮标式空气流量计7和常开式电磁阀6从纳米曝气板10进入养殖池3内,避免由于停电造成的养殖池内氧气不足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