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和调节气体通过的控制和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527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和调节气体通过的控制和调节装置。更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允许或防止供给一个或多个用户的气体通过的装置,该装置设有压力调节器,用于使得出口气体压力保持恒定。



背景技术:

用于控制气体通过(即打开或关闭通道)的装置为已知。除了这种功能,该装置还能够用作过滤器以及使得出口气体压力保持恒定,甚至在进口气体压力不稳定时。

这种已知类型的装置通常有两个电阀,用于控制两个不同的闸板(shutter)。

因此,多个电阀的存在使得该装置更复杂和更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利用结构简单的打开或关闭装置来消除前述缺陷和其它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结构成本的、用于气体通过的打开或关闭装置。

根据本发明,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控制和调节供给一个或多个用户的气体通过的控制和调节装置来实现,它包括电磁体和中心本体。电磁体包括线圈和可相对于该线圈运动的芯。中心本体设有:用于气体的进口导管;中间导管,该中间导管通过第一穿过开口而与进口导管连通;以及用于气体的出口导管,该出口导管通过第二穿过开口而与中间导管连通。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在于:活动芯包括衬垫和内部本体。

衬垫通过第一弹性部件而抵靠在第一开口的边缘上,并用于当电磁体未被电驱动时关闭第一开口。

内部本体布置在衬垫内部,且具有自由端的柄固定在该内部本体上。

另外,装置包括杆,该杆包括在上端处的环形头部,中心导管形成于该杆中,该中心导管在杆的端部处开口,以便形成上部孔和下部孔。

柄的自由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而抵靠在杆的上部部分上,以便关闭上部孔,并使得环形头部保持抵靠在第二开口的边缘上,以使得该环形头部关闭第二开口。

另外,装置包括下部本体,第一腔室形成于该下部本体中,该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隔膜而分成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杆固定在该第一隔膜上。

因为下部孔与第一腔室的下部部分连通,因此当线圈通电时,芯的内部本体和衬垫升高,从而分别释放第一开口的通道和杆的上部孔的通道,且气体从进口导管通向中间导管和通向中心导管的内部,从而到达第一腔室的下部部分。

另外,在第一腔室的下部部分中的、在压力下的气体使得第一隔膜向上运动,以便使得杆和相关环形头部也向上运动,从而也释放第二开口的通道,且气体从中间导管通向出口导管。

通过这种设置,能够通过单个线圈(即通过单个电磁体)来控制两个分开的通道开口的打开和关闭。

优选是,第二腔室可以形成于下部本体中,通过孔而与第一腔室的下部部分连通,并通过第二隔膜而分成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二隔膜上。

而且,第二腔室的下部部分与外部环境连通,以便甚至在非常低的气体压力下操作该装置。

还为了该目的,第二腔室的下部部分接收控制弹簧,该控制弹簧作用在第二隔膜上。

为了使得从装置离开的气体的压力保持恒定或者(在任何情况下)稳定,第二腔室的上部部分可以通过重新进入导管而与出口导管连接。

特别是,重新进入导管可以接收可运动的闸门,该闸门用于在重新进入导管中产生可变开口的通道。当可变开口的通道小于该孔时,气体压力在第二腔室的上部部分内部增加,并向下推动第二隔膜。因此,使得杆和相关的环形头部关闭第二开口,因此,在第一腔室中的气体压力也降低。

优选是,在重新进入导管中的闸门的位置可以由外部用户来调节,因此,外部用户能够改变出口气体压力。

更特别是,闸门可以固定在工作隔膜上,该工作隔膜接收于在杯形部分中形成的腔室内,所述工作隔膜通过调节弹簧而布置于压力下,工作隔膜的位置和(因此)闸门的位置可由外部用户来调节。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和调节装置也可以用作过滤器,因此过滤器可以接收于进口导管中和/或中间导管中和/或出口导管中。

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水平,相应安全隔膜可以与第二隔膜和/或工作隔膜相连,该安全隔膜用于在第二隔膜和/或工作隔膜失效的情况下起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由非限定示例来提供的说明和通过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细节,附图中:

图1是控制和调节装置的侧剖图,该控制和调节装置用于允许或防止供给一个或多个用户的气体通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标号10表示用于控制和调节气体通过的控制和调节装置,包括气体压力调节器,以便使得压力参数稳定。

装置10在中心包括中心本体12,进口导管14、中间导管16和出口导管18形成于该中心本体12中。

进口导管14设有过滤器20,并通过第一穿过开口22而与中间导管16连通,而该中间导管16通过第二穿过开口24而与出口导管18连通。

电线圈26固定在中心本体12上面,活动芯28能够在该中心本体12中运动。活动芯28的外部设有衬垫30,该衬垫30有环形细长端部32,用作第一穿过开口22的闸门。

柄34固定在活动芯28上。柄34的尖端抵靠在杆36上。特别是,中心导管40形成于杆36中,并可在顶部通过柄34的尖端来关闭。

还有,杆36包括环形头部38,该环形头部38用作第二穿过开口24的闸门。

衬垫30的环形端部32以及环形头部38都通过相应对比弹簧(contrastspring)的作用而使得相应通道保持关闭。

下部本体42布置在中心本体12的下面。第一腔室44和第二腔室46形成于下部本体42中,并通过孔50而相互连通,且重新进入导管48受到闸门52作用的影响。

孔50的通道小于在装置10的正常操作过程中相对于该孔50布置在下游的所有通道。

第一隔膜54接收于第一腔室44中,并将第一腔室44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隔膜54刚性地固定在杆36的端部上,该杆36的中心导管40终止于两个侧部孔56,不管杆36的位置如何,这两个侧部孔56都与第一腔室44的下部部分连通。

第二隔膜58和安全隔膜60布置在第二腔室46中,杆36的端部固定在该隔膜上,且隔膜将第二腔室46分成两个部分。

第二腔室46的上部部分与重新进入导管48连通,该重新进入导管48与出口导管18连接,该重新进入导管48能够由闸门52遮挡。

特别是,闸门52的位置能够通过旋转杯形部分62而改变,该杯形部分62接收调节弹簧64。

调节弹簧64作用在引导工作隔膜和安全隔膜上,该隔膜再作用在闸门52上。

闸门52的移动包括使得重新进入导管48或多或少地受到闸门52的关闭作用的影响。

下面介绍装置10的工作。

当线圈26通电时,衬垫30向上运动,这使得环形端部32释放第一开口22,从而允许气体从进口导管14通向中间导管16。

同时,活动芯28也被向上吸引,因此柄34也移动。柄34的自由端升高,使得气体自由地从中间导管16通向杆36的中心导管40。

气体通过中心导管40和侧部孔56而进入第一腔室44的下部部分,且在这里能够根据气体压力而向上推动第一隔膜54。第一隔膜54再升高该杆36。

因此,杆36的环形头部38升高,使得第二开口24的通道释放,从而使得气体能够到达出口导管18。

处于相关压力的气体从第一腔室44的下部部分通过孔50而进入第二腔室46的上部部分。

当出口气体压力增加时,闸门52被向下推动,并将调节从重新进入导管48至出口导管18的通道。

当通过闸门52的通道比孔50小时,在第二腔室46的上部部分中的气体压力增加,并作用在第二隔膜58上,以便将它向下推动。

第二隔膜58再向下推动杆36,因此,环形头部38将关闭第二开口24,这也涉及降低在第一腔室44中的气体压力。

在这些平衡状态中,在出口导管18中的全部压力变化都涉及通过闸门52和重新进入导管48的气体通道的自调节。

第二腔室46的下部部分通过小孔而与外部环境连接,并设有控制弹簧66,该控制弹簧66用于在以非常低压力来工作时抵消在环形头部38上的进口压力的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变化或改变,这些变化或改变将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