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装置、设定方法、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84868发布日期:2018-06-27 22: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设定装置、设定方法、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定装置、设定方法、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

本申请针对2016年12月1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44157号要求优先权,并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车间或工厂等中,构建有对工业过程中的各种状态量(例如,压力、温度、流量等)进行控制的过程控制系统,实现了高级的自动操作。如上所述的过程控制系统是通常被称为现场仪器的现场设备(测定器、操作器)经由I/O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的结构,通过由控制器与测定器(例如,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对应地对操作器(例如,致动器)进行控制,由此控制上述的各种状态量。

如上所述的过程控制系统通常经过工厂内验收检查(FAT:Factory Acceptance Test)、现场验收检查(SAT:Site Acceptance Test)及综合确认试验(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而构建。如果这些工序结束,则进行在车间等构建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试运行,如果试运行正常地结束,则转入正式运行。

在日本特开2016-081415号公报(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现有的过程控制系统的构建方法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I/O模块和现场仪器设置于现场而进行配线,在I/O模块没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状态下,使用与I/O模块连接的设定装置,进行I/O模块及现场仪器的设定的方法。通过使用该方法,与以往相比能够缩短构建过程控制系统所需的时间。

通常,过程控制系统的构建在各工序中由各位作业者进行。随着要构建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规模变大,与构建有关的作业者的数量也增大。在使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进行I/O模块及现场仪器的设定的情况下,也伴随项目的大规模化及短交货期化,能够想到多位作业者使用多台设定装置进行设定的状况增加。

在如上所述的状况下,多位作业者涉及设定作业,因此有可能发生由重复作业带来的无用作业或由作业错误带来的误设定。例如,在增设车间的项目中,对于新设置的I/O模块及现场仪器而言需要进行设定,但对于已设置的I/O模块及现场仪器而言,由于完成了设定及试验,因此无需要进行重新设定。但是,如果由作业者错误地进行对无需进行重新设定的I/O模块及现场仪器的设定作业,则该设定作业本身全部变得无用。如果在进行该设定作业时作业者发生作业失误,则还导致误设定。

在上述的状况下,混合存在具有各种技能的作业者。作为与I/O模块及现场仪器的设定相关的作业者,可举出例如系统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测试者。在上述的状况下,可想到如果对应于作业者的技能适当地规定能够实施的作业内容(作业权限),进行与作业者的技能相对应的作业权限的管理,则可以防止由上述的重复作业带来的无用作业或由作业失误引起的误设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无用的作业或误设定,能够对应于技能适当地管理作业者的设定装置、设定方法、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设定装置可以是具有:认证部,其进行使用设定装置的作业者的认证,该设定装置进行I/O模块的设定,该I/O模块具有能够连接现场仪器的多个第1连接部及能够连接对所述现场仪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第2连接部;以及权限赋予部,其基于预先设定的权限规定信息,赋予通过所述认证部认证后的所述作业者能够使用所述设定装置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所述权限规定信息包含:第1信息,其针对各个所述第1连接部,对能否变更与所述第1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现场仪器的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规定;以及第2信息,其针对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各个条目,对能否与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进行规定。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第2信息可以包含表示作业管辖权的信息,该作业管辖权规定了由作业者的哪个职能分担针对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各个条目的作业。所述权限赋予部可以基于所述作业管辖权,进行针对所述作业者的作业权限的赋予。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权限规定信息还可以包含将作业者和作业者的职能相关联而得到的第3信息。

上述的设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储存部,该储存部对所述权限规定信息进行储存。所述权限赋予部可以基于从所述储存部读出的所述权限规定信息,进行针对所述作业者的作业权限的赋予。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第1信息可以与所述第1连接部各自的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相关联而储存至所述储存部。

上述的设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取得部,该取得部从外部取得所述权限规定信息。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权限赋予部可以将与在所述第1信息中设为能够变更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所述第1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现场仪器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变更的作业权限赋予给所述作业者。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权限赋予部可以将在所述第2信息中设为能够与所述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的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条目的变更的作业权限赋予给所述作业者。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权限赋予部可以针对在所述第2信息中设为能够与所述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的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条目,在所述作业者的职能包含于所述作业管辖权的情况下,对所述作业者赋予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条目的变更的作业权限。

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中,所述权限赋予部可以针对在所述第2信息中设为能够与所述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的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条目,在所述作业者的职能不包含于所述作业管辖权的情况下,不对所述作业者赋予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条目的变更的作业权限。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设定方法可以使用进行I/O模块的设定的设定装置,该I/O模块具有能够连接现场仪器的多个第1连接部及对能够连接所述现场仪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第2连接部,进行使用所述设定装置的作业者的认证,基于包含第1信息和第2信息的预先设定的权限规定信息,赋予认证后的所述作业者能够使用所述设定装置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所述第1信息针对各个所述第1连接部,对能否变更与所述第1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现场仪器的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规定,所述第2信息针对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各个条目,对能否与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进行规定。

在上述的设定方法中,所述第2信息可以包含表示作业管辖权的信息,该作业管辖权规定了由作业者的哪个职能分担针对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各个条目的作业。可以基于所述作业管辖权,进行针对所述作业者的作业权限的赋予。

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一种计算机可读的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其可以存储有设定程序,该设定程序使计算机作为设定装置起作用,该设定装置进行I/O模块的设定,该I/O模块具有能够连接现场仪器的多个第1连接部及能够连接对所述现场仪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第2连接部,所述设定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进行下述步骤:进行使用所述设定装置的作业者的认证;以及基于包含第1信息和第2信息的预先设定的权限规定信息,赋予认证后的所述作业者能够使用所述设定装置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所述第1信息针对各个所述第1连接部,对能否变更与所述第1连接部连接的所述现场仪器的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规定,所述第2信息针对所述输入输出信息的各个条目,对能否与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进行规定。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终端装置可以使用在对至少所述现场仪器、所述I/O模块及所述控制器的设计信息进行储存的数据库储存的所述设计信息,生成在上述的设定装置使用的所述权限规定信息。

在上述的终端装置中,也可以在连接了所述设定装置的情况下,对所述权限规定信息进行复制,输出至所述设定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得进行使用设定装置的作业者的认证,基于预先设定的权限规定信息,赋予认证后的作业者能够使用设定装置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该权限规定信息例如包含第1信息和第2信息,该第1信息针对在I/O模块设置的各个第1连接部,对能否变更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规定,该第2信息针对输入输出信息的各个条目,对能否与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进行规定。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用的作业或误设定,能够对应于技能适当地管理作业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过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I/O模块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

图4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中使用的I/O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中使用的I/O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中使用的权限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中使用的用户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而进行的各种设定的作业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图7中的工序S17由设定装置进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图7中的工序S19由设定装置进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对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的试验完成进行确认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设定方法、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过程控制系统]

图1是表示过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过程控制系统1具有现场仪器11、I/O模块12、控制器13、操作监视终端14、工程终端15及仪表数据库16(数据库)。过程控制系统1通过对应于来自操作监视终端14的指示等,由控制器13对现场仪器11进行控制,由此进行在车间(省略图示)实现的工业过程的控制。

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过程控制系统1通过设定装置17进行针对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各种设定而构建。

现场仪器11和I/O模块12通过传送线C1被连接,I/O模块12和控制器13通过线缆C2被连接。控制器13、操作监视终端14、工程终端15及仪表数据库16连接于控制网络N。控制网络N例如是将车间的现场和监视室之间连接的网络。

现场仪器11例如是流量计或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仪器、流量控制阀或开闭阀等阀仪器、风扇或电动机等致动器仪器、其他在车间的现场设置的仪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理解,举出应控制的工业过程中的状态量为流体的流量的情况而进行说明。因此,在图1中,图示出在车间设置的多个现场仪器11中的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测定的1个传感器仪器11a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操作)的1个阀仪器11b。

I/O模块12设置在现场仪器11和控制器13之间,能够与多个现场仪器11连接,进行在所连接的现场仪器11和控制器13之间输入输出的信号的处理。例如,进行将从现场仪器11得到的信号变换为控制器13能够接收的信号的处理。该I/O模块12也能够称为是将多个现场仪器11与控制器13连接,进行通过现场仪器11输入输出的信号和通过控制器13输入输出的信号的中继的模块。对于I/O模块12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

控制器13对应于来自操作监视终端14的指示等,在与现场仪器11之间进行通信,进行现场仪器11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器13取得通过某个现场仪器11(例如,传感器仪器11a)测定出的过程值,对其他现场仪器11(例如,阀仪器11b)的操作量进行运算并发送,由此对其他现场仪器11(例如,阀仪器11b)进行控制。

操作监视终端14例如是由车间的运行员操作,为了过程的监视而被使用的终端。具体而言,操作监视终端14从控制器13取得现场仪器11的输入输出数据,将构成过程控制系统1的现场仪器11或控制器13的举动传递至运行员,并且基于运行员的指示而进行控制器13的控制。

工程终端15基于存储于仪表数据库16的设计信息,创建应设定至现场仪器11、I/O模块12及控制器13的信息。该设计信息例如包含车间的设计信息,该车间的设计信息至少包含有过程控制系统1中的现场仪器11、I/O模块12及控制器13的设计信息。作为通过该工程终端15创建的信息,举出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权限规定信息)。工程终端15在连接有设定装置17的情况下,对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进行复制(拷贝)而输出至设定装置17。

I/O列表L1具有现场仪器11和I/O模块12之间的输入输出所涉及的信息。I/O列表L1并不限定于输入输出所涉及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包含现场仪器固有的动作条件设定、I/O通道保护信息及试验结果等的至少1个信息。权限列表L2(第2信息)是与作业者的职能相对应的权限所涉及的信息。用户列表L3(第3信息)是作业者所涉及的信息。通过工程终端15创建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是为了能够对应于作业者的职能而严格地限制能够变更I/O列表L1的范围。对于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

上述的作业者的职能是指譬如作业者的工种(或者,作业者的技能),例如可举出系统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测试者。系统工程师是例如对过程控制系统1的设计、构建、试验等进行指示的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是例如在车间的现场进行作业的工程师,测试者是在例如车间的现场进行各种试验的工程师。仪表数据库16对由工程终端15进行参照的上述设计信息进行储存。仪表数据库16也可以对与通过工程终端15创建出的I/O列表L1相同的内容进行储存。

设定装置17是用于在构建过程控制系统1时,使用从工程终端15取得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进行针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各种设定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设定装置17,由此即使在控制器13没有与I/O模块12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针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设定或调整、及现场仪器11和I/O模块12之间的连接试验等。

设定装置17进行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的认证,基于上述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赋予由认证后的作业者使用设定装置17能够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赋予如上所述的作业权限,是为了对应于技能而适当地管理作业者,并且有效地防止无用的作业或误设定。对于设定装置17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

[I/O模块]

图2是表示I/O模块的要部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I/O模块12具有I/O通道接口21、控制层接口22(第2连接部)、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仪器设定部24、试验部25、开关26、开关27及切换部28。

I/O通道接口21具有连接现场仪器11的多个I/O通道CN(第1连接部),在与连接于I/O通道CN的现场仪器11之间进行各种信号的发送接收。该I/O通道接口21具有存储器M,该存储器M对基于设定装置17的指示,通过仪器设定部24设定于各个I/O通道CN的I/O标签T1(标签信息)进行存储。

I/O通道CN能够进行来自现场仪器11的模拟信号的输入、向现场仪器11的模拟信号的输出、来自现场仪器11的数字信号的输入(离散输入)、及向现场仪器11的数字信号的输出(离散输出),或者,能进行来自现场仪器11的数字信号的输入(离散输入)及向现场仪器11的数字信号的输出(离散输出)。在I/O通道CN进行上述的输入输出的哪一种,这基于设定装置17的指示而通过仪器设定部24设定。

控制层接口22与线缆C2连接,在与设置于控制层的控制器13之间进行经由线缆C2的各种信号的发送接收。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在与通过未图示的连接线缆、或者通过无线连接而连接的设定装置17之间进行各种信号的发送接收。作为该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能够使用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或以太网(注册商标)等有线接口、或者进行依照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的无线接口。

仪器设定部24基于经由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输入的来自设定装置17的设定指示、或者经由控制层接口22输入的来自控制器13的设定指示,进行针对I/O通道接口21的各种设定、及针对现场仪器11的各种设定。例如,仪器设定部24基于经由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输入的来自设定装置17的设定指示,对各个I/O通道CN设定I/O标签T1。

仪器设定部24基于经由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输入的来自设定装置17的设定指示,使用上述的I/O标签T1,进行I/O通道CN的输入输出所涉及的设定。具体而言,仪器设定部24设定为,针对各个I/O通道CN,进行来自现场仪器11的模拟信号的输入、向现场仪器11的模拟信号的输出、来自现场仪器11的数字信号的输入、向及现场仪器11的数字信号的输出中的任一个。

仪器设定部24基于经由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输入的来自设定装置17的设定指示,使用上述的I/O标签T1,进行与进行了上述的设定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的设定。针对现场仪器11进行的设定,可举出在例如现场仪器11的各个固有的地址(仪器地址)的设定、在现场仪器11的各个固有的动作条件的设定等。

试验部25在输入了经由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的来自设定装置17的确认指示的情况下、或者输入了经由控制层接口22的来自控制器13的确认指示的情况下,进行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例如,试验部25进行下述确认试验,即,确认I/O通道CN的输入输出所涉及的设定是否正常地进行、或者I/O通道CN和现场仪器11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地进行等。在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在设定装置17成为主体而进行的情况下,试验部25仅进行在设定装置17和I/O通道接口21之间收发的各种信号的中继。

开关26通过来自切换部28的指示,将控制层接口22和仪器设定部24及试验部25之间设为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开关27通过来自切换部28的指示,将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和仪器设定部24及试验部25之间设为断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上述开关26、27可以是机械的开关,也可以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开关。切换部28基于经由控制层接口22输入的来自控制器13的指示、或者经由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输入的来自设定装置17的指示,将开关26、27中的任一者设定为闭合状态,另一者设定为断开状态。

[设定装置]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的要部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设定装置17具有上位层接口31(取得部)、下位层接口32、储存部33、控制处理部34及操作显示部35。如上所述的设定装置17例如通过台式型、笔记本型或者平板型的个人计算机实现。

上位层接口31连接于与控制器13相比定位于上位的工程终端15(上位装置),在与工程终端15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从工程终端15接收(取得)现场仪器11和I/O模块12之间的输入输出所涉及的信息即I/O列表L1、与作业者的职能相对应的权限所涉及的信息即权限列表L2、及作业者所涉及的信息即用户列表L3(参照图1)。上位层接口31可以与工程终端15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控制网络N间接地与工程终端15连接。上位层接口31也可以与处于离线状态的工程终端15连接。

下位层接口32与I/O模块12的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连接,在与I/O模块12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发送接收。作为该下位层接口32,与在上述的I/O模块12设置的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同样地,能够使用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上述的上位层接口31及下位层接口32也可以通过单一的接口实现。

储存部33具有例如硬盘等外部存储装置,对仪器列表映射数据库DB1、履历数据库DB2及检查列表数据库DB3进行储存。储存部33对从工程终端15取得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进行储存。仪器列表映射数据库DB1是存储针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各种设定值(设计上的设定值及实际的设定值)、表示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配线的配线信息或表示位置的位置信息等的数据库。

履历数据库DB2是存储针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进行的作业履历(将具体的作业内容和进行了作业的日期时间相关联的履历)的数据库。在该履历数据库DB2中,存储例如在进行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而得到的信息(确认信息),加上表示进行了确认试验的时刻的信息(时刻信息)而得到的信息。

检查列表数据库DB3是存储对现场仪器11或者I/O模块12应确认的条目(检查条目)及顺序(检查顺序)进行规定的信息(检查信息)、其结果的数据库。在该检查列表数据库DB3中,作为上述的检查条目,存储有例如“输入检查”、“输出检查”、“输入回路检查”、“输出回路检查”等。上述的“输入检查”及“输出检查”是用于对输入输出信号的种类(按电流输入、脉冲输入、mV输入、热电偶输入等的分类)进行确认的条目。

控制处理部34为了对设定装置17的动作集中地进行控制,并且进行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各种设定而进行所需的处理。该控制处理部34具有设定指示部34a、设定确认部34b、检查部34c、I/O标签结合部34d、用户认证部34e(认证部、认证单元)及用户权限赋予部34f(权限赋予部、权限赋予单元)。设定指示部34a使用在储存部33储存的各数据库的信息,经由下位层接口32而进行针对上述的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设定指示。

设定确认部34b经由下位层接口32而进行针对上述的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确认指示。设定确认部34b对进行上述的确认指示而从下位层接口32取得的信息和存储于储存部33的各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较。而且,设定确认部34b将其比较结果显示于操作显示部35、或者经由上位层接口31通知至工程终端15。

检查部34c与I/O模块12的试验部25同样地,进行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具体而言,检查部34c基于在储存部33的检查列表数据库DB3储存的检查信息,进行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例如,检查部34c进行下述确认试验,即,确认I/O通道CN的输入输出所涉及的设定是否正常地进行、或者I/O通道CN和现场仪器11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地进行等。

检查部34c将在进行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得到的信息(确认信息)加上表示进行了确认试验的时刻的信息(时刻信息)而得到的信息,存储至履历数据库DB2。将如上所述的信息储存至履历数据库DB2,是为了记录对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在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确认试验,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检查部34c将表示I/O通道CN及现场仪器11的状态的确认试验的状况的进度信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35、或者从上位层接口31通知至外部(例如,工程终端15)。上述的确认试验有时针对多个I/O模块12并列地进行。通过将进度信息显示于操作显示部35,由此能够掌握针对与该设定装置17连接的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确认试验的状况。通过将进度信息通知至外部(例如,工程终端15),由此能够掌握整体(或者对象范围内)的确认试验的状况(针对多个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确认试验的状况)。

I/O标签结合部34d进行在控制器13中所使用的I/O标签T2(参照图4B)与在I/O模块12的各个I/O通道CN设定的I/O标签T1的关联。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但上述的I/O标签T1包含于构成图1所示的I/O列表L1的一部分的I/O列表L11(参照图4A),上述的I/O标签T2包含于构成图1所示的I/O列表L1的一部分的I/O列表L12(参照图4B)。I/O标签结合部34d进行I/O标签T1、T2的关联,是为了将I/O通道CN中的输入输出信息J1(参照图4A)和与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中的输入输出信息J2(参照图4B)进行结合。

用户认证部34e进行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的认证。例如,用户认证部34e通过对从操作显示部35输入的用户ID及认证用的密码、和预先保存的用户ID及认证用的密码进行比对,进行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的认证。用户权限赋予部34f基于从储存部33读出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赋予由通过用户认证部34e得到认证后的作业者使用设定装置17能够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对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进行的具体的作业权限的赋予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

操作显示部35具有例如兼备显示功能和操作功能的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操作显示部35对从控制处理部34输出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在进行了对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操作的情况下,将与该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处理部34。操作显示部35也可以是例如如液晶显示装置和键盘这样将显示功能和操作功能物理地分离的结构。

在上述的控制处理部34设置的各模块(设定指示部34a、设定确认部34b、检查部34c、I/O标签结合部34d、用户认证部34e及用户权限赋予部34f),通过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被设置于计算机的CPU(中央处理装置)执行而实现。即,设置于控制处理部34的各模块是通过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协同动作而实现的。

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以记录于例如CD-ROM或DVD(注册商标)-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状态发布、或者经由互联网等外部的网络发布。在设定装置17的控制处理部34设置的上述的各种功能,通过将记录于记录介质的程序读出并安装、或者将经由外部网络下载的程序安装,由此以软件的形式实现。

<I/O列表>

图4A及图4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使用的I/O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在I/O列表L1包含图4A所示的I/O列表L11和图4B所示的I/O列表L12。I/O列表L1如图1所示,基于存储于仪表数据库16的设计信息通过工程终端15创建而引入至设定装置17。

图4A所示的I/O列表L11是针对在I/O模块12的各个I/O通道CN设定的I/O标签T1,关联输入输出信息J1及I/O保护信息PR(第1信息)而得到的列表。输入输出信息J1是与各个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的输入输出等所涉及的信息。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作为输入输出信息J1的条目,可举出“P&ID标签”、“I/O类型”、“通信方式”、“仪器地址”、“仪器模型名”、“通道信息”、“I/O通道试验结果”、“现场仪器试验结果”等。

“P&ID标签”是在车间的配管及仪表图(P&ID:Pip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iagram)中,为了将在I/O模块12设置的各个I/O通道CN理论性地表示而使用的标签。“I/O类型”是表示现场仪器11的输入输出的种类(模拟信号的输入(AI)、模拟信号的输出(AO)、数字信号的输入(DI)、数字信号的输出(DO)等)的信息。

“通信方式”是表示在现场仪器11所使用的通信方式的信息。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例示出使用4-20mA信号的通信方式、依照HART(注册商标)的通信方式、依照FF(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 Fieldbus(注册商标))的通信方式。“仪器地址”是表示分配至现场仪器11的地址的信息,“仪器模型名”是表示现场仪器11的形式(模型名)的信息,“通道信息”是表示在现场仪器11中使用的通信通道的信息。

“I/O通道试验结果”是对各个I/O通道CN进行的试验(例如,状态的确认试验)的试验结果,“现场仪器试验结果”是对连接于各个I/O通道CN的现场仪器11进行的试验(例如,状态的确认试验)的试验结果。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作为I/O通道试验结果及现场仪器试验结果,可举出表示合格的“OK”、表示不合格的“NG”、及表示没有试验结果的意思的“None”。

I/O保护信息PR是对能否变更(编辑)与I/O标签T1相关联的输入输出信息J1进行规定的信息。该I/O保护信息PR是对能否变更输入输出信息J1所包含的“I/O通道试验结果”及“现场仪器试验结果”进行规定的信息,因此I/O保护信息PR也是对能否实施针对由I/O标签T1所设定的I/O通道CN的试验进行规定的信息。即,I/O保护信息PR是用于对是否保护I/O通道CN的状态进行规定的信息。

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作为I/O保护信息PR,可举出I/O保护标识的有无(“勾选的复选框”及“没有勾选的复选框”)。在有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勾选的复选框”的情况下),表示I/O通道CN的状态被保护的意思,在没有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没有勾选的复选框”的情况下),表示I/O通道CN的状态没有被保护的意思。在将I/O列表L11通过工程终端15或设定装置17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I/O保护标识所在的行例如成为如果没有权限则不能变更内容的灰色状态。具有能够进行I/O保护标识的设定(变更)的权限的人员例如是系统工程师。

图4B所示的I/O列表L12是将为了将I/O模块12的I/O通道CN的各个理论性地识别而在控制器13中所使用的标签T2、和I/O通道CN中的输入输出信息J2相关联而得到的列表。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作为I/O通道CN中的输入输出信息J2的条目,也举出“P&ID标签”、“仪器类型”、“I/O类型”、“范围”,“工业单位”等。I/O列表L12可以是设置有I/O保护信息的条目的列表,也可以是与I/O列表L11成为一体的列表。而且,输入输出信息J2与I/O保护信息有无勾选无关地,不能够由现场工程师或测试者(后面记述的作业管辖权设定于现场侧的作业者)进行变更。

“P&ID标签”及“I/O类型”是与I/O列表L11的输入输出信息J1所包含的信息相同的信息。“仪器类型”是表示与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的功能的信息。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例示出温度测定、流量测定、流量调整等。“范围”是表示通过I/O通道CN输入输出的信号的大小的范围(范围)的信息。“工业单位”表示关于通过I/O通道CN输入输出的信号的单位的信息。例如,在通过I/O通道CN输入输出的信号为表示温度的信号的情况下,作为“工业单位”而规定“℃”。

<权限列表>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中使用的权限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权限列表L2也如图1所示,基于在仪表数据库16储存的设计信息,通过工程终端15创建而引入至设定装置17。权限列表L2是为了对应于作业者的职能,将能够对I/O列表L1进行变更的范围以I/O列表L1的条目(I/O标签T1、输入输出信息J1的各条目及I/O保护信息PR)单位进行限制而使用的。换言之,权限列表L2为了对应于作业者的职能,将能够对I/O列表L1进行变更的权限以I/O列表L1的上述条目单位进行赋予而使用的。

如图5所示,权限列表L2是针对作业者的职能Q1,关联有对能否进行I/O列表L1的每一条目的变更进行规定的能否信息ED而得到的列表。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作业者的职能Q1,可举出“系统工程师”、“现场工程师”及“测试者”。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作为能否信息ED,可举出针对作业者的职能Q1和I/O列表L1的条目的每个组合,有无许可标识(“勾选的复选框”及“没有勾选的复选框”)。作业者的职能“现场工程师”也可以针对传感器、阀、传送器等每个担当设备而细分化职能,能够针对其细分化的每个职能设定权限。

在有许可标识的情况下(“勾选的复选框”的情况下),表示对于该行的作业者的职能,许可变更该列的条目的意思。与此相对,在没有许可标识的情况下(“没有勾选的复选框”的情况下),表示对于该行的作业者的职能,不许可变更该列的条目的意思。但是,即使在有许可标识的情况下,在没有包含于预先规定的作业管辖权(对将针对I/O列表L1的各个条目的作业由作业者的哪个职能分担进行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不许可变更。使用如上所述的作业管辖权,是为了对应于作业者的职能而严格地限制能够对I/O列表L1进行变更的范围。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作业管辖权,可举出针对I/O列表L1的每个条目所设定的“系统”及“现场”。关于该作业管辖权,如果是掌握项目整体的人员(例如,项目负责人)、或具有变更权限的人员(例如,系统工程师等),则能够变更设定。“系统”表示是对系统工程师许可变更的条目的意思,“现场”表示是对在车间的现场中进行作业的现场工程师及测试者许可变更的条目的意思。因此,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系统工程师”的行、且“I/O保护”的列存在许可标识,“I/O保护”的作业管辖权为“系统”,因此“系统工程师”能够进行“I/O保护”的变更。与此相对,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现场工程师”的行、且“I/O类型”的列存在许可标识,但“I/O类型”的作业管辖权为“系统”,不包含于“现场工程师”的作业管辖权,因此“现场工程师”不能对“I/O类型”进行变更。

在将权限列表L2通过设定装置17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不包含于作业管辖权的范围成为例如灰色状态。具体地说,在作业管辖权为“系统”的情况下,“现场工程师”及“测试者”的对应单元块成为灰色状态。与此相对,在作业管辖权为“现场”的情况下,“系统工程师”的对应单元块成为灰色状态。成为灰色状态的单元块,不管有无许可标识,都不能进行变更(编辑)。因此,如上所述,在“现场工程师”的行、且“I/O类型”的列存在许可标识,但“I/O类型”的作业管辖权不包含于“现场工程师”的作业管辖权,因此“现场工程师”不能对“I/O类型”进行变更。

通过进行如图5所示的与作业管辖权相对应的显示,由此作业者能够立即掌握各作业者的作业管辖权。在权限列表L2中,例如在成为灰色状态的范围设定的许可标识成为无效,因此在成为灰色状态的部分中,对于职能性地具有变更权限(标注有许可标识)的用户,也不能进行该部分处的变更(编辑)。

<用户列表>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使用的用户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用户列表L3与权限列表L2同样地,如图1所示,基于在仪表数据库16储存的设计信息,通过工程终端15创建而引入至设定装置17。用户列表L3是为了对作业者(用户)设定职能而使用的。该用户列表L3通过职能名而与权限列表L2链接。

如图6所示,用户列表L3是针对作业者U1,关联有对所设定的职能进行规定的分配信息AS而得到的列表。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作业者(用户)U1,可举出“AAA”、“BBB”及“CCC”。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分配信息AS,也举出作业者(用户)U1和职能和的每个组合的标识的有无(“勾选的复选框”及“没有勾选的复选框”)。

在存在标识的情况下(“勾选的复选框”的情况下),表示对该行的作业者,分配该列的职能的意思。在没有标识的情况下(“没有勾选的复选框”的情况下),表示对该行的作业者,没有分配该列的职能的意思。在将用户列表L3通过工程终端15或设定装置17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存在标识的部分例如成为灰色状态。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显示,由此各作业者能够立即掌握分配至自身的职能。

如上所述,用户列表L3和权限列表L2通过职能名进行链接,因此能够针对使用设定装置17的每个作业者,设定对I/O列表L1进行变更的权限。因此,例如在用户列表L3中对多个用户分配“现场工程师”的职能,由此在多位作业者使用多个设定装置17并列地进行多个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适当的权限设定。

[设定方法]

图7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进行的各种设定的作业顺序的流程图。如果开始作业,则首先设定装置17的上位层接口31与工程终端15连接(工序S11)。设定装置17可以与工程终端15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控制网络N间接地与工程终端15连接。

接下来,将通过工程终端15创建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以及用户列表L3取得至设定装置17,存储于储存部33(工序S12)。接下来,从工程终端15拆下设定装置17(工序S13)。具体而言,在设定装置17与工程终端15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从工程终端15拆下,在设定装置17与工程终端15间接地连接的情况下,从控制网络N拆下。拆下的设定装置17移动至设置有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现场(工序S14)。

上述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可以经由电子介质而以电子文件等的形式,从工程终端15转送至设定装置17。如上所述,在工程终端15和设定装置17之间经由电子介质而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图7中的工序S11、S13、S14。

然后,设定装置17的下位层接口32与I/O模块12的设定装置连接用接口23连接(工序S15)。在这里,设定装置17与I/O模块12连接,但控制器13没有与I/O模块12连接。因此,在I/O模块12中,通过切换部28,开关27设定为闭合状态,开关26设定断开状态。

接下来,在设定装置17中,进行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用户)的认证(工序S16:第1步骤)。例如,通过控制处理部34的用户认证部34e进行下述处理,即,对从设定装置17的操作显示部35输入的用户ID及认证用的密码、和预先保存的用户ID及认证用的密码进行比对,由此对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进行认证。作业者的认证可以在是作业者登录设定装置17时进行,也可以在使用I/O列表L1的设定及试验开始时进行。

如果作业者的认证完成,则通过设定装置17实施针对I/O模块12的设定及试验(工序S17)。在此所说的“试验”,是指例如与模拟信号的输入(AI)或模拟信号的输出(AO)这样的输入输出类型、或者4-20mA或FF这样的通信方式相关的、经由I/O通道CN的试验。针对I/O模块12的设定及试验设为设定装置17成为主体而实施的设定及试验。

图8是表示在图7中的工序S17通过设定装置进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如果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则首先通过控制处理部34进行对在I/O模块12设置的I/O通道CN的起始的编号进行设定的处理。由此,确定出设为设定及试验的对象的起始的I/O通道CN(步骤ST11)。

接下来,对在成为I/O列表L1的一部分的I/O列表L11所包含的I/O保护信息PR进行参照,对于确定出的I/O通道CN,通过控制处理部34的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进行对I/O保护标识的有无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T12)。在判定为对于确定出的I/O通道CN没有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对在I/O列表L11的输入输出信息J1所包含的“I/O通道试验结果”是否是“OK”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T13)。

在判断为“I/O通道试验结果”不是“OK”的情况下(步骤ST13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处理部34的设定指示部34a、设定确认部34b及检查部34c的处理,实施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设定及试验(步骤ST14)。具体地说,首先,通过设定指示部34a进行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设定I/O标签T1的处理。接下来,使用I/O列表L11,通过设定指示部34a进行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输入输出所涉及的设定处理。然后,通过设定确认部34b及检查部34c进行下述试验,即,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和现场仪器11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地进行等进行确认的试验。

即,确定出的I/O通道CN没有设定有I/O保护信息PR(步骤ST12的判断结果为“NO”)、而且“I/O通道试验结果”不是“OK”(步骤ST13的判断结果为“NO”)。因此,对于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赋予进行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设定及试验的权限(第2步骤),由此实施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设定及试验。

对于确定出的I/O通道CN,在判断为存在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步骤ST12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输入输出信息J1的变更(编辑),因此不进行步骤ST14的处理。在“I/O通道试验结果”为“OK”的情况下(步骤ST12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试验完成而不需要进行重新试验,因此不进行步骤ST14的处理。

在步骤ST14的处理完成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T12、ST13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处理部34进行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编号是否是最终编号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T15)。在判断为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编号不是最终编号的情况下(步骤ST15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处理部34进行对在I/O模块12设置的I/O通道CN的下一个编号进行设定的处理。由此,确定出设为设定及试验的对象的下一个I/O通道CN(步骤ST16)。

也有可能存在没有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修正权限的情况、或者将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设定内容的修正在图7中的步骤S19(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进行的情况。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即使在上述的步骤ST13中,“I/O通道试验结果”没有成为“OK”的情况下(步骤ST13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T14的处理而进入步骤ST15的处理。

如果成为设定及试验的对象的下一个I/O通道CN被确定,则直至步骤ST15的判断结果成为“YES”为止,反复进行步骤ST12~ST16的处理。以上述方式,在设置于I/O模块12的I/O通道CN中,针对将设定及试验的权限赋予至作业者的I/O通道CN的设定及试验依次被实施。而且,在判断为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编号为最终编号的情况下(步骤ST15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结束图8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果针对I/O模块12的设定及试验完成,则通过设定装置17实施针对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工序S18)。在此所说的“试验”,也是指上述的与输入输出类型或通信方式相关的、经由I/O通道CN的试验。针对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也设为设定装置17成为主体而实施的设定及试验。

针对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通过与图8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而实施。具体而言,如果将图8中的步骤ST13的“I/O通道试验结果”替换为“现场仪器试验结果”,将步骤ST14中的“I/O通道”替换为“现场仪器”,则成为表示在图7中的工序S18通过设定装置进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在本工序中,对于没有设定有I/O保护信息PR(步骤ST12的判断结果为“NO”)、而且“现场仪器试验结果”不是“OK”(替换后的步骤ST13的判断结果为“NO”)I/O通道CN,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被赋予进行设定及试验的权限(第2步骤)。而且,通过控制处理部34的设定指示部34a、设定确认部34b及检查部34c的处理,实施与确定出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的设定及试验(步骤ST14)。

还有可能存在没有针对与确定出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的修正权限的情况、或者将与确定出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的设定内容的修正在图7中的步骤S19(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记述)进行的情况。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在上述的步骤ST13中,即使在“现场仪器试验结果”没有成为“OK”的情况下(替换后的步骤ST13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T14的处理,进入步骤ST15的处理。

具体而言,在步骤ST14中,使用图4A所示的I/O列表L11,对在与确定出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固有的地址(仪器地址)进行设定,对固有的动作条件进行设定的处理等通过设定指示部34a进行。然后,通过设定确认部34b及检查部34c进行下述试验,即,对在与确定出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和确定出的I/O通道CN之间信号是否正常地输入输出等进行确认的试验。

与工序S17中的针对I/O模块12的设定及试验同样地,直至步骤ST15的判断结果成为“YES”为止,反复进行步骤ST12~ST16的处理。以上述方式,在设置于I/O模块12的I/O通道CN之中,针对与将设定及试验的权限赋予至作业者的I/O通道CN连接的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依次被实施。

在针对I/O模块12的设定及试验(工序S17)、以及针对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工序S18)中设定的I/O通道CN的起始的编号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将起始编号设定为起始的编号,也可以将中途的编号设定为起始的编号。能够由作业者将针对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进行设定及试验的范围(I/O通道CN的范围)手动地进行指定,也可以仅对指定出的范围进行设定及试验。

如果上述的作业结束,则根据需要,通过作业者进行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设定内容进行修正的作业(工序S19)。该作业是为了进行将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设定内容修正而调整的作业。在不需要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设定内容进行修正的情况下,省略该作业。

图9是表示在图7中的工序S19通过设定装置进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如果开始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则首先通过控制处理部34进行对修正对象进行确定的处理(步骤ST21)。例如,基于从设定装置17的操作显示部35输入的作业者的指示,对I/O列表L11进行检索并确定的处理通过控制处理部34进行。

接下来,对在构成I/O列表L1的一部分的I/O列表L11所包含的I/O保护信息PR进行参照,对于包含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行,对I/O保护标识的有无进行判断的处理是通过控制处理部34的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进行的(步骤ST22)。在对于包含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行判断为没有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对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进行参照,对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的职能是否包含于作业管辖权进行判断的处理是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进行的(步骤ST23)。

在判断为作业者的职能包含于作业管辖权的情况下(步骤ST23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对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进行参照,判断对于作业者的职能和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组合的许可标识的有无的处理是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进行的(步骤ST24)。具体地说,进行下述处理,即,判断在权限列表L2中,在规定了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的职能的行、与规定了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列的交点,是否存在许可标识。

在判断为存在上述的许可标识的情况下(步骤ST24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处理部34的处理,执行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修正(步骤ST25)。即,包含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行没有设定有I/O保护信息PR(步骤ST22的判断结果为“YES”),作业者的职能包含于作业管辖权(步骤ST23的判断结果为“YES”)、而且对于作业者的职能和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组合设定有许可标识(步骤ST24的判断结果为“YES”)。因此,针对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将进行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设定的权限通过用户权限赋予部34f进行赋予(第2步骤),由此,执行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修正。

在判断为针对确定出的修正对象存在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步骤ST22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包含确定出的修正对象的I/O列表L11的行中的针对输入输出信息J1的变更(编辑)设为不能,因此不进行步骤ST25的处理。在作业者的职能没有包含于作业管辖权的情况下(步骤ST23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原本就不包含于作业者的作业范围,因此不进行步骤ST25的处理。在没有设定有许可标识的情况下(步骤ST24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修正对象的变更(编辑)设为不能,因此不进行步骤ST25的处理。在步骤ST22、ST23、ST24的判断结果成为“NO”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没有修正所涉及的权限的这一内容显示于操作显示部35,使作业者知晓。

在步骤ST25的处理完成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T22、ST23、ST24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处理部34判断修正是否完成的处理(步骤ST26)。在判断为修正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T26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处理部34进行对其他修正对象进行确定的处理(步骤ST27)。如果确定出其他修正对象,则直至步骤ST26的判断结果成为“YES”为止,反复进行步骤ST22~ST27的处理。以上述方式设置,依次实施针对修正对象的修正。而且,如果判断为修正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T26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结束图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还有可能存在没有针对确定出的现场仪器的修正权限的情况、或者知晓针对确定出的现场仪器修正没有完成的原因的情况(例如,部件的供给不及时等)。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上述的步骤ST26中,即使在判断为修正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T26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也使得将图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接下来,对在设定装置17的储存部33存储的各数据库的信息、与I/O模块12及现场仪器11的设定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处理部34判断差异的有无(工序S20)。在判断为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将该差异的产生显示于操作显示部35(工序S21),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在产生了上述的差异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设定装置17与工程终端15连接后,将产生了差异这一情况通知至工程终端15。

与此相对,在判断为没有上述的差异的情况下(工序S20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通过I/O标签结合部34d进行将在控制器13中使用的I/O标签T2(参照图4B)和在I/O模块12的各个I/O通道CN设定的I/O标签T1相关联的处理(工序S22)。关于该I/O标签T1、T2的关联,通过与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如果上述的作业结束,则将设定装置17从I/O模块12拆下(工序S23),结束图7所示的一系列的作业。

也可以在上述的工序S23中将从I/O模块12拆下的设定装置17与工程终端15再次连接,将反映了针对现场仪器11及I/O模块12的设定及试验后的信息的I/O列表L11输出至工程终端15。这是为了通过将反映了设定及试验后的信息的I/O列表L11经由工程终端15存储至仪表数据库16,应用至之后的运用。

关于在仪表数据库16存储的上述的I/O列表L11(反映了设定及试验后的信息的列表),需要针对至少一部分的试验对象的试验完成。在将如上所述的I/O列表L11存储于仪表数据库16的情况下,需要设为不能变更试验完成的I/O通道CN(作为I/O通道试验结果及现场仪器试验结果得到“OK”的I/O通道CN)的输入输出信息J1(对状态进行保护)。因此,在将上述的I/O列表L11存储至仪表数据库16之前,例如通过系统工程师的指示,针对完成了试验的I/O通道CN设定I/O保护信息PR,进行对试验完成进行确认的处理。

设为能够将至少对一部分的试验对象的试验完成的I/O列表L11,换言之,包含试验未完成的试验对象的I/O列表存储至仪表数据库16,其原因在于,有可能存在下述情况,即,例如作为专对阀的担当者的现场工程师只能进行阀部分的设定,因此不能够完成所有试验,或者由于部件供给不及时等的理由,有意识地允许没有完成的情况。在并列分工的情况下,通过将标注了局部完成标识的I/O列表L11在仪表数据库16汇集,由此系统工程师观看反映有这些设定及试验后的信息的I/O列表,能够掌握整体的进度。例如,系统工程师通过在后面记述的图10中的步骤ST39的通知,能够掌握未完成部位等。

图10是表示对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进行的试验完成进行确认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例如通过工程终端15进行。如果图10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则首先进行对起始的编号的I/O通道CN进行确定的处理(步骤ST31)。具体地说,进行下述处理,即,对从设定装置17输出至工程终端15的I/O列表L11进行检索,对起始的编号的I/O通道CN进行确定的处理。

接下来,进行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判断I/O保护标识的有无的处理(步骤ST32)。在判断为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没有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行下述处理,即,判断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试验结果(“I/O通道试验结果”及“现场仪器试验结果”这两者)是否是“OK”的处理(步骤ST33)。

在判断为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试验结果为“OK”的情况下(步骤ST33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进行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设定I/O保护信息PR的处理(步骤ST34)。在判断为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存在I/O保护标识的情况下(步骤ST32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由于已经设定有I/O保护信息PR,因此不进行步骤ST34的处理。在判断为针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试验结果不是“OK”的情况下(步骤ST33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由于试验没有完成,因此不进行步骤ST34的处理。

在步骤ST34的处理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T32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或者步骤ST33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行下述处理,即,对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编号是否是最终编号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T35)。在判断为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编号不是最终编号的判断的情况下(步骤ST35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行对下一个编号的I/O通道CN进行确定的处理。由此,确定下一个I/O通道CN(步骤ST36)。

如果确定出下一个I/O通道CN,则直至步骤ST35的判断结果成为“YES”为止,反复进行步骤ST32~ST36的处理。以上述方式设置,在全部I/O通道CN之中,依次执行针对没有设置有I/O保护信息PR、且试验完成的I/O通道CN设定I/O保护信息PR的处理。

在判断为确定出的I/O通道CN的编号为最终编号的情况下(步骤ST35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进行下述处理,即,对是否存在试验结果(“I/O通道试验结果”及“现场仪器试验结果”的至少一者)为“NG”的I/O通道CN进行判断的处理(步骤ST37)。在判断为没有试验结果为“NG”的I/O通道CN的情况下(步骤ST37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进行对试验正常地完成这一情况进行通知的处理(步骤ST38),图10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与此相对,在判断为存在试验结果为“NG”的I/O通道CN的情况下(步骤ST37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进行对试验未完成这一情况进行通知的处理(步骤ST39),图10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

如果图7所示的作业结束,则将设定完成的I/O模块12与控制器13连接。在I/O模块12中,通过切换部28,开关26设定为闭合状态,开关27设定为断开状态。而且,进行下述确认,即,确认在I/O模块12和操作监视终端14之间信号的收发是否正常地进行、以及确认在现场仪器11和操作监视终端14之间信号的收发是否正常地进行。然后,进行过程控制系统1的试运行,转入正式运行。

通过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作业者的认证,该作业者使用设定装置17,该设定装置17进行I/O模块12的设定,该I/O模块12将多个现场仪器11与控制器13连接,基于预先设定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对认证后的作业者使用设定装置17能够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进行赋予。在构成I/O列表L1的一部分的I/O列表L11中,包含有I/O保护信息PR,该I/O保护信息PR针对在I/O模块12设置的各个I/O通道CN规定能否变更输入输出信息J1,在权限列表L2中包含有能否信息ED,该能否信息ED针对输入输出信息J1的各个条目等,规定能否与作业者的职能对应地变更内容进行规定。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无用的作业或误设定,能够对应于技能适当地管理作业者。

例如,即使从工程终端15对多个设定装置17发布同一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的情况下,也通过用户认证赋予与作业者相对应的作业权限,因此能够防止错误地变更其他作业者的作业管辖权。假设在多位作业者在不同的时间访问同一I/O模块12,也能防止将由某位作业者在先结束了设定及试验的条目,由其他作业者在后错误地进行变更这样的不适当的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设定装置、设定方法、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自由地进行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例子,即,I/O模块12具有能够设定模拟信号的输入(AI)、模拟信号的输出(AO)、数字信号的输入(DI)、数字信号的输出(DO)的I/O通道CN,设定装置17使用在输入输出信息J1中包含“I/O类型”的I/O列表L1,进行I/O通道CN的设定的例子。但是,对于不能进行上述的输入输出的设定的I/O模块12,也能使用设定装置17进行设定及试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例子,即,在I/O列表L11的输入输出信息J1包含有“I/O通道试验结果”及“现场仪器试验结果”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将“作业者名”及“试验完成时刻”加入输入输出信息J1,对得到试验结果的时刻的作业者名及时刻进行记录。由此,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作业报告的试验结果的确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例子,即,针对I/O列表L11的每个I/O通道CN,设定对I/O通道CN的状态进行保护的I/O保护信息PR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对与I/O通道CN的设定及试验相关的信息进行保护的I/O保护标识、和对与现场仪器11的设定及试验相关的信息进行保护的I/O保护标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I/O保护标识,由此能够实现更灵活的信息保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述例子,即,基于从工程终端15得到的I/O列表L1、权限列表L2及用户列表L3,赋予使用设定装置17的作业者(已认证的作业者)使用设定装置17能够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权限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只要具有系统工程师等变更及编辑权限的人员,就不限定于场所而在设定装置17上能够实施例如用户列表的编辑、作业管辖权的变更、用户权限的变更。由此,即使在例如不能简单地访问工程终端15的环境中,也无需变更作业者,因此可想到能够迅速地进行作业推进的情况。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将用户列表的编辑权限例如限定于管理者而赋予,则能够对应于作业者的技能限定作业管辖权,并实现灵活的作业的推进。

也可以是在各作业者进行了对自己的设定对象(I/O模块12、现场仪器11等)的作业后,将其信息(设定信息、作业完成/未完成信息、测试结果等),存储至设定装置17内的储存部33。该信息也可以说是表示作业对象部分的形式的信息。由此,也可以将该设定装置(信息)利用为在日本专利第5652444号公报公开的实际情况信息提取装置10(图2、图8)的一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I/O保护信息PR包含于I/O列表L11的例子,但I/O保护信息PR并不是必须包含于I/O列表L11。例如,也可以以与I/O列表L11的I/O标签T1相关联的状态,作为与I/O列表L11不同的其他列表准备。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权限列表L2中包含作业管辖权的例子,但作业管辖权也可以作为与权限列表L2不同的其他列表准备。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系统工程师进行I/O保护信息的设定而进行了说明,但I/O保护信息的设定并不限定于系统工程师。例如,也可以设为在车间的定期修理时,能够由掌握项目整体的人员(例如,项目负责人)、或者具有变更权限的人员,设定I/O保护信息,使得现场工程师能够进行所需的作业。

通过设定装置17进行设定的I/O模块并不限定于与过程控制系统1的控制器13连接的结构,也可以是下述的与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控制器连接的结构。安全仪表系统是对在车间是否发生异常事态进行判断,在发生异常时或紧急时使得在车间可靠地停止为安全的状态,由此将人身事故、环境污染防范于未然,并且实现高价的设备的保护的系统,该安全仪表系统具有安全控制器(控制装置),该安全控制器(控制装置)在根据从与现场仪器或者其他安全控制器的通信得到的所需的通信数据判断在车间发生了异常事态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实现安全控制的安全控制逻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