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6836发布日期:2018-09-29 01:1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设备,尤其是户外电子设备通常采用控制风扇输入功率进行风速的调节来实现降温,现有的通常只通过单一维度对使用环境温度进行预估,然后在预估的范围进行一个温度调整。这样很多情况下,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不光要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在外界温度偏低时,也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升温操作。而当前现有的降温系统都以降温为主,不能满足环境多样性的需求。而且环境的多变,现有的温度调节系统不能快速的响应,以保证显示装置的温度在正常范围内。此外,很多时候即使确认显示装置温度调整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也无法更改温度调节的参数,以至于温度调整不能满足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内部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数据收集单元、数据处理中心、温度调整单元和至少一个光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网络连接的云服务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数据收集单元,收集所述显示装置内部的实测温度;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所述数据收集单元,接收所述实测温度并与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温度调整单元进行温度调整;

所述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屏前、与所述数据收集单元连接,收集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屏前的实测光强度;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所述实测光强度,与一预设光强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温度调整单元进行温度调整;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还包括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控制所述温度调整单元按第一温度调整方式调整温度,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控制所述温度调整单元按第二温度调整方式调整温度;

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监控并接收上报所述实测温度和实测光强度,调整所述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

优选地,所述温度调整单元为半导体热电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制热或降温。

优选地,所述云服务器还存储有:包含温度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制热曲线,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所述制热曲线调整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温度;和/或

所述云服务器还存储有:包含光强度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一降温曲线;同时包含光强度和温度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二降温曲线;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所述温度调整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降温曲线或第二降温曲线调整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温度。

优选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的用户终端,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云服务器的监控信息,发送调整指令调整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光强度;和/或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调整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光强度。

优选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还包括置于显示装置内部的风扇,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所述风扇转速。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显示装置的实测温度;

s2、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将所述实测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若所述实测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则执行步骤s31;若所述实测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则执行步骤s3;若所述实测温度等于所述预设温度,则执行步骤s32;

s3、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显示装置显示屏前的实测光强度并与预设光强度比较,若所述实测光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光强度,则执行步骤s4,若所述实测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光强度,则执行步骤s5;

s31、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进行制热操作;

s32、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不做调整,上报所述实测温度和实测光强度至云服务器,并返回步骤s1;

s4、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按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温度,并返回步骤s1;

s5、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按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温度,并返回步骤s1。

优选地,

所述步骤s31包括: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根据包含温度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制热曲线,进行制热操作;和/或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调整方式包括根据包含光强度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一降温曲线,进行降温操作;和/或

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第二调整方式包括根据同时包含光强度和温度与所述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二降温曲线,进行降温操作。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显示装置所处环境自行调整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光强度。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的温度变化时,执行所述步骤s1,和/或

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所述云服务器的触发指令,执行所述步骤s1。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调整方式包括还包括增加风扇转速,进行降温操作;和/或

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第二调整方式还包括增加风扇转速,进行降温操作。

实施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根据环境状况对温度进行判断,实现温度动态调整,此外能够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实时动态的调整温度调整系统的参数,实现温度调整系统的智能实时动态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一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内部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20、数据收集单元50、数据处理中心60、温度调整单元40和至少一个光传感器10,以及与显示装置通过网络连接的云服务器70。温度传感器20连接数据收集单元50,收集显示装置内部的实测温度。数据处理中心60连接数据收集单元50,接收实测温度并与一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进行温度调整。光传感器10设置在显示装置显示屏前、与数据收集单元50连接,收集显示装置显示屏前的实测光强度。数据处理中心60接收实测光强度,与一预设光强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进行温度调整。数据处理中心60还包括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第一计算单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按第一温度调整方式调整温度,第二计算单元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按第二温度调整方式调整温度。云服务器70连接数据处理中心60,监控并接收上报实测温度和实测光强度,调整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

具体的,通过温度传感器20收集当前显示装置内部的实测温度,数据处理中心60将实测温度同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节单元进行温度调整,温度调整单元40包括降温和加热操作。此外,在温度调整过程中,数据处理中心60通过光传感器10获取显示屏前的实测光强度,并将实测光强度同一预设光强度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整过程。这里的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可以通过云服务器70调整或设置。例如,可以在降温过程中,可以比较实测光强度和预设光强度,当实测光强度很大,大于预设光强度,这个时候就需要加快降温的速度,采用第二温度方式调整温度,当光强度不太大,小于预设光强度时,可以采用较慢的降温方式,采用第一温度调整方式。

进一步的,温度调整单元40为半导体热电处理模块,用于对显示装置进行制热或降温。这里的半导体热电处理模块采用通用的tec模块。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器70还存储有:包含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制热曲线,数据处理中心60根据制热曲线调整温度调整模块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器70还存储有:包含光强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一降温曲线。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器70还存储有:同时包含光强度和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二降温曲线。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温度调整模块根据第一降温曲线或第二降温曲线调整温度调整模块的温度。

具体的,在云服务中存储有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或者表格制成最终的制热曲线,数据处理中心60根据制热曲线调整温度调整模块的温度,最终实现整个显示装置内部的制热,达到升高显示装置内部的温度。在有些情况中,云服务器70还存储有光强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或者表格制成的最终的降温曲线,同时包含有光强度和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或者制成的最终的降温曲线,这里数据处理中心6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映射关系或者曲线进行控制温度调整模块按照需要的工作模式工作。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系统还包括连接云服务器70的用户终端80,用于接收并显示云服务器70的监控信息,发送调整指令调整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云服务器70接收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调整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

具体的,用户终端8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接入云服务器70,获取云服务器70获取的显示装置的监控信息,此外最终用户也可以通过用户终端80和云服务器70对显示装置进行相应的设置。云服务器70可以接收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信息,例如时间地点,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对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进行合理的调整。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调整单元40可以同时配合其他的降温系统一起使用,例如置于显示装置内部的风扇,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风扇转速。配合整个降温过程。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处理中心60接收显示装置的实测温度。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20获取显示装置内部的实测温度。

s2、数据处理中心60将实测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若实测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则执行步骤s31;若实测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则执行步骤s3;若实测温度等于预设温度,则执行步骤s32。具体的,数据处理中心60比较实测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关系,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进行对应的操作。

s3、数据处理中心60接收显示装置显示屏前的实测光强度并与预设光强度比较,若实测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光强度,则执行步骤s4,若实测光强度大于预设光强度,则执行步骤s5。具体的,在温度调整过程中,数据处理中心60还接收显示装置显示屏前的实测光强度,并比较该实测光强度和预设光强度的关系,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进行对应的操作。

s31、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进行制热操作。可以理解,当显示装置的实测温度比较低时,温度调整单元40可以对显示装置进行升温操作。

s32、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不做调整,上报实测温度和实测光强度至云服务器70,并返回步骤s1。可以理解,当显示装置的实测温度满足预设温度要求时,可以保持当前温度调整单元40的工作状态。云服务器70同时监控温度信息、光强度信息和转速信息等显示装置的相关信息,以便对显示装置的实时状态的监控。同时这里,云服务器70也可以基于显示装置的环境信息,对预设温度进行调整,以适应多样环境。

s4、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按第一调整方式调整温度,并返回步骤s1。

s5、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按第二调整方式调整温度,并返回步骤s1。

在上述步骤s4和s5中,可以理解,当在温度调整过程中,可以比较当前获取的实测光强度和预设光强度的关系,在实测光强度比较小时,可以采用一种调整方式进行调整。当实测光强度较大时,采用另外一种调整方式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1包括:数据处理中心60控制温度调整单元40根据包含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制热曲线,进行制热操作。具体的,在云服务中存储有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或者表格制成最终的制热曲线,数据处理中心60调用该制热曲线,可以进行制热操作。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第一调整方式包括根据包含光强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一降温曲线,进行降温操作。具体的,云服务器70还存储有光强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或者表格制成的最终的降温曲线,这里数据处理中心6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映射关系或者曲线进行控制温度调整模块按照需要的工作模式工作。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第二调整方式包括根据同时包含光强度和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的映射关系的第二降温曲线,进行降温操作。具体的,云服务器70还存储有同时包含有光强度和温度与温度调整模块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通过公式或者制成的最终的降温曲线,这里数据处理中心6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映射关系或者曲线进行控制温度调整模块按照需要的工作模式工作。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降温过程可以配风扇使用,当采用第一调整方式降温时,同时控制风扇增加风速,以一特定风速运行,加快降温过程。当采用第二调整方式降温时,同时控制风扇增加风速,以另一特定风速运行,加快降温。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云服务器70根据显示装置所处环境自行调整预设温度和预设光强度。可以理解,云服务可以通过对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状况,进行判断,调整预设温度,也可以调整预设的光强度,以便这个温度调整过程更智能,更适应环境。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温度调整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温度传感器20检测到显示装置的温度变化时,执行步骤s1。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中心60接收云服务器70的触发指令,执行步骤s1。具体的,整个温度调整过程可以是实时监控的,也可以根据外部触发条件进行处理,当检测到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温度变化,或者光强度变化时,可以进行温度调整以满足环境要求,当然也可以通过云服务器70下发命令进行触发,云服务器70的命令可以为服务器自身判断下发,也可以为最终用户通过用户终端80下发。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