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暖毯主机TL431温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131阅读:1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暖毯主机TL431温度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暖毯,尤其是水暖毯主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取暖设备水暖毯已替代了传统的电热毯,以解决有害的电磁波辐射,水暖毯目前是电热毯的更新换代产品,以得到大家认可,市场上水暖毯主机除了智能的以外机械的水暖毯主机的防干烧功能做的很不理想,且机械式温控在电源切换产生火花的同时还有滴答的噪声,而机械式水暖毯主机的使用占到目前市场80%左右,本调温电路还可用到其它温度控制的场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对机械式水暖毯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水暖毯主机控制电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暖毯主机TL431温度控制电路,由电位器、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组成调温电路,由集成电路TL431组成温度检测电路,浮体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中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的控制极。水泵及加热管在水箱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停止工作,向水箱内注入液体后这时水泵及加热管开始工作,水箱内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探测可直接由电位器调节温度高低。此装置既不产生噪声也没有机械磨损,使整个主机的寿命双倍提高,整个工作过程低碳、节能、环保静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暖毯主机TL431温度控制电路,它由可控硅(VR1)、可控硅(VR2)、电位器(RP1)、温度传感器(RT1)、集成电路(IC1)、缺水指示灯(HL1)、加热指示灯(HL2)、电源指示灯(HL3)、光耦(U1)、触发二极管(VD)、浮体开关(LS)、电阻(R)、电容(C)、二极管(D)、水泵(RL1)、加热管(RL2)组成,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IC1)的控制电压由温度传感器(RT1)、电阻器(R6)及电位器(RP1)提供,所述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电压控制光耦(U1),可控硅(VR2)由触发二极管(VD)及电阻(R3)、(R4)组成触发电路并由光耦(U1)控制,所述浮子开关同时控制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的控制脚,可控硅(VR1)控制水泵的通断电。

一种水暖毯主机TL431温度控制电路,它由可控硅(VR1)、可控硅(VR2)、电位器(RP1)、温度传感器(RT1)、集成电路(IC1)、缺水指示灯(HL1)、加热指示灯(HL2)、电源指示灯(HL3)、浮体开关(LS)、电阻(R)、电容(C)、二极管(D)、水泵(RL1)、加热管(RL2)组成,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IC1)的控制电压由温度传感器(RT1)、电阻器(R6)及电位器(RP1)提供,所述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电压经二极管(D4)、电阻(R4)触发可控硅(VR2),所述浮子开关控制可控硅(VR1),可控硅(VR1)控制水泵及集成电路(IC1)的通断电,所述缺水指示灯(HL1)与水泵(RL1)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种成本低廉的集成电路TL431通过电阻、电位器与温度传感器组成性能稳定的调温电路,一只浮体开关通过电路可同时控制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的控制极或单独控制可控硅VR1的控制极,水泵及加热管在缺水的情况下都能断电,由电位器调节温度快捷方便,电位器套上带有温度刻度的旋盘一目了然,从而整个电路可不设有机械温控开关,每个电子零部件合理装配。本产品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环保卫生,安全可靠,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浮体开关同时控制可控硅的集成电路TL431组成图

图2浮体开关单独控制可控硅的集成电路TL431组成图

图中:可控硅VR1、可控硅VR2、电位器RP1、温度传感器RT1、集成电路IC1(TL431)、缺水指示灯HL1、加热指示灯HL2、电源指示灯HL3、光耦U1、浮体开关LS、电阻R、电容C、二极管D、水泵RL1、加热管RL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和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为浮体开关同时控制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的集成电路TL431组成图:集成电路TL431组成的温度控制工作原理,打开电源开关K,电源电路由电容C3电阻R5降压、整流二极管D3及D2整流、滤波电容器C4和稳压管ZD1组成;温度检测电路由集成电路IC1(TL431)、RP1、RT1及电阻R6组成;由浮体开关LS控制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的控制极,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分别控制水泵及加热管;缺水指示灯(HL1)与水泵(RL1)串联,所有指示电路由缺水指示灯HL1、加热指示灯HL2、电源指示灯HL3组成。交流220V电压经电容C3电阻R5降压、D2、D3整流、C4滤波、ZD1稳压后,为温度检测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直流工作电源。RT1作为温度传感器(也可用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代替)可随温度变化阻值产生变化,用来检测主机水箱的温度,LS作为水位开关来检测主机水箱内水位,当主机水箱内无水时浮体开关LS下落断开,可控硅VR1及可控硅VR2都得不到控制电压使水泵RL1及加热管RL2断电,水泵RL1及加热管RL2均不工作,缺水指示灯HL1、D1、R1与水泵RL1串联,这时缺水指示灯(HL1)点亮,这时向水箱内注水使水位开关LS接通,可控VR1打开使水泵通电运转,可控硅VR1对缺水指示灯HL1形成短路,缺水指示灯HL1熄灭,如果电位器设定阻值小于RT1及R6阻值时,集成电路IC1(TL431)控制光耦U1同时得电,集成电路IC1控制极由RP1、RT1和R6分压后得到电压,电位器RP1设定一定阻值(调到一定位置不变),当RT1温度升高阻值变小集成路IC1(TL431)的控制脚得到电压降低,即阳极无输出电压,光耦U1关闭VR2截止,加热管RL2失电停止加热,当RT1温度降低阻值变大集成路IC1(TL431)的控制脚得到电压升高,即阳极输出电压使光耦U1打开VR2导通,加热管RL2得电继续加热。以上工作过程周而复始,使主机水箱内温度恒定为RP1的设定值(控制温度误差可精确为±1℃),电位器RP1可套上带有刻度的旋钮及刻度盘,在调节时一目了然。

实施例二,参见图2为浮体开关单独控制可控硅VR1控制极的集成电路TL431组成图:集成电路TL431组成的温度控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不同处水位开关LS单独控制可控硅VR1,水泵及集成电路IC1的电源同时由可控硅VR1提供,其它工作过程及原理都与实施例一一样。

交流220V电压经电容C3电阻R5降压、D2、D3整流、C4滤波、ZD1稳压后,为温度检测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直流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而得到的方法,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