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执行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8790发布日期:2018-10-23 21:5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用于执行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执行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周期性生产工艺的特征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所重复进行的活动。当所有活动完成时,一个生产周期即告结束。周期性生产工艺的示例是诸如铸造、注塑成型、烧结等用于成形的方法。因此,在生产设备上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生产商品,从而保持低生产成本。在同一生产设备中可以生产具有相同属性的相同商品,往往也可以生产具有类似属性的不同商品,但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必须针对每种商品对生产设备进行特定于商品的改造。下面将基于注塑成型工艺来描述本发明,但是不排除将本发明应用于其它成形方法。

为了生产具有稳定质量的商品,专利文献WO2011101177A1描述了一种用于执行注塑成型工艺的方法,其中,通过传感器来采集注塑机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分析。传感器数据为模具内部压力、温度值等。在注塑机上生产的商品是注塑成型部件。通过在线检验在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期间自动和适时地检验: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特性是否在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公差内,即,其是否被视为良品。质量特性和质量公差是预定义的。注塑机的操作点通过工艺调节参数来设定。工艺调节参数为注入速度、保压水平等。通过多个工艺调节参数来监视注塑成型工艺的稳定性。工艺调节参数是根据所采集的传感器数据的时间进程所获得的值,例如,一段时间内的传感器数据的最大值,特定于时间的传感器数据的斜率,传感器数据的持续时间(诸如保压时间)等。从这样求得的工艺调节参数可以获知注塑成型工艺是否逐渐丧失稳定性。为了使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保持在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公差内,通过改变工艺调节参数来改变注塑机的操作点。在此,不同的工艺调节参数以分等级的顺序改变,使得受到注塑机的响应时间的严格时间限定的工艺调节参数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发生改变或仅非常缓慢地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改进用于执行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生产商品的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方法;其中,生产工艺通过至少一个工艺调节参数来设定;其中,预先定义所生产商品的至少一个质量特性和所生产商品的至少一个质量公差;其中,改变至少一个工艺调节参数;其中,针对所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自动确定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其中,自动检查: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是否处于工艺稳定性边界内并且是工艺稳定的;其中,检验:利用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所生产的商品的质量特性是否处于该生产商品的质量公差内并且据此生产出了良品;并且其中,利用至少一个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其是工艺稳定的并且通过其工艺调节参数生产出良品),自动地形成工艺特征参数区。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知:即,所确定的用于监视生产工艺的稳定性的工艺特征参数能够单独根据日常外部影响(诸如空气温度、空气压力、空气湿度)而改变。为了确保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不会受到这种日常外部影响的损害并因此导致伴有次品的质量损失,根据本发明创建一工艺特征参数区,在该工艺特征参数区内生产工艺是稳定的并且生产出良品。工艺特征参数区的创建在设定生产工艺期间进行,即,在实际生产工艺之前进行并模拟生产工艺的改变。在创建工艺特征参数区期间自动地执行单个方法步骤。本发明意义下的自动化进程是指生产工艺的生产设备在没有操作者干预的情况下独立工作。因此,针对一个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自动确定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并且自动检查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是否处于工艺稳定性边界内部并且是工艺稳定的。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在设定生产工艺期间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支持和系统化地引导操作者,从而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然后优选地,利用该工艺特征参数区对生产工艺进行简单和适时的监视。为此,在现在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中,优选地确定并监视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在一种替代方案中,优选地监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是否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内。如果是,则输出如下的监视信息:即,该生产周期所生产商品的质量特性处于所生产商品的质量公差内。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在相对于工艺特征参数区的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的安全裕度内所发生的微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不会导致伴有次品的质量损失。因此,在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中实际检验所生产商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确实处于所生产商品的质量公差内也不再是必需的,这反过来又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示例性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用于执行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注塑机的组件;

图2示意性示出了用于创建根据图1的注塑机的工艺特征参数区的方法步骤;

图3示出了在根据图2的一方法步骤中所确定的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变量的图示;

图4示出了在根据图2的一方法步骤中所确定的第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的图示;

图5示出了在根据图2的一方法步骤中所确定的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变量的图示;

图6示出了根据图2的利用根据图3至图5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来创建工艺稳定性边界的方法步骤的图示;

图7示出了在根据图2的方法步骤中所创建的工艺特征参数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在根据图2的方法步骤中所创建的工艺特征参数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在根据图2的方法步骤中所创建的工艺特征参数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10示出了将所确定的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的一工艺特征参数与根据图7的工艺特征参数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叠加的图示;和

图11示出了将所确定的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的一工艺特征参数与根据图9的工艺特征参数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叠加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了用于执行周期性生产工艺的注塑机10的组件。在该生产工艺中所生产的商品是注塑成型部件。注塑机10包括多个未进一步详细示出和描述的组件11,例如,具有泵和螺杆的机器本身、用于模制部件结合的模具、温控装置、材料供给部、用于检验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装置、次品闸门等。至少一个传感器13采集组件11的传感器数据。该传感器数据包括模具内部压力、温度值等。生产工艺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工艺调节参数来设定。工艺调节参数包括注入速度、保压水平等。工艺调节参数可以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诸如键盘,触摸屏等)上输入和显示。优选地,输入和输出装置12是计算机的部件。

控制单元14执行对生产工艺的实际控制。为此,控制单元14具有至少一个数据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诸如所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所输入的工艺调节参数等数据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用于控制生产工艺的算法可以在处理器中执行。优选地,控制单元14也是计算机的部件。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可以使用调节单元替代控制单元,然后使用调节单元调节工艺调节参数。

对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检验在检验单元15中执行。在检验单元15中检验:至少一个由传感器13采集的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特性是否处于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至少一个质量公差内;是否生产了良品。质量特性和质量公差被预定义。对于注塑成型部件,质量特性和质量公差是重量、尺寸精度、大小、毛刺形成、充模、烧痕等。优选地,质量公差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质量特性、质量公差以及是否生产良品的检验结果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上。

为了输入工艺调节参数并且为了控制生产工艺,组件11、输入和输出装置12和控制单元14通过信号线相互连接。在图1中信号线以箭头示出。为了采集传感器数据和传输所采集的传感器数据,组件11、传感器13和检验单元15同样通过信号线相互连接。此外,为了显示检验结果,检验单元15和输入和输出装置12通过信号线相互连接。并且,为了传输所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检验单元15和控制单元14通过信号线相互连接。

图2示意性示出了创建工艺特征参数区的方法步骤。在第一方法步骤1中,预先设定工艺调节参数。优选地,将预先设定的工艺调节参数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并且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上。生产工艺可利用预先设定的工艺调节参数稳定地执行并生产良品。利用预先设定的工艺调节参数运行的生产工艺的传感器数据也被预先设定。优选地,该预先设定的传感器数据同样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并且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上。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也是预先设定的,并且优选地同样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上并且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上。工艺特征参数是根据传感器数据的时间进程所获得的值,例如,在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数据的最大值、特定于时间的传感器数据的斜率,传感器数据的持续时间(例如保压时间)、传感器数据的平均值等。注塑机的工艺特征参数的具体示例是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和模具壁温度平均值。对工艺调节参数、传感器数据、质量公差、是否生产良品的检验结果和工艺特征参数的显示可以图形化地和/或字母数字化地实现。通过了解本发明,工艺调节参数、传感器数据和工艺特征参数也可以显示在与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不同的显示屏上,或者在纸张上打印输出。

在方法步骤2中,改变至少一个工艺调节参数。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与工艺调节参数之间的差称为改变量,并且不等于零。方法步骤2自动地执行。即,工艺特征参数区的创建模拟了工艺调节参数的改变。优选地,改变注入速度和保压水平这两个工艺调节参数。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能够将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图形化地和/或字母数字化地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上,或者显示在与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不同的显示屏上,或者在纸张上打印输出。

在接下来的方法步骤3中检查:生产工艺是否可以利用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稳定地执行,即是否存在工艺稳定性。方法步骤3自动地执行。对工艺稳定性的检查通过工艺特征参数来进行,该工艺特征参数与工艺调节参数相关联。工艺调节参数与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相关联。该关联专用于注塑机10和周期性生产工艺。该关联取决于日常的外部影响,因此难以确定并且通常是不确定的。例如,当将一定注入速度设定为工艺调节参数时,与之相关联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将被确定为工艺特征参数。如果工艺调节参数改变,例如注入速度降低或升高,则工艺特征参数相应于该关联地变化。在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处于工艺稳定性边界内时,存在工艺稳定性。更多的细节将参照图6进行说明。

在下一个方法步骤4中,检验:由传感器13所采集的利用各种工艺调节参数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特性是否处于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公差内,即,是否存在良品。优选地,注塑机10具有多个腔体,在一个生产周期中同时在该多个腔体中并行地生产多个商品。例如,每个生产周期生产8个商品,其中7个是良品,1个是次品。当对于质量零容忍时,所有8个商品都必须是良品。

如果判定3.1判定不存在工艺稳定性(否N),则利用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在下一生产周期中按照迭代过程2.1重复方法步骤2,直到达到稳定性。如果在预定数量的生产周期之后没有达到工艺稳定性,则在迭代过程2.1中利用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重复方法步骤2,该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的改变量的绝对值小于前一工艺调节参数的绝对值。判定3.1自动执行。

如果在判定3.1中判定存在工艺稳定性(是Y),则方法步骤4检查:已生产的是良品还是次品。优选地,判定4.1由注塑机10的操作者执行。优选地,操作者提取并检验在检验单元15处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

如果在判定4.1中判定:不是所有生产的商品都是良品(否N),则在迭代过程2.2中利用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重复方法步骤2。优选地,在迭代过程2.2中利用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重复方法步骤2,该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的改变量的绝对值小于前一工艺调节参数的绝对值。

如果在判定4.1中判定:所有生产的商品都是良品(是Y),则在下一个方法步骤5中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分配给工艺特征参数区。方法步骤5自动执行。现在判定:工艺特征参数区的创建是否应该继续。如果在判定5.1中判定:工艺特征参数区的创建不应继续(否N),则在方法步骤6中执行结束。如果在判定5.1中判定:工艺特征参数区的创建应该继续(是Y),则在迭代过程2.3中利用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重复方法步骤2。优选地,在迭代过程2.3中利用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重复方法步骤2,该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的改变量的绝对值大于前一工艺调节参数的绝对值。优选地,判定5.1由注塑机10的操作者执行。

图3至图5示出了确定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的图示。为此预先设定工艺调节参数,例如,预先设定可稳定地执行生产工艺并且仅生产良品的24毫米/秒的注入速度作为工艺调节参数。预先设定生产周期的模具内部压力作为传感器数据。生产周期例如持续约20秒。模具内部压力的量纲(Dimension)是压力P和时间t。在图3至图5的坐标系中,压力P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预先设定的模具内部压力的时间进程被示出为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是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能够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图形化地和/或字母数字化地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上,或者显示在与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不同的显示屏上,或者在纸张上打印输出。在字母数字化显示时,预先设定的模具内部压力的时间进程作为数列示出,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则作为数值示出。

图3示出了确定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的图示。优选地,首先确定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其在量纲为压力P的情况下小于要改变的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因此,注入速度降低到22毫米/秒(方法步骤2)。该降低的注入速度是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注塑机10利用该降低的注入速度运行,并且采集利用降低的注入速度运行的生产工艺的传感器数据作为第一模具内部压力。在图3中,所采集到的第一模具内部压力作为第一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示出。第一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形成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可以任意地经常重复确定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的变量。优选地,确定尽可能少的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的变量,以节省时间和费用。优选地确定两个,更优选地确定五个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的变量,其在量纲为压力P的情况下大于要改变的工艺特征参数K。

图4示出了确定第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的图示。优选地,现在确定在量纲为压力P的情况下大于要改变的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因此,将注入速度提高到26毫米/秒(方法步骤2)。该提高的注入速度是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注塑机10利用该提高的注入速度运行,并且采集该利用提高的注入速度运行的生产工艺的传感器数据作为第二模具内部压力。在图4中,所采集到的第二模具内部压力作为第二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示出。第二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形成第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优选地确定两个,更优选地确定五个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的变量,其在量纲为压力P的情况下大于要改变的工艺特征参数K。

图5示出了确定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的图示。因此,注入速度提高到27毫米/秒(方法步骤2)。该提高的注入速度是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注塑机10利用该提高的注入速度运行,并且采集该利用提高的注入速度运行的生产工艺的传感器数据作为第三模具内部压力。在图5中,采集到的第三模具内部压力作为第三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示出。第三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形成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

图6示出了检查工艺稳定性的图示(方法步骤3)。例如,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被用作工艺特征参数K,并且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PG”、PG”’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PM”、PM”’被用作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根据图3至图5,预先设定工艺特征参数K。根据图3至图5,由传感器数据确定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优选地,每个工艺特征参数K和每个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已经是多个生产周期的平均值。按照统计学选择方法,利用工艺特征参数K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确定至少一个工艺稳定性标准,例如量纲为压力P时的标准差σP、量纲为时间t时的标准差σt、算术平均值M等。如果工艺特征参数K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处于工艺稳定性边界SG内,则存在工艺稳定性。在图6中将工艺特征参数K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的算术平均值M设置在一椭圆形的中心点上。该椭圆形的沿着以压力P为量纲的纵坐标的半轴可以是标准差σP的一倍或多倍。该椭圆形的沿着以时间t为量纲的横坐标的半轴可以是标准差σt的一倍或多倍。该椭圆形的周长可以是工艺稳定性边界。工艺特征参数K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显示为4个点。这四个点中的三个点位于椭圆形的内部,一个点位于椭圆形的外部。通过位于椭圆形内部的三个点示出的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以及第一和第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是工艺稳定的,并且也被称为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S和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KS”。通过位于椭圆形外部的点示出的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是工艺不稳定的,并且也被称为工艺不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I”’。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不仅可以将工艺特征参数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还可以将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并且可以作为预先设定的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从数据存储器载入。因此,存在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利用该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可以按照统计学选择方法创建工艺稳定性边界。

在方法步骤4中检验:利用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是否是良品。优选地,仅针对如下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进行检验:即,其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与一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KS”相关联。用于检验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相应装置检验至少一个质量特性,例如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重量、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尺寸精度、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尺寸、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处的毛刺形成、生产注塑成型部件期间充模的完整性、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处的烧痕等。针对每种质量特性预先定义至少一个相应的质量公差。如果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特性处于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公差内,则将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归类为良品(判定4.1)。

在方法步骤5中,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分配给工艺特征参数区。分配给工艺特征参数区的条件是: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必须是工艺稳定的,并且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KE”’必须与一可在生产工艺中生产良品的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相关联。在根据图6的示例中,第一和第二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E’、KE”是工艺稳定的(并且也被称为第一和第二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KS”),并且与一可在生产工艺中生产良品的已改变的工艺调节参数相关联。因此,利用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KS”创建工艺特征参数区EO。

图7示出了基于两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KS”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图示。第一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是第一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第一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见图3)。第二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是第二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第二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见图4)。第一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在量纲为压力P的情况下小于第二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因此,第一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创建了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第一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并且第二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创建了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第二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优选地,工艺特征参数区EO是多边形的,并且在根据图7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工艺特征参数区EO是矩形的,其中第一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形成该矩形的下边,并且第二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形成该矩形的上边。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能够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图形化地和/或字母数字化地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上,或者显示在与输入和输出装置12不同的显示屏上,或者在纸张上打印输出。专业人员还可创建一由单个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组成的工艺特征参数区。在这种情况下,工艺特征参数区是线形、点状等。

在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中心设置一优化的工艺特征参数OK。该优化的工艺特征参数OK被与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EO”等距地设置。即,该优化的工艺特征参数OK对称地设置在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与EO”之间,并且因此相对于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EO”具有最大可能的安全距离。优选地,与预先设定的工艺调节参数相关联的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是工艺稳定的(并且也被称为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S),并且被非对称地设置,相对于第一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的安全距离大于相对于第二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的安全距离。该优化的工艺特征参数OK是监视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工艺特征参数期间的定向辅助。因此,当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工艺特征参数远离该优化的工艺特征参数OK并且靠近一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EO”时,可以预防性地改变与工艺特征参数相关联的工艺调节参数。

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还能够实现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其它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图8和图9的描述基于图7的,因此下面将仅讨论其差异。在根据图8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工艺特征参数EO是平行四边形的,其中第一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形成该平行四边形的下边,而第二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形成该平行四边形的上边。

在根据图9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工艺特征参数区EO是具有直边和/或曲边的多边形,其中第一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形成多边形的下边,第二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形成多边形的上边。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PG’、PG”的模具内部压力斜率PS、PS’、PS”被用作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和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S’、KS”。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的模具内部压力斜率PS”’被用作工艺不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K”’。

工艺特征参数区EO是针对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的监视掩膜,其中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KE由传感器数据确定。优选地,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的时间进程作为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ME图形化地示出。优选地,将工艺特征参数区EO与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和/或与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ME进行叠加。优选地,实时地执行所述叠加,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周期是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实际正在执行的生产周期。如果是,则输出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生产良品的监视信息。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能够将工艺特征参数区EO与所采集的工艺特征参数和/或模具内部压力曲线的叠加图形化地和/或字母数字化地显示在输入和输出装置上或者在与输入和输出装置不同的显示屏上,或者在纸张上打印输出。

根据图10,确定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E作为工艺特征参数KE。根据图11,确定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的模具内部压力斜率PSE作为工艺特征参数KE。

在第一种替代方案中,监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是否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在本发明意义下,与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EO’、EO”、EO”’接触或相交的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也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如果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则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0,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PME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外,因此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未生产良品。根据图11,模具内部压力斜率PSE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因此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

在第二种替代方案中,监视: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是否部分地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如果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部分地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则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0和图11,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部分地处于工艺特征参数区EO内,因此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

在另一种替代方案中,监视: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是否与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至少一个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EO”、EO”’相交。监视: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是否与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如果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与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则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0,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与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因此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1,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不与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因此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未生产良品。

在又一种替代方案中,将关于量纲时间t所采集到的最大工艺特征参数变量用作工艺特征参数区的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监视: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是否与该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如果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与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则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0和图11,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与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因此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

通过了解本发明,专业人员能够将利用工艺特征参数区监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和/或模具内部压力曲线的不同替代方案彼此组合。因此能够监视: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是否与第一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和第三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相交。如果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与这两个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EO”’均相交,则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0,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与两个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EO”’均相交,因此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生产良品。根据图11,模具内部压力曲线PGE不与两个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EO”’相交,则所输出的监视信息为:生产周期未生产良品。

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实施方式与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特性的类型和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质量公差的类型相匹配。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实施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在注塑成型工艺中,模制件成型是在向腔体填充熔融物、压缩熔融物和固化模制件的阶段进行。前两个阶段发生在模具内部压力达到最大之前,第三个阶段发生在模具内部压力达到最大之后。为了检验生产注塑成型部件期间的充模(短射)的完全性,优选使用具有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的多边形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作为工艺特征参数。为了检验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上的烧痕,优选使用具有模具内部压力斜率的多边形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作为工艺特征参数(图11)。为了检验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尺寸精度和/或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的尺寸和/或所生产的注塑成型部件上的毛刺形成,优选使用具有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的多边形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作为工艺特征参数(图10)和/或使用具有模具内部压力斜率的多边形的工艺特征参数区EO作为工艺特征参数(图11)。

在正在进行的生产工艺的生产周期中,还可以将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补充至工艺特征参数区EO。为此,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必须是工艺稳定的,并且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必须与一可在生产工艺中生产良品的工艺调节参数相关联。利用该被补充到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KE,可以调整工艺特征参数区EO的工艺特征参数区边界值EO’、EO”、EO”’,并且关于量纲例如压力P移动。

附图标记列表

1-6 方法步骤

2.1,2.2,2.3 迭代

3.1,4.1,5.1 判定

10 注塑机

11 组件

12 输入和输出装置

13 传感器

14 控制单元

15 检验单元

EO 工艺特征参数区

EO’,EO”,EO”’ 工艺特征参数边界值

OK 优化的工艺特征参数

P 模具内部压力

PG-PG”’ 模具内部压力曲线

PGE 所采集的模具内部压力曲线

PM-PM”’ 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

PME 所采集的模具内部压力最大值

PS-PS”’ 模具内部压力斜率

PSE 所采集的模具内部压力斜率

K 预先设定的工艺特征参数

KE 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

KE’,KE”,KE”’ 所确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

KI”’ 工艺不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

KS 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

KS’,KS” 工艺稳定的工艺特征参数变量

SG 工艺稳定性边界

σP,σt 标准差

t 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