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定位的智能车位及该智能车位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40433发布日期:2018-07-13 20:3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点定位的智能车位及该智能车位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成为日常的交通工具。然而随着私人汽车数量的不断上升,由此带来的“停车难”问题也日益突出。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房地产时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车位,为了解决停车问题,很多私家车主会选择购买一个专用的停车位,可以确保在工作归来时便于停车,不用为寻找停车位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由于管理措施不完善,专用停车位被他人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容易由此引发纠纷,甚至损害他人车辆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些停车位采用车位锁来有效防止其他车辆占用专用停车位。

目前基于车位锁的停车位管理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类,人工车位锁、遥控车位锁以及基于无线射频(rfid)的车位锁。其中人工车位锁需要在停车前手动打开车位锁,并在离开后手动给车位锁上锁,并且车位锁都没有防撞功能,车主使用非常不方便,且容易不小心撞到车位锁,造成车子受损,车位锁也容易损坏;而遥控车位锁需要车主随身携带遥控器,在进入停车位前和车辆离开时,分别使用遥控的方法打开或为停车位上锁,但是携带遥控器或遥控器丢失会造成不便;基于rfid的车位锁方案,车位锁通过rfid读卡器对车辆内标签的读取判断车是不是该停车位的固有车主,若是则自动开锁,然而rfid容易收到干扰导致结果不够精准,且读卡器也得随身携带,对于一个停车位家里几部车共用的情况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点定位的智能车位及该智能车位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点定位的智能车位,包括车位锁系统和车牌识别系统,车位锁系统包括设于车位左前角的第一升降桩和设于车位右前角的第二升降桩,第一升降桩和第二升降桩的顶部均设有接近传感器,车位识别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第一摄像头设于车位的左后角上方,第二摄像头设于车位的右后角上方,第一摄像头的摄像方向朝向车位的右前角设置,第二摄像头的摄像方向朝向车位的左前角设置,车位识别系统还包括埋设在地面下方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两个升降桩和两个摄像头通过线路连接,主控制器用于接收两个接近传感器和两个摄像头的信息并对接收信息作出判断后控制第一升降桩和第二升降桩的升降。

进一步的,第一升降桩和第二升降桩之间安装有第一链条。

进一步的,车位锁系统还包括设于车位左后角的第三升降桩和设于车位右后角的第四升降桩。

进一步的,第一升降桩与第三升降桩之间安装有第二链条,第二升降桩与第四升降桩之间安装有第三链条。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车位后方的一面墙体,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固定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两根空心管桩,两根空心管桩分别位于车位的左后角和右后角,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空心管桩上方,两个摄像头与主控制器的连接线路自对应的空心管桩内经过,车位下方的地面内埋设有若干用于安装线路的空心管。

进一步的,该智能车位的控制方法:当车辆从车位左前方倒入车位内或者从车位右前方倒入车位内,均会被对应的接近传感器所检测到,检测到后接近传感器向主控制器发送信号,而后主控制器对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比对,若是识别车辆的车牌与车位所有者预先设定的车牌一致,则主控制器控制两个升降桩下降,反之,则不动作。

有益效果:本法明的一种多点定位的智能车位,工作时,当车辆从车位左前方倒入车位内或者从车位右前方倒入车位内,均会被对应的接近传感器所检测到,检测到后接近传感器向主控制器发送信号,而后主控制器对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比对,若是识别车辆的车牌与车位所有者预先设定的车牌一致,则主控制器控制两个升降桩下降,反之,则不动作,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车位被占,并且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升降桩1,第二升降桩2,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第一链条5,第三升降桩6,第四升降桩7,第二链条8,第三链条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多点定位的智能车位,包括车位锁系统和车牌识别系统,车位锁系统包括设于车位左前角的第一升降桩1和设于车位右前角的第二升降桩2,第一升降桩1和第二升降桩2的顶部均设有接近传感器,车位识别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3和第二摄像头4,第一摄像头3设于车位的左后角上方,第二摄像头4设于车位的右后角上方,第一摄像头3的摄像方向朝向车位的右前角设置,第二摄像头4的摄像方向朝向车位的左前角设置,车位识别系统还包括埋设在地面下方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两个升降桩和两个摄像头通过线路连接,主控制器用于接收两个接近传感器和两个摄像头的信息并对接收信息作出判断后控制第一升降桩1和第二升降桩2的升降。

该智能车位的控制方法:当车辆从车位左前方倒入车位内或者从车位右前方倒入车位内,均会被对应的接近传感器所检测到,检测到后接近传感器向主控制器发送信号,而后主控制器对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识别比对,若是识别车辆的车牌与车位所有者预先设定的车牌一致,则主控制器控制两个升降桩下降,反之,则不动作,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车位被占,并且很方便。

接近传感器为金属检测接近传感器,以避免人走过,误将接近传感器触发。

除了接近传感器外,还可以将安装在第一升降桩1和第二升降桩2上的两个接近传感器替换成一个蓝牙信号接收器,并在车内安装蓝牙发射器,当车辆接近车位时,蓝牙信号接收器接收到信号,触发主控制器进行车牌比对。

为了避免有客人来访,而无法停在自己车位的情况,在车位上应当还设计一个密码锁,用于手动输入密码后,控制升降桩降下。

为了防止有小型车辆自第一升降桩1和第二升降柱之间倒入车位内,在第一升降桩1和第二升降桩2之间安装有第一链条5,该第一链条5拦截在车位的前方。

为了防止有小型车辆自车位的侧方位倒入,车位锁系统还包括设于车位左后角的第三升降桩6和设于车位右后角的第四升降桩7;通过第三升降桩6和第四升降桩7缩小车位空间,防止小型车辆从侧方位倒入车位内。

第一升降桩1与第三升降桩6之间安装有第二链条8,第二升降桩2与第四升降桩7之间安装有第三链条9,第二链条8和第三链条9的设计,是为了进一步的防止小型车辆从侧方位倒入车位内,这里的小型车辆不单单是小型机动车,非机动车同样也包含在内。

车位还包括设于后方的一面墙体,第一摄像头3和第二摄像头4固定在墙体上,这种固定方式最为简单,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并非所有车位都能够配备一面墙体,因此还可在地平面上竖立两根空心管桩,两根空心管桩分别位于车位的左后角和右后角,第一摄像头3和第二摄像头4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空心管桩上方,两个摄像头与主控制器的连接线路自对应的空心管桩内经过,车位下方的地面内埋设有若干用于安装线路的空心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