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569发布日期:2018-10-12 23: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包电芯生产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是聚合物电池的另一种叫法,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现在尤其在汽车供电上使用较多,已逐渐形成产业化,但是软包电池生产工艺复杂,尤其电芯制备工艺现在多由人工进行,精度差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整个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各项生产工艺中,控制系统是一个核心和大脑,控制各个工序进行工作,但是目前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够,需要人工操作,且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很大,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自动化成型生产装置,设计合理,全部工序都采用自动化控制,输送、检测、成型和抓取全部实现自动控制,减少了人工,保证了软包电芯的生产效率和提高了软包电芯生产的精度更高,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用控制系统,与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相对应,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输送装置、软包电芯检测装置、成型装置和无损抓取装置,输送装置、软包电芯检测装置、成型装置和无损抓取装置共同连接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器连接输送装置、软包电芯检测装置、成型装置和无损抓取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的上层进料装置和下层出料装置,上层进料装置在上且下层出料装置在下;上层进料装置包括上输送电机,下层进料装置包括下输送电机,上输送电机和下输送电机连接控制器;

所述软包电芯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装置两侧机架上的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上设置有电压检测装置且左侧流道护板或者右侧流道护板上安装有扫码头;电压检测装置和扫码头连接控制器;

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折弯支架和成型支架,成型支架上安装有拍照装置和裁切成型装置,折弯支架上设置有拍照装置和正反折弯装置;两个拍照装置和裁切成型装置、正反折弯装置连接控制器;

所述无损抓取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机械手装置;机械手装置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输送电机和下输送电机均使用的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拍照装置采用的是CCD相机,CCD相机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采用的是工控机或者PLC。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全部工序都采用自动化控制,输送、检测、成型和抓取全部实现自动控制,减少了人工,保证了软包电芯的生产效率和提高了软包电芯生产的精度更高,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用控制系统,与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相对应,软包电芯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置有输送装置、软包电芯检测装置、成型装置和无损抓取装置,输送装置、软包电芯检测装置、成型装置和无损抓取装置共同连接有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器连接输送装置、软包电芯检测装置、成型装置和无损抓取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采用的是工控机或者PLC。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的上层进料装置6和下层出料装置7,上层进料装置6在上且下层出料装置7在下。上层进料装置6包括上输送电机,下层进料装置7包括下输送电机,上输送电机和下输送电机连接控制器。所述上输送电机和下输送电机均使用的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控制器。

所述软包电芯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装置两侧机架上的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左侧流道护板和右侧流道护板上设置有电压检测装置5且左侧流道护板或者右侧流道护板上安装有扫码头4。电压检测装置5和扫码头4连接控制器。

所述成型装置2包括折弯支架和成型支架,成型支架上安装有拍照装置和裁切成型装置,折弯支架上设置有拍照装置和正反折弯装置;两个拍照装置和裁切成型装置、正反折弯装置连接控制器。所述拍照装置采用的是CCD相机,CCD相机连接控制器。

所述无损抓取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机械手装置3。机械手装置3连接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全部工序都采用自动化控制,输送、检测、成型和抓取全部实现自动控制,减少了人工,保证了软包电芯的生产效率和提高了软包电芯生产的精度更高,实用性强,适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