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0502发布日期:2018-11-23 20:2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梯灯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酒店等高层建筑得楼道等公用部分都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照明问题。照明设备长时间工作会造成能源消耗过多,但是手动开关灯并不现实而且麻烦不实用。而且现今的灯光照明系统,不仅要解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视觉环境,还需为人们呈现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美丽的灯光夜景。现有技术中的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存在电路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该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置有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单片机模块分别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连接。

优选的,上述单片机模块设置有芯片U1、连接器J1、耦合电容C1、开关S1、电阻R1、电阻R3、电容C2、电容C3和晶振Y1,芯片U1的1脚与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芯片U1的2脚和3脚与红外感应模块连接,芯片U1的4脚与光敏模块连接,芯片U1的9脚串连开关S1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芯片U1的9脚与耦合电容C1的负极连接,芯片U1的9脚串连电阻R3接地,芯片U1的10脚与连接器J1的3脚连接,芯片U1的11脚与连接器J1的2脚连接,芯片U1的18脚串连电容C2接地,芯片U1的19脚串连电容C3接地,芯片U1的20脚接地,芯片U1的40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连接器J1的1脚接地,连接器J1的4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晶振Y1的两端分别与芯片U1的18脚和19脚连接,耦合电容C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优选的,上述继电器控制模块设置有连接器P2、继电器K1、电阻R1、发光二极管D2、电阻R4和三极管Q1,继电器K1的5脚与连接器P2的1脚连接,继电器K1的5脚与4脚连接,继电器K1的3脚与连接器P2的2脚连接,继电器K1的1脚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1的2脚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上述红外感应模块设置有连接器P1、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2,连接器P1的1脚接地,连接器P1的2脚与芯片U1的2脚连接,连接器P1的3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连接器P1的3脚还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串连电阻R2与芯片U1的3脚连接。

优选的,上述光敏模块设置有比较器U2A、可变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光敏电阻GR1和发光二极管D2,比较器U2A的1脚与芯片U1的4脚连接,比较器U2A的1脚还串连电阻R6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比较器U2A的2脚串连接电阻R7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比较器U2A的2脚还串连接光敏电阻GR1接地,比较器U2A的3脚与可变电阻R5可调端连接,比较器U2A的4脚接地,比较器U2A的5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正极和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可变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可变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上述芯片U1的型号为AT89C51,比较器U2A的型号为Im393_T,耦合电容C1的电容量为10uF,电容C2和电容C3的电容量都为0.1uF,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7的电阻值都为10千欧,电阻R1、电阻R2、电阻R4和电阻R6的电阻值都为2千欧,晶振Y1的频率为12兆赫兹,三极管Q1的型号为855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置有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单片机模块分别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连接。该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敏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如图1至4所示,设置有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单片机模块分别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连接。

单片机模块设置有芯片U1、连接器J1、耦合电容C1、开关S1、电阻R1、电阻R3、电容C2、电容C3和晶振Y1,芯片U1的1脚与继电器控制模块连接,芯片U1的2脚和3脚与红外感应模块连接,芯片U1的4脚与光敏模块连接,芯片U1的9脚串连开关S1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芯片U1的9脚与耦合电容C1的负极连接,芯片U1的9脚串连电阻R3接地,芯片U1的10脚与连接器J1的3脚连接,芯片U1的11脚与连接器J1的2脚连接,芯片U1的18脚串连电容C2接地,芯片U1的19脚串连电容C3接地,芯片U1的20脚接地,芯片U1的40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连接器J1的1脚接地,连接器J1的4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晶振Y1的两端分别与芯片U1的18脚和19脚连接,耦合电容C1的正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置有连接器P2、继电器K1、电阻R1、发光二极管D2、电阻R4和三极管Q1,继电器K1的5脚与连接器P2的1脚连接,继电器K1的5脚与4脚连接,继电器K1的3脚与连接器P2的2脚连接,继电器K1的1脚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1的2脚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红外感应模块设置有连接器P1、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2,连接器P1的1脚接地,连接器P1的2脚与芯片U1的2脚连接,连接器P1的3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连接器P1的3脚还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串连电阻R2与芯片U1的3脚连接。

光敏模块设置有比较器U2A、可变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光敏电阻GR1和发光二极管D2,比较器U2A的1脚与芯片U1的4脚连接,比较器U2A的1脚还串连电阻R6与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比较器U2A的2脚串连接电阻R7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比较器U2A的2脚还串连接光敏电阻GR1接地,比较器U2A的3脚与可变电阻R5可调端连接,比较器U2A的4脚接地,比较器U2A的5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正极和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可变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可变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要由单片机模块、光敏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继电器控制模块组成。当光敏模块中的光敏电阻GR1感应空间光照强度,当检测到环境的光照度不足时,单片机模块控制外部照明设备开启;当有人经过,被红外感应模块检测到后,自动开启外部照明设备并维持一分钟的光照时间。

该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置有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单片机模块分别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连接。该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芯片U1的型号为AT89C51,比较器U2A的型号为Im393_T,耦合电容C1的电容量为10uF,电容C2和电容C3的电容量都为0.1uF,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7的电阻值都为10千欧,电阻R1、电阻R2、电阻R4和电阻R6的电阻值都为2千欧,晶振Y1的频率为12兆赫兹,三极管Q1的型号为8550。

该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设置有单片机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单片机模块分别与继电器控制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和光敏模块连接。该基于单片机的酒店楼梯灯智能控制系统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