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1037发布日期:2019-07-13 09:1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普及,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生活追求开始转变,从以前的希望过上温饱的生活变成了现在的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得不强调的是,安全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主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话题。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工作生活已经开始变得快节奏、高负荷,但是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一天24小时绝大多数的时间用来在上班路上和上班的人们来说,家中琐事无暇考虑又不得不考虑,比如家中温湿度如何、有无煤气泄漏、有无陌生访客等等,以及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系统本身是否存在应对方案,身在外面的主人又如何能及时收到通知,以及能否通过移动端进行反馈与控制,均是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难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实时对家中情况进行监测并能智能产生应对方案的智能家居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云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家居子系统,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与所述智能家居子系统相连;

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用于控制所述智能家居子系统,所述智能家居子系统中所产生的数据存储至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

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包括信息采集分析模块、优先级判断模块和智能管控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分析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所述智能家居子系统中各模块所采集到的数据,将所得到的数据与阈值进行比较,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所述优先级判断模块;

所述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进行优先级判断;

所述智能管控模块,用于处理优先级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智能家居子系统包括环境检测模块、身份验证模块;

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各项参数,并将所述各项参数传送至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

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鉴别用户身份,仅允许合法用户进入室内。

优选的,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红外探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至少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敏探测器、空气质量探测器,分别对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所述红外探测单元,用于实时探测室内是否存在异常闯入情况;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数据。

优选的,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至少包括口令认证单元、生物识别认证单元和硬件验证单元;

所述口令认证单元通过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两种方式作为放行条件;

所述生物识别认证单元通过生物特征来识别是否允许放行;

所述硬件验证单元通过钥匙或智能卡来进行验证身份。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接收到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和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步骤二:所述云数据管理平台将所述分析结果进行优先级判断,将优先级高的分析结果向客户持续发出报警信息,直至用户开始解决所出现的异常情况,优先级低的分析结果则发送至所述智能管理模块,通过所述智能管理模块进行自主管理。

优选的,步骤一的具体内容包括:

所述信息采集分析模块实时采集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和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的数据,所述信息采集分析模块内预设有相应参数的阈值,通过将所得到的数据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将落在正常范围以外的数据认定为异常情况,同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所述优先级判断模块。

优选的,步骤二的具体内容包括:

所述优先级判断模块内预设有优先级划分条件,根据优先级划分条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分析结果分配优先级,所述智能管控模块将优先级高的异常情况优先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并向用户的移动终端持续发出报警信息,直至用户开始解决所出现的异常情况,优先级低的异常情况的分析结果则直接通过所述智能管控模块实现自动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还包括:

所述智能管控模块直接通过控制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内的智能家居设备来对优先级低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整,以减轻异常情况,所异常情况在所设定的情况内并未减轻,则通知用户。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三:

所述智能管控模块对用户所做出的动作进行学习,当再次遇到相同的异常情况分析结果,所述智能管控模块首先尝试采用所学习到的用户所做出的方法来处理异常情况。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设置云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家居子系统,能够智能判断室内是否有陌生人闯入以及判断室内温湿度等各项参数是否正常,并对各参数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划分优先级来判断是否需要通知用户并对用户持续发送报警信息,其中,智能管控模块还可以根据情况来自动控制相应的家居设备来对异常情况进行调节;另外,智能管控模块通过对用户解决异常情况的相应动作进行学习,能够改进其解决异常情况的方法,提高其自身的能力,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云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家居子系统,云数据管理平台与智能家居子系统相连;

云数据管理平台用于控制智能家居子系统,智能家居子系统中所产生的数据存储至云数据管理平台;

云数据管理平台包括信息采集分析模块、优先级判断模块和智能管控模块;

信息采集分析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智能家居子系统中各模块所采集到的数据,将所得到的数据与阈值进行比较,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优先级判断模块;

优先级判断模块,用于将分析结果进行优先级判断;

智能管控模块,用于处理优先级判断结果。

更进一步地,智能家居子系统包括环境检测模块、身份验证模块;

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各项参数,并将各项参数传送至云数据管理平台;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鉴别用户身份,仅允许合法用户进入室内。

更进一步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红外探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

传感器单元至少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敏探测器、空气质量探测器,分别对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红外探测单元,用于实时探测室内是否存在异常闯入情况;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数据。

更进一步地,身份验证模块至少包括口令认证单元、生物识别认证单元和硬件验证单元;

口令认证单元通过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两种方式作为放行条件;其中动态口令和静态口令可以为动态密码和静态密码;

生物识别认证单元通过生物特征来识别是否允许放行;其中生物特征可以为面容、指纹等。

硬件验证单元通过钥匙或智能卡来进行验证身份。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该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来添加相应的功能模块。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云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接收到环境检测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

步骤二:云数据管理平台将分析结果进行优先级判断,将优先级高的分析结果向客户持续发出报警信息,直至用户开始解决所出现的异常情况,优先级低的分析结果则发送至智能管理模块,通过智能管理模块进行自主管理。

更进一步地,步骤一的具体内容包括:

信息采集分析模块实时采集环境检测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的数据,信息采集分析模块内预设有相应参数的阈值,通过将所得到的数据与阈值进行比较,将落在正常范围以外的数据认定为异常情况,同时将分析结果传送至优先级判断模块。

更进一步地,步骤二的具体内容包括:

优先级判断模块内预设有优先级划分条件,根据优先级划分条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分析结果分配优先级,智能管控模块将优先级高的异常情况优先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并向用户的移动终端持续发出报警信息,直至用户开始解决所出现的异常情况,优先级低的异常情况的分析结果则直接通过智能管控模块实现自动处理。

具体地,优先级高的异常情况可以为煤气泄漏、有非法用户闯入等,在遇到上述情况时立即向用户进行报警保证了安全性,而且一直报警至用户开始处理相应的异常情况,避免了用户没有及时看到通知无法及时采取行动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步骤二还包括:

智能管控模块直接通过控制智能家居系统内的智能家居设备来对优先级低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整,以减轻异常情况,所异常情况在所设定的情况内并未减轻,则通知用户。

具体地,优先级低的异常情况可以为传感器单元检测到室内光照低,智能管控模块判断窗帘仍处于关闭状态,则智能管控模块控制窗帘的开启。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三:

智能管控模块对用户所做出的动作进行学习,当再次遇到相同的异常情况分析结果,智能管控模块首先尝试采用所学习到的用户所做出的方法来处理异常情况。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