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差压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6461发布日期:2020-07-21 12:3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微差压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压控制器领域,尤其是微差压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存差压控制器一般包括外壳、高压传感器和低压传感器,高压传感器和低压传感器一端设置在传感器壳体内部,另一端设置在传感器壳体的外部;高压传感器和低压传感器上端均包括压力形变装置;差压传动杠杆,其一端设置在高压传感器中压力形变装置的上端,其另一端设置在低压传感器中压力形变装置的上端,其中部枢接在传感器壳体上。顶杆设置在传感器壳体相对高压传感器的一侧,且顶杆的一端与差压传动杠杆位于高压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接。外壳结构多为杠杆式,传感器结构为波纹管式。这两种结构虽然简单、成熟但是精度不高,并且无法适用于低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差压控制器。通过弹性装置一与弹性装置二来保持未进气时隔膜片的平整。通过上下腔室压力的不同来形成隔膜片的形变,从而顶动传动杆上下移动,以此来触发微动开关。

本技术:
提高了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差压控制器,包括机壳、高压进气口、低压进气口、隔膜片、传动杆、弹性装置一、弹性装置二、弹性装置调节机构和微动开关,所述机壳内固定有隔膜片,隔膜片将机壳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设有高压进气口,下腔室设有低压进气口,传动杆滑配在机壳的上腔室内,机壳上安装有微动开关,传动杆位于微动开关与隔膜片之间,机壳的上腔室与隔膜片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一,机壳的下腔室内安装有弹性装置调节机构,弹性装置调节机构与隔膜片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二。

具体地,所述隔膜片直径200mm,厚度是0.18mm。

具体地,所述弹性装置调节机构由调节螺杆和弹簧座组成,调节螺杆的杆体转动连接在机壳的下腔室,调节螺杆的杆体螺纹连接在弹簧座的螺纹孔内,弹簧座滑配连接在机壳的下腔室内,弹簧座与隔膜片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二。

具体地,所述弹性装置一与弹性装置二均为压簧。

具体地,所述传动杆为i形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差压控制器。通过弹性装置一与弹性装置二来保持未进气时隔膜片的平整。通过上下腔室压力的不同来形成隔膜片的形变,从而顶动传动杆上下移动,以此来触发微动开关。本申请提高了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高压进气口,3.低压进气口,4.隔膜片,5.传动杆,6.弹性装置一,7.弹性装置二,8.弹性装置调节机构,9.微动开关,81.调节螺杆,82.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微差压控制器,包括机壳1、高压进气口2、低压进气口3、隔膜片4、传动杆5、弹性装置一6、弹性装置二7、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和微动开关9,所述机壳1内固定有隔膜片4,隔膜片4将机壳1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设有高压进气口2,下腔室设有低压进气口3,传动杆5滑配在机壳1的上腔室内,机壳1上安装有微动开关9,传动杆5位于微动开关9与隔膜片4之间,机壳1的上腔室与隔膜片4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一6,机壳1的下腔室内安装有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与隔膜片4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二7。所述隔膜片4直径200mm,厚度是0.18mm。所述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由调节螺杆81和弹簧座82组成,调节螺杆81的杆体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下腔室,调节螺杆81的杆体螺纹连接在弹簧座82的螺纹孔内,弹簧座82滑配连接在机壳1的下腔室内,弹簧座82与隔膜片4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二7。所述弹性装置一6与弹性装置二7均为压簧。所述传动杆5为i形杆。

如附图1所示,当该控制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弹性装置一6对隔膜片4施加向下的压力,而弹性装置二7对隔膜片4施加向上的压力,上下两边的压力平衡,使得隔膜片4持平整状态。而此时i形的传动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贴合在微动开关和隔膜片上。当需要调整弹性装置二7对于上方隔膜片4的压力时,只需要转动调节螺杆81,就可以驱使与之螺纹连接的弹簧座82上下移动,这样就能挤压或放开位于弹簧座82和隔膜片4之间的弹性装置二7。

当空气通过高压进气口2和低压进气口3分别进入上下腔室内形成压差,从而让隔膜片4发生形变,此时传动杆5往下移动并脱离微动开关9,此时微动开关就将信号传送给控制机,以此来实现感应控制。隔膜片直径200mm,厚度是0.18mm,这样可以实现超低压的压差感应。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差压控制器,其特征是,包括机壳(1)、高压进气口(2)、低压进气口(3)、隔膜片(4)、传动杆(5)、弹性装置一(6)、弹性装置二(7)、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和微动开关(9),所述机壳(1)内固定有隔膜片(4),隔膜片(4)将机壳(1)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设有高压进气口(2),下腔室设有低压进气口(3),传动杆(5)滑配在机壳(1)的上腔室内,机壳(1)上安装有微动开关(9),传动杆(5)位于微动开关(9)与隔膜片(4)之间,机壳(1)的上腔室与隔膜片(4)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一(6),机壳(1)的下腔室内安装有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与隔膜片(4)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二(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差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片(4)直径200mm,厚度是0.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差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调节机构(8)由调节螺杆(81)和弹簧座(82)组成,调节螺杆(81)的杆体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下腔室,调节螺杆(81)的杆体螺纹连接在弹簧座(82)的螺纹孔内,弹簧座(82)滑配连接在机壳(1)的下腔室内,弹簧座(82)与隔膜片(4)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二(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差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一(6)与弹性装置二(7)均为压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差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5)为i形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压控制器领域,尤其是微差压控制器。该差压控制器包括机壳、高压进气口、低压进气口、隔膜片、传动杆、弹性装置一、弹性装置二、弹性装置调节机构和微动开关,所述机壳内固定有隔膜片,隔膜片将机壳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上腔室设有高压进气口,下腔室设有低压进气口,传动杆滑配在机壳的上腔室内,机壳上安装有微动开关,传动杆位于微动开关与隔膜片之间,机壳的上腔室与隔膜片之间连接有弹性装置一,机壳的下腔室内安装有弹性装置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装置一与弹性装置二保持隔膜片的平整。通过上下腔室压力的不同来形成隔膜片的形变,从而顶动传动杆上下移动,以此来触发微动开关。本申请提高了控制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