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5940发布日期:2020-07-24 15:57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查,随着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目前大多数产品生产时都是流水线生产,在检查过程中也都是通过流水线自动检测,对于检测后不合格的产品,都是统一回收后进行修复或者销毁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存在统一回收后的不合格产品,在回收后修复处理时,不能快速了解是在哪个工艺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不便统计工艺流程中具体的生产合格率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产品在自动检测后,不合格产品统一回收处理时,不能快速查找不合格产品来源,和不便统计具体工艺流程中的生产合格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四个所述支撑柱以固定框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从动辊和动力辊,多个所述从动辊在固定框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从动辊和动力辊的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

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从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动力辊的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查装置,所述检查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可编plc控制器,所述可编plc控制器通过电线与检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可编plc控制器通过电线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检查装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条,所述引导条的表面与传送带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贴码装置,所述贴码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柱,所述安装板和安装柱的表面均与固定框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缸包括有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板和推块的表面均与传送带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内壁与推板和推块的表面相适配,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内壁与出料槽的内壁固定连通。

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柱以出料槽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承,四个所述定位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连接有收卷轴和支撑轴。

优选地,所述收卷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柱的表面,所述安装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收卷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贴码片,所述定位轴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柱和贴码片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轴的表面缠绕有二维码条,所述二维码条的表面设置有二维码贴纸,所述二维码条的表面与贴码片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二维码条的一端与收卷轴的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贴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贴码装置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贴二维码贴纸,在回收处理时,只需要通过使用扫码枪,扫描二维码贴纸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在不合格产品来自哪个检测工序中,具有便于查找不合格产品来源,和便于统计单个工序的产品合格率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产品在自动检测后,不合格产品统一回收处理时,不能快速查找不合格产品来源,和不便统计具体工艺流程中的生产合格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的支撑柱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的安装柱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柱;2、固定框;3、固定板;4、从动辊;5、动力辊;6、传送带;7、安装架;8、伺服电机;9、主动轮;10、固定轴承;11、转轴;12、从动轮;13、检查装置;14、可编plc控制器;15、引导条;16、安装板;17、安装柱;18、气缸;1801、气杆;19、推板;20、推块;21、出料槽;22、出料斗;23、定位轴承;24、收卷轴;25、支撑轴;26、安装座;27、驱动马达;28、定位轴;29、贴码片;30、扭力弹簧;31、二维码条;32、二维码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利用二维码跟踪生产检查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四个支撑柱1以固定框2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支撑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框2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从动辊4和动力辊5,多个从动辊4在固定框2的表面均匀分布,从动辊4和动力辊5的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6;

如图2所示,支撑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7,安装架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9,固定框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10,固定轴承10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2,主动轮9的表面通过皮带与从动轮12的表面传动连接,转轴11的另一端与动力辊5的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固定框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查装置13,检查装置1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可编plc控制器14,可编plc控制器14的型号为tdvp-40es200rm,可编plc控制器14通过电线与检查装置13电性连接,可编plc控制器14通过电线与伺服电机8电性连接,检查装置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条15,引导条15的表面与传送带6的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贴码装置,贴码装置包括安装板16和安装柱17,安装板16和安装柱17的表面均与固定框2的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安装板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18,气缸18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14电性连接,气缸18包括有气杆1801,气杆1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9,推板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块20,推板19和推块20的表面均与传送带6的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框2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出料槽21,出料槽21的内壁与推板19和推块20的表面相适配,固定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斗22,出料斗22的内壁与出料槽21的内壁固定连通;

如图2-3所示,两个安装柱17以出料槽21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安装柱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承23,四个定位轴承23的内圈分别固定连接有收卷轴24和支撑轴25,收卷轴2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柱17的表面,安装柱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6,安装座2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27,驱动马达27的型号为ga12-n20减速马达,收卷轴2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马达2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马达27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14电性连接;

如图2-4所示,安装柱1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轴28,定位轴2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贴码片29,定位轴28的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30,扭力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柱17和贴码片29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轴25的表面缠绕有二维码条31,二维码条31的表面设置有二维码贴纸32,二维码条31的表面与贴码片29的表面滑动连接,二维码条31的一端与收卷轴24的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贴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贴码装置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贴二维码贴纸32,在回收处理时,只需要通过使用扫码枪,扫描二维码贴纸32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在不合格产品来自哪个检测工序中,具有便于查找不合格产品来源,和便于统计单个工序的产品合格率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产品在自动检测后,不合格产品统一回收处理时,不能快速查找不合格产品来源,和不便统计具体工艺流程中的生产合格率的问题。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待检测的产品在传送带6上,通过可编plc控制器14控制伺服电机8转动,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轮9转动,主动轮9通过皮带传动从动轮12转动,从动轮12通过转轴11带动动力辊5转动,动力辊5带动传送带6运动,将待检测的产品传送至检查装置13下方后,可编plc控制器14控制伺服电机8停转,通过检查装置13对产品进行检测,当产品合格时,可编plc控制器14控制伺服电机8转动,通过传送带6传送至下一检测工序上,当检查装置13检测产品不合格时,可编plc控制器14控制伺服电机8转动后,通过传送带6将产品传送至气缸18轴心处后,可编plc控制器14控制伺服电机8停转,然后控制气缸18和驱动马达27启动,气缸18通过气杆1801带动推板19和推块20将产品进入出料槽21内,产品的表面与贴码片29和二维码条31的表面接触,同时驱动马达2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收卷轴24转动,对二维码条31进行收卷,贴码片29将二维码条31上的二维码贴纸32贴在产品的表面,然后推块20的表面将产品推动进入出料斗22内出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