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683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系统,该缝纫系统有多台缝纫机,其中一台缝纫机有一个数据发送器,其它的缝纫机具有与该数据发送器相连接的数据接收器,其中针脚数据从发送侧缝纫机的数据发送器发送到接收侧缝纫机的接收器,且接收侧的各缝纫机能根据所收到的针脚数据在缝纫件上缝制出针脚。
传统的缝纫系统都有一个主计算机集中控制针脚数据等,一台或多台缝纫机与主计算机相连接。记录在主计算机中诸如扩大、缩小或旋转之类的针脚数据是在主计算机中编辑的,并在主计算机中将多个针脚数据组合起来。然后将如此处理过的数据发送到各缝纫机,由各缝纫机轮流根据所收到的数据进行缝纫。
在多台缝纫机独立工作不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各缝纫机都装备有存储装置供存储针脚数据之用,有数据读出装置供从存储装置读出针脚数据之用,并有数据编辑装置处理针脚数据之用。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以同样的方式操纵所有缝纫机。
然而,传统的缝纫系统具有下列问题。
(1)在用一台主计算机控制两台或多台缝纫机的情况下,主计算机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市销的计算机,因此操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操纵缝纫机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有操纵计算机的高超技术。此外,由于计算机的操作环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整个系统需要有广阔的空间等等。另外还需要在不具备任何缝纫功能的计算机方面下很大的一笔投资,从而使成本提高。
(2)在采用两台或多台缝纫机而不使用主计算机,且在两台或多台缝纫机上进行同一种缝纫操作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在所有的缝纫机上进行相同的操作,因而降低了缝纫操作的效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高效操作又能降低成本的缝纫系统,具体作法是将多台缝纫机连接起来而无需将主计算机与这些缝纫机连接起来,从而将针脚数据从其中一个用作主计算机的缝纫机发送到其它缝纫机上。
按照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缝纫系统包括第一自动缝纫机和起码一台第二自动缝纫机,第一和第二自动缝纫机的每一个有一个针脚形成装置,供在缝纫件上形成针脚之用,一个缝纫件运动装置,供使缝纫件相对于针脚形成装置运动之用,和一个缝纫机控制装置,供根据所存储的针脚数据控制针脚形成装置和缝纫件运动装置的驱动过程。第一自动缝纫机还包括存储装置,供存储针脚数据之用;数据编辑装置,供处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针脚数据并将经处理的针脚数据存入存储装置之用;和数据发送装置,供将数据编辑装置处理过的针脚数据输出到第一自动缝纫机外。第二自动自动缝纫机还包括数据接收装置,供接收数据发送装置输出的针脚数据。第二自动缝纫机的数据接收装置收到第一自动缝纫机数据发送装置输出的针脚数据时,根据所收到的针脚数据进行缝纫操作。
工作时,各缝纫机的针脚形成装置在缝纫件上缝出针脚来。各自动缝纫机的缝纫件运动装置使缝纫件相对于针脚形成装置运动。各自动缝纫机的缝纫控制装置根据所存储的针脚数据控制针脚形成装置和缝纫件运动装置的驱动过程,并在缝纫件的任意位置上进行缝纫操作。
第一自动缝纫机的存储装置存储针脚数据。数据编辑装置处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针脚数据,并将经处理的针脚数据存入存储装置中。数据发送装置将经数据编辑装置处理过的针脚数据输出到第一自动缝纫机外。
第二自动缝纫机的数据接收装置接收数据发送装置输出的针脚数据。
收到第一自动缝纫机输出的针脚数据时,第二自动缝纫机开始根据所收到的针脚数据进行缝纫。
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和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点。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缝纫系统基本结构的透视图。
图2A和2B是缝纫系统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缝纫系统中所设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4A和4B是设在缝纫系统中的操作板的平面图。
图5A是针脚数据发送过程的流程图。
图5B是列出了图5A流程图各程序的程序表。
图6A是针脚数据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图6B是列出了图6A流程图各程序的程序表。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缝纫系统中所设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现在参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其中,本发明是应用于绣花机的。
参看图1,编号1总的表示缝纫系统,该缝纫系统有两个绣花机2a和2b作为第一和第二自动缝纫机,在电气上用电缆CB连接在一起。绣花机2a和2b分别配备有机台3a和3b。机台3a和3b上分别配备有机臂4a和4b。针杆支撑箱5a和5b分别装在机臂4a和4b前端,可分别在机臂4a和4b上横向运动。多条针杆6a和6b(在本最佳实施例中各为5条)分别支撑在针杆支撑箱5a和5b中,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运动。针杆6a和6b的下端分别装有多根针7a和7b。多条针线从多个供线源通过多个线张力调节器8a和8b和多个收线杆9a和9b分别提供给针7a和7b。
针杆支撑箱5a和5b分别由针杆选择电动机31a和31b驱动使其横向运动,从而选取所需要的其中一个针杆6a和6b。所选取的针杆6a和6b分别由缝纫机电动机19a和19b驱动,使其在垂直方向上上下运动,从而进行缝纫操作。
机座10a和10b分别从机台3a和3b的前端向前延伸。机座10a和10b中设有挑线钩(旋转钩),供分别配合针7a和7b的垂直上下运动在缝纫件Wa和Wb上缝出针脚之用。
机台3a和3b上分别设有Y向运动臂11a和11b。Y向运动臂11a和11b可分别借助于Y向进给电动机18a和18b(见图2a和2b)在X-Y平面上在Y方向运动。
横向延伸的支撑构件12a和12b分别固定在Y向运动臂11a和11b的上端。X向运动臂13a和13b分别设在支撑构件12a和12b上。X向运动臂13a和13b可分别借助于X向进给电动机17a和17b(见图2A和2B)在X-Y平面内在X方向上运动。绣花框架14a和14b分别装在X向运动臂的前端,供可拆卸地支撑着缝纫件Wa和Wb之用。
因此,缝纫件Wa和Wb由绣花框架14a和14b支撑着,借助于分别由Y向进给电动机18a和18b驱动的Y向运动臂11a和11b在Y方向上运动,且借助于分别由X向进给电动机17a和17b驱动的X向运动臂13a和13b在Y方向上运动。X方向和Y方向上这种运动的组合使我们可以在缝纫件Wa和Wb上绣出诸如任意字母和图形之类的各种针脚图形。
操作板15a和15b分别设在机台3a和3b上,发出针脚数据转换、缝纫数据发送和接收以及履行缝纫操作等指令。软磁盘驱动器30装设在绣花机2a上。软磁盘驱动器30用作针脚数据读出器,供读取存储在软磁盘28(见图2A和2B)中的针脚数据之用。
图2A和2B中示出了最佳实施例缝纫系统中控制器的结构。
编号20a和20b分别表示装在绣花机2a和2b中的控制板。驱动针杆6a和6b的绣花机电动机19a和19b分别通过绣花机电动机驱动器22a和22b与控制板20a和20b相连接。驱动绣花框架14a的X向进给电动机17a和Y向进给电动机18a通过脉冲电动机驱动器21a与控制板20a相连接。同样,驱动绣花框架14b的X向进给电动机17b和Y向进给电动机18b通过脉冲电动器驱动器21b与控制板21b相连接。此外,软磁盘28通过软磁盘驱动器30与控制板20a相连接。
操作板15a及其有关的显示屏16a设在第一自动缝纫机2a的控制板20a的表面上,且与作为控制装置的CPU32相连接。此外,CPU32a连接有ROM34a和RAM36a,ROM34a用以事先存储控制程序和待显示在显示屏16a上的各种信息数据。RAM36则用以临时存储针脚数据和操作数据。另外,数据发送器24a与CPU32a相连接,用以将针脚数据发送到缝纫机外侧。
另一方面,第二自动缝纫机2b的控制板20b表面上设有操作板15b及其有关的显示屏,与作为控制装置的CPU36b相连接。此外,CPU36b还与RAM34b和RAM36b相连接,ROM36b用以事先存储控制程序和有待显示在显示屏16b上的各种针脚数据。另外,数据接收器24b与CPU32b相连接,用以接收数据发送器24a输出的针脚数据。
图3中示出了数据发送器24a和数据接收器24b的详细结构。
数据发送器24a由控制单元42a和发送数据缓冲器43a组成。控制单元42a和发送数据缓冲器43a都与CPU32a相连接。
数据接收器24b由控制单元42b接收数据缓冲器43b组成。控制单元42b和接收数据缓冲器43都与CPU32b相连接。
控制单元42a和控制单元42b彼此用联络线连接起来。发送数据缓冲器43a和接收数据缓冲器43b经数据总线44彼此连接起来。控制单元42a和控制单元42b都由硬质电路形成,用以将控制信号传送到与其连接的各元件上。
现在参看图4A和4B说明操作板15a和15b的结构。
参看图4A,这是设在第一自动缝纫机2a中的操作板15a的顶视平面图。操作板15a包括显示屏16a、两个上滚键23a和23b、输入键40、编辑键25、数据发送键26a、缝纫启动键41a、读出键50a和结束键51a。
上滚键23a和23b用以在显示屏16a上顺次上滚记录在软磁盘28上的针脚图形数据的记录档案名称。输入键40用以读取对应于显示在显示屏16a上的记录档案名称的针脚图形数据,且将读出的数据存入RAM36a中。编辑键25用以启动编辑工作方式,以便转换从软磁盘28读出的针脚图形数据。转换的操作方法与传统绣花机中的一样,因此这里不再说明。数据发送键26a用以启动发送工作方式,以便发送存储在RAM36a中的针脚图形数据。缝纫启动键41a用以根据存储储在RAM36a中的针脚图形数据履行缝纫操作。读出键50a用以读取由软磁盘驱动器30存入软磁盘28中的针脚数据的文件名称。结束键51a用以中断现行进行中的操作。
再参看图4B,这是设在第二自动缝纫机2b中的操作板15b的顶视平面图。操作板125b包括显示屏16b、数据接收键26b、缝纫启动键41b和结束键51b。数据接收键26b用以启动接收工作方式,以便接收来自第一自动缝纫机2a的数据发送器24a的针脚图形数据,并将所收到的数据存入RAM36b中。缝纫启动键41b用以根据存储在RAM36b中的针脚图形数据履行缝纫操作。结束键51b用以中断现行进行中的操作。
现在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缝纫系统的工作过程。
在此最佳实施例中,第一自动缝纫机2a和第二自动缝纫机2b进行同样的缝纫操作。
图5A、5B、6A和6B为缝纫图形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的流程图。
在第一自动缝纫机2a中,CPU32a确定读出键50a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501)。读出键50a处于按压状态时,软磁盘驱动器30就根据CPU32a的控制情况读取存储在软磁盘28中的针脚数据的文件名称(S502)。若文件名称不是所希望检出的,操作人员可以操动上滚键23a和23b将所显示的文件名称改变到所希望检出的文件名称。于是,CPU32a确定其中一个上滚键23a和23b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503)。上滚键23a和23b处于按压关态时,所显示的文件名称就根据上滚键23a或23b的操作改变到程序S502中所读取的另一个文件名称。接着,CPU32a确定输入键40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505)。输入键40处于按压状态时,就从软磁盘28读出对应于所显示的文件名称的针脚数据,并将其存入RAM26a中(S506)。若在程序S503上滚键32a和32b都不处于按压状态,操作过程就直接转入程序S505。若处于按压状态的是结束键51a而不是输入键40(S507),发送操作就中止。
接着,CPU32a确定编辑键25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508)。编辑键25处于按压状态时,就启动对存储在RAM36a中的缝纫数据进行编辑的工作方式。对针脚数据进行的编辑包括对图形的扩大、缩小和转动以及改变字母的厚度和线的密度等。此外还可以另外读取另一个图形数据和字母数据,并可将所有读出的数据汇集起来。如此编辑成的数据作为主要由表示针的位置关系的数据构成的针脚数据存入RAM36a中(S509)。针脚数据的编辑方法和针脚数据的构成是公知技术,例如美国专利4,413,574中就有介绍。
这种针脚数据取这样的形式,使得即使在数据处理部分的结构最简单的缝纫机中也能进行缝纫操作。接着,CPU32a确定数据发送键26a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510)。数据发送键26a处于按压状态时,就进入启动方式的状态。在发送工作方式下,CPU32a控制数据发送器到第二自动缝纫机2b(S511)。在程序S510,数据发送键26处于按压状态时,CPU32a就确定结束键51a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512)。结束键51a处于按压状态时,发送操作就中断。当处于按压关状态的是读出键50a而不是结束键51a时,操作过程就回到程序S502。
当第一自动缝纫机2a处于发送工作方式且第二自动缝纫机2b收到来自第一自动缝纫机2a的针脚数据时,操作人员就需要按压数据接收键26b,使第二自动缝纫机2b进入接收工作方式。
因此,在第二自动缝纫机2b中,CPU32b确定数据接收键26b是否处于按压状态时。接收键26b处于按压状态时,就进入了接收工作方式的启动状态。在接收工作方式下,CPU32b控制数据接收器24b,以便接收来自第一自动缝纫机2a的数据发送器24a的针脚数据(S602)。
现在更详细地说明针脚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操作过程。针脚数据通常由多个字节组成。在第二自动缝纫机2b收到针脚数据的所有字节之前,重复进行稍后即将说明的单字节发送和接收操作。
首先,CPU32a将单字节发送指令馈到控制单元42a并将单字节针脚数据馈到发送数据缓冲器43a。这时取消了原存入发送数据缓冲器43a中的数据。
接着,控制单元42a收到来自CPU的发送指令时控制单元42b输出发送指令信号。然后,传送数据缓冲器43a在收到来自CPU32a的针脚数据时给控制单元42a输出数据接收信号。
另一方面,控制单元42b收到来自控制单元42a的发送指令信号时确定接收数据缓冲器43b是否空白(即,原先接收数据缓冲器43b是否产生数据接收信号,且这之后读出指令信号是否已输出到数据接收缓冲器43b)。若数据接收缓冲器43b是空白的,控制单元42b就给控制单元42a输出发送容许信号。
控制单元42a接收来自控制单元42b的发送容许信号并接收来自发送数据缓冲器43a的数据接收信号时给发送数据缓冲器43a输出发送指令信号。收到来自控制单元42a的发送指令信号时,发送数据缓冲器43a就给接收数据缓冲器43b输出单字节的针脚数据。
接收来自发送数据缓冲器43a的单字节针脚数据时,接收数据缓冲器43b给控制单元42b输出数据接收信号。接收来自数据缓冲器43b的数据接收信号时,控制单元42b就给CPU32b发送一个信号,通知CPU32b接收数据缓冲器43b有针脚数据存在。于是,CPU32b确定接收数据缓冲器43b中有针脚数据存在(S603)。接着,CPU32b给控制单元42b发送读取指令。然后,控制单元42b给接收数据缓冲器43b发送读取指令信号。
收到来自控制单元42b的读取指令信号时,接收数据缓冲器43b给CPU32b输出单字节的针脚数据。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只有在第二自动缝纫机处于接收工作方式时(S604)CPU32b才产生读取指令。
在程序S603确定接收数据缓冲器43b中没有针脚数据存在时,CPU32b就确定结束键51b是否处于按压状态。结束键51b处于按压状态时(S605),接收操作过程就中止。
这样就以单字节完成了接收针脚数据的操作。这之后,在完全发送的接收针脚数据的所有字节之前,重复上述操作。
接着,CPU32b确定数据接收器23b是否收到了针脚数据的所有字节(S606)。经确定,尚未完成针脚数据的接收过程时,CPU32b就确定结束键51b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607)。结束键51b处于按压状态时,接收操作过程就中断。另一方面,当CPU32b确定数据接收器23b收到针脚数据的所有字节时(S606),显示屏16b上就显示出完成接收过程的电文(S608)。确认完成接收过程电文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按缝纫启动键41b开始进行缝纫。这时,CPU32b确定缝纫启动键41b是否处于按压状态(S609)。经确定,缝纫启动键41b处于按压状态时,CPU32b就开始根据所有到的针脚数据控制缝纫操作(S601)。经确定,处于按压状态的是结束键51b而不是缝纫启动键41b时(S611),CPU32b就中断接收过程。
根据所收到的针脚数据进行的操作过程是按一般自动缝纫机类似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这里不再加以说明。
从上述说明可知,最佳实施例中的缝纫系统仅由第一和第二自动缝纫机组成,且第一自动缝纫机所拥有的针脚数据可以发送给第二自动缝纫机。因此,只要使第一自动缝纫机具有转换针脚数据的功能就足以使所有的缝纫机可以根据所转换的针脚数据进行缝纫操作。这样,这种缝纫系统的制造成本就能可以比现有技术的那种将市销的计算机与多个缝纫机连接起来的缝纫系统低。
虽然在此最佳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自动缝纫机之间的联络采用了电缆CB,但按照本发明也可以采用无线电通信联络。
此外,虽然最佳实施例的缝纫系统中配备了单个接收器,但也可以配备多个接收器。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多个发送器或单个发送器与电路开关装置配用。采用无线电通讯联络时,可以采用单个发信器而不用电路开关装置,同时将数据发送到接收侧的多个缝纫机。
此外,接收侧缝纫机2b中的RAM36b,其存储容量以存储本最佳实施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系列针脚数据。但为了能够连续驱动接收侧的缝纫机,RAM36b的容量起码可以控制待连续驱动的针的驱动速率,即容量达到能存储相当于20至30针的针脚数据那么大。在此情况下,可以顺次更新存储在RAM36b中的针脚数据,以便连续驱动缝纫机。这样可以减小RAM36b的容量从而降低缝纫机的成本。
在最佳实施例中,发送数据缓冲器43a和接收数据缓冲器43b是由数据总线连接在一起借助于并行数据通信来发送针脚数据的。在修改方案中,如图7中所示,可以将并行/串行转换电路45a与发动数据缓冲器43a相连接,将串行/并行转换电路45b与接收数据缓冲器43b相连接。在此情况下,并行/串行转换电路45a和串行/并行转换电路45b可以用一般的通信线路46而不用数据总线44连接起来。这样,针脚数据可以采用通信线路(例如以RS232c为主的通信)通过串行数据通信发送,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本最佳实施例的缝纫系统中在接收侧配备了单台缝纫机,但也可以在接收侧配备多台缝纫机。在此情况下,可以选取接收侧多台缝纫机中的某一台缝纫机,并将数据只发送给所选取的该台缝纫机。此外,在数据由多种数据组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接收侧的缝纫机选取某一种数据。就是说,若接收侧各缝纫机的缝纫能力不同,可以选取某种在缝纫能力上最佳的数据来发送,从而提高缝纫能力。
即使当控制接收侧缝纫机的控制码与控制发送侧缝纫机的控制码不同,发送侧缝纫机中的CPU32a也可以具备代码转换功能,从而使操作人员只要知道发送侧控制码的输入方法即使不知道接收侧的控制码也能操纵接收侧的缝纫机。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缝纫系统只一些由自动缝纫机组成,且其中一台缝纫机所拥有的针脚数据可发送给其它缝纫机。因此,只要其中一台缝纫机具备针脚数据转换功能就足以使所有的缝纫机根据经转换的针脚数据进行缝纫操作。这样,缝纫系统的制造成本就比现有技术的那种将市销的计算机与多台缝机连接的缝纫系统低。
虽然本发明是就一些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但这个说明仅仅是举例的性质而已,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种种修改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系统,包括第一缝纫机和起码一台第二缝纫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缝纫机的每一个包括一个针脚形成装置,用以在缝纫件上形成针脚;一个缝纫件运动装置,用以驱动缝纫件使其相对于针脚形成装置运动;和一个缝纫控制装置,用以根据针脚数据控制针脚形成装置和缝纫件运动装置的驱动过程;第一缝纫机还包括一个存储装置,用以存储针脚数据;一个数据编辑装置,用以处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针脚数据,并将经处理的针脚数据存入存储装置中;和一个数据发送装置,用以将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针脚数据输出到第二缝纫机;第二缝纫机还包括一个数据接收装置供接收数据发送装置输出的针脚数据,其中第二缝纫机的缝纫控制装置根据数据接收装置所收到的针脚数据控制针脚形成装置和缝纫件运动装置的驱动过程。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系统,包括第一自动缝纫机和起码一台第二自动缝纫机。第一自动缝纫机有一存储针脚数据的RAM。针脚数据处理成主要控制针位的数据,经处理的数据存入RAM。还有一个数据发送器将经处理的针脚数据输出到缝纫机外,第二自动缝纫机有一数据接收器,用以接收来自第一自动缝纫机数据发送器的经处理的针脚数据,收到后根据此经处理的针脚数据开始缝纫。
文档编号G05B19/408GK1105404SQ9410486
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3日
发明者黑野义和, 浅野史明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