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智能指挥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6663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控制器I控制两电磁锁83、84锁闭其对应的轿厢推拉门。轿厢下降过程中,控制器I根据旋转编码器85?87的检测信号分别控制两电磁限速装置88、89对轿厢的下降速度进行控制。
[0073]如图5所示,电池及其管理系统2包括风能发电装置21、光伏发电装置22、AC/DC直流电源23、两48V充电器24、两电池管理系统(BMS) 25、两锂电池组26和一整流器27。电网、风能发电装置21、光伏发电装置22分别为AC/DC直流电源23和两充电器24提供220V交流电。两充电器24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48V直流电后,分别通过两电池管理系统25为两锂电池组26充电,且电池管理系统25对锂电池组26进行充电、放电管理以及温度、电量检测,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信号传输至中控室,对锂电池组26状态进行储存。且电池管理系统25中自带管理功能,优先使用风能发电装置及光伏发电装置提供的电能,若风能发电装置21及光伏发电装置22提供的电能无法满足运行,则切换至电网220供电。AC/DC直流电源23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48V直流电后,分别与两电池管理系统同时接入整流桥27。整流桥27对输入的直流电进行整流,使得AC/DC直流电源23输出的电压略大于锂电池组26输出的电压,保证优先使用AC/DC提供的直流电。当220V消防电源未切断时,由AC/DC直流电源将其转化为48V的直流电后为本实用新型供电;当220V消防电源切断时,由电池管理系统25控制锂电池组26为本实用新型供电。
[0074]照明系统3包括一感光传感器和若干照明灯。感光传感器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外包装上。若干照明灯分别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内部、救生平台顶架上和高层救援逃生设备四周。感光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亮度,当亮度过低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1,控制器I控制照明灯打开,若亮度正常,则关闭照明灯光。
[0075]风速检测系统4包括风速传感器和风速比较器,风速传感器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救生平台顶部,风速比较器安装在控制柜内。风速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实际风速信号转换为实际风速电流信号后发送到风速比较器。风速比较器内预设有限定电流值,即限定风速对应的电流值,当实际风速大于限定风速时,即实际风速电流信号大于限定电流值时,则发送风速超限信号到控制器I。
[0076]提示系统5包括三个警示灯、两指示灯、一语音芯片和一扩音器。其中,三个警示灯分别安装在定位销手柄下方,移平台手轮处和救生平台内的软轨道机台上,分别用于提示逃生人员手动释放救生平台、手动转动移平台手轮和手动释放软轨道。两指示灯分别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两轿厢A、B推拉门上方,用于提示轿厢可进行下降。语音芯片安装在控制柜中,语音芯片内存储有相应语音提示;扩音器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救生平台前部以及底架的外包装板上。语音芯片与扩音器连接,语音芯片的内容通过扩音器播放。
[0077]智能控制系统6中,自动锁定及释放救生平台装置61包括一由定子线圈和动子铁芯构成的电磁铁,定子线圈设置在定位销后部,动子铁芯同轴连接定位销的锁舌,且锁舌一端连接一 L型钣金件。救生平台锁定及释放检测装置62设置在定位销框架后部,保证定位销拔出后能够触碰到救生平台锁定及释放检测装置62。自动移平台装置63包括一移平台手轮与救生平台离合装置和一直流电机,移平台手轮与救生平台离合装置设置在移平台手轮一端,直流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轮与移平台手轮连接。两移出位置检测装置64分别设置在救生平台下部对称的两根工字钢上,且两移出位置检测装置64的检测方向朝前,保证救生平台移出至救生位置时能够触碰到两移出位置检测装置64。四个软轨道自动释放装置65分别设置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两轿厢A、B两侧的软轨道机台内,用于控制软轨道绳轮盘锁死或转动。
[0078]四软轨道下降检测系统7分别安装在软轨道机台内,用于检测安装在软轨道绕绳轮上的永磁铁的信号。两推拉门检测系统11、12分别安装在两轿厢A、B推拉门的锁闭位置,分别用于检测两轿厢A、B推拉门的开启与闭合。
[0079]安全保护系统8中,两轿厢位置检测装置81、82分别通过一 L型钣金件连接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两轿厢A、B顶部吊架上,且轿厢位置检测装置81、82的检测方向朝下,保证轿厢A、B处于救生平台时其顶部能够触碰轿厢位置检测装置81、82。两电磁锁83、84均包括锁体和锁吸件,两锁体分别通过钣金件安装在两轿厢A、B的外框架上,两锁吸件分别安装在两轿厢A、B推拉门的相应位置上。旋转编码器85安装在首舱运行阶段时轿厢A下降带动的钢丝绳所经过的定滑轮上;旋转编码器86安装在往复运行阶段时轿厢A下降带动的钢丝绳所经过的定滑轮上;旋转编码器87安装在往复运行阶段时轿厢B下降带动的钢丝绳所经过的定滑轮上。电磁限速装置88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收放舱装置的主轴上,用于在首舱运行阶段对轿厢A的下降速度进行控制。电磁限速装置89安装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主机的主轴上,用于在往复运行阶段对两轿厢A、B的下降速度进行控制。
[0080]两轿厢重量检测系统9、10均包括一组重量传感器装置和一轿厢重量比较器。两组重量传感器装置分别安装在两轿厢A、B顶部,每一组重量传感器装置均包括三个重量传感器,且三个重量传感器之和为整个轿厢的重量。两组重量传感器装置分别实时检测两轿厢A、B的总重量,将其转换为实际重量电流信号后发送到相应轿厢重量比较器。每一轿厢重量比较器内预存有两个重量电流值,最大重量电流值和最小重量电流值,其中,最大重量电流值为两轿厢A、B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所对应的电流值,最小重量电流值为轿厢内无人即空厢的重量所对应的电流值。轿厢重量比较器将实际重量电流信号与重量电流值进行比较,当轿厢超重时,发送重量超限信号到控制器1,当轿厢内无人时,发送轿厢内无人信号到控制器I。
[0081]上下通信系统13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两手提式指示灯和若干对讲机。其中,无线发射模块设置在一手持控制盒内,手持控制盒上设置有启动按钮和下降按钮,下降按钮用于在轿厢重量检测系统9、10故障时向控制器I发送轿厢内无人信号。无线接收模块设置在救生平台后部,无线发射模块通过无线信号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两手提式指示灯分别设置在地面的中控室和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救生平台后部的电控箱外部,用于逃生人员和地面指挥人员通过灯光信号进行沟通。若干对讲机分别设置在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两轿厢内、救生平台内和地面的中控室内,各对讲机通过无线信号通信。
[0082]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I采用PLC或单片机。
[0083]上述实施例中,风速传感器采用可输出电信号的风速仪。
[0084]上述实施例中,重量传感器装置采用称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0085]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主权项】
1.一种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智能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控制器、一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一照明系统、一风速检测系统、一提示系统、一智能控制系统、四软轨道下降检测系统、一安全保护系统、两轿厢重量检测系统、两推拉门检测系统、一上下通信系统和三个启动按钮;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一自动锁定及释放救生平台装置、一救生平台锁定及释放检测装置、一自动移平台装置、两移出位置检测装置和四个软轨道自动释放装置;所述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两轿厢位置检测装置、两电磁锁、三个旋转编码器和两电磁限速装置;所述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为上述各装置提供电能; 任一所述启动按钮按下后,发送启动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照明系统的检测信号提供照明,根据风速检测系统的检测信号控制提示系统进行报警,并控制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完成高层救援逃生设备的准备过程;由所述智能控制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