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378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装皆十分简易的快速连接器。
一般电脑的输入/输出口的连接器是利用螺丝固定在电脑上。请参阅图6,图6为传统连接器相对于电脑背面的立体图。电脑的背面3设置有连接器2,且在连接器2两旁设置有母螺丝23。当连接器4与电脑背面的连接器2相连接时,设置在连接器4两侧的公螺丝41须旋入电脑背面的母螺丝23使之固定。而当拆卸连接器4时,亦须将连接器4两侧的公螺丝41旋松,方能使连接器4脱离电脑背面3。总言之,无论拆、装连接器4皆须以工具来旋转螺丝,此种操作方式缓慢且不便。尤其对笔记簿型电脑而言,因为常需要携带和移动,故拆、装连接器的机会十分频繁,上述拆、装方式使大部份的使用者备感困扰。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谋求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器,使得拆、装连接器不再是难事。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器本体、夹持构件、以及壳体。其中连接器本体用于与一目标连接器相连接,夹持构件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且可弹性变形,壳体以可移动方式包覆连接器本体及夹持构件,当连接器本体与目标连接器相连接时,可将壳体移动至一既定位置而压迫夹持构件产生变形来夹持住目标连接器旁的固定构件,使快速连接器与目标连接器固定在一起。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能免除锁螺丝的步骤,因此无论拆、装皆十分快速容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组合平面图;图3为笔记簿型电脑背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在使用时的平面图5为图4中单独显示本实用新型夹持片啮合于电脑背面的母螺丝的示意图;图6为传统连接器相对于电脑背面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1~快速连接器 2~连接器3~电脑背面 4~连接器11~连接器本体 12~夹片13~壳体14~柱体15~弹簧16~电线17~挡片22~端子孔23~母螺41~公螺丝111~端子 112~滑槽113~通孔 114~通孔115~沟槽 121~夹持部122~弹性部 123~爪部131~凸块 132~固持部133~承座下面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而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组合平面图;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1包括有连接器本体11、夹片12、壳体13、柱体14、以及弹簧15,详如下述连接器本体11大致上为长方体,因此具有六面,分别为二端面、二侧面及上、下二面。在其中一端面设置有多个端子111,于端子111两旁各设置一通孔113,而在另一端面则延伸出一电线16,于电线16上固定有一挡片17。又,在连接器本体11的二侧面设置有平行的滑槽112,且于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沟槽115及通孔114。须注意的是,此通孔114与上述通孔113皆连通至连接器本体11的内部空间。连接器本体11下表面的情况与上表面相似,同样设置有沟槽及通孔(未图示)。
夹片12具有一形的夹持部121,由夹持部121二端延伸出弹性部122,然后由弹性部122末端延伸出一对爪部123。
壳体13大致上为长方体,在壳体13内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凸块131,请参阅图2,该图显示了壳体13克服弹簧15弹力向后方(图2中箭头方向)运动使夹片12弹性部122露出的状态。在壳体13后面则连结有固持部132及承座133。
在组装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时,弹簧15套在电线16上而位于连接器本体11及挡片17之间。夹片12的夹持部121利用本身弹性而夹住连接器本体11的沟槽115内,且夹片12的爪部123之位置正好对著连接器本体11的通孔114。然后从壳体13后方、以及在固持部132及承座133之间将连接器本体11推入壳体13的内部,使得壳体13内的凸块131顺势进入连接器本体11的滑槽112内,最后将柱体14插置于壳体13后面的承座133上,且由固持部132所固定住。组装完成后如图2所示,此时弹簧15为压缩状态,且抵顶在柱体14及挡片17之间,而柱体14可防止连接器本体11从壳体13后方脱离壳体13。
请参阅图3,图3为一般笔记簿型电脑背面的示意图,笔记簿型电脑的背面3设置有连接器2,在连接器2内有多个端子孔22,在两旁则设置有母螺丝23。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1可非常快速的连接于笔记簿型电脑背面3的连接器2。在连接时,先由手指使壳体13克服弹簧15的弹力向后运动露出连接器本体11的前端部(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器本体11对准电脑背面的连接器2然后插入(其中连接器本体11的端子111插入电脑背面的端子孔22,而电脑背面的母螺丝23则进入连接器本体11的通孔113内),然后松开手指使壳体13在弹簧15的弹力或手指作用下向前方运动,这样如图4所示推动壳体13使其包覆整个连接器本体11即完成连接(其中夹片12在壳体13的压迫下,夹片12的弹性部122产生变形,使爪部123由通孔114深入连接器本体11内部而啮合于电脑背面的母螺丝23,达到固定之目的,如图5所示)。
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1亦非常简易。在拆卸时,使用者只要用手指拉动壳体13,克服弹簧15弹力向后方运动,使其吐出一部份的连接器本体11,则夹片12在外力去除的情况下自然张开恢复原状,结果如先前图2所示。因为爪部123脱离电脑背面的母螺丝23,使用者便能拔出快速连接器1而完成拆卸。
由以上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能免除锁螺丝的步骤,因此无论拆、装皆十分快速容易。在拆、装愈频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愈为显著。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用于与一目标连接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构件,设置于该连接器本体上且可弹性变形;壳体,以可移动方式包覆该连接器本体及夹持构件,当该连接器本体与该目标连接器相连接时,该壳体移动至一既定位置而压迫该夹持构件产生变形来夹持住该目标连接器旁的固定构件,使该快速连接器与该目标连接器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目标连接器为设置于笔记簿型电脑上的连接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构件为设置于该笔记簿型电脑上之连接器旁的螺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沟槽,而该夹持构件为夹片,夹持在该沟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夹片包括一形的夹持部、由该夹持部端部延伸出的一对弹性部、以及由该对弹性部末端延伸出的一对爪部,该夹持部夹持在该沟槽内,该对弹性部在该壳体压迫时产生变形,使该对爪部啮合于该固定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本体上进一步设置有通孔,用于容纳该固定构件,且该通孔与该沟槽相连通,使该对爪部能啮合于该通孔内的固定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设有凸块,而该连接器本体具有滑槽,且该凸块容纳在该滑槽内,当该壳体相对于该连接器本体移动时,该凸块在该滑槽内对应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柱体,连结于该壳体上,用于防止该连接器本体脱离该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弹簧以及一挡片,其特征在于,一电线由该连接器本体延伸而出,而该挡片固定于该电线上,该弹簧则抵顶于该柱体及该挡片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器本体、夹持构件、以及壳体。其中连接器本体用于与一目标连接器相连接,夹持构件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而可弹性变形,壳体以可移动方式包覆连接器本体及夹持构件,当连接器本体与目标连接器相连接时,可将壳体移动至一既定位置而压迫夹持构件产生变形来夹持住目标连接器旁的固定构件,使快速连接器与目标连接器固定在一起。
文档编号G06F1/16GK2408501SQ0020152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3日
发明者魏智贤 申请人: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