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960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装配在一红外线传输装置上的红外线多指向收发的旋转装置。
利用红外线(Infrared)模块并用红外线作为传输信号的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将信号传送到同样具备这种规格的周边相关的设备上,例如另一台具备红外线传输功能的笔记本式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等,而不需要其他的连接线。
已知笔记本式电脑用的红外线模块是采用红外线数据联接端口(Infrared DataAssociation port;IrDA port)并固定在笔记本式电脑的一侧,但由于用红外线传输的两者间的收发端口角度不能超过15度,且传输距离必须在一公尺之内,基于这两种限制,使得传输的范围很小,且近似于以一种单一方向的路径(Path)来传输信号;因此,若欲传输的周边相关设备不与笔记本式电脑的红外线模块位于同一平面,或者是传输角度超过15度,则无法顺利传输红外线讯号,此时,只能以调整笔记本式电脑或周边相关设备的位置或角度才能顺利通讯,如果为了传输的问题而要将笔记本式电脑或周边相关设备移动到适合传输的位置,对使用者会造成许多的不便与困扰。因为红外线模块常常固定在笔记本式电脑的一侧,只能以近似单一传输路径传输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方向传输路径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以解决上述的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连杆与一红外线装置其中该连杆一端枢设在一红外线传输装置一侧,另一端设有一可做多向旋转的旋转构件;该红外线装置具有一收发面及一与该收发面相对的装设面,该收发面可发射、接收红外线讯号,且该装设面是组装在连杆的旋转构件上,使该红外装置可利用该连杆及旋转构件做多向的发射、接收。
上述旋转装置利用一第一旋转件与一第二旋转件实现多向旋转的功能,其中,上述第一旋转件可在一第一平面上做二维旋转,而上述第二旋转件可在一第二平面上做二维旋转,且该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因此,第一、第二旋转件的二维旋转使得该旋转构件具有多向旋转功能。当然,旋转构件也可采用万向接头,例如由一圆穴件与一圆球件所形成的万向接头,也能使旋转构件做多向的旋转。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该红外线装置即可通过连杆及其旋转构件实现多向路径的发射与接收的目的,并可解决只能以一种近似单一方向传输的传输路径的缺点。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组装的一笔记本式电脑的示意图,显示在电脑主机的一侧设有一容置槽10;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示图,显示红外线装置5、连杆3及笔记本式电脑的容置槽10的组接状态;图3为显示图2中红外线装置5与连杆3收容于容置槽10中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旋转构件4与连杆3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旋转构件的第一旋转件41的组装示意图,显示掣子410啮合该等棘齿413所形成的齿隙414,而达到弹性定位的效果。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旋转构件的另一种实施示意图,显示通过一圆穴件60与一圆球件61也可实现多向旋转的功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以一笔记本式电脑主机1作为本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在该笔记本式电脑主机1一侧面(图中显示右侧面)的适当位置凹设有一容置槽10。
如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有一连杆3与一红外线装置5其中连杆3的一端31枢设在笔记本式电脑主机1的容置槽10的一侧中,另一端32组装有一可做多向旋转的旋转构件4,该红外线装置5具有一收发面50及一装设面51,且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收发面50为红外线装置5的顶面,而装设面51是与收发面50相对的底面,该收发面50可发射、接收红外线讯号,而该装设面51是组装在连杆3的旋转构件4上,该红外线装置5加上连杆3的高度相当于笔记本式电脑主机1的容置槽10深度,红外线的宽度相当于该容置槽10的宽度,使得当连杆3收放于容置槽10内时,该红外线装置5正好以该装设面51朝下收容于容置槽10中,并使其收发面50朝外,如图3所示。当然,红外线装置5的装设面51也可为红外线装置5的一与连杆3平行的侧面,且该连杆3一端32的旋转构件4则装设于该侧面上,故红外线装置5加上连杆3的宽度需相当于容置槽10的宽度,而红外线装置5的高度则约为容置槽10的深度。
如图4所示,前述旋转构件4为具有多向旋转的功能,包括有一第一旋转件41及一第二旋转件42,其中,第一旋转件41由一具有一掣子410的挠性臂411与一双向棘轮412所构成,且掣子410设在挠性臂411靠近双向棘轮412的一端,而该双向棘轮412具有多数个棘齿413并平均分布于该棘轮412的半圆弧边,使掣子410可啮合于这些棘齿413所形成的齿隙414中,当第一旋转件41旋转时,掣子410会利用挠性臂411的挠曲变形(Deflection)越过棘齿413的齿峰而到相邻的齿隙414中,由此,使得掣子410可在齿隙414间弹性移动,并让掣子410与双向棘轮412可相对做第一平面(即图3中的参考座标所示的X-Y平面)的二维旋转,其旋转的角度约为180度,因此第一旋转件41具有二维旋转的功能,并利用掣子410啮合齿隙414而赋于定位的效果;第二旋转件42与第一旋转件41的构造相同,亦由一具有一掣子的挠性臂与一双向棘轮所构成(请参考图5),其工作原理与第一旋转件41相同,但由于第一旋转件41与第二旋转件42呈现如图4所示的垂直组装方式,所以,第二旋转件具有在第二平面(即图4中参考座标所示的X-Z平面)二维旋转的功能,其旋转的角度为180度。因此,旋转构件4通过第一、第二旋转件41、42的二维旋转(即X—Y平面旋转及X—Z平面旋转)达到具有多向旋转的功能。因此,如图2所示,分别将第一旋转件41一端411与红外线装置5的组装面51组装,再将第二旋转件42枢接于连杆3一端32,即可使红外线装置5具有多向旋转的功能,达到多指向传输的目的。
另外,如图6所示,该旋转构件4也可采用一多向接头6,这些由一圆穴件60与一容置于该圆穴件60中的圆球件61所构成,该圆球件61可相对该圆穴件60做多向的旋转。
通过上述构件,当使用该红外线装置5发射或接收讯号时,若欲发射或接收的周边相关设备不在同一高度或不在传输角度(15度)之内,请参阅图2~4,可先通过连杆3相对容置槽10枢转,将红外线装置5从容置槽10中推出,再利用旋转构件4可多向旋转的特性,旋转红外线装置5使其对准周边设备的任一适当角度,使红外线装置5的收发面50可直接对周边设备进行红外线讯号的发射、接收。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应用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的笔记本式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其他设有红外线装置的设备也可用组装本实用新型而使其红外线装置具有多指向旋转功能,进而达到多方向传送、接收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是通过由连杆及其旋转构件使红外线装置达到可多向发射与接收的目的,因此不再受限于笔记本式电脑的红外线模块只能与欲传输的周边相关设备的同一平面、或者需要在有效角度内传输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已知红外线装置仅能以近似于单一方向传输的缺点。
上述所揭示的附图和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凡熟悉该项技术者,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作出其他种种等效变化,但这些变化或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连杆,其一端枢设在一红外线传输设备的一侧,另一端设有一可做多向旋转的旋转构件;一红外线装置,具有一收发面及一装设面,上述收发面可发射、接收红外线信号,而上述装设面与上述连杆另一端的旋转构件相组装,使上述红外线装置可通过上述连杆及其旋转构件作多向的发射与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线传输设备为一笔记本式电脑主机,其在一侧面凹设有一容置槽,可供收纳上述连杆与上述红外线装置,并使上述红外线装置的收发面朝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外线装置的收发面为红外线装置的顶面,且与连杆另一端组装的组装面是为红外线装置的底面,使得红外线装置加上连杆的高度相当于笔记本式电脑主机的容置槽深度,而红外线装置的宽度则相当于上述容置槽宽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连杆另一端组装的装设面是为红外线装置与连杆平行的一侧面,使得红外线装置加上连杆的宽度相当于笔记本式电脑的容置槽宽度,而红外线装置的深度则相当于上述容置槽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构件具有一第一旋转件及一第二旋转件,上述第一旋转件可在一第一平面做二维旋转,而上述第二旋转件可在一第二平面上做二维旋转,且上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旋转件与第二旋转件是由一具有一掣子的挠性臂与一双向棘轮所构成,上述掣子设在挠性臂的一端,而上述双向棘轮具有多数个棘齿平均分布在上述棘轮的上半圆弧边,并使上述掣子啮合这些棘齿所形成的齿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构件是由一圆穴件与一圆球件所构成,上述圆球件可卡入该圆穴件中,使得上述旋转构件可做多向的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红外线多指向旋转装置,包括有一连杆与一红外线装置,其中,连杆的一端枢设在一红外线传输装置的一侧,另一端设有一可做多向旋转的旋转构件;及该红外线装置具有一收发面及一与该收发面相对的装设面,且该装设面组装在该连杆的旋转构件上。
文档编号G06F1/16GK2466697SQ0120337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3日
发明者林子渊 申请人: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