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164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散热装置快速、方便地固定在发热电子组件表面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帮助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或会产生高热量的电子发热产品散热,增加其使用效果,大多是将具有高传热效率的金属制散热片的底座安装在热源上,用来将热量吸收并且传导到散热片的鳍片上,再利用散热风扇吹出冷空气将散热片上的热量排除。为了将散热片固定在中央处理器等热源上,一般的散热装置是将固定装置与散热片组合后,再将固定装置固定扣装在一底座上,然后将底座固定在电路板上,从而使散热片的底面与安装在电路板的中央处理器相接触。
上述公知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通常在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周围预先安装固定模块3a,固定模块3a是为了散热装置1a安装方便而预先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架体31a,其上开设有与固定装置4a相配合的安装孔33a。固定装置4a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弯折成型,并且在固定装置4a的两端设置可以活动的扳扣41a,扳扣41a的上端为供手指拨动的部位,扳扣41a的下端形成钩部411a。接口组件111a安装在散热装置1a的外侧壁面,接口组件111a的上面与固定装置4a的下面接触,即固定装置4a与接口组件111a和散热装置1a固定在一起。
在组装时,先把固定模块3a固定在电路板上,中央处理器位于固定模块3a的中间,然后拨动扳扣41a使钩部411a扣住固定模块3a上所开设的安装孔33a,使散热装置1a被固定在固定模块3a上,用来辅助中央处理器散热。
由于上述的散热装置1a通过单独的两个固定装置4a固定在固定模块3a上,因此,固定装置4a无论在安装或拆卸时,每一个动作都必须进行两次,在使用上较为费时而且极不方便。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凭借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遂有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使该固定装置在操作上可节省组装或拆卸的时间,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散热装置两侧且具有弹性的两个支撑臂,通过该支撑臂的抵压使散热装置固定在发热电子组件上。支撑臂的一端设置有钩部,另一端设置有定位部。该固定装置进一步设置有一扳动组件。该扳动组件具有一扳动板,在扳动组件上设置有钩板,两个支撑臂一端的定位部插入并固定在扳动组件所开设的定位孔内,直接由扳动组件操作两个支撑臂的动作。由此,当要将散热装置安装在发热电子组件周围所设置的固定模块上时,只需要直接操作扳动组件,就可以使固定装置的两个支撑臂同时动作,将散热装置组装或拆卸在固定模块上。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公知的固定装置与散热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与散热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外观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外观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a-散热装置 111a-接口组件3a-固定模块 31a-架体33a-安装孔 4a-固定装置41a-扳扣 411a-钩部
1-散热装置 11-基座111-抵靠部 12-热鳍片13-散热风扇 14-保护罩2-中央处理器 3-固定模块31-底座 32-延伸部33-安装孔4-固定装置41-支撑臂42-钩部43-定位部431-插板44-扳动组件 441-扳动板442-竖立板 443-钩板444-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
如下,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4用于将散热装置1固定在发热电子组件表面用来辅助发热电子组建散热。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电子组件为中央处理器2,在中央处理器2周围预先安装有固定模块3,固定模块3为一方型底座31,底座31中间为露空的,可以露出中央处理器2,在底座31的四个角向上延伸设有延伸部32,在延伸部32上开设有安装孔33。
散热装置1具有一与中央处理器2接触的基座11及由基座11向上延伸的多个散热鳍片(图中未示出),在基座11两侧向外延伸有抵靠部111,在一侧的抵靠部111上安装有散热风扇13。在基座11上方设置有保护罩14用来罩护住散热鳍片12及散热风扇13。
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4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散热装置1两侧且具有弹性的两个支撑臂41,通过支撑臂41的抵压使散热装置1固定在发热电子组件2上。支撑臂41大致呈一ㄑ字形,使支撑臂41具有弹性。支撑臂41的一端设有钩部42,钩部42呈ㄩ字形,另一端设有一定位部43,定位部43由呈V字形的插板431构成。
固定装置4还包括有一扳动组件44,扳动组件44具有一扳动板441,在扳动板441的一侧向下垂直延伸设有竖立板442,在竖立板442底部延伸设有呈L字形的钩板443,在对应于两个支撑臂41的定位部43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部43相配合的定位孔444。
如图1所示,当要将散热装置1安装在中央处理器2上方时,先将散热装置1安装在固定模块3的底座31上,其基座11位于中央处理器2的上表面。然后将两个支撑臂41一端的定位部43上的插板431插入扳动组件4上所设的定位孔444中,使两个支撑臂41与扳动组件44结合为一体(如图4所示)。
如图5所示,将固定装置4的两支撑臂41一端呈ㄩ字形的钩部42钩设在底座31所开设的安装孔33上。最后,再往下按压扳动板44,使扳动板44另一侧的钩板443钩扣在底座31所开设的安装孔33中,从而使两个支撑臂41紧紧抵靠在散热装置1的抵靠部111上(如图6所示)。由此,使整个散热装置1固定在固定模块3上,由散热装置1对中央处理器2进行散热工作。当要将散热装置1从固定模块3上拆卸下来时,仅需要往上扳动扳动板44,就可以使固定装置4的两个支撑臂41同时松开,不再紧抵靠在散热装置1的抵靠部111上,使散热装置1从固定模块3上拆卸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固定装置4的两个支撑臂41直接嵌扣在扳动组件44上,所以只需要直接操作扳动组件44,就可以使两个支撑臂41同时动作,从而使散热装置1在安装在固定模块3或从固定模块3上拆卸时,可以节省安装或拆卸的时间,在使用上更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确能通过上述的构造,达到所述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见于任何刊物也未公开使用过,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型、新颖性、创造性的要求。
上述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弹性的支撑臂,所述各支撑臂的一端设置有一钩部,另一端设置有一定位部;及一扳动组件,其一侧至少设置有一钩板,在对应于所述各支撑臂的定位部的位置开设有与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孔,使各所述支撑臂的定位部分别嵌扣在所述定位孔中,使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扳动组件结合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臂呈ㄑ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臂的钩部呈ㄩ字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臂的定位部由呈V字形的插板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板的钩板呈L字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板一侧向下垂直延伸一竖立板,所述竖立板与所述钩板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扳动板。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有分别设置在散热装置两侧且具有弹性的两个支撑臂,通过所述支撑臂的抵压使散热装置固定在发热电子组件上。该支撑臂的一端设有钩部,另一端设置有一定位部。该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扳动组件,该扳动组件具有一扳动板,在扳动组件上设置有钩板。两个支撑臂的一端所设置的定位部插入并固定在扳动组件的定位孔内,直接由扳动组件操作两个支撑臂的作动。由此,只需要直接操作扳动组件,就可以使该固定装置的两个支撑臂同时动作,可以节省组装或拆卸的时间,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G06F1/20GK2653583SQ20032010436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陈盈宏 申请人:浩鑫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