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164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在小型计算机机箱上使用的,将微处理器的散热与机箱内部整体的散热合而为一的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效能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散热需求也随之升高。计算机的热源除了仍然是主要热源的微处理器(CPU)外,其它组件如芯片组(chipset,尤其是北桥芯片)、显示芯片、硬盘机、烧录机及内存模块(RAMmodule)等,也都因为效能的提高而成为热源,所以现在计算机内部的热源已不是以往微处理器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变为以微处理器为主热源,伴随其它次热源的众星拱月的形势。发热量愈来愈大,热源数愈来愈多,是未来无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再加上近来小型机箱大行其道,如准系统(bare-bone)及更小型的迷你准系统(mini bare-bone)等几有取代大中型桌上型主机之势。这种小型计算机机箱的散热条件较大型机箱更为严苛,有更高的散热需求。所以现代计算机的散热已非以往用各发热组件“各自为政”地对散热器单独散热即可应付,而必须辅以机箱上散热风扇以加强机箱内外的强制对流,才能满足基本的散热需求。如

图1所示,一种典型的大中型计算机散热结构主要是在机箱的前板上开设进风口A,背板上设置一排风扇B,微处理器及其散热风扇C位于两者之间,在顶板与背板间设有电源供应器D,其内设有一排风扇D1。这种结构可使机箱外的冷空气由进风口进入机箱内,流经微处理器带走其周围的热气,再由排风扇B和D1将热气排出机箱外,形成强制对流的循环。小型机箱中的散热结构与此十分类似,只不过小型机箱中的主机板通常横向放置在底板上方。在这种散热系统中,一般微处理器所用的设置在顶部的散热风扇C所排出的热气是向四周扩散的,与排风扇B间并无紧密的连接,热气无法完全经由排风扇B排出机箱外,机箱内仍会存有部分热气,散热效果仍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对于小型机箱而言,其前板的空间需要用来设置软盘机、光驱及开关等装置,难以再提供开设进风口的空间,如果在侧板上开设进风口,又会影响造型的美观,而且因为机箱有可能紧靠墙壁摆放,所以若将进风口设置在侧板上,将会影响对机箱摆放位置的选择,限制了使用者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可用于计算机机箱、特别是小型计算机机箱的整体散热,将微处理器与机箱的散热结合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微处理器及机箱整体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将进风口开设在机箱底板上,完全不占用前板空间,也无需使用可能限制机箱摆放位置的侧板,不仅可使小型机箱前板设计完整并有足够的空间,而且可将进风口完全隐藏在视线范围之外,提高机箱的整体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进风口开设在机箱底板的前方,微处理器的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鳍片的前方,将气流吹入散热鳍片内,该散热鳍片的后方通过一罩体与一离心式排风扇衔接,该排风扇固定设置在机箱的背板上,使吹入散热鳍片的气流与机箱内的其它热气可完全由排风扇排出,形成极佳的内部散热与外部对流。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可有效地提高微处理器及机箱整体的散热效率,并且不影响机箱的美观。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公知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3、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俯视图。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机箱的底板1前方设置进风口11。该进风口11可位于底板1的正前方或其两侧边的前部,该进风口11的上方保持空阔,不受主机板2或其它构件的遮挡,而底板1下方以垫高部12垫高,使进风口11的下方同样保持空阔,该垫高部12可以是较高的脚垫,以使进风保持通畅。图中所示的主机板2为一般小型计算机机箱所常用的横置式,即主机板2以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方,而微处理器3设置在主机板2上靠后的地方。该微处理器3的上方设有散热鳍片组31,该散热鳍片组31为水平迭置式,散热鳍片间的通道也是水平方向。散热鳍片组31的侧面被一罩体4包覆。在该散热鳍片组31的前方固定设置一轴流式进风扇32,将气流吹入散热鳍片组31内。由于罩体4的包覆,气流无法由侧向吹出,而只能从散热鳍片组31的后方吹出。并且因为该进风扇32设置在散热鳍片组31的前方,所以其所产生的气流不仅可以用来冷却微处理器3,还可同时促进机箱内部的空气流动,使箱体内的空气产生循环流动。在该散热鳍片组31后方的机箱背板6上固定设置一离心式排风扇5,其入风口位于前方,出风口位于背板6一侧。散热鳍片组31的一部分或全部延伸到该排风扇5的入风口处。在背板6上,排风扇5的出风口所在的地方开设排风口61,机箱内部的空气可经该排风口61排出机箱外。罩体4的后边缘向后延伸而与该排风扇5的入风口相衔接,并与该入风口的形状相应而成型为特定的形状(如图4所示的扇形)。该罩体4可起到一风管的作用,能将流入散热鳍片组31内的气流完全引导到排风扇5,再由该排风扇5排出机箱外。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使机箱外部的空气由进风口11流入机箱内,再由进风扇32推动气流,使气流流经散热鳍片组31,带走散热鳍片组31上的热量,随后再经罩体4及排风扇5将气流排出,形成一半封闭式强制对流管道。该对流管道可使机箱内形成负压,所以外部冷空气可自动由进风口11源源不绝地流入机箱内,产生极佳的散热效果。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了纵向直立式的散热鳍片组31’。将进风扇32固定设置在空气通道的一端,也可产生横向的气流由另一端流出。
排风扇5并不限于使用离心扇,上述实施例为小型计算机机箱的较佳实施例,所以用占用背板6较小空间的离心扇表示其较佳的状态,在机箱体积较大或背板有较大的空间时,也可采用一般的轴流扇。另外,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直立式主机板2的机箱,也能实现同样优异的散热效果。其它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变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包括一机箱;一主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其上设有微处理器;一散热鳍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上;一排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的背板上,可将所述机箱内的空气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的底板前方设有进风口,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垫高部;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具有水平方向的通道;所述散热组件进一步包括一进风扇和一罩体,所述进风扇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道的入口处,可将空气吹入所述通道内;所述罩体包覆在所述散热鳍片的侧面,其后边缘与所述排风扇的入风口相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方向是所述机箱的纵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为水平迭置式或直立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为离心扇或轴流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扇为轴流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板横向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底板上,并且不遮挡所述底板上的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一部或全部延伸到所述排风扇的入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底板的正前方或其两侧边的前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部为脚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组件,在机箱底板前方设有进风口,底板下方设有垫高部,主机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方,位于主机板上的微处理器的上方设有横向的散热鳍片组,其周围以罩体包覆,其前方设有直立轴流式进风扇,可向散热鳍片内吹入水平气流,另外在机箱背板上设有排风口,其内侧板面上设有离心式排风扇,罩体延伸并与所述排风扇的入风口相衔接,使吹入散热鳍片的气流可经由罩体导入排风扇,由排风扇将该气流经排风口排出机箱。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机箱内部的快速降温。
文档编号G06F1/20GK2653582SQ20032010436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
发明者陈盈宏 申请人:浩鑫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