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322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特别是一种采用超小型射频芯片的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使电子标签的体积大大缩小,使用更为方便和灵活。
背景技术
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应用中更具体的技术名称为射频识别,英文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射频识别技术一种用无线通讯来识别物体并交换数据的新技术,引进我国已有多年。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一般至少包括两个部分(1)电子标签,英文名称为Tag;(2)阅读器,英文名称为Reader。
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射频识别技术依其采用的频率不同可分为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两大类;根据电子标签内是否装有电池为其供电,又可将其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两大类;从电子标签内保存的信息注入的方式可将其为分集成电路固化式、现场有线改写式和现场无线改写式三大类;根据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技术实现手段,可将其分为广播发射式、倍频式和反射调制式三大类。
1.低频系统一般指其工作频率小于30MHz,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13.56M等,其基本特点是电子标签的成本较低、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少、阅读距离较短(无源情况,典型阅读距离为10cm)、电子标签外形多样(卡状、环状、钮扣状、笔状)、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等。
2.高频系统一般指其工作频率大于400MHz,典型的工作频段有915MHz、2450MHz、5800MHz等。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是电子标签及阅读器成本均较高、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可达几米至十几米),适应物体高速运动性能好、外形一般为卡状、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较强的方向性。
3.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寿命有限(3~10年);无源电子标签内无电池,它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将部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维护。相比有源系统,无源系统在阅读距离及适应物体运动速度方面略有限制。
4.集成固化式电子标签内的信息一般在集成电路生产时即将信息以ROM工艺模式注入,其保存的信息是一成不变的;现场有线改写式电子标签一般将电子标签保存的信息写入其内部的E2存贮区中改写时需要专用的编程器或写入器,改写过程中必须为其供电;现场无线改写式电子标签一般适用于有源类电子标签,具有特定的改写指令,电子标签内保存的信息也位于其中的E2存贮区。一般情况下改写电子标签数据所花费的时间远大于读取电子标签所花费的时间。常规为改写所花费的时间为秒级,阅读花费的时间为毫秒级。
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正悄悄地改善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在超级市场中,条形码技术的运用使得数以万计的商品种类、价格、产地、批次、货架、库存、销售等各环节被管理得井然有序;2.采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使得路桥、停车场等收费场所避免了车辆排队通关现象,减少了时间浪费,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及交通运输设施的通行能力;3.在铁路运营中,采用自动设备识别技术可将飞驰的列车机车、车辆的标识信息在查询点上自动采集下来送入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TMIS)中,为铁路运营提供及时的车辆追踪管理所需的基础信息;4.采用自动识别技术的防伪车牌系统,将使被盗车辆大白于本地监视系统之下,从而有效地防范车辆被盗案件的发生;5.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上,整个产品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均被置于严密的监控和管理之下;6.在公交车的运行管理中,自动识别系统准确地记录着车辆在沿线各站点的到发站时刻,为车辆调度及全程运行管理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
目前使用的电子标签,有TI系列(美国TI公司)、I-Code系列(飞利浦、欧姆龙公司)等,但它们使用的射频芯片为毫米级的,加上天线、保护层或外壳后,体积相对较大,制约了在一些更小的物品或空间里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子标签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可以大大缩小电子标签的体积,适合于一些更小的物品或空间里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包括有一个夹层本体、射频芯片及天线,射频芯片及天线包容在夹层内部,所述的夹层内包容有射频芯片,该射频芯片为日立公司的微米级超小型无源式Mu-芯片。
所述的电子标签,可以为下列电子标签种类中的一种身份识别电子标签、物品防伪电子标签、物品自动化识别ID电子标签、出入管理电子标签、物流管理电子标签、运动跟踪电子标签、信息存储电子标签等。
所述的夹层为圆形或方形,或其他异形;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材料。
所述的射频芯片Mu-芯片,是日立公司产品,其英文名称为“μ-chip”,微米级,无电源,通信频率为2.45GHz,内置有特定的ID及身份、物品编号等信息,该信息可以制造为不可修改,以便用于防伪识别;也可以制造为可改写,以便用于电子信息存储。
所述的的天线,为外插式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超小超薄的日立微米级射频芯片——Mu-芯片,可以使电子标签整体的体积变得很小,可以埋入纸张等超小、超薄的物品中,或者安装在较小的空间里,所以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无接点式的、非接触式通信的各种物品和场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适合于工业化大量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一款微型徽章式身份识别电子标签。如图1-3,这里的夹层上下体分别为徽章的上下层,徽章设计为圆形,直径为10mm;上层1上印有文字标识,下层2上有别针;Mu-芯片3上插接有两片天线4,芯片3和天线4被包容在上下层相互嵌合后形成的空间里;芯片中内置有芯片ID、徽章使用者的姓名、性别、职位等身份识别信息。当佩戴该徽章式电子标签的人通过设有阅读器的门或通道时,阅读器与该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读取其中储存的电子数据,并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该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远程传送等,实现身份自动识别、登记、计费等管理功能。
如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制造成为身份识别电子标签、物品防伪电子标签、物品自动化识别ID电子标签、出入管理电子标签、物流管理电子标签、运动跟踪电子标签、信息存储电子标签等种类。
权利要求1.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包括有一个夹层本体、射频芯片及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本体内至少包容有一片射频芯片,且该射频芯片为Mu-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可以为下列电子标签种类中的一种身份识别电子标签、物品防伪电子标签、物品自动化识别ID电子标签、出入管理电子标签、物流管理电子标签、运动跟踪电子标签、信息存储电子标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本体为圆形或方形;为双层或多层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芯片Mu-芯片,无电源,其通信频率为2.45GHz,内置有特定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为外插式天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特别是一种采用超小型射频芯片即Mu-芯片的一种超小型电子标签,使电子标签整体的体积变得很小,可以埋入纸张等超小、超薄的物品中,或者安装在较小的空间里,所以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无接点式的、非接触式通信的各种物品和场合。
文档编号G06K19/077GK2828940SQ20052005833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8日
发明者施维炳 申请人:施维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