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通路管理方法及通路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414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存储系统、通路管理方法及通路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系统、通路管理方法及通路管理装置,是适用于搭载了通路管理功能的存储系统,该通路管理功能为分散各通路路径的负荷而切换主机装置及存储装置之间的通路路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存储系统中,随着SAN(Storage Area Network)环境的大规模化以及存储装置的大容量化,由一台存储装置处置针对多个主机装置的许多处理的结构正在增加。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现有的存储系统中,连接主机装置以及存储装置之间的通路路径复杂化,作为用于管理这样的复杂化的通路路径的通路管理方法,以往,提出了各种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2290号公报发明内容然而,现在,在存储系统中采用的大多数通路管理方法,是使用用整个SAN分散负荷、将每一通路路径的负荷均一化的方法。因此,根据这种通路管理方法,防止将负荷集中在特定的通路路径的不良情况于未然,作为存储系统整体,存在可以提高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优点。
但是,根据如上所述的将每一通路路径的负荷均一化的通路管理方式,由于没有考虑处理的重要程度,因此存在无法确保用户要求的处理性能的情况。
另外,根据该通路处理方式,在由于由负荷检查时的状态进行通路路径的切换而负荷的变动激烈的处理时,存在通路路径的切换频繁地发生、在主机装置发生开销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是要提出可以谋求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的存储系统、通路管理方法及通路管理装置。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系统,其经由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了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装置、和将读写数据的卷提供给所述主机装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路切换部,其设置在所述主机装置中,按照所述主机装置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和管理部,其控制所述通路切换部,以使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所制作的通路路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将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作为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所述通路路径切换控制对象外。
结果,在该存储系统中,通过按照主机装置以及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谋求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在必要时,按照用户所制作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将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从该通路切换控制的对象中除去,由此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
另外,在本发明中,提供存储系统中的通路管理方法,该存储系统,经由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了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装置、和将读写数据的卷提供给所述主机装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其执行按照所述主机装置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同时,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所制作的通路路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和第二步骤,其执行将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从对象中除去、并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所述通路路径切换控制。
结果,根据该通路管理方法,通过按照主机装置以及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谋求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在必要时,按照用户所制作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将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从该通路切换控制对象中除去,由此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通路管理装置,其在如下的存储系统中管理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该存储系统,经由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装置和将读写数据的卷提供给所述主机装置的存储装置,所述主机装置,按照与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具有管理部,其控制所述通路切换部,以使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所制作的通路路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将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从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所述通路切换控制对象中除去。
结果,根据该通路管理装置,通过按照主机装置以及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所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谋求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在必要时,按照用户所制作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将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从该通路切换控制对象中除去,由此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进行考虑了处理的重要程度的通路路径的管理,因此可以实现可以谋求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的存储系统、通路管理方法以及通路管理装置。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策略通路切换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是为负荷信息采取处理的说明提供的图表。
图4(A)是为时间序列负荷表的说明提供的概念图;图4(B)是为统计表的说明提供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设定策略显示画面的略图。
图6是表示采样时间设定画面的略图。
图7是表示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的略图。
图8是表示时间条件设定画面的略图。
图9是表示项目条件设定画面的略图。
图10是表示删除确认画面的略图。
图11是表示策略显示设定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通路路径检测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4是为通路路径信息表的说明提供的概念图。
图15是表示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显示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6是为显示用统计信息表的说明提供的概念图。
图17是表示策略设定变更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策略通路切换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1存储系统2主机装置3管理服务器4网络5存储装置6管理终端7、14负荷信息10、20 CPU11、21存储器12主机总线适配器13通路管理程序22策略管理程序24设定策略信息30存储设备31控制器32 RAID控制器40端口41通道处理器43磁盘管理处理器50时间序列负荷表51统计表60设定策略显示画面
65采样时间设定画面70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5时间条件设定画面80项目条件设定画面95删除确认画面100显示用统计信息表110通路路径信息表VOL逻辑卷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的结构在图1中,1作为整体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1被构成为多个主机装置2以及管理服务器3经由网络4连接到存储装置5,同时在存储装置5连接者管理终端6。
主机装置2是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存储器11以及主机总线适配器(HABHost Bus Adapter)12等的计算机装置,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大型机(main frame)等构成。CPU1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1中的各种控制程序执行各种控制处理。存储器11用于保存各种控制程序或各种信息,除此之外,还作为CPU10的工作存储器使用。后述的通路管理程序13或负荷信息14也保存在该存储器11中。主机总线适配器12例如由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卡片构成,作为接口发挥功能。
管理服务器3,与主机装置2一样,是具有CPU20以及存储器21等的信息处理资源的计算机装置,由个人计算机、工作站、主机等构成。CPU2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21的各种控制程序执行各种控制处理。存储器21用于保存各种控制程序或各种信息,除此之外,还作为CPU20的工作存储器使用。后述的策略管理程序22或负荷统计信息23以及设定策略信息24也存储在该存储器21中。
网络4例如由SAN、LAN(Local Area Network)、因特网、公共线路或专用线路等构成。经由该网络4的主机装置2、管理服务器3以及存储装置5之间的通信,在例如网络4为SAN时按照光纤通道协议进行,在网络4为LAN时按照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进行。
存储装置5具有多个存储设备30、和控制这些存储设备30的控制器31。
存储设备30,例如由FC(Fibre Channel)磁盘等的高价磁盘驱动器、或SATA(Serial AT Attachment)磁盘或光盘驱动器等的廉价磁盘驱动器、或者半导体驱动器构成。由规定数目(例如4个)的存储设备30构成一个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组32,在构成一个RAID组32的各存储设备30所提供的存储区域上定义了一个或多个逻辑性的卷(以下,称为逻辑卷)VOL。而且,在该逻辑卷VOL以规定大小的块为单位读写来自主机装置2的数据。
对各逻辑卷VOL分配了各自固有的标识符(LUNLogical Unit Number)。在本实施方式,数据的输入输出,将该标识符和分别分配到各块的该块固有的号码(LBALogical Block Address)的组合作为地址,指定该地址后来进行。
控制器31,具有多个端口40、多个通道处理器41、连接部42以及多个磁盘管理处理器43。
对各端口40分配了用于识别各自的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或WWN),通过指定该网络地址,主机装置2或管理服务器3可以访问所期望的端口40。
各通道处理器23作为分别具有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的微计算机系统而构成,分别将该通道处理器和对应的端口自由切换地进行连接。这些通道处理器23对从主机装置2发送的各种命令进行解释,执行必要的处理。
连接部42具有共享存储器44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45,与通道处理器41以及磁盘管理处理器43相连。通道处理器41、磁盘管理处理器43、共享存储器44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45之间的数据或命令的授受经由该连接部42进行。连接部42由例如通过高速切换进行数据传输的超高速交叉开关等开关或总线等构成。
共享存储器44是由通道处理器41以及磁盘管理处理器43共享的存储器。共享存储器44主要用于存储在存储装置5的电源接通时从规定的磁盘设备30读出的微程序以及系统构成信息、或来自主机装置2的命令等。
高速缓冲存储器45也是由通道处理器41以及磁盘管理处理器43共享的存储器。该高速缓冲存储器45主要用于临时存储向存储装置输入输出的数据。
各磁盘管理处理器43作为具有微处理器或存储器等的微计算机系统而构成,作为进行与各存储设备30的通信时的协议控制的接口发挥功能。这些磁盘管理处理器43经由分别构成相同RAID组32的各存储设备30中的相互不同的存储设备30和光纤通道电缆等而连接,按照光纤通道协议等对应的通信协议进行与这些存储设备30之间的数据的授受。
管理终端6,与主机装置2一样,是具有CPU或存储器等信息处理资源的计算机装置,例如由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或携带信息终端等构成。管理终端6具有显示装置,其显示用于对存储装置5进行各种设定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ce)或各种信息;和系统管理者用来进行各种操作或各种设定输入的键盘或鼠标等的输入装置;根据安装的各种控制程序以及经由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指令执行各种处理。
(2)存储系统中的通路管理功能(2-1)存储系统中的通路管理功能的概要下面,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1搭载的通路管理功能进行说明。
在该存储系统1中,其特征之一是主机装置2的CPU10,根据通路管理程序13,进行动态的切换到存储装置5内的对应的逻辑卷的、主机装置2所使用的通路路径以使各通路路径的负荷分散的通路切换控制处理(以下,将其称为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处理),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管理服务器3的控制,进行按照用户所制作的通路切换规则(以下,将其称为策略)的通路路径的切换控制处理(以下,将其称为策略通路切换控制处理)。
图2是表示这样的存储系统1中的通路管理功能中与策略通路切换控制处理有关的管理服务器3内的CPU20的一连串的处理(以下,将其称为策略通路管理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CPU20根据存储在存储器21中的策略管理程序24,执行该图2所示的策略通路管理处理。
即,CPU20在启动了策略管理程序24时,开始该策略通路管理处理,首先,判断是否进行了用于进行策略设定的变更的操作(SP1)。在这里,“策略设定的变更”意味着变更已经设定的策略的内容,或者删除该策略,或者制作新的策略。
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否定结果时进入步骤SP5,相对与此得到肯定结果时,从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提取例如数据传输率或通路利用率等表示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的信息(以下,将这些统称为负荷信息)(SP2)。
接着,CPU20根据所提取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对每个通路路径,计算出数据传输率等负荷信息的每项目(以下,将这些称为负荷项目)的每规定单位时间的平均值,将计算结果作为负荷统计信息23(图1)保存到存储器21内(SP3)。
接着,CPU20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可视地显示保存在该存储器21内的负荷统计信息,以使成为用户变更策略设定时的目标,另一方面,按照由系统管理者组成的用户的操作变更策略设定(SP4)。
接着,CPU20控制对应的主机装置2,以使按照如此设定的新的策略设定进行通路路径的切换控制(SP5),之后重复同样的处理(SP1~SP5)。
(2-2)负荷信息提取处理(SP2)在这里,CPU20在图2中的上述的策略管理处理的步骤SP2中,作为各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如图3所示,从各主机装置2提取如下信息作为对于每通路路径的数据输入输出请求的应答时间的响应时间(“各通路的IO响应时间”)、每通路路径的数据传输率(“通路的传输率”)、主机装置2内的各主机总线适配器12中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各HBA的IOPS”)、在该主机装置2中进行的排队处理时的队列数(“主机的队列数”)、和每通路路径的利用率(“通路利用率”)。
另外,CPU20从管理终端6,作为各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提取如下信息存储装置5内的各通道处理器41以及各磁盘管理处理器43内的微处理器的运转率(“MP运转率”)、根据例如运转时间中所占的进行某种处理的时间的比例计算出的该微处理器的负荷率(“MP负荷信息”)、根据对存在于存储装置5内的各逻辑卷VOL的处理等待数计算出的负荷率(“卷负荷率”)、与此同样地计算出的每RAID组32的负荷率(“RAID组负荷”)、存储装置5的制造号码或对该存储装置5赋予的WWN(“DKC制造号码或WWN”)。
此时,管理服务器3的CPU20从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提取的这些各负荷项目的信息,不是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新收集的信息,而是例如,若是主机装置2,则根据通路管理程序13,若是管理终端6,则根据用于管理搭载在该管理终端6的存储装置5的管理程序(未图示),通过已有的技术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已经提取并分别作为负荷信息14、17进行保存的信息的一部分。
(2-3)统计信息制作处理(SP3)另一方面,管理服务器3的CPU20在如上所述地从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提取了上述负荷信息时,对于这些所提取的负荷信息,分别计算出每负荷项目的每规定单位时间(例如10分钟)的平均值,根据计算结果制作如图4(A)所示的时间序列负荷表50。
在这里,该时间序列负荷表50是用于管理如上所述地计算出的每负荷项目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的表,从图4(A)可知,由“提取ID”字段50A以及“提取时间”字段50B构成。
其中,在“提取ID”字段50A存储有对应的提取ID。该提取ID是,将图2中的上述的策略通路管理处理的步骤SP2中提取的负荷信息的时间上的范围依次区分为每单位时间的时间带,并分别对各时间带赋予的识别号码(“101”、“102”、……)中的对应的记录的ID。
另外,“提取时间”字段50B由“提取年月日”字段50C以及“统计”字段50D构成。而且,在“提取年月日”字段50C存储有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取得了该负荷信息的年月日,在“统计”字段50D存储有关于从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提取的各负荷信息计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
然后,CPU20在制作完该时间序列负荷表50时,根据该时间序列负荷表50,制作如图4(B)所示的统计表51。
该统计表51是,用来整理并管理关于从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提取的各负荷信息计算出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的表,从图4(B)可知,由“提取ID”字段51A、“提取项目”字段51B以及“统计值”字段51C构成。
其中,在“提取项目”字段51B中存储有负荷信息的此时的对象的负荷项目的项目名(例如“通路1的IO响应时间”、“通路2的IO响应时间”等),在“平均值”字段51C中存储有从时间序列负荷表50上的对应的“统计”字段50D读取的该负荷项目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值。另外,在“提取ID“字段51A中存储有时间序列负荷表50上的对应的提取ID。
因此,例如在图4(B)的情况下,时间序列负荷表50上的提取ID为“101”的记录,参照时间序列负荷表50,就可以识别是从“2006/1/10”的“6:00”到“6:10”之间的负荷信息,从该统计表51可以识别该期间的例如通路路径1的响应时间为“30”、通路路径2的响应时间为“1000”。
然后,CPU20将如此制作的这些时间序列负荷表50以及统计表51作为负荷统计信息23(图1)存储在管理服务器3内的存储器21中并进行管理。
(2-4)策略显示设定处理(SP4)(2-4-1)各种显示画面的结构另一方面,CPU20在图2中的上述的策略通路管理处理的步骤SP4中,按照用户操作,将如图5~图10所示的各种显示画面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由此,用户使用这些显示画面,可以确认当前所设定的策略的内容、或成为进行该策略的变更时的目标的每通路路径的统计的负荷状态,或可以实际地进行策略的设定更新。
实际上,在该存储系统1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对管理服务器3进行操作,可以将如图5所示的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显示在该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
该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是,以表格形式显示了当前所设定的各策略的具体内容的画面,关于这些策略,登载登录ID(“策略ID”)、应使用该策略的时间(“控制时间”)、使用该策略的通路路径的ID(“通路路径”)、该通路路径通过的主机装置2的主机总线适配器的主机总线适配器ID(“主机总线适配器”)、该通路路径通过的存储装置5内的端口40的端口ID(“端口#”)以及该策略的适用可否(“适用”)等信息。
另外,在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中,在画面下侧设置有适用按钮61、统计信息显示按钮62、策略制作/变更按钮63以及策略删除按钮64。
然后,用户在选择显示在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上的策略中的某一个后,通过点击适用按钮61,可以将该策略的适用可否的设定从未适用变更为适用、或从适用变更为未适用。
另外,用户通过点击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的统计信息显示按钮62,可以将如图6所示的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
该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是,在显示后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图7)时用于设定做统计的时间范围(采样时间)的画面。而且,在该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中,可以输入该采样时间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此时输入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分别显示在设定开始时刻显示部66A或设定结束时刻显示部66B上。
另外,在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中,在画面下侧设置有OK按钮67以及取消按钮68。然后,用户通过点击其中的OK按钮67,可以将如图7所示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通过点击取消按钮68,可以回到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图5)。
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是,关于从存在于存储系统1内的各主机装置2到存储装置5内的各逻辑卷VOL的可设定的各通路路径,以表格形式显示了几个负荷项目的统计值的画面。
实际上,在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中显示了,关于该可设定的所有通路路径,分别通过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设定的采样时间的范围内的、该通路路径的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率(“传输率”)、该通路路径通过的主机装置2内的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处理次数(“HBA的IOPS”)、对应的主机装置2进行排队处理时的队列数(“队列数”)、该通路路径的利用率(“利用率”)、该通路路径通过的存储装置5内的通道处理器41或磁盘管理处理器43内的处理器的运转率(“MP运转率”)、该通路路径所连接的逻辑卷VOL的负荷率(“卷负荷率”)以及该逻辑卷VOL被映射的RAID组32的负荷率(“RAIDGp”)的统计值。
另外,在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中,关于这些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率、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处理次数、队列数、通路利用率、微处理器的运转率、逻辑卷VOL的负荷率以及RAID组32的负荷率,分别显示用户预先设定的阈值(“阈值”的行)。
进一步,在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中,对每一通路路径,在该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率、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处理次数、队列数、通路利用率以及微处理器的运转率的各负荷项目中,关于其负荷项目强调地显示超过了用户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负荷项目的字段,同时,该强调显示的负荷项目数作为过负荷级别被显示在“通路瓶颈要因”字段的对应的“过负荷级别”字段内。
同样,在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中,对每一通路路径,在该逻辑卷VOL的负荷率以及RAID组32的负荷率的各负荷项目中,关于其负荷项目强调地显示超过了用户预先设定的阈值的负荷项目的字段,同时,该强调显示的负荷项目数作为过负荷级别被显示在“驱动瓶颈要因”字段的对应的“过负荷级别”字段内。
因此,用户根据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可以确认使用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设定的采样时间的范围内的各通路路径的统计的负荷状态。而且,用户通过点击显示在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的右下侧的OK按钮71,可以关闭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而回到上述的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图5)。
另一方面,用户通过点击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的策略制作/变更按钮63(图5),可以将如图8所示的时间条件设定画面8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
该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是,用于设定或变更应适用从现在开始新制作或已存在的策略的时间范围(以下,将其称为控制时间)的画面。并且,在该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中,可以输入该控制时间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此时输入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分别显示在控制开始时刻显示部76A和控制结束时刻显示部76B上。
另外,在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中,在画面下侧设置有下一个按钮77以及取消按钮78。并且,用户通过点击下一个按钮77,可以将如图9所示的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通过点击取消按钮78,可以关闭该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而回到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
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是用于对想要从现在开始新制作或变更设定内容的策略设定各负荷项目的阈值的画面。而且,在该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中,通过点击设置在负荷项目名显示栏81的右侧的下拉菜单显示按钮82,可以显示记载了可设定控制条件的几个负荷项目名的下拉菜单83,从在该下拉菜单83中显示的负荷项目名中选择所期望的负荷项目的负荷项目名,由此可以将该负荷项目名显示在负荷项目名显示栏81上。
另外,在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中,关于在负荷项目名显示栏81上显示了负荷项目名的负荷项目,例如可以使用键盘等来输入所期望的阈值,此时输入的阈值被显示在设置在负荷项目名显示栏81的右侧的阈值显示栏84内。
进一步,在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中,通过点击在阈值显示栏84的右侧显示的下拉菜单显示按钮86,可以显示记述了“未满”、“相等”以及“以上”等适用条件的选择分肢的下拉菜单87,从该下拉菜单87中显示的适用条件中选择所期望的适用条件,由此可以将该适用条件显示在适用条件显示栏85中。
因此,用户使用该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关于可设定控制条件的各负荷项目,可以指定其阈值和适用条件(“未满”、“相等”或“以上”等)作为控制条件。
而且,在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中,关于对应的各负荷项目,在分别指定所期望的阈值以及适用条件后点击设置在画面下侧的OK按钮88,由此可以使这些指定反映在当前策略的设定。此时可以从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回到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60)。
与此相对,在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中,通过点击设置在OK按钮88的右侧的返回按钮89,可以回到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另外,通过点击设置在返回按钮89的再右侧的取消按钮90,不使显示在阈值显示栏84或适用条件显示栏85的内容反映在当前的策略设定,而可以回到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
另一方面,用户在选择了显示在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上的策略中的某一个后,通过点击删除按钮64(图5),可以将图10所示的删除确认画面95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
该删除确认画面95是,用于在点击了该删除按钮64(图5)时让用户确认是否可以确实删除在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中选择的策略的画面,此时显示询问是否可以删除成为删除对象的策略的策略号码的消息(“可以删除策略号码xx吗?”)96、OK按钮97以及取消按钮98。
而且,在该删除确认画面95中,通过点击OK按钮97,可以删除此时成为对象的策略的设定以后,回到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相对与此,通过点击取消按钮98,可以不删除此时成为对象的策略而回到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
(2-4-2)有关策略显示设定处理的CPU的处理内容图11是表示在上述的策略通路管理处理(图2)的步骤SP4中进行的管理服务器3的CPU20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CPU20在进行该策略通路管理处理(图2)的步骤SP4后,开始该图11所示的策略显示设定处理,首先,关于图5判断是否应显示上述的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图5)(SP10)。此外,在开始了策略显示设定处理的初始状态下,省略该步骤SP10的判断。
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否定结果时进入步骤SP12,与此相对,在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将该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SP11)。
之后,CPU20判断是否点击了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的适用按钮61(SP12)。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进入步骤SP14,与此相对,在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在点击了适用按钮61的阶段,在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上选择的策略被设定为应适用时,设定为不适用,在设定为不适用该策略时,设定为适用(SP13)。
接着,CPU20判断是否点击了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的统计信息显示按钮62(SP14)。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进入步骤SP16,与此相对,得到了肯定结果时,执行用于关于图7将上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15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的处理(以下,将其称为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SP15)。
接着,CPU20,判断是否点击了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的策略制作/变更按钮63或删除按钮64(SP16),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判断是否输入了应结束该策略显示设定处理的操作(SP17)。
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结束该策略显示设定处理。与此相对,CPU20在步骤SP17的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10,之后在步骤SP16或步骤SP17的判断中重复同样的处理直至得到肯定结果(SP10~SP17)。
另一方面,CPU20在步骤SP16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把关于图8上述的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或关于图9上述的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以及关于图10上述的删除确认画面95中必要的画面,显示在管理服务器的显示器上。另外,CPU20使用这些画面,按照所输入的用户操作执行用于变更当前的策略设定的处理(以下,称为策略设定变更处理)(SP18)。
然后,CPU20在结束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时,回到步骤SP10,之后重复同样的处理(SP10~SP18)。
(2-4-3)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是表示该策略显示设定处理(图11)的步骤SP15中的CPU20的具体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CPU20在进入策略显示设定处理(图11)的步骤SP15后,开始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首先,把关于图6上述的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SP20),之后,判断是否点击了该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上的取消按钮68(SP21)。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关闭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另一方面,将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后(SP22),结束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
与此相对,CPU20在该步骤SP21的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设定了采样时间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后判断是否点击了采样时间设定画面65的OK按钮67(SP23)。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21,之后重复步骤SP21以及步骤SP22的判断,直至在步骤SP21中得到否定结果或在步骤SP22中得到肯定结果。
然后,CPU20在步骤SP23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分别确认此时设定的采样时间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SP24),之后,检测从存在于存储系统1内的各主机装置2到存储装置5内的逻辑卷VOL的所有通路路径(SP25)。
接着,CPU20,将在进行后述的步骤SP27~步骤SP31的处理时参照的计算用内部时刻设置为在步骤SP24中确认的采样时间的开始时刻(SP26),之后,判断是否能取得到该采样时间的结束时刻为止的每时间带的统计信息(SP27)。另外,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关于在步骤SP25中检测出的所有的通路路径判断是否取得完毕各负荷项目的信息(SP28)。
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将在步骤SP25中检测出的通路路径中的一个通路路径选择为对象通路路径,同时,从关于图4(B)上述的统计表51的“平均值”字段51C,读取该选择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中将计算用内部时刻作为开始时刻的时间带的各负荷项目的平均值(SP29)。例如,在采样时间被设定为“6:00”~“12:00”时,CPU20在该步骤SP29中,从统计表51读取全部的将计算用内部时刻作为开始时刻的时间带(例如“6:00”~“6:10”或“6:10”~“6:20”)的此时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的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率以及主机总线适配器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等各统计值。
接着,CPU20对每个负荷项目计算到此为止从统计表51读取的、此时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的各时间带的统计值的平均值(SP30)。例如,就此时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在到此为止读取了“6:00”~“6:10”以及“6:10”~“6:20”的各时间带的统计值的情况下,在“6:00”~“6:10”的响应时间的统计值为“30”、“6:10”~“6:20”的时间带的响应时间的统计值为“40”时,CPU20就响应时间,计算这些“30”以及“40”的平均值。
另外,CPU20,之后一边将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依次变更为其他通路路径,一边重复同样的处理(SP28~SP30),关于所有的通路路径,分别计算完相同时间带的各负荷项目的统计值的平均值后(SP28是),将计算用内部时刻向前移动单位时间后回到步骤SP27,之后将时间带移动到下一个时间带后重复同样的处理(SP27~SP30)。
之后,CPU20,在关于由用户设定的采样时间的结束时刻为止的所有时间带一结束同样处理(SP27是),就根据该处理结果生成关于图7上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将所生成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SP31)。然后,CPU29结束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
此外,图13中表示与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25中的具体通路路径检测处理有关的CPU20的具体处理内容。
CPU20在进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25后,开始该通路路径检测处理,首先,从存在于存储系统1内的主机装置2中选择一个主机装置2(SP40)。然后,CPU20访问该主机装置2,从连接到网络4(图1)的主机总线适配器12(图1)中取得一个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主机总线适配器ID。然后,CPU20将该取得的主机总线适配器ID存储到图14所示的通路信息表110的“主机总线适配器ID”字段110C中(SP41)。
接着,CPU20访问存储装置5,从设置在该存储装置5的端口40(图1)中,从经由网络4与在步骤SP41中取得了主机总线适配器ID的主机总线适配器12连接的端口中选择一个端口40,取得该端口ID。然后,CPU20将该取得的端口ID存储到该通路信息表110的“端口ID”字段110C中(SP42)。
接着,CPU20访问存储装置5,从设置在该存储装置5的通道处理器41以及磁盘管理处理器43中,从与在步骤SP42中取得了端口ID的端口40连接的通道处理器41以及磁盘管理处理器43中选择一个通道处理器41或磁盘管理处理器43,取得存在于其内部的微处理器的微处理器ID。然后,CPU20将该取得的微处理器ID存储到通路信息表110的“微处理器ID”字段110D中(SP43)。
另外,CPU20,之后访问存储装置5,从设置在该存储装置5的逻辑卷VOL中,从与通道处理器41或磁盘管理处理器43连接的逻辑卷VOL中选择以及逻辑卷VOL,取得其卷ID,所述通道处理器41或磁盘管理处理器43中存储有在步骤SP43中取得了微处理器ID的微处理器。然后,CPU20将该取得的卷ID存储到该通路信息表110的“卷ID”字段11E中(SP44)。
进一步,CPU访问存储装置5,取得在步骤SP44中取得了卷ID的逻辑卷VOL所映射的RAID组32(图1)的RAID组ID。然后,CPU20将该取得的RAID组ID存储到通路信息表110的“RAID组ID”字段110F中(SP45)。
之后,CPU20,判断是否取得了从存在于存储装置5内的逻辑卷VOL中满足步骤SP44的条件的逻辑卷VOL的卷ID(SP46),在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44。然后,CPU20重复步骤SP44~步骤SP46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P46中得到肯定结果。
另外,CPU20在步骤SP46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判断是否从存在于存储装置5内的所有通道处理器41以及所有磁盘管理处理器43的分别设置的微处理器中、取得了满足步骤SP43的条件的所有的微处理器的微处理器ID(SP47),在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43。然后,CPU20之后重复步骤SP43~步骤SP47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P47中得到肯定结果。
进一步,CPU20在步骤SP47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判断是否从存在于存储装置5内的所有端口40中取得了满足步骤SP42的条件的所有的端口40的端口ID(SP48),在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42。然后,CPU20重复步骤SP42~SP48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P48中得到肯定结果。
进一步,CPU20在步骤SP48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判断是否取得了从存在于主机装置2内的所有主机总线适配器12(图1)中满足步骤SP41的条件的所有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主机总线适配器ID(SP49),在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41。然后,CPU20重复步骤SP41~步骤SP49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P49中得到肯定结果。
进一步,CPU20,在步骤SP49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判断是否选择完毕存在于存储系统1内的所有主机装置2(SP50),在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40。然后,CPU20重复步骤SP40~步骤SP50的处理,直至在步骤SP50中得到肯定结果。
然后,CPU20在步骤SP50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结束该通路路径检测处理,之后回到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
另一方面,图15是表示与在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31中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有关的CPU20的具体内容的流程图。
CPU20在进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的步骤SP31后,开始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显示处理,首先,关于在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的步骤SP25中检测出的所有通路路径,判断是否检测完毕就图7上述的过负荷级别(SP60)。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选择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的步骤SP25中检测出的通路路径中的一个通路路径作为对象通路路径(SP61),之后关于该通路路径,判断是否就所有负荷项目进行了后述的步骤SP64~步骤SP67的处理(SP62)。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选择一个负荷项目作为对象负荷项目(SP62),之后,将此时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的该对象负荷项目的统计值和关于该对象负荷项目用户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SP65)。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62,在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将此时的对象通路路径的此时的对象负荷项目设定为强调显示对象后(SP66),回到步骤SP62。然后,CPU20,之后一边将在步骤SP61中选择的负荷项目依次切换为其他负荷项目,一边重复同样的处理(SP62~SP67)。
CPU20关于该对象通路路径的所有负荷项目结束与阈值的比较处理,由此在步骤SP62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把就该对象通路路径强调显示地设定的对应的负荷项目数设定为该对象通路路径的过负荷级别(SP63),之后回到步骤SP60。
之后,CPU20一边将在步骤SP61中作为对象通路路径选择的通路路径依次切换为其他通路路径,一边重复同样的处理(SP60~SP67)。然后,CPU20在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的步骤SP25中检测出的所有通路路径的同样处理一结束,就根据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27~步骤SP30的处理结果和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显示处理(图15)的处理结果,制作图16所示的显示用统计信息表100(SP68)。
这里,该显示用统计信息表100是,集中了上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23中取得的各通路路径的用户设定的采样时间内的各负荷项目的统计值的表,从该图13也可知,由“通路路径ID”字段100A、“通路瓶颈要因”字段100B以及“驱动瓶颈信息”字段100C构成。
其中在“通路路径ID”字段100A中存储有对应的通路路径的识别号码作为通路路径ID。
另外,“通路瓶颈要因”字段100B由“响应时间”字段100BA、“传输率”字段100BB、“HBA数据输入输出PS”字段100BC、“队列数”字段100BD、“通路利用率”字段100BE、“MP运转率”字段100BF以及“过负荷级别”字段100BG构成。
而且,在“响应时间”字段100BA、“传输率”字段100BB、“HBA数据输入输出PS”字段100BC、“队列数”字段100BD、“通路利用率”字段100BE、“MP运转率”字段100BF中,分别存储有关于通过上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27~步骤SP30的处理取得的该通路路径的响应时间、该通路路径的数据传输率、该通路路径通过的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与该通路路径连接的主机装置2进行排队处理时的队列数、该通路路径的利用率或该通路路径通过的通道处理器41以及磁盘管理处理器43内的微处理器的运转率用户指定的采样时间内的统计平均值作为统计值。
进一步“驱动瓶颈信息”字段100C,由“卷负荷率”字段100CA、“RAID组负荷率”字段100CB以及“过负荷级别”字段100CC构成。
然后,在“卷负荷率”字段100CA以及“RAID组负荷率”字段100CB中,分别存储有关于通过上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2)的步骤SP27~步骤SP30的处理取得的该通路路径所连接的逻辑卷VOL的负荷率、该逻辑卷VOL被映射的RAID组32(图1)的负荷率用户指定的采样时间内的统计平均值分别作为统计值。
因此,在该图16的例子的情况下,表示用户作为采样时间指定的“6:00”~“12:00”的采样时间内的“通路路径1”的响应时间为“100”、数据传输率为“100”、该“通路路径1”通过的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为“2000”……,进一步该采样时间内的“通路路径1”所连接的逻辑卷VOL的负荷率为”5“、该逻辑卷VOL被映射的RAID组32的负荷率为“10”。
另一方面,在“响应时间”字段100BA、“传输率”字段100BB、“HBA数据输入输出PS”字段100BC、“队列数”字段100BD、“通路利用率”字段100BE、“MP运转率”字段100BF、“卷负荷信息”字段100CA以及“RAID组负荷信息”字段100CB的最下段中,分别存储有关于通路路径的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率、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主机装置2的队列数、通路路径的利用率、微处理器的运转率、逻辑卷VOL的负荷率以及该逻辑卷VOL被映射的RAID组32的负荷率用户分别预先规定的阈值。
而且,在“通路瓶颈要因”字段100B的“过负荷级别”字段100BG以及“驱动瓶颈信息”字段100C的“过负荷级别”字段100CC中分别存储有在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5)的步骤SP63中检测出的过负荷级别。
例如,在图16的例子的情况下,“通路路径1”,由于响应时间、数据传输率、该通路路径1通过的主机总线适配器12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与该通路路径1连接的主机装置2的队列数、通路路径1的利用率、对应的微处理器的运转率都不超过分别对应的阈值,因此在“通路瓶颈要因”字段100B内的对应的“过负荷级别”字段100BG中存储“0”。另外,“通路路径1”,由于逻辑卷VOL的负荷率、该逻辑卷VOL被映射的RAID组32的负荷率都不超过分别对应的阈值,因此在“驱动瓶颈信息”字段100C内的对应的“过负荷级别”字段100CC中存储“0”。
与此相对,“通路路径2”,由于响应时间、该通路路径1通过的主机总线适配器的每一秒的数据输入输出数、与该通路路径1连接的主机装置2的队列数、通路路径1的利用率超过分别对应的阈值(包括与阈值相同的值),因此在“通路瓶颈要因”字段100B内的对应的“过负荷级别”字段100BG中存储“4”。另外,“通路路径2”,由于逻辑卷VOL的负荷率、该逻辑卷VOL被映射的RAID组32的负荷率都不超过对应的阈值,因此在“驱动瓶颈信息”字段100C内的对应的“过负荷级别”字段100CC中存储“0”。
然后,CPU20在制作了这样的显示用统计信息表100时,根据该显示用统计信息表100生成关于图7上述的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此时,CPU20生成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强调显示了通过负荷统计信息显示处理(图15)的步骤SP61~步骤SP67的处理设定为强调显示对象的各负荷项目的字段。
然后,CPU20之后将该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7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SP69),之后结束负荷统计信息显示画面显示处理。
(2-4-4)策略设定变更处理图17是与关于图11上述的策略显示设定处理的步骤SP19中的策略设定变更处理有关的CPU20的具体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CPU20进入策略显示设定处理(图11)的步骤SP19后,开始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首先,判断在策略显示设定处理(图11)的步骤SP16中判断为点击的按钮是否是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图6)的策略制作/变更按钮63(图6)(SP70)。
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把关于图8上述的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SP71),之后,判断是否点击了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的取消按钮77(图8)(SP72)。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判断在输入了控制时间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的状态下是否点击了时间条件设定画面75的下一个按钮78(SP73)。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71,之后等待接受在步骤SP72或步骤SP73的某一个步骤中得到肯定结果。
CPU20在步骤SP72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结束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与此相对,在步骤SP73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把关于图9上述的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
然后,CPU20一边依次判断是否点击了该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的取消按钮90(图9)(SP75)、是否点击了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的返回按钮89(图9)(SP76)、以及是否点击了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的OK按钮88(图9)(SP77),一边等待接受在任意一个判断中得到肯定结果。
CPU20在步骤SP75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结束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在步骤SP76的判断中一得到肯定结果,就回到步骤SP71。
另外,CPU20在步骤SP77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在此时用户利用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制作了新的策略时,将该新的策略的设定信息作为设定策略信息24(图1)保存到存储器21中(图1),另一方面,在用户使用项目条件设定画面80变更了已有的策略设定时,按照此时的用户设定变更已经作为设定策略信息24存储在存储器21中的其策略设定(SP78)。然后,CPU20结束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P70的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意味着点击了设定策略显示画面60(图5)的删除按钮64(图5)。因此,此时,CPU20把关于图10上述的删除确认画面95显示在管理服务器3的显示器上(SP79)。
然后,CPU20一边依次判断是否点击了该删除确认画面95的取消按钮98(SP80)、以及是否点击了删除确认画面95的OK按钮97(SP81),一边等待接受在任意一个判断中得到肯定结果。
之后,CPU20在步骤SP80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结束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与此相对,CPU20在步骤SP81的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从设定策略信息24(图1)中删除作为对象的策略的设定信息(SP82),之后结束该策略设定变更处理。
(2-5)策略通路切换控制设定处理(SP5)另一方面,CPU在关于图2上述的策略通路管理处理的步骤SP5中,按照图18所示的流程图执行策略通路切换控制设定处理。
即,CPU20在进入策略通路管理处理的步骤SP5后,开始该策略通路切换控制设定处理,首先,根据存储在管理服务器3内的存储器21中的设定策略信息24,判断是否存在当前设定的策略(SP90)。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结束该策略通路切换控制设定处理后回到策略通路管理处理(图2)的步骤SP1。与此相对,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关于所设定的所有的策略,判断是否完成了后述的步骤SP92~步骤SP102中的检查(SP91)。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结束该策略通路切换控制设定处理后回到策略通路管理处理(图2)的步骤SP1。与此相对,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从此时被设定的所有的策略中选择一个策略(SP92),关于该策略,判断适用/不适用的设定是否为适用(SP93)。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90。与此相对,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从设定策略信息24取得该策略的控制条件(SP94),之后,判断作为该策略的控制条件是否存在时间要素,即判断是否设定有控制时间(SP95)。
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进入步骤SP98,与此相对得到了肯定结果时,从未图示的内部计时器取得当前时刻(SP96),然后,CPU20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与此时作为对象的策略的开始时刻一致(SP97)。
CPU20在该判定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从管理服务器3的存储器21读出负荷统计信息23,根据该负荷统计信息23,选择满足由用户设定的其策略的控制条件的一个通路路径作为此时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的切换目的地(SP99)。
然后,CPU20向对应的主机装置2通知应该从进行通路切换控制以使分散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的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对象中除去在步骤SP99中选择的通路路径的指示(SP100)。这样CPU20控制主机装置2以使从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处理的对象中除去该通路路径,之后回到步骤SP91。此外,接收到该通知的主机装置2的CPU10执行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以使将从对象中除去的通路路径以外的通路路径的负荷进行平均化。
另一方面,CPU20在步骤SP97的判定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判定当前时刻是否与此时作为对象的策略的结束时刻一致(SP101)。
然后,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否定结果时回到步骤SP91。与此相对,CPU20在该判断中得到了肯定结果时,向对应的主机装置2通知将此时作为对象的通路路径应该还原到该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处理的对象中的指示(SP102)。这样,CPU20控制主机装置2以使该通路路径还原到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处理的对象中,之后回到步骤SP91。
(3)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1中,按照主机装置2以及存储装置5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通过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2使用的通路路径的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处理,谋求从主机装置2向存储装置5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在必要时,进行按照用户制作的策略切换通路路径的策略通路切换控制处理,由此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
因此,在该存储系统1中,可以进行考虑到处理的重要程度的通路路径的处理,因此可以谋求从主机装置2向存储装置5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
另外,在该存储系统1中,可以进行按照如此用户制作的策略切换通路路径的策略通路切换控制处理,因此在该期间不发生通路路径的切换,结果可以有效防止与通路路径的切换处理有关的主机装置2的开销的发生。
(4)其他实施方式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由担当主机装置2整体的动作控制的CPU10和通路管理程序13构成通路切换部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所述通路切换部按照主机装置2以及存储装置5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2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作为该通路切换部的结构,可以广泛使用其他各种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由主机装置2和另设的管理服务器3构成管理部的情况进行了叙述,所述管理部,在必要时按照用户制作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控制通路切换部以使从在主机装置2进行的负荷分散通路切换控制对象中除去所选择的通路路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例如使主机装置2具有管理服务器3的这样的功能(将策略管理程序22等安装在主机装置2中)。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管理服务器3作为从主机装置2或管理终端6提取的负荷信息适用关于图3如上所述的信息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与此,除了这些或取代这些,也可以提取可识别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的其他信息。
再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如图1所示地构成的存储系统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与此,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其他各种结构的存储系统。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广泛地适用于通过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了主机装置以及存储装置的各种结构的存储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存储系统,其经由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了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装置和将读写数据的卷提供给所述主机装置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路切换部,其设置在所述主机装置中,且按照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和管理部,其控制所述通路切换部,以使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制作的作为通路路径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从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所述通路切换控制的对象中除去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从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提取分别表示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所述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的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根据所提取的各所述负荷信息,生成由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所述负荷状态的统计结果形成的负荷统计信息;将所生成的所述负荷统计信息,作为用户制作所述策略时的目标,向该用户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通过显示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同时,在向所述用户提示该负荷统计信息时,强调显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中的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的项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通过显示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同时,在向所述用户提示该负荷统计信息时,显示表示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过负荷状态的过负荷级别。
5.一种通路管理方法,该方法是经由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了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装置和将读写数据的卷提供给所述主机装置的存储装置的存储系统中的通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其按照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同时,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制作的通路路径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和第二步骤,其从对象中除去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执行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所述通路切换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提取分别表示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所述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的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根据所提取的各所述负荷信息,生成由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所述负荷状态的统计结果形成的负荷统计信息;将所生成的所述负荷统计信息,作为用户制作所述策略时的目标,向该用户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显示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同时,在向所述用户提示该负荷统计信息时,强调显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中的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的项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示的通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显示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同时,在向所述用户提示该负荷统计信息时,显示表示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过负荷状态的过负荷级别。
9.一种通路管理装置,其在如下的存储系统中管理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该存储系统,经由多个通路路径连接作为上位装置的主机装置和将读写数据的卷提供给所述主机装置的存储装置,所述主机装置,按照与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其特征在于,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制作的通路路径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控制所述通路切换部,以使从动态地切换所述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所述通路切换控制对象中除去所选择的所述通路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示的通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从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提取分别表示所述主机装置以及所述存储装置之间的各所述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的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负荷信息;根据所提取的各所述负荷信息,生成由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所述负荷状态的统计结果形成的负荷统计信息;将所生成的所述负荷统计信息作为用户制作所述策略时的目标,向该用户提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示的通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通过显示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同时,在向所述用户提示该负荷统计信息时,强调显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中的超过预先规定的阈值的项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示的通路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部,通过显示向所述用户提示所述负荷统计信息,同时,在向所述用户提示该负荷统计信息时,显示表示每个所述通路路径的过负荷状态的过负荷级别。
全文摘要
提出谋求从主机装置向存储装置的访问性能的提高、同时可以确保用户所要求的处理性能的存储系统、通路管理方法以及通路管理装置。按照主机装置以及存储装置之间的各通路路径的负荷状态,执行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同时,在必要时,按照由用户制作的通路路径的切换规则形成的策略,选择通路路径,将选择的通路路径从对象中除去,执行动态地切换主机装置使用的通路路径的通路切换控制。
文档编号G06F3/06GK101059750SQ20071007880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0日
发明者日向幸子, 谷中大, 田村美佐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