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859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触控显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且特别是有关一 种整合式触控显示面板(integrated touch display panel)。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等各项应用的快速发 展,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的 输入装置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转交为触控显示面板(touch display panel)。 在现今一般的触控显示面板设计中,以触控感测模式的设计原理分类,大致 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以及电磁式等,其中又以电阻式 及电容式为主流;以结构组成分类,则可分为外挂式(adhesive type)及内建 式(built-in type) M禾中。
以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言,主要是通过单点按压的压力,使得原本分开的 导电层相互接触而导通,因而在导通处产生一电压降(voltagedrop);经由测量 电压降的位置,可以判断按压发生的处位于面板上的坐标。就电容式触控面 板而言,主要原理是在其内外侧导电层产生均匀的低压电场,当导体(如人类 的手指)与之接触时会产生静电结合,因而产生一微小的电容变化;经由测量 电容变化的位置,可以判断接触发生点位于面板上的坐标。
一般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优点在于可手写辨识以及多点触控,然而,其限
制是必须以导体材质进行触碰才能操作,因此,使用者无法带着手套、或是 以非导体材质(如一般的触控笔)进行操作。 一般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优点在于可
使用各种材质进行触碰操作,然而,其限制是无法手写辨识以及多点触控。外挂式的触控设计使得显示面板本身厚度增加,但是生产成本以及制作难度
较低;内建式的触控设计使得显示面板整体厚度得以薄化,但是生产成本以 及制作难度较高。
在实务上,若欲使触控面板兼具所述电阻式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优点, 会面临到许多问题,例如双面工艺、低温工艺、薄化不易、光线穿透率低、 生产难度高而成品率低以及成本过高等。因此,如何妥善整合各种触控感测 方式以及组成位置,改善生产工艺,并防止所述各项不利因素的产生,实为 目前触控显示面板的生产技术上亟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用以结合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 表面式触控元件,使其同时具有手写输入、笔尖按压输入以及不限于导体材 质方可操作的特性,并同时得以提升工艺的效率、成品率以及兼顾生产成本。
为迖所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此触控显示面 板包括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 一第三基板、 一显示材料层、 一表面式触 控元件、 一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其中第二基板与第一基 板为相对设置。第三基板则设置于第二基板外侧,使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 与第三基板之间。显示材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表面式触控 元件设置于第三基板上。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第一基 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以 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 间隙。按压施力单元对应前述感测单元而连接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每一按 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感测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 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感测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包括一感测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电极包括一共用电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基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层,位于共用 电极之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基板更包括一黑矩阵,位于共用电 极之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感测凸块,设置于 第二电极与第二基板之间,以及一感测垫,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一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主支撑单元, 连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一主支撑单元包括一主间隙物,位于 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主支撑垫,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且主间隙物与主 支撑垫相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第一辅助支撑 单元,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这些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一 辅助间隙,且第一辅助间隙小于感测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包括一第一辅助间隙 物,位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一辅助垫,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其中 第一辅助间隙物与第一辅助垫之间具有第一辅助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第二辅助支撑单元, 设置于非感测区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这些第二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 第二辅助间隙,其中前述感测间隙小于第二辅助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辅助支撑单元包括一第二辅助间隙 物,位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二辅助垫,位于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 辅助间隙物与第二辅助垫之间具有第二辅助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位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 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位于第三基板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一偏光片,设置于 第二基板上或第三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光片设置于第二基板上邻近第三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光片设置于第三基板上邻近第二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偏光片设置于第三基板上远离第二基板 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基板的厚度介于50微米至2000微米 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基板的厚度介于200微米至700微米 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包括表面电容式触控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包括投射电容式触控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在内建的按压式触控元 件外,同时具有一第三基板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而能够作为前述内建按 压式触控面板的保护层(cover lens)。
为达所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此触控显示面 板包括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 一第三基板、 一显示材料层、 一按压式触 控元件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其中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第三基 板设置于第二基板外侧,使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显示材 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表面式触控元件设置于第三基板上。 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 基板上,以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第 二基板上,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按压施力单元对应 前述感测单元而连接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感 测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 感测单元。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因为结合了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表面式触控元 件,使得同一触控面板可兼具有手写输入、笔尖按压输入以及不限于导体材 质方可操作的特性,且使得触控面板整体的厚度可以薄化,而其生产难度、 不成品率以及制造成本又不若全数内建来的高。由于克服了过去制造上的困 难,进而使得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工艺时效性、成品率并且得 以兼顾生产成本。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单元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剖面图。 附图标号
100:触控显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2:显示材料层 120:第二基板 122:彩色滤光层124:黑矩阵
130:第三基板 132:表面式触控元件 150:按压式触控元件 152:感测单元
152a:第一电极
152b:第二电极
152c:感测凸块
152d:感测垫
160:按压施力单元
200:投射电容式触控单元
210:基材
220:第一感测串列
222:第一感测垫 224:第一桥接线
230:第二感测串列
232:第二感测垫 234:第二桥接线 240:第一介电层 250:第二介电层
354:主支撑单元 354a:主间隙物 354b:主支撑垫 356:第一辅助支撑单元 356a:第一辅助间隙物 356b:第一辅助垫458:第二辅助支撑单元
458a:第二辅助间隙物 458b:第二辅助垫 640a、 640b:偏光片
Gs:感测间隙 Gsilbl:第一辅助间隙 Gsub2:第二辅助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所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 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
需注意的是,下列不同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作为示例的细部结构都可以在 合理的情况下相互组合、替换或被省略,以因应不同的实际需求。本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参照下列实施例的说明后应能理解本发明的精神与技术特 征,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做出合理的变化与应用。此外,为了 方便说明,并使说明内容能更易于被理解,下文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类似 的元件,并可能省略重复的文字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
照图1,触控显示面板100具有一第一基板110、 一第二基板120、 一第三基 板130、 一显示材料层112、 一表面式触控元件132、 一按压式触控元件150 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160。其中,显示材料层112包括一液晶层、 一有机发 光层或是一电泳材料层,也可由其他显示材料替代。
请参照图1,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相对设置,显示材料层112则 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IIO 例如是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或其他类型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20 例如是彩色滤光基板,其包括一彩色滤光层122以及一黑矩阵124。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的型态。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 第一基板110还可以是整合了彩色滤光层的COA(Color Filter on Array, —种 把彩色滤光片直接涂布在TFT阵列上的技术)基板或AOC(Array on Color Filter, —种把TFT阵列直接制作在彩色滤光片上的技术)基板,而第二基板 120为对向基板。
第三基板130与第二基板120为相对设置,且第三基板130位于第二基 板120远离第一基板110的一侧,用以承载前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132、按压 施力单元160以及作为第二基板120的保护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基板130 的厚度介于50微米至2000微米之间。较佳地,第三基板130的厚度介于200 微米至700微米之间。
如同前文所述,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于第三基板130上,为一非压 力式的触控元件,用以感测导体靠近与接触所产生的微小电容变化,以换算 触碰发生的位置。详细的表面式触控元件132示例将于后文中佐以图2说明。 另外,表面式触控元件132可以设置在第三基板130远离第二基板120的一 侧,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120与第三基板130之间。请再参考图l,于本实 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在第三基板130上远离第二基板120的一
按压式触控元件150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用以感测并反应 外界施予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压力。按压式触控元件150包括多个感测单元 152,每一感测单元152又包括一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52a,以及一 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152b,且第一电极152a与第二电极152b之间 具有一感测间隙Gs;亦即,第一电极152a与第二电极152b在正常情况下并 不直接接触。
在可能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52a与第二电极152b之间的感测间隙Gs是 由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段差而形成的,也可以是 由第一基板110或第二基板120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段差而形成的,更可以是由其他各种形状之外加间隙物所形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感测单元152
又包括一感测凸块152c,以及一感测垫152d,其中感测凸块152c设置于第一 电极152a与第一基板110之间,感测垫152d设置于第二电极152b与第二基 板1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52a作为感测电极(sensing electrode),而第二 电极152b为共用电极(common electrode),彩色滤光层122与黑矩阵124位于 第二电极152b之下。
按压施力单元160则设置于第二基板120与第三基板130之间,用以传 送外力至相应的感测单元152。亦即,每一按压施力单元160皆对应一感测单 元152,并与其相对应的感测单元152分别设置于第二基板120的同一位置上 的相对两侧。当外界对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100施有一压力时,此压力会 经由按压施力单元160传送至相对应的感测单元152,并使感测单元152中位 于第二基板120上的第二电极152b产生一轻微形变,进而与原本并不互相接 触的第一电极152a互相接触并导通。通过侦测导通处所产生的电压降,并换 算成其所在处的坐标,即可得出接触发生的点位于面板上的位置。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表面电容式触控单元的立体示意图,接下来请 同时参考图1与图2,以进一步解释前文所述的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请先参 考图1,表面式触控元件132为一非压力式触控元件,用以感测导体接触时所 产生的微小电容变化,以换算触碰的位置。表面式触控元件132可以是表面 电容式触控元件、投射电容式触控元件或其他可能的触控元件。本实施例是 以投射电容式触控元件为例。
请再参考图2,投射电容式触控单元200包括一基材210,多个第一感测 垫222、多个第一桥接线224、多个第二感测垫232以及多个第二桥接线234。
其中,第一桥接线224串接两相邻的第一感测垫222,以构成第一感测串 列220。第二桥接线234串接两相邻的第二感测垫232,以构成第二感测串列 230。基材210上具有一第一介电层240,其具有多个介层窗(本图示并未绘制)。 这些介层窗对应于下层的第二感测垫232,并且暴露出所对应的第二感测垫 232的部份区域。
第二桥接线234通过所对应的介层窗连接所对应的第二感测垫232,以构 成第二感测串列230。此外,第一介电层240上可再包含一第二介电层250, 以覆盖第二桥接线234。
在实际应用上,本发明所提出的触控面板可以让使用者直接在显示画面 上进行触控操作。请参考图l,当一导体(例如手指)接触第三基板外侧时,设 置于第三基板130上的表面式触控元件132可以感应接触位置所产生的微小 电容变化,因而换算出接触的位置;而当一非导体(例如一般的触控笔)接触 第三基板130的外侧时,由于非导体的接触并不会造成表面式触控元件132 电场的变化,换言之,表面式触控元件132就无法侦测非导体接触所在的位 置。然而,由于此触碰对显示面板100施有一压力,此压力经由按压施力单 元KO传送至相对应的感测单元152,并使感测单元152中的第二电极152b 产生轻微形变,进而与原本并不互相接触的第一电极152a互相接触并导通, 通过侦测导通处所产生的电压降后,换算成其所在处的坐标,即可得出接触 发生的点其位于面板上的位置。
这种将按压式、表面式、内建式以及外挂式触控单元的各种应用整合在 一起的作法,克服了过去触控面板在操作材质与输入方式上的限制,使得同 一触控面板可兼具手写输入以及笔尖按压输入等功能,并且,因其部份内建、 部份外挂的位置设计,使得面板整体厚度可以薄化,而生产成本以及难度又 不似全部内建般高。
在可能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更包括多个主支 撑单元以及多个辅助支撑单元,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此外,图5~图7更 分别绘示图1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各个可能元件与实施态样,其基本架构与原 理部分请同时参照图l,共通的部份以下将不再一一赘述。图3绘示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100更包括多个主支撑单元354以及多 个第一辅助支撑单元356。
其中,每一主支撑单元354皆连接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用以支 撑并保持两者间适当的距离。主支撑单元354包括一主间隙物354a,位于第 一基板110的一侧,以及一主支撑垫354b,位于第二基板120的一侧,且主 间隙物354a与主支撑垫354b相接。
第一辅助支撑单元356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用以 作为主支撑单元354与感测单元150之间的缓冲。其中每一第一辅助支撑单 元356包括一第一辅助间隙物356a,位于第一基板110的一侧,以及一第一 辅助垫356b,位于第二基板120的一侧,并且第一辅助间隙物356a与第一辅 助垫356b之间具有一第一辅助间隙Gsubl,且第一辅助间隙Gsubl小于感测 间隙Gs。
图4绘示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考图l、图3 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100更包括多个第二辅助支撑单 元458,设置于非感测区的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
其中每一第二辅助支撑单元458包括一第二辅助间隙物458a,位于第一 基板110的一侧,以及一第二辅助垫458b,位于第二基板120的一侧,并且 第二辅助间隙物458a与第二辅助垫458b之间具有第二辅助间隙Gsub2,且第 二辅助间隙Gsub2大于感测间隙Gs,而小于第一辅助间隙Gsubl 。
.图5绘示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5, 图3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于第三基板130外侧。然 而,在图5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于第三基板130内 侧,亦即第二基板120与第三基板130之间。
图6绘示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6, 图3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于第三基板130外侧。然而,在另一种可能下,如图6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
于第三基板130内侧,亦即第二基板120与第三基板130之间。其中,图6 所绘示的触控面板100更包括了两片偏光片640a与640b,其中一片偏光片 640a位于第一基板110远离第二基板120方向的外侧,而另一片偏光片640b 则位于第二基板120靠近第三基板130的外侧。
图7绘示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7, 图3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于第三基板130外侧。然 而,在另一种可能下,如图7所绘示的实施例中,表面式触控元件132设置 于第三基板130内侧,亦即第二基板120与第三基板130之间。其中,图7 所绘示的触控面板100更包括了两片偏光片640a与640b,其中-一片偏光片 640a位于第一基板110远离第二基板120的外侧,而另一片偏光片640b则位 于第三基板130远离第二基板120的外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首先,将按压式、表 面式、内建式以及外挂式触控单元的各种应用整合在一起,克服了过去触控 面板在操作材质与输入方式上的限制,使得同一触控面板可兼具手写输入以 及笔尖按压输入等功能,并且,因其部份内建、部份外挂的位置设计,使得 面板整体厚度可以薄化,而生产成本以及难度又不似全部内建般高。再者, 由于克服了工艺上的种种困难,进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较佳的工艺时效 性、成品率与成本。
虽然本发明己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 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第三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外侧,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一显示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一表面式触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一按压式触控元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及一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对应所述这些感测单元而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 一感测电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 一共用电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 一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共用电极之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更包 括一黑矩阵,位于所述共用电极之下。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感测单元包括 一感测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一感测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更包括多个主支撑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主支撑单元包 括一主间隙物,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主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一基 板的一侧,且所述主间隙物与所述主支撑垫相接。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更包括多个第一辅助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这些第一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一辅助间隙,且所述第一辅助间隙小于 所述感测间隙。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辅助支撑 单元包括一第一辅助间隙物,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一辅助垫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辅助间隙物与所述第一辅助垫之间具有 所述第一辅助间隙。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更包括多个第二辅助支撑单元,设置于非感测区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 基板之间,所述这些第二辅助支撑单元具有一第二辅助间隙,其中所述感测 间隙小于所述第二辅助间隙。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辅助支 撑单元包括一第二辅助间隙物,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及一第二辅助 垫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助间隙物与所述第二辅助垫之间具 有所述第二辅助间隙。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式触控元 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式触控元 件位于所述第三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更包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或所述第三基板上。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邻近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设置 于所述第三基板上邻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的厚 度介于50微米至2000微米之间。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的厚 度介于200微米至700微米之间。
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式触控元 件包括表面电容式触控元件或投射电容式触控元件。
22. —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第三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外侧,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 基板与所述第三基板之间;一显示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每一感测单 元包括一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及一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 第二基板上,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一感测间隙;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对应所述这些感测单元而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 第三基板,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 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以传送一外力至相应的所述感测单元。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第三基板、一显示材料层、一表面式触控元件、一按压式触控元件以及多个按压施力单元。第一基板与第三基板分别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两侧,显示材料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表面式触控元件则设置于第三基板上。按压式触控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其包括多个感测单元,每一感测单元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位于第一与第二电极间的一感测间隙。按压施力单元则设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之间,每一按压施力单元及其相应的感测单元分别位于第二基板的同一位置上的相对两侧。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441537SQ2008101837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锡烈, 杨敦钧, 黄伟明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