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434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支撑柱的电子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科技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Display ; LCD)已广泛的应用于电子产品显示装置上。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于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以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电子或计算机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目前,液晶显示器已成为笔记型计算机显示装置的主流。然而,由于液晶显示器的尺寸越来越大,而笔记型计算机的厚度越来越薄,在有限的空间下,面板与塑料上盖的强度却无法相应的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键盘区周围,塑料上盖的变形,常常使得面板接触到键盘区周围的笔记型计算机基座的壳体,以致于使得面板因此而受损。如何能有效地增加笔记型计算机上盖的强度,进而避免面板的损坏,将可有效地增加笔记型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先前技术中所述,由于笔记型计算机越来越轻薄,然而显示面板的尺寸却可做的越来越大。因此,传统塑料上盖的强度,并不足以避免外壳的变形,以致于常常使得面板受损。本发明的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不仅可增加电子装置上盖的强度,亦可以避免面板因应力集中而损坏的情况。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一底座具有一凹部,一键盘模块设置于凹部,以及一上盖枢设于底座。上盖具有至少一支撑柱,且当上盖盖合于底座时,支撑柱是对应于凹部的至少一边界的位置设置。其中支撑柱的宽度较佳地大于上盖的厚度至少三倍。而支撑柱更可以包含有一主支撑组件与形成于主支撑组件两侧的延伸组件。其中,主支撑组件的宽度较佳地大于上盖的厚度至少三倍,延伸组件的宽度则可大于主支撑组件的宽度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主支撑组件的边缘距离凹部的边界较佳地小于10毫米。此外,支撑柱亦可由多个支撑组件形成于上盖的内侧所构成。上述的支撑组件的总宽度大于上盖的厚度至少三倍。且上述的支撑组件的边缘距离边界小于10毫米。其中支撑柱之间更可以形成至少一补强组件,例如是多个短补强肋垂直于支撑柱所构成,一金属板,或者是一金属补强板,其并包含有包覆组件以包覆支撑柱。此外,底座更具有一机壳部,邻设于凹部。
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利用配置于凹部边界上方的支撑柱有效地增加上盖的强度,亦可以避免安装于上盖的面板受损。此外,支撑柱的两侧更可以利用延伸组件进一步增加上盖的强度,且可有效地避免上盖形成缩水痕(sink mark)。支撑柱与支撑柱之间更可以形成补强组件,例如是垂直设置于支撑柱之间的短补强肋、金属板或者是包含有包覆组件的金属补强薄板,以提升上盖的强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2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3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 TX图4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支撑柱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K
图5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 种电子装置的支撑柱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0上盖400 支撑柱
120底座402 主支撑组件
122角隅404 延伸组件
124 机壳部406 延伸组件
130面板框架410 距离
140面板420宽度
150凹部430宽度
152凹部边界440厚度
156凹部边界450凹部边界
160支撑柱500支撑柱
170支撑柱502 508 支撑组件
180补强组件510距离
190金属补强薄板520宽度
192包覆组件540厚度
194连接组件550凹部边界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揭露一种电子装置,其利用支撑柱有效地增加上盖的强度,亦可避免面板受损。以下将以图示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参阅图1,图1是绘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电子装置,例如是一笔记型计算机,其包含有一上盖110与一底座120,其中面板140安装于上盖110与面板框架130之中,而底座120 —般则配置有一机壳部124与一凹部150,凹部150可以用来安装一键盘于其中,而机壳部IM则邻设于凹部150。当电子装置的上盖110关闭时,由于面板140的尺寸越来越大,而上盖110与面板框架130的强度仍无法有效避免面板140产生变形时。面板140将接触到底座120中凹部150的角隅122,其可能造成面板140的损坏,进而降低了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则利用支撑柱160与支撑柱170其分别设置于凹部150的凹部边界152与凹部边界156的附近,有效地增加了上盖110的强度,进而改善了上盖110受力时,而避免面板140产生变形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支撑柱160与支撑柱170分别平行于键盘的上下两端,其不仅可增加上盖110的强度,且可减少上盖110受力时的变形量。此外,支撑柱160与支撑柱170更可以进一步设置至少一补强组件180,以进一步增加上盖110的强度。此补强组件180可以是一金属板,或者是参阅图2的补强组件180, 其可以是例如多个短补强肋,垂直设置于支撑柱160与支撑柱170之间,以进一步地增加上盖110的强度。另参阅图3,补强组件亦可以是由一薄的金属板所构成的金属补强薄板190,其更可以包含两端的包覆组件192包覆于支撑柱160与支撑柱170的外侧,以及连接组件194 连接两侧的包覆组件192,以进一步地增加上盖110以及支撑柱160与支撑柱170的强度。 进一步参阅图4,其绘示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支撑柱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支撑柱400可包含有一主支撑组件402,形成于凹部边界450的附近,其中主支撑组件402的宽度420较佳地需大于上盖110厚度440的三倍,亦即上盖110厚度440若为1 毫米(millimeter ;mm),主支撑组件402的宽度420较佳地大于3毫米,且主支撑组件402 的边缘至凹部边界450的距离410较佳地小于2/3的主支撑组件402的宽度,即当主支撑组件402的总宽度420约为15毫米时距离410小于10毫米。因此可有效地避免面板140 因碰触到凹部的角隅而产生损坏。此外,支撑柱400的主支撑组件402的两边,更可以形成延伸组件404与延伸组件 406,以避免上盖110形成缩水痕(sink mark),且同时增加上盖110的强度。此外,延伸组件404与延伸组件406的宽度430较佳地大于主支撑组件402的宽度420的二分之一。另参阅图5,其是绘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支撑柱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支撑柱500较佳地是由多个支撑组件502/504/506/508所构成,其中支撑柱500的边缘,亦即支撑组件502的外侧边缘或支撑组件508的外侧边缘,至凹部边界550 的距离510,在支撑柱500的宽度520约为15毫米时,较佳地小于2/3支撑柱500的宽度 520,亦即约小于10毫米,以有效地避免面板140因碰触到凹部的角隅而产生损坏。此外, 支撑柱500的宽度520,亦即支撑组件502的外侧边缘至支撑组件508的外侧边缘的宽度 520较佳地大于上盖110厚度MO的三倍。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利用配置于凹部边界550上方附近的支撑柱可有效地增加上盖的强度。当电子装置的面板安装于上盖时,更可有效地避免面板受损。此外,支撑柱的两侧更可以利用延伸组件进一步增加上盖的强度,且可有效地避免上盖形成缩水痕。支撑柱与支撑柱之间更可以形成补强组件,例如是垂直设置于支撑柱之间的短补强肋、金属板或者是包含有包覆组件的金属补强薄板,以提升上盖的强度。特别是使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上盖的宽度大于280毫米,亦即使用在大于15. 6时的屏幕的笔记型计算机时,可有效地加强上盖的强度,并避免面板受损。其中,安装于上盖的面板仅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上盖的强度可以有效地被增加,故可以有效地保护安装于其上的任何电子组件,而非仅限定于面板。 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所述是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底座,具有一凹部;一键盘模块,设置于该凹部;以及一上盖,枢设于该底座,且该上盖具有至少一支撑柱,当该上盖盖合于该底座时,该支撑柱是对应于该凹部的至少一边界的位置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的宽度大于该上盖的厚度至少三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包含一主支撑组件与形成于该主支撑组件两侧的延伸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柱是由多个支撑组件形成于该上盖的该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补强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组件是多个短补强肋垂直于该至少一支撑柱,一金属板或具有包覆组件的一金属补强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更具有一机壳部,是邻设于该凹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有一上盖与一底座。上盖包含有至少一支撑柱形成于内侧,且对应于底座的一凹部的至少一边界的位置。支撑柱的宽度大于上盖的厚度至少三倍。此外,支撑柱的边缘距离凹部的边界小于10毫米。所述的电子装置不仅可增加电子装置上盖的强度,亦可以避免面板因应力集中而损坏的情况。
文档编号G06F1/18GK102281730SQ2010102032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林伯安, 秦德森, 陈建宏, 黄俊智 申请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