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多个区块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413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多个区块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通常用以提供面板触控点的坐标。详细而言,触控点的坐标通常是由比 较使用者触碰面板与未触碰面板时,所读取到的电压与电流的差异来计算出,此类的触控 面板举例而言允许使用者选择功能表物件、读取手写内容、撰写邮件或画符号。触控面板可 为单独面板或与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整合。在某些情况下,连接于集成电路可用以监控触碰事件的接线端点的数量有限。举 例而言,如果用以监控触碰事件的标准集成电路具有总共最多N个(Nmax)用来连接于Nmax 读出接线端点的通道,当(m+n)超出Nmax的值时,即需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成电路来监控所 有触控感应单元的触碰事件。因此,需要设计触控面板减少接线端点的通道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在具有配置成二维阵列且以双坐标来表示的触 控胞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坐标。详细来说,位于列中的触控胞电 性连接于第一感应元件,而位于行中的触控胞则电性连接于第二感应单元。第一感应元件 可配置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触控区块内。每一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具有区块感应元件,以界定 区块坐标。在某一触控区块中的部分第一感应元件电性串联于另一触控区块中的相应的第 一感应元件,如此,可以减少连接于第一感应元件的接线端点的数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包含基板 与触控感应单元。基板包含多个触控区块。触控感应单元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多个第二 感应元件以及多个区块感应元件。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内,每 一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方位,以界定第一坐标。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 于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内,每一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二方位,以界定第二坐标。前 述这些区块感应元件配置于前述这些触控区块中相应的一触控区块内,以界定区块坐标。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含多个第一边缘桥接线,其中位于前 述这些触控区块的其中一触控区块的至少部分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通过前述这些第一 边缘桥接线,以分别与位于前述这些触控区块的至少其中另一触控区块的前述这些第一感 应元件中的多个相应者串联。前述这些第一边缘桥接线可平行配置或以交叉方式配置。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包含第一触控区块与第二触控区块,且 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第一组第一感应 元件位于第一触控区块内,而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二触控区块内。此外,电容式触控 面板更包含多个第一边缘桥接线,用以将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前述这些第一 感应元件与前述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相应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分别串联。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包含第一触控区块、第二触控区块、第
5三触控区块以及第四触控区块,且第一触控区块、第二触控区块、第三触控区块以及第四触 控区块配置成二维阵列。此外,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 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一触控区块与第三触控区块内,而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 二触控区块与第四触控区块内。再者,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包含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 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第一触控区块与第二触控区块内,而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第 三触控区块与第四触控区块内。在本实施例中,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含多个第一边缘桥接线与多个第二边缘桥接 线。前述这些第一边缘桥接线,用以将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前述这些第一感 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相应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分别串联。前述这些第二边 缘桥接线,用以将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二 感应元件中的相应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分别串联。为监控触控事件,触控面板更包含多个第一接线端点、多个第二接线端点、多个第 三接线端点以及驱动集成电路。前述这些第一接线端点电性连接于至少部分前述这些第一 感应元件。前述这些第二接线端点电性连接于至少部分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前述这些 第三接线端点电性连接于前述这些区块感应元件。驱动集成电路电性连接于第一接线端 点、第二接线端点以及第三接线端点,用以驱动第一感应元件、第二感应元件以及第三感应 元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板具有第一侧与相对的第二侧,其中第一感应元件与第 二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侧上,且区块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中的一个。此处,基板 可包含显示面板。基板可包含刚性印刷电路板或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再者,基板可为透明基板。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多个第一感测垫,前述这 些第一感测垫彼此串联,且每一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包含多个第二感测垫,前述这些第 二感测垫彼此串联。一个或多个感测垫一般配置于靠近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感应元件的交 错点或配置于前述交错点上,以形成触控胞。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方法。触控 面板包含基版与触控感应单元。触控感应单元配置于基板之上,其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 与多个第二感应元件。每一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方位,以界定第一坐标。每 一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二方位,以界定第二坐标。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方法包含将基板配置成第一触控区块与第二触控区块;将前 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成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第一组第一感应 元件位于第一触控区块内且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二触控区块内;将第一组第一感应 元件中的至少部分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中相 应者电性串联;以及提供第一区块感应元件于第一触控区块,以界定第一区块坐标,以及提 供第二区块感应元件于第二触控区块,以界定第二区块坐标。此外,前述方法更包含电性连接部分第一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一感应接线端点;电 性连接至少部分第二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二感应接线端点;电性连接第一区块感应元件与第二区块感应元件至第一区块接线端点与第二区块接线端点;提供驱动电路以驱动第一感应 接线端点、第二感应接线端点、第一区块接线端点以及第二区块接线端点。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方法更包含将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成第一组第 二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将第一触控区块配置成第三区块与第四区块以及配置 第二处控区块成第五区块与第六区块,使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三区块与第四区块, 使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五区块与第六区块,使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第三区块与 第五区块,使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第四区块与第六区块;将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 至少部分第二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中相应者电性 串联;第一区块元件包含第三区块元件与第四区块元件,第三区块元件位于第三区块以界 定第三区块坐标,第四区块元件位于第四区块以界定第四区块坐标;以及第二区块元件包 含第五区块元件与第六区块元件,第五区块元件位于第五区块以界定第五区块坐标,第六 区块元件位于第六区块以界定第六区块坐标。此外,前述方法更包含电性连接部分第一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一感应接线端点;电 性连接至少部分第二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二感应接线端点;电性连接第一区块感应元件至第 一区块接线端点,电性连接第二区块感应元件至第二区块接线端点,电性连接第三区块感 应元件至第三区块接线端点,电性连接第四区块感应元件至第四区块接线端点;以及提供 驱动电路以驱动第一感应接线端点、第二感应接线端点、第一区块接线端点、第二区块接线 端点、第三区块接线端点以及第四区块接线端点。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 明如下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4a至图4d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触控胞的不同配置图;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6a至图6d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区块的不同配置图;图7a至图7d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区块内连接件的示意图;图8a至图8f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以不同方式来实现的触控胞的剖面 图;图9a至图9d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以不同方式来于显示面板上配置触 控区块的示意图;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区块内连接件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 组件面板20 触控感应单元
21 显示面板201 区块
202 区块203 区块
204 区块30 触控胞
31 感测垫42 读出接线端点
421 第一组读出接线端点422 第二组读出接线端点
44 读出接线端点46 区块接线端点
48 边缘桥接线481 边缘桥接线
482 边缘桥接线48x 边缘桥接线
48y 边缘桥接线48m 边缘桥接线
48m-l 边缘桥接线50 集成电路
52 连接件302 胞元层
304 区块层148 连接件
310 基板320 绝缘层
330 金属桥150 可挠性印刷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绘示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触控面板包含组件面板 或基板,以及触控感应单元。如图1所示,组件面板10具有触控感应单元20,触控感应单 元20具有电容触控区以感应触控。触控感应单元20可为长方形,使任何位于触控感应单 元20内的触控点Q皆能以坐标(X,y)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在组件面板10上但位于触 控感应单元20外的一个或多个边界可为非必要或可被忽略。在组件面板10上,触控感应单元20包含多个触控胞(touch cell) 30,每一触控 胞30具有一特定的χ与y坐标。如图2所示,具有相同y坐标的所有触控胞30皆电性连
接于读出接线端点44的其中一者,读出接线端点44包含Yl.....Yn,而具有相同χ坐标的
所有触控胞30皆电性连接于读出接线端点42的其中一者,读出接线端点42包含Xl.....
Xm。为达监控触碰事件的目的,接线端点Xl.....Xm与Yl.....Yn通过连接件52连接于
集成电路50。集成电路50具有大量的通道(图中未示),每一前述这些通道连接于一个读 出接线端点。当触碰产生时(发生在位于X坐标与Y坐标的触控胞30),会导致连接于触控 胞30的导线间的电容改变,此电容值的改变可为集成电路50所感测。举例而言,如果触控 胞遭到触碰,集成电路50感应连接于接线端点Xi与Yj导线间的电容的改变,且可辨识出 触控胞Q的坐标(xi,yj)。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另外的Z坐标,其用以表示触控感应单元 20被划分为若干区块时,每一区块各自代表的一个坐标,亦即Z坐标,于后面段落中说明。在某些情况下,连接于集成电路可用以监控触碰事件的接线端点的数量有限。举 例而言,如果用以监控触碰事件的标准集成电路具有总共最多N个(Nmax)用来连接于Nmax 读出接线端点的通道,当(m+n)超出Nmax的值时,即需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成电路来监控所 有触控感应单元的触碰事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所有触控胞的X坐标与Y坐标的数目超过特定数值时,通过 将触控感应单元20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块而达降低集成电路的数目。通过上述划分法, 用以连接于触控胞30的X接线端点42与Y接线端点44的总数目,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来降低其总数目。举例而言,如果集成电路仅具有Nmax个用以连接于X接线端点与Y 接线端点来执行触碰事件的监控的通道,且χ坐标与y坐标的总数目(或者Ctotal)较Nmax 为大但小于或等于2NmaX-4时,则可将触控感应单元20配置成两个具有区块感应元件(zl 与z2)的触控区块(例如区块201与区块202),如图3所示,每一前述这些区块感应元件电 性连接于区块接线端点46。如图3所示,触控胞Ql的坐标为(xi,yj),而触控胞Q2的坐标为(xk,yj)。Ql位 于区块感应元件zl内,而Q2位于区块感应元件z2内。区块感应元件zl与z2各自电性连 接于区块接线端点Zl与Z2。触控胞Ql与Q2及其它位于同列中的触控胞通过感应元件Syj 电性连接于接线端点Yj,因此坐标yj可通过接线端点Yj来决定。触控胞Ql及其它位于 同行中的触控胞通过感应元件Sxi来电性相连。触控胞Q2及其它位于同行中的触控胞通 过感应元件Sxk来电性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元件Sxi与Sxk通过边缘桥接线48电性 连接于接线端点Xi。如此,坐标xi与xk可通过接线端点Xi、Zl及/或Z2来决定。因此, 不需感应元件Sxk的读出接线端点。接线端点42、44与46皆连接于同一集成电路(如图 2所示)以监控触碰事件。实际上,Ql的坐标为&1,7」,21),而02的坐标为(xi,yj,z2)。 如果触碰事件发生于触控胞Ql,集成电路可通过接线端点Xi,Yj与Zl (而非Z2)来感应电 容的变化。此外,如果触碰事件发生于触控胞Q2,集成电路可通过接线端点Xi,Yj与Z2(而 非Zl)来感应电容的变化。因此,可仅将区块感应元件zl与z2的其中一个区块感应元件 电性连接于集成电路上的其中一个通道。在触控感应单元中的触控胞30可应用不同的设计与配置。举例而言,触控胞30 可为如图4a所示的方形,另外,触控胞30可为方形但如图4b所示倾斜45度。值得注意的 是,如图4a与图4b所示的每一触控胞30皆有一个特定的坐标(X,y)。如此,位于j列中 的触控胞30通过在y方位的感应元件Syj来电性连接,而位于i行中的触控胞30通过在χ 方位的感应元件Sxi来电性连接。如图4c中的配置,只有在每隔一列中的触控胞30通过 感应元件Sy电性连接,且只有在每隔一行中的触控胞30通过感应元件Sx电性连接。每一 感应元件Sy包含多个串联的y感测垫(sensing pad) 31,且每一感应元件Sx包含多个串 联的χ感测垫31。在如此配置下,触控胞30实质上由长方形虚线界定在交错点,且每一触 控胞30包含四个感测垫31的部分。如图4d所示为具有相同配置的六角形阵列的触控胞。 上述触控胞30仅为举例说明,但不限于此。若有必要亦可有效地将y坐标的数目减少。如图5所示,触控感应单元20分成四 个触控区块(例如区块201、区块202、区块203以及区块204),其中四个触控区块分别包含 四个区块感应元件zl、z2、z3与z4,且区块感应元件各自电性连接于区块接线端点Zl、Z2、 Z3与Z4。各区内的触控胞Ql、Q2、Q3与Q4通过感应元件Sxi、Sxk, Syj与Syl电性相连, 且通过边缘桥接线48x与48y连接于接线端点Xi与Yj,因此可通过接线端点Xi、Yj、Zl、 Z2、Z3 与 Α 来决定坐标(xi, yj),(xk, yj),(xi, yl)与(xk, yl)。触控感应单元20可依据坐标的数目与触控感应单元的布线而划分为不同的区 块。举例而言,触控感应单元可划分为如图6a中所示的两个区块,触控感应单元可划分为 如图6b与图6c中所示的三个区块,触控感应单元亦可划分为如图6d中所示的六个区块。 一般而言,触控感应单元可被划分为LXK个区块,前述L与K皆为正整数且皆等于或大于 1。
9
区块内连接件通过边缘桥接线面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举例而言,所有连接于读出 接线端点42的χ坐标皆如图7a与图7b所示通过区块感应单元zl连接。如图7a所示, 具有坐标xl与x2m的触控胞通过边缘桥接线48i电性连接于接线端点XI,具有坐标x2与 x2m-l的触控胞通过边缘桥接线482电性连接于接线端点X2,且具有坐标xm与xm+Ι的触控 胞通过边缘桥接线48m电性平行连接于接线端点Xm(其组合请参照图3)。如此,边缘桥接 线或位于触控感应单元20外的区块内连接件之间不会有交错。如图7b所示,具有坐标xl 与xm+Ι的触控胞通过边缘桥接线48i电性连接于接线端点XI,具有坐标x2与xm+2的触控 胞通过边缘桥接线482电性连接于接线端点X2,且具有坐标xm与x2m的触控胞通过边缘桥 接线48m电性连接于接线端点Xm。如上所述,区块内连接件与介于两个区块内连接件的绝 缘层之间的多个交错点为必须。在如图7c所示的本实施例中,读出接线端点XI、X2...位于区块感应元件zl之 外,而读出接线端点Xm+l、Xm+2...位于区块感应元件z2之外,且在区块内连接件之间没有 交错点。在如图7d所示的本实施例中,读出接线端点分为两组421与422,属于第一组421
的读出接线端点XI、X3.....Xm-I位于zl之外,而属于第二组422的读出接线端点Xm+1、
Xm+3.....X2m-1位于z2之外,且在区块内连接件之间没有交错点。如此,每一组中的读出
接线端点可被隔开。如果触控感应单元沿着y轴分成两个区块(如图6a所示),其区块内连接件可相 同于图7a至图7d所示的区块内连接件。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触控胞或触控点皆以三种坐标χ、y与ζ来表示。每一触控胞 30连接于三个电性分离的导电区,以致当触控胞遭触碰时,可通过如图3与图5所示的X接 线端点42、Y接线端点44与Z接线端点46来感应其电容值的变化。在具有形状与配置如 图4a所示的触控胞30的触控感应单元中,位于触控胞30内的导电元件(例如感应元件) xl、yl与zl可以图8a所示的方式来配置。图8b所示为触控胞30的剖面图。在单元内连 接件中,位于一个触控胞内的导电元件xl电性连接于位在邻近触控胞内的导电元件xl,以 形成读出线XI。同样地,位于一个触控胞内的导电元件yl电性连接于位在邻近触控胞内的 导电元件yl,以形成读出线Y1。此外,位于同一区块的所有导电元件zi连接于读出接线端 ;Zi0如图8b所示,导电元件yl与zl例示性地位于基板310的不同侧。导电元件xl与 yl通过绝缘层320隔离。在如图8c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导电元件xl例示性地为绝缘层 320所包覆,且导电元件yl例示性地包含两个位于绝缘层320的不同侧的导电区,前述这些 导电区通过金属桥330来连接。在如图8d所示的又一实施例中,绝缘层320亦包覆部分导 电元件yl。如图8f所示的实施例除了导电元件yl与zl通过绝缘层320而非基板310来 将导电元件yl与zl分隔外,其相同于如图8c所示的实施例。在再一实施例中,导电元件 zl可设计成介于导电元件xl与yl间的金属丝网。导电元件xl、yl与zl可形成于同一层 中。在如图8b至图8f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电元件yl例如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ΙΤ0)、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0)或氧化铝锌(aluminum zinc oxide, AZO)来形 成,且导电元件xl例示性地为金属层或氧化铟锡层的部分。在如图8e所示的实施例中,所 有导电元件yl亦可由氧化铟锡或金属来形成。在具有形状与配置如图4b所示的触控胞30的触控感应单元中,位于触控胞30中的导电元件的配置与图8a中的导电元件的配置不同,然而,其触控胞的剖面可相同于图8b 至图8e中的触控胞的剖面。在具有形状与配置如图4c与图4d所示的触控胞30的触控感应单元中,如图8b 至图8e所示的层状结构可在介于Yj与Xi间的交错点实现。位于四个在交错点附近的分 区的配线可由氧化铟锡及/或薄金属丝网来形成,以延伸至位于触控感应单元20内的触控 区(请参照图4与图5)。氧化铟锡及/或金属丝网配线可增强相应触控胞的感应电容。由 于区块内连接件,连接于通道的读出线上的电阻会变的太高,以致于无法由集成电路驱动, 此时,可通过加厚及/或加宽至少部分读出线的方式来减低前述电阻。举例而言,可增加导 电元件Xl与yl的宽度与厚度。同样地,可加厚或加宽在相邻触控胞中连结于相应导电元 件Xl与yl的导线。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单元20或触控面板10 (请参照图1)可配置于显 示面板或集成显示面板的顶端面。在包含上基板S2与下基板Sl的显示面板21中,当上基 板S2面对观看者时,如图9a与图9b所示的触控面板20可直接配置于上基板S2上。如图
9a所示,用以实现Z坐标zl、z2、...的区块层304与用以实现导电元件xl、x2.....yl、
y2,...的胞元层302可配置于上基板S2上。在如图9b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胞元层302 配置于上基板S2的顶端面,而区块层304配置于上基板S2的另一面。在如图9c与图9d所 示的又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形成于分离或辅助基板310上。在如图9c所示的实施例中, 胞元层302与区块层304皆配置于基板310的顶端面。在如图9d所示的实施例中,胞元层 302配置于基板310的顶端面,而区块层304配置于基板310的底端面。此外,区块层304 亦可直接配置于显示面板的基板S2的顶端面。基板310可以具有光学透明性的材料(例 如玻璃、聚合物)来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基板310亦可配合不同的需求而为刚性印刷电 路板或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其中触控面 板的触控感应单元根据集成电路通道的数目与触控胞30的χ坐标和y坐标的总数量,将其 分为多个区块以减少集成电路的数量。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足以将位于一个区块 中的部分读出线连接于位在另一区块中的读出线。举例而言,在如图10所示的触控面板,
仅有位于区块z2中的读出线Xj+1.....X2j-l、X2j通过位于区块zl中的相应读出线来连
接于接线端点X1、X2、· . ·、Xj。只要读出接线端点Z1、Z2、X1、X2、· · ·、Xj、X2m_l、X2m的总 数目没有超过集成电路50的通道数目,则位于区块z2中且连接于接线端点X2m-1与X2m 的读出线并未连接于zl。总而言之,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电容式触控面板,其以基板作为触控感应单元的 基底。基板可配置成多个触控区块,触控感应单元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与多个第二感应 元件配置在触控区块中,以感应使用者的触碰。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方位以界定第一 坐标,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二方位以界定第二坐标。此外,触碰感应单元更包含多个区块 感应元件配置于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内以界定区块坐标。每一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多 个第一感测垫,前述这些第一感测垫彼此串联,且每一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包含多个第 二感测垫,前述这些第二感测垫彼此串联。此外,每一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在一交错点与 前述这些第二感应元件的其中一者交错,且触控胞形成在交错点。在一实施例中,基板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中第一感应元件与
11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侧上,且区块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中的一个。此外,前 述基板可为显示面板。在另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包含辅助基板,辅助基板配置于触控感应 单元与显示面板之间。上述基板可为印刷电路板,上述基板亦可为透明基板,此外,其可为刚性基板或可 挠性基板。本发明实施例亦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方法,电容式触控面板包含基 板,前述基板用以作为触控感应单元的基底。触控感应单元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多个第 二感应元件。每一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一方位以界定第一坐标,且每一前述这 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第二方位以界定第二坐标。前述方法包含首先,将基板配置成第一 触控区块与第二触控区块;接着,将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成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与 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第一触控区块内且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 于第二触控区块内;再者,将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第一感应元件与第二组第 一感应元件中的前述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中相应的第一感应元件电性串联;然后,提供第一 区块感应元件于第一触控区块,以界定第一区块坐标,以及提供第二区块感应元件于第二 触控区块,以界定第二区块坐标。上述方法更包含首先,电性连接部分第一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一感应接线端点; 接着,电性连接至少部分第二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二感应接线端点;再者,电性连接第一区块 感应元件与第二区块感应元件至第一区块接线端点与第二区块接线端点;然后,提供驱动 电路以驱动第一感应接线端点、第二感应接线端点、第一区块接线端点以及第二区块接线 端点。值得注意的是,区块内连接件可以导线来实现,前述导线配置于触控面板10(例 如图10所示的触控面板;图9a与图9b中的S2 ;图9c与图9d中的310)的基板上。如图 11所示,区块内连接件亦可以连接件148来实现,连接件148具有一条或多条带状电缆、可 挠性印刷电路150或其类似物。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包含多个触控区块;以及一触控感应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这些触控区块内,每一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一第一方位以界定一第一坐标;多个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这些触控区块内,每一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一第二方位以界定一第二坐标;以及多个区块感应元件,每一这些区块感应元件配置于这些触控区块中相应的一者内以界定一区块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第一边缘桥接线,其中位于这些触控区块的其中一个触控区块的至少部分这些第 一感应元件通过这些第一边缘桥接线分别与位于这些触控区块的至少其中另一个触控区 块的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中的多个相应者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边缘桥接线平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部分这些第一边缘桥接线以 一交叉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这些触控区块包含一第一触 控区块以及一第二触控区块,且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一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 一触控区块内;以及一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块内;其中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含多个第一边缘桥接线,用以将该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 中的至少部分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与该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相应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分 别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这些触控区块包含一第一触 控区块、一第二触控区块、一第三触控区块以及一第四触控区块,该第一触控区块、该第二 触控区块、该第三触控区块以及该第四触控区块配置成二维阵列,其中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一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块与该第三触控区 块内,以及一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块与该第四触控区块内;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包含一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块与该第二触控区 块内,以及一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三触控区块与该第四触控区块内;其中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含多个第一边缘桥接线,用以将该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 中的至少部分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与该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相应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分 别串联;以及多个第二边缘桥接线,用以将该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这些第二 感应元件与该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相应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分别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第一接线端点,电性连接于至少部分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多个第二接线端点,电性连接于至少部分这些第二感应元件;以及多个第三接线端点,电性连接于这些区块感应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驱动集成电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接线端点、该第二接线端点以及该第三接线端点, 用以驱动该第一感应元件、该第二感应元件以及该第三感应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第一侧与一相 对的第二侧,其中该第一感应元件与该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该第一侧上,且该区块感应元 件配置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中的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含一显示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辅助基板,配置于该触控感应单元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含一透明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含一印刷电路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这些第一感应元件包含 多个第一感测垫,这些第一感测垫彼此串联,且每一这些第二感应元件包含多个第二感测 垫,这些第二感测垫彼此串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与每 一这些第二感应元件于一交错点交错形成一触控胞。
16.一种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式触控面板,包含 一基板;以及一触控感应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之上,该触控感应单元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每一 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一第一方位以界定一第一坐标;以及多个第二感应元件,每一这 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一第二方位以界定一第二坐标;该方法包含 将该基板配置成一第一触控区块与一第二触控区块;将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成一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与一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该第 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一触控区块内且该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二触控区块 内;将该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第一感应元件与该第二组第一感应元件中的 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中相应者电性串联;以及提供一第一区块感应元件于该第一触控区块,以界定一第一区块坐标,以及提供一第 二区块感应元件于该第二触控区块,以界定一第二区块坐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电性连接部分该第一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一感应接线端点;电性连接至少部分该第二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二感应接线端点;以及 电性连接该第一区块感应元件与该第二区块感应元件至一第一区块接线端点与一第 二区块接线端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提供一驱动电路以驱动该第一感应接线端点、该第二感应接线端点、该第一区块接线 端点以及该第二区块接线端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将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成一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与一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 将该第一触控区块配置成一第三区块与一第四区块以及将该第二触控区块配置成一 第五区块与一第六区块,使第一组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三区块与第四区块,使该第二组 第一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五区块与第六区块,使该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该第三区块与第五区块,使该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位于该第四区块与第六区块;将该第一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至少部分第二感应元件与该第二组第二感应元件中的 这些第二感应元件中相应者电性串联;该第一区块元件包含一第三区块元件与一第四区块元件,该第三区块元件位于该第三 区块以界定一第三区块坐标,该第四区块元件位于该第四区块以界定一第四区块坐标;以 及该第二区块元件包含一第五区块元件与一第六区块元件,该第五区块元件位于该第五 区块以界定一第五区块坐标,该第六区块元件位于该第六区块以界定一第六区块坐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电性连接部分该第一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一感应接线端点; 电性连接至少部分该第二感应元件至多个第二感应接线端点;电性连接该第一区块感应元件至一第一区块接线端点,电性连接该第二区块感应元件 至一第二区块接线端点,电性连接该第三区块感应元件至一第三区块接线端点,电性连接 该第四区块感应元件至一第四区块接线端点;以及提供一驱动电路以驱动该第一感应接线端点、该第二感应接线端点、该第一区块接线 端点、该第二区块接线端点、该第三区块接线端点以及该第四区块接线端点。
21.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包含多个触控区块;以及一触控感应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包含多个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这些触控区块内, 每一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配置于一第一方位以界定一第一坐标;多个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 这些触控区块内,每一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配置于一第二方位以界定一第二坐标;多个边缘 桥接线,位于这些触控区块的其中一触控区块的至少部分这些第一感应元件通过部分这些 边缘桥接线分别与位于这些触控区块的至少其中另一者的这些第一感应元件中的多个相 应者串联,位于这些触控区块的其中一者的至少部分这些第二感应元件通过部分这些边缘 桥接线分别与位于这些触控区块的至少其中另一触控区块的这些第二感应元件中的多个 相应者串联;以及多个区块感应元件,每一这些区块感应元件配置于这些触控区块中相应 的一者内以界定一区块坐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在具有配置成二维阵列且以双坐标来表示的触控胞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本发明提供了第三坐标。详细来说,位于列中的触控胞电性连接于第一感应元件,而位于行中的触控胞则电性连接于第二感应单元。第一感应元件可配置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触控区块内。每一前述这些触控区块具有区块感应元件,以界定区块坐标。在某一触控区块中的部分第一感应元件电性串联于另一触控区块中的相应的第一感应元件,如此,可以减少连接于第一感应元件的接线端点的数目。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1957701SQ20101051321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李锡烈, 杨敦钧, 陈政安, 黄伟明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