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523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可提供收音功能的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超音波式等触控面板, 其中以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为最常见的产品。就电容式触控面板而言,可多点触控的特性提供更人性化的操作模式而使得电容式触控面板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以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言,无论使用者以何种介质碰触触控面板都可以进行操作,因而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便利性。另外,电阻式触控面板所需成本较低且电阻式触控面板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因而市场占有率较高。近年来,各式电子产品都不断朝向操作简便、小体积以及大荧幕尺寸的方向迈进, 特别是携带式的电子产品对于体积及荧幕尺寸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许多电子产品都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整合,以省略键盘或是操控按键所需的空间,进而使荧幕可配置的面积扩大。举例而言,智能型手机即为一种以具备触控显示面板作为销售特点的产品。为了提高触控显示面板可操作的面积,这类型产品大多将具备收音功能的麦克风配置在产品侧面。然而,这样的设计可能造成手机在收音功能上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备收音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在使用者可碰触的一侧配置收音芯片以达体积精简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升收音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触控感测元件以及一收音芯片。基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边区,其中周边区围绕透光区。触控感测元件配置在基板上。收音芯片配置在基板上,并位于周边区中。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如前所述的触控面板以及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配置在基板远离收音芯片的一侧。基于上述,本发明在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的触碰面上直接配置收音芯片。 如此一来,在不需额外的体积下,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即具备触控感测以及收音的功能。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2至图5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的多种实施方式。图6至图9为图1的触控感测元件沿剖线1-1’以及剖线11-11’的多种剖面结构。图10为图1的收音芯片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与图12分别为图10的收音芯片沿着剖线III-III’以及剖线IV-IV’的剖
面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触控面板;110:基板;112:透光区;114 周边区;120 触控感测元件; 122 第一感测串列;122A 第一感测垫; 122B 第一桥接线; 1 第二感测串列;124A:第二感测垫; 1MB:第二桥接线; 126 传输线;130 收音芯片;131 硅基板;133 控制晶体管;135 浮置栅极驻极体;135A 第一部份;135B 第二部份;137:隔板;139:挡墙;200 触控显示面板;210:显示面板;C:接触开口;D:漏极;Dl:第一延伸方向; D2:第二延伸方向; F:手指;G 控制栅极;S:源极;II、12、14、16 绝缘层;13、15 绝缘图案; 17 绝缘结构;116 凹槽;I-I,、ΙΙ-ΙΓ、III-III,、IV-IV,剖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一触控感测元件120以及一收音芯片130。基板110实质上具有一透光区112以及围绕透光区112的一周边区114,而收音芯片130则位于周边区114中。值得一提的是, 触控感测元件120以及收音芯片130皆配置在基板110上。因此,触控面板100在既有的面积设计下,即具备了触控感测的功能以及收音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例如是一覆盖板,其材质可为聚碳酸酯或是玻璃等透光且具支撑性的材料。收音芯片130可以在制作完成后采用玻璃-晶粒接合制程(Chip On Glass, COG)配置在基板110上,或是采用合适的制程直接制作在基板110上。在此,所谓合适的制程包括有沉积制程、微影蚀刻制程、退火制程等,但本发明不特别地局限收音芯片 130的制作方式。本实施例将收音芯片130直接配置在基板110上,可以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实现收音的功能。此外,覆盖板一般为电子产品中最外层的结构,本实施例将收音芯片 130配置在覆盖板(也就是基板110)上,更有助于提高收音芯片130的收音效果。另外,触控感测元件120例如包括位在透光区112中的多条第一感测串列122以及多条第二感测串列124。各第一感测串列122的第一延伸方向Dl可以与各第二感测串列 IM的第二延伸方向D2相交,甚至彼此垂直。举例而言,每一条第一感测串列12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122A以及将第一感测垫122A沿第一延伸方向Dl串接在一起的第一桥接线122B。相似地,每一条第二感测串列IM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124A以及将第二感测垫124A沿第二延伸方向D2串接在一起的第二桥接线124B。此外,触控感测元件120可以
4更包括有配置在周边区114中的传输线126,以将各第一感测串列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24 电性连接至一驱动芯片(未示出)。图2至图5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的多种实施方式。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 2,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元件120与收音芯片130例如配置基板110的同一侧,也就是使用者的手指F可触碰的一侧。由于,手指F可触碰的一侧为接近使用者的一侧,收音芯片 130可以直接接受到使用者的声音而具有理想的收音效果。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触控感测元件120与收音芯片130可分别配置在基板 110的相对两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具备良好的收音效果,收音芯片130可配置在使用者的手指F可触碰的一侧。除此之外,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4,基板110上可设有一凹槽116,而收音芯片130 则配置在凹槽116中。同时,触控感测元件120可与收音芯片130配置在同一侧。在此,凹槽116例如是设置在使用者的手指F可碰触的一侧,即收音芯片130是配置在基板110接近使用者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板110上可以设置有另一凹槽(未示出)以配置触控感测元件120而使触控面板100具有平坦的触碰面。当然,由图5可知,触控感测元件120可选择性地配置在基板110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以使基板110在使用者可碰触的一侧具有平坦的触碰面。以上的剖面结构皆示意性地表示触控感测元件120以及收音芯片130,但具体而言,触控感测元件120的剖面结构设计可如图6至图9所示。图6至图9为图1的触控感测元件120沿剖线1-1’以及剖线11-11’的多种剖面结构。请先同时参照图1与图6,触控感测元件120例如依照以下步骤加以制作。首先,利用一导电材料(例如透明导电材料) 形成第一感测垫122A、第一桥接线122B以及第二感测垫124A。然后,形成一绝缘层II,以覆盖住第一感测垫122A、第一桥接线122B以及第二感测垫124A,其中绝缘层Il具有多个暴露出第二感测垫124A的接触开口 C。随后,在绝缘层Il上形成第二桥接线124B以使第二桥接线124B通过接触开口 C电性连接第二感测垫124A。再者,在上述结构上形成另一绝缘层12以保护第一感测串列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24。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照图 1与图7,本实施例的制作方式与图6所示出的实施例的制作方式大致相同,不过本实施例系以岛状的绝缘图案13取代图6中的绝缘层II,其中绝缘图案13设置在第一桥接线122B 与第二桥接线124B之间。此外,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8,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元件120的制作方式可以是先以金属或是其他导电材料形成第一桥接线122B。然后,形成一绝缘层14覆盖在基板110 上,其中绝缘层14具有多个暴露出各第一桥接线122B两端的接触开口 C。随后,在绝缘层 14上以透明导电材料或其他导电材料形成第一感测垫122A、第二感测垫124A以及第二桥接线124B。此时,第一感测垫122A可通过接触开口 C连接至第一桥接线122B以构成第一感测串列122。之后,可在上述结构上形成一绝缘层12以保护第一感测串列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24。当然,请参照图9,可以利用岛状的绝缘图案15来取代前述的绝缘层14,其中绝缘图案15设置在第一桥接线122B与第二桥接线124B之间。另一方面,图1所示出的收音芯片130例如是一驻极体电容式收音芯片。图10为图1的收音芯片的俯视示意图,而图11与图12分别为图1的收音芯片沿着剖线III-III’ 以及剖线IV-IV’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0、11以及12,收音芯片130包括一硅基板131、一控制晶体管133、一浮置栅极驻极体135、一隔板137以及一挡墙139。控制晶体管133配置在硅基板131上,且控制晶体管133包括一控制栅极G、一源极S以及一漏极D, 其中源极S与漏极D设置在硅基板131中,控制栅极G位于硅基板131上,且源极S与漏极 D位于控制栅极G的相对两侧。浮置栅极驻极体135包括位于控制栅极G与硅基板131之间的一第一部位135A 以及悬浮在硅基板131上的一第二部位135B。隔板137配置在硅基板131上。挡墙139配置在硅基板131与隔板137之间,以将浮置栅极驻极体135包覆在硅基板131与隔板137 之间。具体而言,控制晶体管133还可包括一绝缘层16以及一绝缘结构17,其中绝缘层16 可以隔离浮置栅极驻极体135与硅基板131,而绝缘结构17用以隔离控制栅极G以及浮置栅极驻极体135。经过控制晶体管133的操作可以使浮置栅极驻极体135具有电极性。由图12可知,浮置栅极驻极体135的第二部份135B悬浮在硅基板131与隔板137之间。当声波传递至收音芯片130时,悬浮的第二部份135B可随声波震动。此时,第二部份135B与硅基板 131之间的电容值将随的改变,而可做为声音的判别。在一实施例中,收音芯片130可连接至一放大器(未示出)以将其产生的信号放大而有利于进行声波的识别。当然,上述内容仅是举例说明收音芯片130的一种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示意图。请参照图13,触控显示面板200 包括了前述的触控面板100以及一显示面板210。其中触控面板100的收音芯片130与显示面板210分别位于基板110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收音芯片130所在一侧为接近使用者的一侧,所以收音芯片130可以具有理想的收音效果。另外,使用触控显示面板200 的电子装置可以省略额外设置收音元件所需体积而有助于缩减整体体积大小。综上所述,本发明将收音芯片配置在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接近使用者的一侧。因此,收音芯片可具有理想的收音效果。另外,收音芯片的配置不会造成整体体积的增加而有助于达到体积精简的需求。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边区,其中该周边区围绕该透光区;一触控感测元件,配置在该基板上;以及一收音芯片,配置在该基板上,并位于该周边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控感测元件与该收音芯片配置在该基板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控感测元件与该收音芯片分别配置在该基板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具有一凹槽,且该收音芯片配置在该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与该收音芯片共同定义出一平坦的触碰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收音芯片为一驻极体电容式收音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收音芯片包括一硅基板;一控制晶体管,配置在该硅基板上,该控制晶体管包括一控制栅极、一源极以及一漏极,其中该源极与该漏极设置在该硅基板中,该控制栅极位于该硅基板上,且该源极与该漏极位于该控制栅极的相对两侧;一浮置栅极驻极体,包括位于该控制栅极与该硅基板之间的一第一部位以及悬浮在该硅基板上的一第二部位;一隔板,配置在该硅基板上;以及一挡墙,配置在该硅基板与该隔板之间,以将该浮置栅极驻极体包覆在该硅基板与该隔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触控感测元件包括多条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条第二感测串列,各该第一感测串列的一第一延伸方向相交于各该第二感测串列的一第二延伸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为一覆盖板。
10.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以及一显示面板,配置在该基板远离该收音芯片的一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触控感测元件以及一收音芯片。基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边区,其中周边区围绕透光区。触控感测元件配置在基板上。收音芯片配置在基板上,并位于周边区中。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455818SQ20101053206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政杰, 马志远 申请人: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