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支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913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局支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办公室等中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适当化的布局支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等中设置用于业务的各种设备,已知有用于提供有关这些设备的配置的信息的技术。例如有以下的技术分析办公室中的业务的工作风格(贸易型、计划型、集中型、 交易型等工作风格),从而决定办公室所需的设备(装备),或者判定能否在办公室内配置所决定的各设备,并进行各设备的布局(参照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1-184375号)。在设置了复印机或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办公室中,用户除了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去取输出物的移动之外,还进行各种移动。例如,从自己所属的办公室移动至其他的办公室(部署)或会议室等,或者移动至办公室内的文件架或共享空间等。当在这样的移动中顺便经由并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取得输出物的情况下,若图像形成装置远离其移动路径,则用户要绕道,存在不方便且办公效率降低的问题。此外,在对分析业务的工作风格而决定为办公室中需要的各设备进行布局的上述技术中,不能满足决定考虑了用户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适当的配置等期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出用户容易在移动中顺便走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布局支持装置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为了达到该目的的作为本发明的要旨的特征在于以下各项的发明。1一种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路径取得部,按照每个用户,取得使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在所述规定区域内的移动路径;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该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配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求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以及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求出的所述推荐配置。在上述发明中,基于设置了图像形成装置的规定区域内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求出该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而显示。例如,求出接近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而显示。由此,能够推荐(提案)即使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额外的移动也较少的配置。管理者等参考该推荐配置,从而能够在即使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负担也较少的方便的场所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1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对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赋予与该移动路径对应的利用频度的权重。在上述发明中,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考虑该多个移动路径每一个的利用频度,并对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赋予与该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对应的权重。然后,基于加权了的移动路径,求出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由此,能够推荐与利用频度低的移动路径相比,更接近利用频度高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若采用该推荐配置,则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时的负担(额外的移动)进一步减少,提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的效率。312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频度取得部,取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进行与所述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从而求出所述推荐配置。在上述发明中,考虑用户之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频度的差异,基于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图像形成装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求出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而显示。由此,能够推荐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频度低的用户的移动路径相比,更接近使用频度高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若采用该推荐配置,则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频度高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时的负担(额外的移动)进一步减少,提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的效率。此夕卜,还能够使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时的用户之间的负担的平衡适当化,还提高用户整体在该经由移动时的效率、即、共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整体的作业效率。413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设置场所信息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在所述规定区域内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可设置场所的信息,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在经由该可设置场所时相对于在利用所述移动路径时的增加距离,针对各可设置场所进行评价,从而求出所述多个可设置场所中的最佳设置场所作为所述推荐配置。在上述发明中,基于在经由该可设置场所时相对于在利用移动路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时的增加距离,评价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可设置场所中的每一个可设置场所。例如,增加距离短的可设置场所提高评价,增加距离长的可设置场所降低评价。 通过该评价,作为推荐配置而求出在多个可设置场所中的最佳设置场所而显示。由此,管理者等能够容易掌握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最佳的设置场所。54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增加距离设为所述移动路径与所述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在上述发明中,将增加距离设为(近似为)移动路径与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运算)来求出具有合理性的增加距离。645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评价中,考虑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以及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合计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在上述发明中,在考虑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而进行评价的情况下,例如达成率高的可设置场所提高评价,达成率低的可设置场所降低评价。此外,在考虑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增加距离的合计而进行评价的情况下,例如,增加距离的合计短的可设置场所提高评价,增加距离的合计长的可设置场所降低评价。 在考虑两者的情况下,例如越是按照每个用户的增加距离的比例接近目标(达成率高),且增加距离的合计短(接近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可设置场所,其评价越高。通过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基于增加距离的评价,从而求出更加适当的最佳设置场所 (推荐配置)。746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求出代表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所述增加距离即代表增加距离,并利用该代表增加距离进行所述评价。在上述发明中,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利用用于代表该多个移动路径的增加距离即代表增加距离,进行4所述的评价,从而能够对该用户(该用户的多个移动路径)进行更适当的评价。对代表增加距离,可以采用从多个移动路径中作为代表而选择的其中一个移动路径的增加距离,也可以采用根据多个移动路径的各增加距离求出的代表值。该代表值包含平均值、中央值(中位)、模式等。817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在布局图上显示所述求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在上述发明中,通过在布局图上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能够外观上容易知道地显示要推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918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各用户的座位位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座位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规定位置的规定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被检测到通过了所述规定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通过信息,将连接了所述用户通过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的座位位置与所述规定位置的路径识别为该用户的移动路径。在上述发明中,对于被检测到通过规定区域内的规定位置的用户,将连接该用户的座位位置与规定位置的路径识别(估计)为移动路径。通过这样的规定位置的通过检测, 可容易求出用户的移动路径。109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位置是用于用户出入所述规定区域的出入口。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推荐(提案)当各用户从规定区域的出入口出入而移动时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对于各用户来说,额外的移动少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11一种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部的作用移动路径取得部,按照每个用户,取得使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在所述规定区域内的移动路径;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该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配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求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以及
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求出的所述推荐配置。1211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对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赋予与该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对应的权重。131112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起到使用频度取得部的作用,所述使用频度取得部取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进行与所述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从而求出所述推荐配置。141113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起到可设置场所信息取得部的作用,所述可设置场所信息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在所述规定区域内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可设置场所的信息,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在经由该可设置场所时相对于在利用所述移动路径时的增加距离,针对各可设置场所进行评价,从而求出所述多个可设置场所中的最佳设置场所作为所述推荐配置。1514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距离设为所述移动路径与所述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161415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在所述评价中,考虑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以及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合计中的至少其中一个。171416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求出代表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所述增加距离即代表增加距离,并利用该代表增加距离进行所述评价。181117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的作用所述显示部在布局图上显示所述求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191118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的作用所述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各用户的座位位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座位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规定位置的规定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表示检测到通过了所述规定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通过信息 将连接了所述用户通过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的座位位置与所述规定位置的路径识别为该用户的移动路径。
2019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位置是用于用户出入所述规定区域的出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布局支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能够提出用户在移动中容易顺便走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由此能够在共用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时容易走到的场所设置图像形成装置,提高共用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整体的作业效率。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在用户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印刷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在用户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打印机属性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合机(MFP)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布局支持装置的信息收集终端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配置了用户终端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办公室的布局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信息收集终端生成的办公室的布局图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显示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显示了在追加设置图像形成装置时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显示了通过进行与每个用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而求得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用户从办公室内的自己的座位移动至会议室时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时必须要绕远的移动路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用户从办公室内的自己的座位移动至会议室时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时无需绕远的移动路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用户终端的文档的印刷指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用户终端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打印文件的印刷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信息收集终端提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详细表示了图17的步骤S405以及步骤S406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存储了每个用户终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频度、使用频度的比例、 距离的比例的表格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了考虑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而求得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估计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的结构的一例的图。CN 102542097 A
图22是表示通过图21的结构还能够估计办公室内的进出室以外的移动路径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5的结构。本系统5构成为,在办公室Ra 设置的LAN(局域网)等的网络2,连接了多台用户终端10、图像形成装置20、作为布局支持装置的信息收集终端50,且起到办公室Ra的进出室管理功能的多个安全门40连接到信息收集终端50。
图像形成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机功能、传真功能、后处理功能等的多功能复合机(MFP)。
图2表示用户终端10的概略结构。用户终端10具有对图像形成装置20发送扫描作业或打印作业等而委托执行的功能。用户终端10包括安装了 OS程序、图像形成装置 20的驱动器程序、用于生成/编辑文本或图像的应用程序等的个人计算机(PC)等。打印作业的投入等对于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各种请求由上述的驱动器程序来进行。
用户终端10构成为,ROM(只读存储器)1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4、非易失性存储器15、硬盘装置16、显示部17、操作部18、网路通信部19等经由总线12连接到CPU(中央处理单元)11。
CPUll通过在R0M13中存储的程序来控制用户终端10的动作,或者通过在硬盘装置16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在R0M13中存储了启动用的程序和固定数据。RAM14 中存储从硬盘装置16读出的程序。此外,作为在CPUll执行程序时临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等而使用RAM14。
非易失性存储器15是即使电源切断也保持存储的可覆写的存储器,存储该用户终端 10 的系统信息(终端信息(终端 ID (Identification))、IP (Internet Protocol)地址等)和用户信息(用户ID)、各种设定信息等。硬盘装置16是大容量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保存OS程序、图像形成装置20的驱动器程序、各种应用程序、文件、数据等。
显示部17由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构成。操作部18由键盘和鼠标等操作输入装置构成。
网络通信部19通过网络2,与图像形成装置20、信息收集终端50等进行通信,发送接收各种数据。
图3表示在用户终端10的显示部17显示的印刷画面60的一例。用户终端10通过用户的操作来启动用于印刷文档(文件)的应用程序,若打开“印刷”菜单(未图示),则在显示部17显示印刷画面60。用户通过该印刷画面60,能够指定成为印刷对象的文档的印刷目的地(打印作业的发送目的地),或者指示文档的印刷执行。例如,印刷目的地的指定通过在印刷画面60显示的打印机栏的“打印机名称”选择作为印刷目的地的期望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等)来进行。印刷执行的指示通过点击在印刷画面60显示的 "0K按钮”而进行。
此外,若在印刷目的地指定为图像形成装置20的状态下,点击印刷画面60上的“属性”按钮,则用户终端10在显示部17显示图4所示的打印机属性画面70。用户通过该打印机属性画面70,能够进行有关成为印刷对象的文档的印刷的属性的设定。
当印刷目的地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情况下,如打印机属性画面70所示,显示份数、原稿尺寸(A4等)、输出用纸尺寸(托盘号等)、图像方向(纵/横)、印刷面(单面/双面)、布局(NUp)、钉书(无/有)、折叠(无/有)、缩放(N%)等设定项目(参数),并能够进行对于这些设定项目的设定。设定的确定通过点击在打印机属性画面70显示的“0K 按钮”(或“应用”按钮)来进行。
图5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复印功能,光学性地读取原稿的图像而将其复制图像印刷在记录纸上而输出;扫描功能,将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作为文件来保存或发送给外部终端;打印机功能,将基于从用户终端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的图像、或者基于在该图像形成装置20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在记录纸上印刷而输出;传真功能;钉书或折叠等后处理功能等。
图像形成装置20被构成为,R0M23、RAM24、非易失性存储器25、硬盘装置沈、显示部27、操作部观、传真通信部29、网络通信部30、扫描仪部31、图像处理部32、打印机部33、 后处理部34经由总线22连接到用于整体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动作的CPU21。
在CPU21中基于OS程序,在其上执行中间设备(middleware)和应用程序等。在 R0M23中存储有各种程序,根据这些程序,CPU21执行处理,从而实现作业的执行等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各功能。RAM24作为在CPU21执行程序时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或者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而使用。另外,其他所需的程序从硬盘装置26加载至RAMM而执行。
非易失性存储器25是在电源切断后也能够保持存储的可覆写的存储器(闪存)。 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5中,存储了装置固有的信息(IP地址等)和各种设定信息等。硬盘装置沈是大容量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除了保存程序之外,还用于保存例如印刷数据或图像数据、作业历史等。
图像形成装置20的操作面板构成为,包括显示部27与操作部观。显示部27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初始画面、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等各种画面。操作部观从用户接受作业的投入和设定等各种操作。操作部观构成为,除了包括设置在显示部27的画面上从而检测被按下的坐标位置的触摸面板外,还包括数字键、字符输入键、开始键等。
传真通信部四通过公共线路与具有传真功能的外部装置发送接收图像数据。网络通信部30通过网络2,与用户终端20、信息收集终端50等进行通信。
扫描仪部31光学性地读取原稿的图像而取得图像数据。扫描仪部31例如构成为包括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接受其反射光而向宽度方向读取原稿的一行的行图像传感器;使以行为单位的读取位置向原稿的长度方向依次移动的移动部件;由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入到行图像传感器而成像的透镜或反射镜等构成的光学系统;将行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的图像数据的变换单元等。
图像处理部32进行将印刷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的栅格化处理,或者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校正、旋转、放大/缩小、压缩/解压等各种图像处理。
打印机部33通过电子照相处理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而输出。 打印机部33例如构成为所谓的激光打印机,所述激光打印机包括记录纸的传输装置、感光体鼓、带电装置、根据被输入的图像数据而进行点灯控制的LD (激光二极管)、使从LD射出的激光在感光体鼓上扫描的扫描单元、显影装置、转印分离装置、清理装置、定影装置。除了代替激光而通过LED (光电二极管)照射感光体鼓的LED打印机之外,还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打印机。
后处理部34对从打印机部33印刷输出的记录纸,进行钉书、穿孔、折叠、小册子、 插入纸等后处理(修正处理)。
图6表示信息收集终端50的概略结构。信息收集终端50也与用户终端10相同, 同样由个人计算机(PC)等构成。
信息收集终端50具有以下的功能按照每个用户来取得使用在办公室Ra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用户在办公室Ra内的移动路径,并基于该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 求出在办公室Ra内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推荐设置场所)而显示。例如,若在各用户通常利用的移动路径的附近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则各用户在某种移动中顺便走近图像形成装置20时容易走到图像形成装置20,提高便利性以及办公效率。信息收集终端 50这样对各用户的移动路径,求出推荐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适当的配置而提出。
而且,该推荐配置如下求出考虑用户之间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的差异,并进行与该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而求出,或者对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考虑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的利用频度,对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附加与该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对应的权重,并基于该加权后的移动路径而求出。这些可以仅考虑其中一个,也可以共同考虑两者。
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如下进行从图像形成装置20收集作业历史,按照每一个用户合计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历史(作业数)。另外,除了从图像形成装置20收集作业历史,也可以接收在网路2上发送的作业而收集,或者也可以从各用户终端10收集对图像形成装置20投入的作业历史。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的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如下进行从各安全门40收集用户的通过历史,从而合计各安全门40的利用频度(通过次数)。对于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管理者(或用户)预先在信息收集终端50设定从图像形成装置20收集作业历史的期间、从各安全门40收集用户的通过历史的期间。该期间任意设定为从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至今的期间(全部期间)、过去一周或过去一个月等。
信息收集终端50被构成为,R0M53、RAM54、非易失性存储器55、硬盘装置56、显示部57、操作部58、网络通信部59等经由总线52连接到CPTOl。
CPU51根据在R0M53中存储着的程序来控制信息收集终端50的动作,或者根据在硬盘装置56中存储着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在R0M53中,存储启动用的程序和固定数据。 RAM54中存储从硬盘装置56读出的程序。此外RAM54作为在CPTOl执行程序时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等而使用。
非易失性存储器55是即使切断电源也保持存储的可覆写的存储器,存储该信息收集终端50的系统信息(终端信息(终端ID)、IP地址等)、各种设定信息和表格等。硬盘装置56是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保存OS程序、图像形成装置20的驱动器程序、各种应用程序、文件、数据等。
显示部57由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构成。操作部58由键盘和鼠标等操作输入装置构成。
网络通信部59通过网络2与图像形成装置20、用户终端10等进行通信而发送接收各种数据。此外,还进行与安全门40的通信。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系统5的动作。
首先,概略说明信息收集终端50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的提出。
图7表示办公室Ra中的布局的一例。办公室Ra的俯视图为矩形,在图示的右上、 右下、左上、左下分别设置出入口,在各出入口分别设置安全门40。这里,在各出入口设置的安全门中,将右上作为40a、右下作为40b、左上作为40c、左下作为40d来进行说明。
在办公室Ra的大致中央,配置了在该办公室Ra内进行业务的多个用户(上班族) 的座位组。在本例中,各用户的座位(椅子与桌子)在图示的纵方向上排列两列,在各座位上分别设置用户终端10。信息收集终端50可以设置在该座位组中的任一个座位上,也可以设置在与该座位组分开设置的设置场所,例如用于管理者的座位或专用或共用的桌子等。此外,这里,在用户的座位组中的图示的最右上,配置了用户A的座位80a,在图示的最左上,配置了用户B的座位80b。
图像形成装置20在本例中靠近办公室Ra的左侧的墙壁,设置在安全门40c与安全门40d的中间位置附近。
在上述布局的办公室Ra中,例如,当用户A通过安全门40a或安全门40b出入办公室,用户B通过安全门40c或安全门40d出入办公室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20虽然靠近用户B到安全门40c、40d的移动路径,但远离用户A到安全门40a、40b的移动路径。此时,虽然用户B在从安全门40c、40d出入办公室时的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也几乎不会绕远,但若用户A在从安全门40a、40b出入办公室时的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则会绕远,非常不方便。
另外,用户在从办公室Ra走出办公室的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的情况例如可举出以下的情况从自己的座位移动至会议室时,从自己的用户终端20指示图像形成装置20印刷会议的资料等,并走近图像形成装置20而取得该印刷物后直接到会议室;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20复印会议的资料等,并拿着该印刷物直接到会议室;或者,取得图像形成装置20传真接收到的印刷物而移动至办公室外(其他办公室或会议室等);或者,走近图像形成装置20而进行传真发送后移动至办公室外等。此外,用户进入办公室Ra并移动至自己的座位的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的情况例如可举出以下的情况进入后在图像形成装置20复印手里拿着的资料等之后,返回自己的座位;或者在进入后确认图像形成装置20传真接收到的发往自己的接收物,若有则取得该接收物从而返回自己的座位等。
如上所述,信息收集终端50基于办公室Ra内的各用户的移动路径,进行在各用户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时,容易走到图像形成装置20,提高便利性以及办公效率的配置的提案。
这里,信息收集终端50预先取得用于生成办公室Ra的布局图(地面布局图)的各种信息,并存储在硬盘装置56。另外,该用于生成布局图的各种信息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阳。
各种信息是用于表示办公室Ra中的层的俯视图形状(大小)、出入口(安全门40)的位置和大小等的层信息;用于表示在办公室Ra内配置的各用户的座位的位置和俯视图形状(大小)的座位信息;以及用于表示在办公室Ra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位置和俯视图形状(大小)的设置场所信息等。
对于出入口的位置,可以将出入口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为该出入口的代表坐标。对于用户的座位的位置,可以将设置椅子的位置设为该座位的代表坐标。对于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位置,也可以将装置前面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为该图像形成装置20的代表坐标。
上述的各种信息可以由管理者(或用户)预先对信息收集终端50输入,也可以是信息收集终端50从保存了这些信息的服务器装置等取得。信息收集终端50使用在硬盘装置56 (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 存储着的上述的各种信息,生成图8所示的办公室Ra的布局图。
另一方面,属于办公室Ra的各用户的出入办公室的管理例如如下进行。
各用户携带存储了自己的用户ID的ID卡。该ID卡由非接触型ICantegrated Circuit)卡等构成。安全门40上设有与用户的ID卡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通信单元(非接触通信单元)。
安全门40通常对于从来自室外的打开,通过加锁状态而成为不可打开。在用户进入办公室时,在通信单元与用户携带的ID卡进行非接触通信,从ID卡取得用户ID。通过该用户ID进行用户认证,若认证用户则开锁,可打开。另外,从室内的打开也可以设为始终可开锁的结构,也可以与室外的打开一样,设为通过进行与ID卡的非接触通信的用户认证而开锁的结构。
安全门40通过上述的用户认证,检测通过了设置该安全门40的出入口的用户,并将所检测的用户的信息(用户ID)作为该用户的通过历史信息而输入到信息收集终端50。
信息收集终端50基于从安全门40输入的各用户的通过历史信息、办公室Ra的层信息中的出入口(安全门40)的位置信息、以及各用户的座位信息,估计(识别)在办公室 Ra内的各用户的移动路径。
移动路径(移动路线)例如如下求出将用户的座位的位置与出入口(安全门40) 的位置,通过直线连接,当该直线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通过绕开障碍物的最短距离的多个直线进行连接;或者由通过规定的函数计算的适当的曲线连接;当该曲线上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通过绕开障碍物的最短距离的适当的曲线进行连接等。
如上所述,当用户A通过安全门40a、40b出入办公室的情况下,安全门40a、40b检测用户A的通过,并将用户A的通过历史信息输入到信息收集终端50。当用户B通过安全门40c、40d出入办公室的情况下,安全门40c、40d检测用户B的通过,并将用户B的通过历史信息输入给信息收集终端50。
信息收集终端50识别由上述的通过历史信息(用户ID)表示的用户,并以该用户的座位为起点至信息输入地址的安全门40估计为移动路径。此外,当从多个安全门40输入了相同用户的通过历史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为该用户的移动路径为多个,并以该用户的座位为起点至信息输入地址的各安全门40区别估计为各个移动路径。
在本例中,对用户A,估计用户A的座位80a与安全门40a之间的移动路径Pl、以及用户A的座位8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移动路径P2。对用户B,估计用户B的座位80b与安全门40c之间的移动路径P3、以及用户B的座位80b与安全门40d之间的移动路径P4。 在图8中,通过将用户的座位的位置与出入口(安全门40)的位置以适当的曲线连接的移动路线来表示所估计的各移动路径。
信息收集终端50从办公室Ra内提取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的场所,并求出该可设置场所与各移动路径之间的距离。详细地说,求出在该可设置场所设置了图像形成装置 20时的图像形成装置20与各移动路径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也可以作为在经由了该可设置场所时(经由了在该可设置场所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20时)相对于利用了移动路径时的增加距离而求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增加距离设为可设置场所与移动路经之间的最短距离而估计。
在本例中,分别求出所估计的用户A的移动路径PI、P2与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所估计的用户B的移动路径P3、P4与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并将这些最短距离设为各自的增加距离。
另外,上述的增加距离并不限定于最短距离。例如,也可以将移动路径的中间点设为距离计算的基准点,并使用该中间点与图像形成装置20之间的距离。此外,也可以在布局图上求出脱离移动路径而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时的实际的移动距离(在途中有障碍物时绕开该障碍物的最短路线的移动距离),并使用从该实际的移动距离减去移动路径上的移动距离的实际的增加距离(更严格的增加距离)。
此外,在本例中,用户A与用户B分别利用两个移动路径。对于这样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从多个移动路径的各增加距离求出代表值,并利用该代表值(代表增加距离)。对于该代表值,利用平均值、中央值(中位)、模式等。
信息收集终端50利用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上述的增加距离(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是代表增加距离),评价可设置场所。在该评价中,判断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按照每个用户的增加距离(代表增加距离)的合计不比当前设置场所长(不比当前设置场所远);按照每个用户的增加距离(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比例的达成率是规定的阈值以上。当评价的结果为存在满足该两个条件的可设置场所的情况下,将该可设置场所作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设置场所来提出。
例如,在从办公室Ra内的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空闲空间Sl、安全门40a 与安全门40c之间的空闲空间S2、安全门40c与当前设置场所之间的空闲空间S3、安全门 40b与安全门40d之间的空闲空间S4等提取了可设置场所的情况下,判断为空闲空间S2的可设置场所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设置场所而显示并提出该空闲空间S2的可设置场所。
例如图9所示,信息收集终端50通过在显示部57显示在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c 之间的空闲空间(可设置场所)配置了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办公室Ra的布局图,从而提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设置场所。
图10表示用于表示在追加设置(增设)图像形成装置20时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这里,举例说明在办公室Ra内增设一台图像形成装置20而设为总计2台的情况。
信息收集终端50基于用户A与用户B的移动路径来求出在办公室Ra内设置的两台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各自的推荐设置场所。如本例所示,当以两个用户作为对象的情况下,求出离两个用户的各自的移动路径最近的两个可设置场所,作为两台图像形成装置20 各自的推荐设置场所。此外,在本例这样的增设的情况下,已设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当前设置场所也包含在设为提取并评价的对象的可设置场所中。
信息收集终端50对从办公室Ra内的空闲空间提取的多个可设置场所(还包括当前设置场所),对用户A的移动路径(P1、P2)以及用户B的移动路径(P3、P4)进行利用了上述的增加距离(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是代表增加距离)的各可设置场所的评价。 在该评价中,将增加距离(代表增加距离)最短的可设置场所判断为推荐设置场所(最佳设置场所)。
在上述评价中,对用户A的移动路径,将从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空闲空间提取的可设置场所判断为推荐设置场所。对用户B的移动路径,将从安全门40c与安全门40d之间的空闲空间提取的可设置场所判断为推荐设置场所。已设的一台图像形成装置 20已被设置在该推荐设置场所,对于判断为该用户B的移动路径来说,该当前设置场所是推荐设置场所。
信息收集终端50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如图10所示那样,在显示部57显示在当前设置场所配置一台图像形成装置20,并在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空闲空间配置了一台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办公室Ra的布局图,从而提出在对已设的一台进一步增设一台时的该两台图像形成装置20各自的推荐设置场所。
另外,要增设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台数并不限定于一台,也可以是多台。该增设台数只要根据属于办公室Ra的用户的人数、座位位置、用户整体的作业处理量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能力等适当设定即可。
图11表示显示了进行与每个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而求出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通过该布局图,进行如下的推荐设置场所的提案与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低的用户的移动路径相比,在使用频度高的用户的移动路径附近设置图像形成装置。
这里,信息收集终端50求出使用了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各用户的作业数的比例的反比,并将该反比作为目标的比例,基于按照每个用户而求出的增加距离(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是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以及所述的按照每个用户的增加距离(代表增加距离)的合计,评价所提取的各可设置场所,并求出推荐设置场所。
例如,当用户A与用户B的作业数的比例为2 1的情况下,将成为其反比的1 2 作为目标的比例。在所提取的多个可设置场所中,从按照每个用户的增加距离(代表增加距离)的合计不比当前设置场所长的可设置场所中,用户A与用户B的增加距离的比例最接近作为目标的比例的1 2 (达成率最高)的可设置场所被判断为推荐设置场所。
在图11的布局图中,由连接了出入口(安全门40)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代表坐标)以及用户的座位的椅子的位置(座位的代表坐标)的直线来表示移动路径。设增加距离为从可设置场所至移动路径的最短距离,将在该可设置场所设置了图像形成装置20 时的装置前面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代表坐标)设为基准点。此外,设一个用户的多个移动路径的各增加距离的代表值(代表增加距离)为平均值。
在本例中,当用户A与用户B的作业数的比例为2 1从而目标的比例为其反比的1 2的情况下,评价结果成为用户A与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的合计不比当前设置场所长,而且用户A与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最接近1 2的可设置场所是,成为用户 A的代表增加距离1. Im 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2. 2m的、从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c之间的空闲空间提取的可设置场所,并判断该可设置场所是推荐设置场所。
如图11所示,信息收集终端50在显示部57显示如下的布局图在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空闲空间中的、用户A与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成为1 2的位置配置了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办公室Ra的布局图,从而提出考虑了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设置场所。
图12与图13比较而示出用户A在从办公室Ra内的自己的座位80a通过安全门 40a移动至会议室Rb时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时的移动路径。这里,例如假设用户A从自己的座位的用户终端10指示图像形成装置20印刷会议用资料,并取得在图像形成装置 20印刷输出的该会议用资料而直接移动到会议室Rb的情况。
在图12中,在办公室Ra内的安全门40c与安全门40d之间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 此时,用户A必须从自己的座位80a至图像形成装置20较大地绕远后至安全门40a,移动距离变长而不方便。
在图13中,通过在图9等中说明的推荐设置场所的提案,在办公室Ra内的安全门 40a与安全门40c之间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此时,用户A从自己的座位80a至图像形成装置20几乎不绕远而走向安全门40a,与图12相比,移动距离变短,非常方便。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系统5的详细的动作。
图14表示用户终端10的文档的印刷指示的动作。这里,说明作为印刷目的地而指定图像形成装置20,并进行各种参数的设定的情况下的动作。用户终端10通过用户的操作,通过应用程序而生成文档(步骤S101),若打开应用程序的印刷菜单,则在显示部17显示印刷画面(参照图3)(步骤S102)。若点击印刷画面60的属性按钮,则在显示部17显示打印属性画面70 (参照图4)(步骤Sl(XB)。通过打印属性画面70,接受各种参数的设定 (步骤S104),返回印刷画面60,点击印刷画面60的OK按钮而接受印刷指示(步骤S105)。
图15表示用户终端10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动作。在显示有在图14中说明的印刷画面60(参照图幻时,用户终端10的打印机驱动器监视是否接受印刷指示(步骤S201)。 在接受了印刷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201 是),进行通过印刷画面60以及打印机属性画面 70而设定的、与文档的印刷有关的用户设定的各种参数的解释与数据变换(步骤S202),进行文档的图像数据至打印文件的变换(步骤S203)。生成包含变换后的各种设定信息以及打印文件、终端信息(终端ID)等的打印作业,并将其发送给指定的图像形成装置20(步骤 S204)。
图16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从用户终端10接收到的打印文件的印刷动作。图像形成装置20从用户终端10的打印机驱动器接受打印作业的接收请求(步骤S301),并返回其响应,开始接收从用户终端10发送的打印作业的数据(打印文件、各种设定信息、终端信息(终端ID)等)(步骤S302 否)。若完成数据的接收(步骤S302 是),则图像处理部 32对接收到的打印文件进行栅格化处理(步骤S303),将变换为位图文件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24(步骤S304)。而且,将该图像数据变换为能够在打印机部33印刷的数据形式(步骤 S305)。
图像形成装置20分析所接收到的各种设定信息(各种参数)(步骤S306),根据接收到的终端信息确定发送源的用户终端10(步骤S307)。然后,在作业历史表格中,作为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历史信息,将终端信息(发送源的用户终端10的识别信息)、打印作业的接收日期时间、各种设定信息等相关联地注册。
此外,利用在按照每个用户终端而设置的计数器,对打印作业进行计数。详细地说,对与确定为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发送源的用户终端10对应的打印作业用的计数器加上1 (步骤S308)。
然后,图像形成装置20进行印刷处理(步骤S309)。具体来说,打印机部33在记录纸上印刷基于在RAMM中存储着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可在打印机部33印刷的数据形式的数据)的图像而输出。此外,在设定有后处理(订书、折叠)的情况下,后处理部34对从打印机部33输出的已经印刷的记录纸进行后处理而输出。
图17表示信息收集终端50提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的动作。这里,说明考虑在图11中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率而提出推荐配置的动作的例子。
信息收集终端50从图像形成装置20收集在由管理者(或用户)预先设定的期间 (过去一个月期间等的规定期间)图像形成装置20执行的作业的历史信息。从收集到的作业的历史信息,按照每个用户终端而合计作业数(打印作业的使用频度)(步骤S401),根据合计的按照每个用户终端的作业数,求出按照每个用户(按照每个用户终端10)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比例(步骤S402)。
图19表示存储了上述的按照每个用户终端的作业数(打印作业的使用频度)的合计以及比例的表格85的一例。在表格85中,按照“PC-l”、“PC-2”等每个用户终端,存储作业数及其比例。在本例中,PC-I的作业数为90次,PC-2的作业数为30次,PC-I与PC2 的作业数的比例成为3 1。
在图17中,信息收集终端50基于从安全门40输入的各用户的通过历史信息、在硬盘装置56 (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 存储的在办公室Ra的层信息中的出入口(输入了通过历史信息的安全门40)的位置信息、以及各用户的座位信息,求出在办公室Ra内的各用户的移动路径(步骤S403)。此外,基于在步骤S402中求出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作业数(打印作业的使用频度)的比例,求出从各用户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的距离比例(步骤 S404)。
该距离比例是目标的比例,且设为按照每个用户的作业数的比例的反比,并存储在图19所示的表格85中。如图19的例子,当PC-I与PC2的作业数的比例为3 1的情况下,从使用PC-I的用户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的距离、与从使用PC-2的用户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的距离的比例成为1 3,且该距离比例存储在表格85中。
在图17中,信息收集终端50评价从办公室Ra的布局图提取的图像形成装置20 的各可设置场所(步骤S4(^),并将各用户的移动路径、从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 的距离、以及推荐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配置表示在布局图上,从而显示在显示部57 (步骤 S406)。例如,显示所述的图11所示的布局图。
图18详细表示图17的步骤S405以及步骤S406。这里是在进行图像形成装置20 的推荐设置场所的提案的上述的布局图追加更加详细的信息而显示的例子。
信息收集终端50利用在硬盘装置56 (或非易失性存储器5 存储的办公室Ra的地面信息(表示层的俯视形状、出入口(安全门40)的位置及大小等的信息)、各用户的座位信息(表示在办公室Ra内配置的各用户的座位的位置与俯视形状的信息)、图像形成装置20的设置场所信息(表示在办公室Ra内当前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位置与平面图形状的信息)、办公室用家具(文件架等)的设置场所信息(表示在办公室Ra内当前设置的办公室用家具的位置与俯视形状的信息)等,生成办公室Ra的布局图,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57(步骤S501)。
信息收集终端50在生成的布局图内,提取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的场所(步骤 S502)。自动提取该可设置场所的方法例如以下进行。
这里,设可设置场所从布局图内的当前的空闲空间提取,预先输入/设定在进行该提取时的条件以及所需的信息(图像形成装置20的平面图形状以及大小(面积)等)。 例如,作为可设置场所而提取满足以下的(1) C3)其中之一的条件而能够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的场所。
(1)作为可设置场所而提取以下的场所,即将图像形成装置20的背面面向墙壁, 且图像形成装置20的宽度方向顺着沿着墙壁的方向地将图像形成装置20靠近墙壁,能够在墙壁的宽度方向(横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
(2)作为可设置场所而提取以下的场所,即将图像形成装置20的背面面向墙壁, 且图像形成装置20的宽度方向顺着沿着墙壁的方向地将图像形成装置20靠近墙壁,能够靠近层的角落设置。
(3)作为可设置场所,而提取在(1)或( 中,当图像形成装置20干扰门(可动障碍物)或办公室用家具等的情况下,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20移动至不干扰的位置而设置的场所。
在图8所示的办公室Ra的布局图中,能够从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空闲空间Si、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c之间的空闲空间S2、安全门40c与当前设置场所之间的空闲空间S3、安全门40b与安全门40d之间的空闲空间S4等中,提取满足上述的(1) (3)其中一个条件的可设置场所。这里,设作为从空闲空间Sl S4中,按照其顺序提取了第1 第4候补的可设置场所来进行说明。
另外,也可以对提取可设置场所的条件,追加以下的条件。例如,也可以设作为可设置场所而提取图像形成装置20的当前设置场所。此外,预先注册可以移动的障碍物,针对该障碍物,看做其不存在,从而提取可设置场所。例如,在作为可移动的障碍物而注册了文件架的情况下,看做文件架不存在,若能够在该文件架不存在的状态下形成的空闲空间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则也可以将该场所作为可设置场所而提取。由此,可设置场所的提取数增加,从而图像形成装置20的设置自由度增加。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20的可设置场所可以由管理者(或用户)预先设定。例如,在图8的布局图中,可以预先设定在空闲空间Sl S4等中存在的至少一个可设置场所。此时,能够指定优先进行设定与提取中哪一个,或者能够指定除了设定之外还进行提取。
在图18中,针对每个可设置场所,计算从提取的可设置场所至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距离的合计(Li)(步骤S503)。用于该计算的距离是所述的增加距离(最短距离)。对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使用各移动路径的增加距离的代表值。
接着,计算从图像形成装置20的当前设置场所至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距离(最短距离)的合计(L2)(步骤S504)。然后,针对每个可设置场所,比较Ll与L2(步骤S505)。
针对全部的可设置场所,当Ll比L2长的情况下(步骤S506 是),在显示部57显示无需移动图像形成装置20的意思的消息(步骤S507)。在至少存在一个Ll为L2以下的可设置场所时(步骤S506 否),从候补排除Ll比L2长的可设置场所(步骤S508)。另外,这里虽然从候补排除Ll比L2长的可设置场所,但也可以不排除,作为候补而留下。
例如,对图8所示的用户A与用户B的各移动路径,在上述的第1 第4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中,从空闲空间S3提取的第3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以及从空闲空间S4提取的第4 候补的可设置场所成为Ll > L2而被排除。
接着,计算从各可设置场所至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距离比例(各用户的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在图17的步骤S404中求出的从各用户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的距离比例(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步骤S509)。
例如,设图19所示的表格85中的PC-I是图7中的用户A使用的用户终端10,PC_2 是用户B使用的用户终端10。设目标的比例(按照每个用户终端的作业数的比例的反比) 为从用户A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的距离(LA)从用户B的移动路径至图像形成装置20的距离(LB)。在将该目标的比例表示为LB=I的情况下,设LA/LB = R2。设从可设置场所至用户A的移动路径以及至用户B的移动路径的距离比例(用户A与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为从可设置场所至用户A的移动路径的代表增加距离(La)从可设置场所至用户B的移动路径的代表增加距离(Li3)。在将该用户A与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表示为Lβ = 1的情况下,设La/Lβ = Rl0
将用户A与用户B的代表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设为R,当 Rl与R2的大小关系为Rl ^ R2的情况下利用(1)式,当Rl > R2(比例的大小关系倒转) 的情况下利用( 式,从而求出达成率R。
R = R1 + R2X100......(1)式
R= (1/(R1 + R2)) XlOO......(2)式
例如,当用户A与用户B的作业数的比例为3 2的情况下,由于目标的比例是其反比因此成为2 3,成为R2 = 2/3。
相对于此,若在从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b之间的空闲空间Sl提取的第1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中,从该可设置场所至用户A的移动路径的代表增加距离为0. 8m,而且至用户B的移动路径的代表增加距离为2. !,则该距离的比例成为1 3,成为Rl = 1/3。由于在该第1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中,成为RlS R2,因此若利用(1)式而求出达成率R,则R = 1/3 + 2/3X100 成为 50%。
此外,在从安全门40a与安全门40c之间的空闲空间S2提取的第2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中,若该可设置场所至用户A的移动路径的代表增加距离为lm,且至用户B的移动路径的代表增加距离为an,则该距离比例成为1 2,成为Rl = 1/2。由于该第2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也成为Rl < R2,因此若利用(1)式求出达成率R,则R= 1/2 + 2/3X100大致成为 75%。
此外,根据求出的达成率,对各可设置场所赋予“ ◎”或“ Δ ”或“ X,,的评价。例如,若达成率为70%以上,则赋予“◎”的评价,若是40%以上且不满70%则赋予“ Δ ”的评价,若是不满39%则赋予“ X ”的评价。在上述的第1以及第2候补的各可设置场所的情况下,第1候补的可设置场所的达成率为50%而成为“ Δ ”,第2候补的可设置场所的达成率为75%而成为“◎”。
接着,信息收集终端50将从对应的移动路径至可设置场所的距离(增加距离)的合计除以达成率(步骤S510)。
在第1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中,若从用户A的移动路径至该可设置场所的代表增加距离=ο. 8m以及从用户B的移动路径至该可设置场所的代表增加距离=2. 4m的合计为 3. 2m,且用达成率=50%去除,则成为3. 2/0. 5 = 6. 4。在第2候补的可设置场所中,若从用户A的移动路径至该可设置场所的代表增加距离=Im与从用户B的移动路径至该可设置场所的代表增加距离=2m的合计为3m,且用达成率=75%去除,则成为3/0. 75 = 4。
此外,以下表示对于除此之外的可设置场所的计算例子。
从用户A的移动路径至可设置场所的距离L α
从用户B的移动路径至可设置场所的距离Li3
距离的合计L(= La+Li3)
达成率R
LaL^L/R
ImIm2/0.25 =
Im2m3/0. 5 = 6
Im4m5/1 = 5
2m8m10/1 = 10
此外,这里将合计距离/达成率设为评价值,但也可以设为合计距离/(达成率+ 规定值)。规定值例如成为0. 5等任意的值。通过该规定值,能够调整将“比率”考虑到何种程度。
接着,信息收集终端50从求出的数值中的小的数值开始,作为最佳设置场所,显示成为评价结果的提案N(提案1、提案2、提案3等)或◎ / Δ / X、合计距离、计算值(步骤 S511)。
例如,将第2候补的可设置场所设为“提案1”,显示“从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来看的配置适合性◎”、“从用户A的移动路径为lm,从用户B的移动路径为等。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显示合计距离: 以及计算值4。此外, 将第1候补的可设置场所设为“提案2”,显示“从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来看的配置适合性Δ ”、“从用户A的移动路径为0. 8m,从用户B的移动路径为2.細”等。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显示合计距离3. 2m、计算值6.細。
这样,信息收集终端50基于设置了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办公室Ra内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求出在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附近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而显示。由此,能够推荐(提案)即使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额外的移动也较少的配置。管理者等参考该推荐配置,能够在即使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负担也比较少的比较方便的场所设置图像形成装置。由此,在多个用户共用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办公室环境中,能够提高用户整体的办公效率。
如图11所示,当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20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作业数)对应的加权,从而求出推荐配置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推荐与使用频度低的用户的移动路径相比,接近使用频度高的用户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配置。若采用该推荐配置, 则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使用频度高的用户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时的负担(额外的移动)更少,提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20的作业的效率。此外,也能够使在移动中顺便经由图像形成装置20时的用户之间的负担的平衡适当化,进一步提高用户整体的该经由移动时的效率、即共用图像形成装置20的用户整体的办公效率。
此外,通过在布局图上显示上述的显示,从而能够在表面上容易知道地显示提案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配置。而且,提取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20的多个可设置场所,并评价各个可设置场所,从而求出最佳设置场所而显示。此外,还显示对于最佳设置场所或可设置场所的评价结果(提案N或◎ / △ / X)、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与该场所之间的合计距离等。这样,通过提供最佳设置场所或各可设置场所的评价结果等的信息,管理者等能够根据该信息而容易掌握图像形成装置20的最佳设置场所,还能够容易进行各可设置场所的比较研究等。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以下的情况提出对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考虑了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率的图像形成装置20推荐配置。
图20表示示出了考虑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而求出的推荐设置场所的布局图的一例。例如,设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属于办公室Ra的用户A与用户B中,对于用户 A,安全门40a的通过频度比安全门40b高,从而移动路径Pl的利用频度比移动路径P2高, 对于用户B,安全门40c的通过频度比安全门40d高,从而移动路径P3的利用频度比移动路径P4高。
信息收集终端50对一个用户利用的多个移动路径,按照利用频度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重要度的排序。在本例中,判断为对于用户A来说移动路径Pl的重要度比移动路径P2 高,且判断为对于用户B来说移动路径P3的重要度比移动路径P4高。如图所示,在显示部 57显示的布局图中,用粗线来显示重要度高的移动路径,在本例中用粗线表示移动路径Pl 与移动路径P3,并求出接近该重要度高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设置场所而显不。
另外,对于一个用户的多个移动路径,在考虑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而求出代表增加距离的情况下,如下求出。
例如,在通过平均值来求出用户A的移动路径PI、P2的各增加距离的代表值(代表增加距离)的情况下,对移动路径P1、P2的各增加距离赋予对应于移动路径PI、P2的各利用频度的权重,从而求出平均值。求出该平均值的计算式通过以下的( 式等来表示。
移动路径PI、P2的各增加距离的平均值(代表增加距离):L α
移动路径Pl的增加距离A1
移动路径P2的增加距离A2
移动路径Pl的利用频度(利用次数):U1
移动路径P2的利用频度(利用次数)U2
La= (Al X U1+A2 X U2) / (U1+U2).....(3)式
具体来说,在Al = lm、A2 = 1. 5m、Ul = 8、U2 = 2 时,成为
La= (1X8+1. 5X2)/(8+2) = 11/10 = 1. lm。
另外,在上述例子的增加距离中,在不考虑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时的移动路径P1、P2的各增加距离的平均值成为如下。
La = (1+1. 5)/2 = 1. 25m
此外,当一个用户利用三个以上的移动路径的情况下,可以将全部的移动路径设为考虑对象,也可以仅将从利用频度的高的规定数的移动路径设为考虑对象。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用于估计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的结构的变形例。这里,举例说明利用了基于无线的位置检测技术的结构。
图21表示用于估计利用了基于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机系统)的现有的位置检测技术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的结构的一例。在办公室Ra中,设置了具有PHS位置信息通信功能的三个PHS接收机90a、90b、90c。它们与信息收集终端50 连接,并在办公室Ra内的角落或墙壁附近的边缘位置等,各自分离地配置在三个点上。
属于办公室Ra的各用户携带PHS终端91。PHS接收机90a、90b、90c定期与各PHS 终端91进行通信并测定位置,从而将各PHS终端91 (各用户)的位置信息输入给信息收集终端50。信息收集终端50通过合计从PHS接收机90a、90b、90c输入的各PHS终端91的位置信息,从而估计(检测)各用户的移动路径。
另外,作为无线位置检测技术,除了 PHS之外,还可以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寸。
即使代替所述的安全门40而通过无线位置检测技术,也能够估计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此外,在该结构中,除了可检测各用户通过门而出入办公室的移动路径,还可检测在办公室Ra内移动的各种移动路径。如图22所示,当在办公室Ra内设置文件架92 的情况下,还可以检测至该文件架92的移动路径等。
由此,能够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的提案中,识别并检测在办公室Ra内的各种移动路径,并可适当考虑该识别并检测到的移动路径而提出推荐配置。在图22的例子中,可提出将到文件架92的移动路径也作为对象的或不作为对象的推荐配置等。
以上,基于

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变更以及追加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信息收集终端50基于从安全门或PHS接收机取得的各种信息等,自动地识别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但也可以是对信息收集终端50手动输入各用户所利用的移动路径的信息。
例如,在不进行基于安全门等的出入办公室管理的办公室等中,各用户分别或者管理者等代表各用户而对信息收集终端50输入各用户出入办公室所利用的出入口(门) 的信息。信息收集终端50代替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从安全门输入的各用户的通过历史信息,而利用该手动输入的信息从而识别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此外,也可以将办公室的布局图显示在信息收集终端50的触摸面板显示器上,对该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布局图描画输入各用户的移动路径等,从而信息收集终端50能够直接取得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的信息。
此外,在提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的显示中,也可以不使用布局图,而进行候补位置(当前设置场所和其他的可设置场所)的评价,从而一览显示其评价结果(提案N禾口 ◎ /Δ/Χ)等。
在求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时,也可以考虑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此时,对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进行与每个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对应的加权,从而求出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例如,当用户A与用户B均利用一个移动路径的情况下,能够推荐接近两个用户的两个移动路径中的利用频度高的移动路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
图像形成装置20的推荐配置的提案并不限定于办公室,也可以以多个用户共用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各种区域、例如研究室或工作室等为对象而进行。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信息收集终端50具备布局支持装置的功能的情况,但也可以由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20)具备该布局支持装置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路径取得部,按照每个用户,取得使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在所述规定区域内的移动路径;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该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配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求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以及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求出的所述推荐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对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赋予与该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对应的权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频度取得部,取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进行与所述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从而求出所述推荐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设置场所信息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在所述规定区域内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可设置场所的信息,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在经由该可设置场所时相对于在利用所述移动路径时的增加距离,针对各可设置场所进行评价,从而求出所述多个可设置场所中的最佳设置场所作为所述推荐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距离设为所述移动路径与所述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评价中,考虑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以及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合计中的至少其中一个。
7.如权利要求4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求出代表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所述增加距离即代表增加距离,并利用该代表增加距离进行所述评价。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在布局图上显示所述求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各用户的座位位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座位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规定位置的规定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被检测到通过了所述规定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通过信息,将连接了所述用户通过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的座位位置与所述规定位置的路径识别为该用户的移动路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布局支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位置是用于用户出入所述规定区域的出入口。
11.一种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部的作用移动路径取得部,按照每个用户,取得使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在所述规定区域内的移动路径;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该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的按照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配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求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以及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求出的所述推荐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对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每一个赋予与该移动路径的利用频度对应的权重。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起到使用频度取得部的作用,所述使用频度取得部取得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进行与所述按照每个用户的使用频度对应的加权,从而求出所述推荐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起到可设置场所信息取得部的作用,所述可设置场所信息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在所述规定区域内可设置图像形成装置的多个可设置场所的信息,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在经由该可设置场所时相对于在利用所述移动路径时的增加距离,针对各可设置场所进行评价,从而求出所述多个可设置场所中的最佳设置场所作为所述推荐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加距离设为所述移动路径与所述可设置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在所述评价中,考虑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比例相对于目标的比例的达成率、以及按照每个用户求出的所述增加距离的合计中的至少其中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对于具有多个移动路径的用户,求出代表该多个移动路径的所述增加距离即代表增加距离,并利用该代表增加距离进行所述评价。
18.如权利要求11至17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的作用所述显示部在布局图上显示所述求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
19.如权利要求11至18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的作用所述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各用户的座位位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座位位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规定位置的规定位置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被检测到通过了所述规定位置的用户的用户通过信息 将连接了所述用户通过信息所表示的用户的座位位置与所述规定位置的路径识别为该用户的移动路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位置是用于用户出入所述规定区域的出入口。
全文摘要
布局支持装置包括移动路径取得部,按照每个用户,取得使用在规定区域内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在所述规定区域内的移动路径;推荐配置计算部,基于该移动路径取得部取得的每个用户的移动路径以及配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求出所述规定区域内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推荐配置;以及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推荐配置计算部求出的所述推荐配置。
文档编号G06F17/50GK102542097SQ20111037713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山出泰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