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鳍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601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鳍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具体地说,是用在电脑散热器上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散热器厂商使用铝片通过机械加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热管或其它导热结构上,堆叠成为散热鳍片组制作成散热器。鳍片间留有间距空间,使其散热。其中鳍片本身厚度由0. 2 0. 6mm不等。部分高档主动型散热器产品外加装风扇吹风,增加散热速度。 为提升效能使用0.4mm 0.6mm厚的鳍片。这种鳍片的各个部分的厚度相当。当鳍片厚度越厚,在同等间距的条件下,风扇吹过来的冷却流体通过的阻力越大,且易由鳍片边缘的阻挡产生回旋涡流,降低了流体的通过量,大大影响散热性能,同时增加了流体撞击鳍片的噪音。鳍片厚度过厚,亦易堆集灰尘于鳍片端面,日集月累,堵塞通风间隙。有些厂家为了提高风扇吹过散热器的流体的散热效率,在鳍片上设置导流槽,或者将鳍片打折出折边,这样不仅增加了鳍片的加工难度而且导流的效果并不见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问题,通过将鳍片边缘处打扁,减小鳍片边缘端面的厚度,使风扇吹送的方向上的鳍片间的空间垂直距离由散热器的边缘向里变小,成一微锥型,这样的设置起到导流作用,减少鳍片边缘端面对流体的阻碍,也使吹到散热器内部鳍片间风速增加,同时降低了噪音,减小灰尘堆集于端面的空间。不仅如此,打扁鳍片边缘部分,使其外观优于常规产品,减轻了同样面积的鳍片重量,节约了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鳍片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平均厚度小于鳍片本体厚度。所述鳍片边缘部分两边压扁。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单边压扁。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单边或两边局部压扁。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单边或两边呈波浪形压扁。所述鳍片边缘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凹槽成对设置。所述鳍片边缘压扁部位设置在鳍片边缘相对较长的两侧边缘部分,即鳍片组成散热器后,风扇流体吹入方向端和流体吹出端的边缘部分压扁。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改进,减小了鳍片边缘端面平均的厚度,这样的鳍片制成散热器后,鳍片间的空间垂直距离由散热器的边缘向里变小,成一微锥型,这样的设置起到导流作用,减少鳍片边缘端面对流体的阻碍,也使吹到散热器内部鳍片间风速增加,同时降低了噪音,减小灰尘堆集于鳍片端面的空间。不仅如此,打扁鳍片边缘部分,使其外观优于常规产品,减轻了同样面积的鳍片重量,同时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通过打扁鳍片边缘,并没有增加多少鳍片的加工难度,而且节约了材料。
图1为鳍片边缘部分两边压扁示意图。图2为鳍片边缘部分单边压扁示意图。图3为鳍片边缘部分两边局部压扁示意图。图4为鳍片边缘部分两边波浪压扁示意图。图5为碟状鳍片长边边缘部分压扁位置示意图。图6为长方形鳍片边缘部分两边压扁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金属鳍片的的本体部分1的厚度是均勻的,边缘部分的两边压扁,斜面部分2与本体部分1的平面成微小角度,使鳍片边缘部分的截面成微锥形。显微镜物镜装置由外套1、尖端的顶面,即鳍片的边缘部分的端面高度小于主体部分的截面高度。同样的如图2所示为,金属鳍片的的本体部分1的厚度是均勻的,边缘部分的单边压扁,斜面部分3与底面成微小角度。如图3,金属鳍片的的本体部分1的厚度是均勻的,边缘部分的两边部分压扁,压扁部分即斜面部分5,压扁部分的截面同图1中边缘部分的截面,未压扁部分截面高度痛主体部分的截面高度。这样利于风扇吹来的风顺着压扁部分与未压扁部分形成的槽导入散热器内部,起到导流的作用。图4中,金属鳍片的的本体部分1的厚度是均勻的,边缘部分的两边波浪型部分压扁,压扁部分的斜面4的表面成起伏不平,呈波浪型并靠拢到一起,使鳍片边缘部分的端面呈弧形。本实施例中例举了组成散热器的两种鳍片,如图5,图6所示,蝶形鳍片与近长方形鳍片交错叠合在一起,可以组成散热器的鳍片组,并鳍片的四个角部,均对称的设置了凹槽部分8和凹槽部分9,鳍片组合在一起后,凹槽部分形成散热器表面的凹槽,凹槽部分可以辅助用来固定风扇;其图5所示的蝶形鳍片中,风扇流体吹入方向端和流体吹出端的边缘部分均以压扁,压扁部分6位于鳍片的主体部分1的长边的边缘部分。其图6所示的是近长方形鳍片,风扇流体吹入方向端和流体吹出端的边缘部分均以压扁,即压扁部分7位于鳍片的主体部分1的长边的边缘部分。本实施例中鳍片边缘部分压扁后的端面呈弧形或呈者尖端,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其相对鳍片主体部分的截面厚度而言均达到了减少对流体的阻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图1、2、3以端面还是平面示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改进,减小了鳍片边缘端面平均的厚度,这样的鳍片制成散热器后,鳍片间的空间垂直距离由散热器的边缘向里变小,成一微锥型,这样的设置起到导流作用,减少鳍片边缘端面对流体的阻碍,也使吹到散热器内部鳍片间风速增加,同时降低了噪音,减小灰尘堆集于鳍片端面的空间。不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鳍片制作的散热器是否采用风扇等强制引导气流散热还是自然气体对流,均有利于气流的流入流出,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仅如此,打扁鳍片边缘部分,使其外观优于常规产品,减轻了同样面积的鳍片重量,节约了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鳍片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平均厚度小于鳍片本体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两边压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单边压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局部压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呈波浪形压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设置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凹槽成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新型鳍片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压扁部位设置在鳍片边缘相对较长的两侧边缘部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新型鳍片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其特征是所述鳍片边缘部分平均厚度小于鳍片本体厚度,所述鳍片边缘部分两边压扁,或者单边压扁,或者部分压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问题,通过将鳍片边缘处打扁,减小鳍片边缘端面的厚度,使风扇吹送的方向上的鳍片间的空间垂直距离由散热器的边缘向里变小,成一微锥型,这样的设置起到导流作用,减少鳍片边缘端面对流体的阻碍,也使吹到散热器内部鳍片间风速增加,同时降低了噪音,减小灰尘堆集于端面的空间。不仅如此,打扁鳍片边缘部分,使其外观优于常规产品,减轻了同样面积的鳍片重量,节约了材料。
文档编号G06F1/20GK201974089SQ2011200529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肖启能, 郑达高 申请人:深圳市研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