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267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且基板具可挠性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因具有简易操作、人性化及节省空间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子装置上,取代鼠标及键盘作为输入工具。触控面板依感应原理大致可分电阻式和电容式等,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容变化,来检测其触控位置的座标。电容式触控面板所使用的基板通常是玻璃基板。传统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线路是由X轴金属感测线、Y轴金属感测线及多个金属桥接线所组成。其中Y轴感测线是多个Y轴感测单元与多个跨接于X轴金属感测线上方的金属桥接线相互连接而成。由于感测线、桥接线均为质硬且不透光的材料所构成,且感测线、桥接线与基板之间材质差异过大,故在触控面板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大量光学胶进行感测线、桥接线及基板之间的粘合。此外,传统触控面板因前述问题,故其组装过程需要较高的贴合对准度,造成生产效率或工艺良率不佳,进而大幅增加工艺时间、成本及工艺程序数量。此外,随着微型化以及解析度需求提高的趋势,原本被感测线、桥接线所遮蔽的显示区域,逐渐成为阻碍显示率提升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如何提升显示率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基板具可挠性的触控面板,以大幅提闻显不率。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基板具可挠性的触控面板,以大幅提高使用寿命O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基板具可挠性的触控面板,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闻生广效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及一感测结构。该感测结构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且感测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至少二第二感测电极、至少一连接结构及至少一绝缘结构。二第二感测电极分设于第一感测电极二侧且彼此未直接连接。连接结构与二第二感测电极电连接,且不与第一感测电极电连接,其中连接结构的材料包括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化合物。绝缘结构至少部分设于连接结构、二第二感测电极及第一感测电极之间。 前述触控面板中,连接结构可以具光可穿透性。此外,绝缘结构可以覆盖该二第二感测电极及第一感测电极暴露部分。连接结构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0xide,IT0)、氧化锌(ZnO)、氧化锌招(AZO)或氧化铺锡(Antimony Tin Oxide, ΑΤΟ)。本发明再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及一感测结构。感测结构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感测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至少一绝缘结构及至少一第二感测电极。第一感测电极沿一第一方向排列,绝缘结构的至少部分是设于第一感测电极之上。第二感测电极的至少部分是设于绝缘结构之上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感测电极、绝缘结构及第二感测电极均具有可挠性。前述各触控面板中,第一感测电极或第二感测电极可以为条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此外,第一感测电极或第二感测电极可以具光可穿透性。前述各触控面板更可包括至少一信号屏蔽结构,此信号屏蔽结构设置于感测结构或第一可挠性基板。前述各触控面板也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二可挠性基板,该感测结构较佳是设置于第二可挠性基板及第一可挠性基板之间。前述各触控面板也可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结构,此保护结构设置于感测结构或第一可挠性基板。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系统电路板及一触控面板。系统电路板是设置于壳体内。触控面板与系统电路板电连接,且触控面板为前述各触控面板。承上所述,前述电子装置及其触控面板因是由具可挠性的基板及感测结构所构成,故当使用者在使用此电子装置时,触控面板具有不易折损、破裂的功效,甚至使用寿命也被大幅提升。此外,前述电子装置及其触控面板因使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化合物作为连接结构,故基板与感测结构之间的可粘合性较佳,进而可以大幅减少光学胶的使用,甚至可以大幅简化工艺、提升良率及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前述触控面板因可挠性足够,故可以采用全线程自动化生产,进而可以大幅简化工艺、提升良率及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前述触控面板因各组成结构均可有较佳的光可穿透性,故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前述触控面板可有较佳的光可穿透性,进而拥有较佳的显示率。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2Α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Β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态样的触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态样的触控面板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至图9为本发明不同态样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la、lb、lc、2a、2b、2c、2d、2e、2f、TP:触控面板11、11、21:第一可挠性基板12a、12b、22:感测结构121、221:第一感测电极122、222:第二感测电极
123a、123b、123c:连接结构124a、124b、224:绝缘结构23:保护结构24、24a:第二可挠性基板25:信号屏蔽结构A-A:剖面线C:壳体E:电子装置X: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2A为沿图1中的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及图2A所示,触控面板Ia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11以及一感测结构12a。第一可挠性基板11的材料可为一环烯烃共聚合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C0C)、聚醚讽(Polyether-sulfones, PES)、聚萘二 甲酸乙 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 PEN)、聚酸亚胺(Polyimide, 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 >Zeonor (产品名)、Arton(产品名)或聚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等,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材料。感测结构12a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11上,感测结构12a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121、至少二第二感测电极122、至少一连接结构123及至少一绝缘结构124。第二感测电极122分设于第一感测电极121 二侧且彼此未直接连接。于此,图1以触控面板Ia具有多个第一感测电极121及多个第二感测电极122为例,然非用以限制第一感测电极121及第二感测电极122的数量。具体而言,第一感测电极121沿第一方向Y排列且彼此连接成一直行,又如图2所示,感测结构12a上依其感测面积大小设有多条呈第一方向Y的第一感测电极121,且各行第一感测电极121彼此不相连;第二感测电极122沿第二方向X排列,且彼此间隔不相连,同样的,感测结构12a上亦设有多条呈第二方向X的第二感测电极122,且彼此不相连。虽于此,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为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其中,第一感测电极121及第二感测电极122可由相同或不同的导电材料构成,材料可例如但不限于为金属或非金属的透明导电薄膜,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ΙΤ0)、氧化锌(ZnO)、氧化锌招(AZO)或氧化铺锡(Antimony Tin Oxide, ΑΤΟ)薄膜等。具有光可穿透性的第一感测电极121及第二感测电极122,可使得触控面板Ia被遮蔽的显示区域减少,从而可提闻触控面板Ia的显不率。另外,第一感测电极121及/或第二感测电极122可例如但不限于为条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的组合。但较佳地,第一感测电极121及/或第二感测电极122可为边数大于五的多边形,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感测电极121及第二感测电极122是以为六边形为例,边数大于五的多边形形状不仅较易于布局规划,第一感测电极121之间也因其形状设计而可具有宽度较大的连接处,有利于信号的传送。连接结构123a与二第二感测电极122电连接,且不与第一感测电极121电连接,其中,形成连接结构123a的材料可包括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化合物,其形成方式较传统的金属导线容易。于此,连接结构123a的一实施态样如图2A所示,连接结构123a于第二方向X上至少电性连接相邻的二个第二感测电极222,用以将呈第二方向X排列的第二感测电极122串联起来。连接结构123a除了是非金属导电层或化合物层之外,其较佳可具有光可穿透性,例如为一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氧化锌铝(AZO)或氧化锑锡(Antimony TinOxide, ΑΤΟ)薄膜,与一般金属导电材料相较,其透光性及传导性较佳,当触控面板Ia与显示面板(图未显示)结合形成一触控显示屏幕时,其可有利于提升触控显示屏幕的亮度。另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此所使用的连接结构一词,是将具有相同功能且在立体空间关系中实质上设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导电材料共同称之,而非以名称限制其设置尺寸或彼此相连。绝缘结构124a至少部分设于连接结构123a、二第二测电极122及第一感测电极121之间。详细而言,于此,绝缘结构124a可覆盖于第一感测电极121彼此连接的部分,用以将第一感测电极121与相邻的二个第二感测电极122隔开并绝缘。借由绝缘结构124a的设置,上述的第一感测电极121与第二感测电极122之间可绝缘而无电性连接,如此可使触控面板Ia具有例如互相垂直且互相绝缘的感测电极结构。如上述对连接结构123a的说明,同样地,在此所使用的绝缘结构一词,亦不可以名称限制其绝缘材料的设置尺寸或彼此相连。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非金属导电层或化合物层)123a为片段式的连接,仅个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感测电极122。此外,请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态样中,连接结构亦可如图3所示为连续式的连接结构123c,同时于触控面板Ic的第二方向X连接至少三个以上的第二感测电极122,甚至连接结构123c可一次连接第二方向X上的所有第二感测电极122。当然,此时连接结构123c的形状可为直线或曲线状,本发明并不限。另外,图2B为本发明另一态样的触控面板Ib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如图2B所示,触控面板Ib同样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11以及一感测结构12b。其与图2A所示态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A的感测结构12a,绝缘结构124a仅形成于第一感测电极121及第二感测电极122之间,接着连接结构123a再形成于第一感测电极121、第二感测电极122及连接结构123a上,以连接原本不相连的二第二感测电极122 ;而图2B的感测结构12b的形成方式是形成一整层绝缘结构124b,其不仅覆盖第一感测电极121及第二感测电极122之间,还更覆盖了二第二感测电极122及第一感测电极121的暴露部分,而后再于第二感测电极122的欲连接处进行蚀刻,以使形成连接结构123b时可连接相邻的二第二感测电极122。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结构,皆可利用一非连续式或连续式的工艺于单一个第一可挠性基板11上形成,借以减少基板的使用数目,同时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请参考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2a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与图2A的关系,于此不再重复说明。触控面板2a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21以及一感测结构22。感测结构22同样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21上,感测结构22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221、至少二第二感测电极222及至少一绝缘结构224。于此,图4虽以触控面板2a具有多个第二感测电极222为例,然非用以限制第二感测电极222的数量。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电极221沿一第一方向Y排列,绝缘结构224至少部分设于第一感测电极221之上,第二感测电极222则至少部分设于绝缘结构224之上且沿一第二方向X排列。须特别说明的是,于此所提及的第一方向Y及第二方向X并未显示于图4中,可参考图1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所示,其为位于同一平面的两个方向。其中,第一感测电极221、绝缘结构224及第二感测电极222均具有可挠性。因而可采用全线程自动化生产,而可提升生产效率及工艺良率,使工艺时间大幅减少,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第一感测电极221及第二感测电极222皆可具有如前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变化态样,其形状可为条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并可具光可穿透性,遂不再重述。以下介绍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多个变化态样,并以图4所示的触控面板2a的态样为基准,增加其他结构,需强调的是,虽于此仅用触控面板2a为例进行后续说明,然图1到图3所示的触控面板la、lb态样亦可替换触控面板2a而应用于以下变化,本发明并不予以限制。图5至图9为本发明的不同态样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显示的触控面板2b除了包括上述触控面板2a的所有元件:第一可挠性基板21及感测结构22之外,触控面板2b可更包括一保护结构(Cover lens) 23,设置于感测结构22。借由一粘着层(图未显示)粘合设置于感测结构22之上,保护结构23可避免感测结构22或第一可挠性基板21遭受损坏。保护结构23可具有光可穿透性,例如但不限于为玻璃、聚酯或压克力(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等材料。保护结构23除了可设置于感测结构22之上之外,还可如图6所示,同样借由粘着层(图未显示)粘合但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21之下,以于不同方向强化保护第一可挠性基板21或感测结构22免于刮伤损毁。图6显示的触控面板2c除了包括图5中触控面板2b的所有元件:第一可挠性基板21、感测结构22、粘着层(图未显示)以及保护结构23之外,可更包括一第二可挠性基板24。第二可挠性基板24可借由粘着层(图未显示)设置于感测结构22之上,其可与第一可挠性基板21由相同的材料所构成,并且与图5的保护结构23同样具有保护感测结构22或第一可挠性基板21的功效。当然,如图7所示,第二可挠性基板24亦可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21之下,用以于不同方向强化保护第一可挠性基板21或感测结构22。图7显示的触控面板2d除了包括图6中触控面板2c的所有元件:第一可挠性基板21、感测结构22、粘着层(图未显示)、保护结构23以及第二可挠性基板24的外,更可包括一信号屏蔽结构25。信号屏蔽结构25用以屏蔽杂讯的干扰,其材料可为导电材料且具光可穿透性,例如但不限于为氧化铟锡薄膜。信号屏蔽结构25可如图7所示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21之下及/或如图8所示设置于感测结构22之上。详细而言,图7及图8所示的触控面板2d、2e相较于图4的触控面板2a,其触控面板2d、2e的上或下分别增加了一保护结构23以及一第二可挠性基板24作为保护用途,并且,借由信号屏蔽结构25的设置屏蔽触控面板2d、2e的上或下方电路的杂讯干扰,进而避免触控面板2d、2e与显示装置(图未显示)结合运用时,显示装置的电性影响触控面板2d、2e的电性。图9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f的另一实施态样,其剖面结构与图8所示实施态样大致相同,但触控面板2f更利用另一层粘着层(图未显示)粘合设置了另一层第二可挠性基板24a于第二可挠性基板24及信号屏蔽结构25之上,以更强化整体触控面板2f的防护功效,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二可挠性基板24a的设置数量。其中,第二可挠性基板24a的材料可与第二可挠性基板24相同或不同。特别要说明的是,除上述图4所示者外,以上实施态样的各层设置关系均可依实际需求调整顺序与连结关系,亦或更增设其他可预知功能的结构,本发明在此不限。如图10所不,本发明亦揭露一种应用上述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E,例如为一平板电脑或一可携式通信装置,其包括一壳体C、一系统电路板(图未显示)及一触控面板TP,系统电路板设置于壳体C内,触控面板TP于壳体C内部与系统电路板电连接,触控面板TP的详细结构及设置关系可为前述实施例及实施态样所述的任一变化态样。因触控面板TP的实施例及实施态样皆已详细说明如前,故于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前述电子装置及其触控面板因是由具可挠性的基板及感测结构所构成,故当使用者在使用此电子装置时,触控面板具有不易折损、破裂的功效,甚至使用寿命也被大幅提升。此外,前述电子装置及其触控面板因使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化合物作为连接结构,故可以大幅减少光学胶的使用,甚至到达不需使用光学胶的程度,进而可以大幅简化工艺、提升良率及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前述触控面板因可挠性足够,故可以采用全线程自动化生产,进而可以大幅简化工艺、提升良率及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前述触控面板因各组成结构均可有较佳的光可穿透性,故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前述触控面板可有较佳的光可穿透性,进而拥有较佳的显示率。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可挠性基板;以及 一感测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可挠性基板,该感测结构包括: 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 至少二第二感测电极,分设于该第一感测电极二侧且彼此未直接连接; 至少一连接结构,与该二第二感测电极电连接,且不与该第一感测电极电连接,其中该连接结构的材料包括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化合物;及 至少一绝缘结构,至少部分设于该连接结构、该二第二感测电极及该第一感测电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连接结构具有光可穿透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绝缘结构覆盖该二第二感测电极及该第一感测电极的暴露部分。
4.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连接结构包括氧化铟锡、氧化锌、氧化锌铝或氧化锑锡。
5.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可挠性基板;以及 一感测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可挠性基板,该感测结构包括: 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沿一第一方向排列; 至少一绝缘结构,至少部分设于该第一感测电极之上;及 至少一第二感测电极,至少部分设于该绝缘结构之上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该绝缘结构及该第二感测电极均具有可挠性。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或该第二感测电极为条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或该第二感测电极具有光可穿透性。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信号屏蔽结构或一保护结构,设置于该感测结构或该第一可挠性基板。
9.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可挠性基板,该感测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可挠性基板及该第一可挠性基板之间。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一系统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 一触控面板,与该系统电路板电连接,该触控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可挠性基板以及一感测结构。感测结构设置于第一可挠性基板,感测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感测电极、至少二第二感测电极、至少一连接结构及至少一绝缘结构。第二感测电极分设于第一感测电极二侧且彼此未直接连接。连接结构与二第二感测电极电连接,且不与第一感测电极电连接,其中连接结构的材料包括非金属导电材料或化合物。绝缘结构至少部分设于连接结构、二第二感测电极及第一感测电极之间。本发明电子装置及其触控面板因是由具可挠性的基板及感测结构所构成,不易折损、破裂。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3197806SQ20121000420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陈央嶙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