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858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二引线、光学胶层、导电材料层及遮蔽层。第一与第二感测电极层分别配置于第一及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感测区。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第一引线连接第一感测电极层。光学胶层包覆第一及第二感测电极层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光学胶层具有暴露出延伸至周边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的开口。导电材料层配置于光学胶层的开口内。第二引线通过导电材料层连接第二感测电极层。遮蔽层位于第一及第二引线上方。该触控面板可达到窄边化的效果。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无线通讯与网路的普及化,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逐渐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一般常见的输入与输出(input/output,I/O)介面,像是键盘或是滑鼠,具有相当程度的操作困难。相形之下,触控面板是一种直观、简单的输入与输出界面。因此,触控面板常被应用作为人与电子装置之间的沟通界面,以执行控制。
[0003]目前的产品趋势都不断地朝向将触控面板整合于显示面板内的技术迈进以构成触控显示面板。常见的触控显示面板是在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分开制造后,再将触控面板贴附于显示面板上。触控面板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超音波式等触控面板,其中以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为最常见的产品。
[0004]以电容式触控面板来说,触控面板中的感测区中包括多条X方向与多条Y方向的感测串列,而触控面板的周边区包括多条分别对应连接X方向与Y方向的感测串列的金属引线。现有习知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是将X方向的感测串列以及连接X方向感测串列的金属导线通过两道光罩或印刷的方式形成在基板上,而将Y方向的感测串列以及连接Y方向感测串列的金属导线通过两道光罩或印刷的方式形成在另外的基板上。若采用黄光制作过程以光罩的方式来形成X方向及Y方向的感测串列的金属引线,则至少需要使用四道光罩,此制作过程较为繁复且生产良率低。若采用印刷的方式来形成X方向及Y方向的感测串列的金属引线,虽然可具有较简单的制作步骤,但所形成的金属引线的线宽较大,例如至少介于5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无法符合现今窄边化的效果。
[000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触控面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触控面板,其可以改进现有的触控面板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周边区的引线具有较小的线宽与间距,可达到窄边化的效果。
[0007]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以制作上述的触控面板,且具有较高的生产良率及较低的生产成本。
[0008]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具有窄边框的设计。
[0009]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感测区以及围绕感测区的周边区。该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二引线、光学胶层、导电材料层及遮蔽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第一感测电极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感测区,其中部分第一感测电极层延伸至周边区。第二感测电极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面向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感测区,其中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延伸至周边区。第一引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第一引线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引线连接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引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其中第二引线彼此电性绝缘。光学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包覆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光学胶层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且开口暴露出延伸至周边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导电材料层配置于光学胶层的开口内,其中第二引线通过导电材料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遮蔽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周边区并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上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1]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硬质基板。
[0012]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软性薄膜。
[0013]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更包括光学层,配置于遮蔽层上且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或位于第二基板与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
[0014]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其更包括异方性导电胶层,配置于第二引线上,其中该第二引线通过导电材料层与异方性导电胶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
[0015]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具有第一中央区与围绕第一中央区的第一外围区。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层在第一基板的第一中央区内,其中部分第一感测电极层延伸至第一外围区。形成多条第一引线与多条第二引线在第一基板的第一外围区内,其中第一引线彼此电性绝缘,而第二引线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引线连接第一感测电极层。提供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具有第二中央区与围绕第二中央区的第二外围区。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在第二基板的第二中央区内,且面向第一感测电极层,其中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延伸至第二外围区。形成光学胶层在第二基板的第二中央区与第二外围区内。光学胶层覆盖第二感测电极层且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其中开口暴露出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填充导电材料层于光学胶层的开口内,其中导电材料层连接开口所暴露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贴合程序,以使第二基板通过光学胶层而固定于第一基板上。第一感测电极层面向第二感测电极层,且光学胶层包覆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第一引线、第二引线以及导电材料层。第二引线通过导电材料层与开口所暴露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在进行贴合程序之前,形成遮蔽层于第一基板的第一外围区或第二基板的第二外围区内,其中遮蔽层位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上方。
[0016]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7]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更包括形成遮蔽层之后且在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层或第二感测电极层之前,形成光学层于遮蔽层上,其中光学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或位于第二基板与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0018]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更包括形成第二引线之后,形成异方性导电胶层于第二引线上。
[0019]较佳的,前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的步骤包括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或印刷步骤。
[0020]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面板以及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具有感测区以及围绕感测区的周边区,且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多条第一引线、多条第二引线、光学胶层、导电材料层及遮蔽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第一感测电极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感测区,其中部分第一感测电极层延伸至周边区。第二感测电极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面向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感测区,其中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延伸至周边区。第一引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第一引线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引线连接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引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其中第二引线彼此电性绝缘。光学胶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包覆第一感测电极层、第二感测电极层、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光学胶层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且开口暴露出延伸至周边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导电材料层配置于光学胶层的开口内,其中第二引线通过导电材料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遮蔽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周边区并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上方。显示面板配置于触控面板的下方。
[0021]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皆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因此可通过同一道制作过程来完成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的制作,可有效减少制作过程步骤并可提闻生广良率。
[00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3]1、本发明一种触控面板,其周边区的引线具有较小的线宽与间距,可达到窄边化的效果。
[0024]2、本发明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以制作上述的触控面板,且具有较高的生产良率及较低的生产成本。
[0025]3、本发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具有窄边框的设计。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1B:为图1A触控面板的对应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的俯视不意图。
[0029]图1C:为沿图1A及图1B的线1_1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2A至图2H: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3]10:触控显示面板[0034]100:触控面板
[0035]101:感测区
[0036]103:周边区
[0037]110:第一基板
[0038]120:第二基板
[0039]130:第一感测电极层
[0040]132:第一感测串列
[0041]140:第二感测电极层
[0042]142:第二感测串列
[0043]150:第一引线
[0044]160:第二引线
[0045]170:光学胶层
[0046]172:开口
[0047]180:导电材料层
[0048]185:异方性导电胶层
[0049]190:遮蔽层
[0050]195:光学层
[0051]200:显示面板
[0052]L:桥接线
[0053]P:触控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触控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55]图1A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B绘不为图1A触控面板的对应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的俯视不意图。图1C为沿图1A及图1B的线1-1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1A与图1B中省略绘示部分构件。请同时参考图1A、图1B及图1C,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具有感测区101以及围绕感测区101的周边区103,且触控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多条第一引线150、多条第二引线160、光学胶层170、导电材料层180及遮蔽层190。 [0056]详细来说,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相对设置。第一感测电极层13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且位于感测区101,其中部分第一感测电极层130延伸至周边区103。第二感测电极层140配置于第二基板120上且面向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位于感测区101,其中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延伸至周边区103。第一引线15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且位于周边区103。第一引线150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引线150结构性且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二引线16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上且位于周边区103,其中第二引线160彼此电性绝缘。光学胶层17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且包覆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第一引线150以及第二引线160。光学胶层170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172,且开口 172暴露出延伸至周边区103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导电材料层180配置于光学胶层170的开口 172内,其中第二引线160通过导电材料层180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相连接。遮蔽层19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且位于周边区103并在第一引线150及第二引线160的上方。
[0057]更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可视为上基板,而第二基板120可视为下基板,其中第一基板110为硬质基板,其例如是玻璃基板,而第二基板120为软性薄膜,其例如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薄膜。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配置于硬质基板(即上基板)上,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配置于软性薄膜(即下基板)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的配置方式与材质。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第二基板120视为上基板,而第一基板110视为下基板,其中第二基板120为硬质基板,而第一基板110为软性薄膜。也就是说,此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配置于软质薄膜(即下基板)上,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配置于硬质基板(即上基板)上,上述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0058]再者,如图1A与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是由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串列132所组成,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是由多个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串列142所组成。此处,第一感测串列132与第二感测串列142皆是绘示为由多条桥接线L串接多个菱形触控垫P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桥接线L与菱形触控垫P可一体成型;但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触控垫的形状亦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且不限定是否具有桥接线。此外,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的材质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O)。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配置在第一基板110上,且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的材质例如是金属。导电材料层180的材质例如是银,其目的在于电性连接第一基板110上的第二引线160与第二基板120上的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另外,遮蔽层190例如是黑矩阵层,其目的在于遮蔽位于周边区103的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因此遮蔽层190需设置在使用者(未绘示)与第一引线150,及使用者(未绘示)与第二引线160之间。此处,如图1C所示,遮蔽层19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30之间。在遮蔽层190的设置下,能够提供周边区103的遮光效果更为提升。
[0059]另外,请再参考图1C,为了让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的图案模糊化,触控面板100可更包括光学层195,其中光学层195配置于遮蔽层190上且位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30之间。更具体来说,光学层195是位于遮蔽层190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30之间,且覆盖第一感测电极层13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二基板位于使用者(未绘示)与第一基板110之间,则光学层195位于第二基板120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之间。此外,为了增加第二引线160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之间的电性可靠度,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可更包括异方性导电胶层185,其中异方性导电胶层185配置于第二引线160上,其中第二引线160通过导电材料层180与异方性导电胶层185与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结构性且电性相连接。简言之,异方性导电胶层185的设置为选择性的构件,也就是说,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亦可不包含有异方性导电胶层,此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0060]以上仅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结构,并未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对此,以下将以实施例来说明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并配合图1A至图1B与图2A至图2H对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0061]图2A至图2H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A与图2A,依照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方法,首先,提供第一基板110,其中第一基板110具有第一中央区(即图1A的感测区101)与围绕第一中央区的第一外围区(即图1A的周围区103)。
[0062]接着,请再参考图2A,形成遮蔽层190于第一基板110上且位于第一外围区(即图1A的周围区103),其中遮蔽层190例如是黑矩阵层。接着,为了让后续形成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 (请参考图2B)的图案模糊化,可形成光学层195于遮蔽层190上,且覆盖第一感测电极层130,其中光学层195例如为低蚀刻痕光学层。
[0063]接着,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2B,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层130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中央区(即图1A的感测区101)内,其中部分第一感测电极层130延伸至第一外围区(即图1A的周围区103)。此时,光学层195是位于遮蔽层190与第一感测电极层130之间。更具体来说,请再参考图1A,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是由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串列132所组成,其中第一感测串列132是由多条桥接线L串接多个菱形触控垫P的结构,但于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触控垫的形状亦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且不限定是否具有桥接线。此外,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的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 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O),且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的步骤包括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此处,即采用第一道光罩(未绘示)来制作第一感测电极层130。
[0064]接着,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2C,形成多条第一引线150与多条第二引线160于第一基板110的第一外围区(即图1A之周围区103)内,其中第一引线150彼此电性绝缘,而第二引线160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引线150结构性且电性连接第一感测电极层130。此夕卜,第一引线150的材质与第二引线160的材质例如是金属,且形成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的步骤包括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因此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可通过同一道光道制作过程(即第二道光罩,未绘示)来形成。
[0065]接着,请参考图2D,选择性地形成异方性导电胶层185于第二引线160上,其目的在于增加第二引线160与后续接合的第二感测电极层140 (请参考图2E)的电性可靠度。当然,此异方性导电胶层185为选择性的步骤,而使用者可依据制作过程的差异来选择是否进行此步骤,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0066]接着,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2E,提供第二基板120,其中第二基板120具有第二中央区(即图1B的感测区101)与围绕第二中央区的第二外围区(即图1B的周围区103)。
[0067]接着,请再同时参考图1B与图2E,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中央区内(即图1B的感测区101),其中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延伸至第二外围区(即图1B的周围区103)。更具体来说,请再参考图1B,本实施例的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是由多个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串列142所组成,其中第二感测串列142是由多条桥接线L串接多个菱形触控垫P的结构,但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触控垫的形状亦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且不限定是否具有桥接线。此外,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O),且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的步骤包括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或印刷步骤。此处,若采用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的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则是通过第三道光罩(未绘示)来制作第二感测电极层140。若采用印刷步骤(例如网版印刷)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则毋需使用光罩。
[0068]接着,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2F,形成光学胶层170于第二基板120的第二中央区(即图1B的感测区101)与第二外围区(即图1B的周围区103)内。光学胶层170覆盖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且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172 (图1B中仅示意地绘示两个),其中开口 172暴露出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140。
[0069]之后,请参考图2G,填充导电材料层180于光学胶层170的开口 172内,其中导电材料层180连接开口 172所暴露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140。此处,导电材料层180的材质例如是银。
[0070]最后,请参考图2H,对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进行贴合程序,以使第二基板120通过光学胶层170而固定于第一基板110上。其中,第一感测电极层130面向第二感测电极层140,且光学胶层170因贴合程序而包覆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二感测电极层140、第一引线150、第二引线160以及导电材料层180,并填满光学层195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空隙。特别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引线160通过导电材料层180与开口 172所暴露出的部分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则是通过热压合程序而相连接。此时,遮蔽层190位于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的上方,可有效提升周边区103的遮光效果。至此,已完成触控面板100的制作。
[0071]值得一提的是,在贴合程序后,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10可视为上基板,而第二基板120可视为下基板,其中第一基板110为硬质基板,其例如是玻璃基板,而第二基板120为软性薄膜,其例如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薄膜。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配置于硬质基板(即上基板)上,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配置于软性薄膜(即下基板)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的配置方式与材质。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将第二基板120视为上基板,而第一基板110视为下基板,其中第二基板120为硬质基板,而第一基板110为软性薄膜。也就是说,此处的第一感测电极层130、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配置于软质薄膜(即下基板)上,而第二感测电极层140配置于硬质基板(即上基板)上,上述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0072]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皆通过同一道黄光制作过程(即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而形成在第一基板110上,因此相较于现有习知的触控面板的制作需采用四道光罩而言,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的制作可减少至少一道光罩制作过程,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具有较高的生产良率。此外,相较于现有习知采用印刷的方式来形成金属引线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引线150与第二引线160的所采用的制作方式(即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可具有较小的线宽与间距,可使触控面板100达到窄边化的效果。再者,若采用印刷步骤(例如网版印刷)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140,则毋需使用光罩,即可再省下一道光罩,即相对于现有习知需采用四道光罩的技术而言可省下两道光罩制作过程,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具有较高的生产良率。
[0073]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图1C (或图2H)中所绘示的触控面板100以及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配置于触控面板100的下方,且显示面板200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子纸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双稳态型显示面板或电衆显示面板等显示器。
[0074]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皆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因此可通过同一道制作过程来完成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的制作,可有效减少使用光罩的数量,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可提高生产良率。此外,由于本发明是采用黄光制作过程(即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的方式将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形成于第一基板上,因此相较于现有习知采用印刷的方式来形成金属引线而言,本发明的所形成的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可具有较小的线宽与间距,可使触控面板达到窄边化的效果。
[007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感测区以及围绕该感测区的周边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第一感测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位于该感测区,其中部分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该周边区; 第二感测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面向该第一感测电极层,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该感测区,其中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该周边区; 多条第一引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位于该周边区,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彼此电性绝缘,且所述多个第一引线连接该第一感测电极层; 多条第二引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位于该周边区,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引线彼此电性绝缘; 光学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包覆该第一感测电极层、该第二感测电极层、所述多个第一引线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引线,其中该光学胶层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且该开口暴露出延伸至该周边区的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 导电材料层,配置于该光学胶层的该开口内,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引线通过该导电材料层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以及 遮蔽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该周边区并在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及所述多个第二引线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硬质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软性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光学层,配置于该遮蔽层上且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或位于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异方性导电胶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二引线上,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引线通过该导电材料层与该异方性导电胶层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
6.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中央区与围绕该第一中央区的第一外围区; 形成第一感测电极层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中央区内,其中部分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该第一外围区; 形成多条第一引线与多条第二引线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外围区内,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彼此电性绝缘,而所述多个第二引线彼此电性绝缘,且所述多个第一引线连接该第一感测电极层; 提供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具有第二中央区与围绕该第二中央区的第二外围区; 形成第二感测电极层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中央区内,其中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该第二外围区; 形成光学胶层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中央区与该第二外围区内,该光学胶层覆盖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且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其中该开口暴露出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填充导电材料层于该光学胶层的该开口内,其中该导电材料层连接该开口所暴露出的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 对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进行贴合程序,以使该第二基板通过该光学胶层而固定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第一感测电极层面向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且该光学胶层包覆该第一感测电极层、该第二感测电极层、所述多个第一引线、所述多个第二引线以及该导电材料层,而所述多个第二引线通过该导电材料层与该开口所暴露出的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以及 在进行该贴合程序之前,形成遮蔽层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外围区或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外围区内,其中该遮蔽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及所述多个第二引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形成该遮蔽层之后且在形成该第一感测电极层或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之前,形成光学层于该遮蔽层上,其中该光学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感测电极层之间或位于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引线之后,形成异方性导电胶层于所述多个第二引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的步骤包括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与蚀刻步骤或印刷步骤。
10.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触控面板,具有感测区以及围绕该感测区的周边区,该触控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第一感测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位于该感测区,其中部分该第一感测电极层延伸至周边区; 第二感测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面向该第一感测电极层,该第二感测电极层位于该感测区,其中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延伸至该周边区; 多条第一引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位于该周边区,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彼此电性绝缘,且所述多个第一引线连接该第一感测电极层; 多条第二引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位于该周边区,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引线彼此电性绝缘; 光学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包覆该第一感测电极层、该第二感测电极层、所述多个第一引线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引线,其中该光学胶层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且该开口暴露出延伸至该周边区的部分该第二感测电极层; 导电材料层,配置于该光学胶层的该开口内,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引线通过该导电材料层与该第二感测电极层相连接; 遮蔽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位于该周边区并在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及所述多个第二引线的上方;以及 显示面板,配置于该触控面板的下方。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543866SQ20121032546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谢云南, 陈玲安 申请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