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638380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数据线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显示面板已成为流行产品,利用触控显示面板作为使用者操作接口,可让使用者直接通过触控模式操作电子产品,而不需通过键盘或鼠标。触控显示面板会根据对应于触控感测单元的感测信号变化,经由信号处理定位出使用者触控的位置。请参考图1。图1为光感应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感测单元100的示意图。感测单元100包含光感薄膜晶体管(photo TFT) 102,触控读取薄膜晶体管(readoutTFT) 104及电容C。光感薄膜晶体管102会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形成不同的漏电流大小Ids。Vs为设定(set)电压,信号Vg控制光感薄膜晶体管102的导通及截止,Va为电容C上的电压。光感薄膜晶体管102导通时,重设Va电压至设定电压Vs;光感薄膜晶体管102截止时,根据光感薄膜晶体管102漏电流大小Ids所造成的不同Va电压,判断被触控的程度。触控读取晶体管104耦接到触控读取线106,于触控读取晶体管104导通时,将Va传输至触控读取线106以作为触控读取信号,触控读取线106则接收该触控读取信号。但是光感应式触控显示面板上除了感测单元100外,还具有用以显示的像素,而在驱动像素的同时,可能会对于感测单元100的信号造成耦合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揭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触控读取线、2N个感测单元、触控感应线、多个像素及2N条第一数据线。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2N个感测单元耦接于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对2N条触控读取线提供2N个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耦接于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根据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2N条第一数据线耦接于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每一第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约为一第一预定值。其中N为正整数,且2N条第一数据线中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揭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触控读取线、2N个感测单元、触控感应线、多个像素及2N条第一数据线。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2N个感测单元耦接于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对2N条触控读取线提供2N个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耦接于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根据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2N条第一数据线耦接于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其中N为正整数,2N条第一数据线中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一第一正向耦合电压变化,2N条第一数据线中的其它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其它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一第一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揭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数据线、多个像素、2N个感测单元、2N条触控读取线及一触控感应线,每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为一第一预定值,其中N为正整数。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含:通过2N个感测单元提供2N个触控读取信号;通过2N条触控读取线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通过2N条数据线中的N条数据线提供正极性像素电压给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并对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第一正向耦合电压变化;通过2N条数据线中其它N条数据线提供负极性像素电压给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并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其它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第一负向耦合电压变化;由触控感应线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一触控信号。如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利用2N个触控读取信号上N个正向与N个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互相抵消的特性,可大幅降低触控感应在线的触控信号失真,进而使处理器在不同的画面周期不会误判使用者触控的程度造成显示影像的断线情形。


图1为光感应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感测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面板显示影像断线的情形;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图3B为触控显示面板在不同画面周期时,每一触控读取线的触控读取信号电压示意图;图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感测单元的示意图;图3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处理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4的实施例在不同画面周期触控信号的变化;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两列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102、104:晶体管300、400、600、700、800、900、1000:触控显示面板302、402、602、702、802、902、1002:像素3022、4022、6022、7022、8022、9022、10022:子像素304,404 (40402^40452),604 (60402^60498),704 ( 70402 70436)、804(80402^80416),904 (90402 90420)、1004 (100402 100416):数据线306,406 (40602 40608)、606 ( 60602 60616 )、706 ( 70602 70612 )、806(80602^80604),906 (90602 90604)、1006 (100602 100604):读取线100、308、408、608、708、808、908、1008:感测单元310、410、610、710、810、910、1010:触控感应线
312、412、612、712、812、912、1012 (10122 10124):栅极线314、414、614、714、814、914、1014:处理器1100:驱动方法1102、1104、1106、1108、1110:步骤D、D1、D2、D3、D4、D5、D6、D7、D8:距离C、Cr:电容A:侧向电容值t:时间轴R、T1、T2:画面周期A/D:模拟数字转换单元3084:第一晶体管3086:储存电容3082:第二晶体管Vg(n-l):第一驱动脉波Vg (η):第二驱动脉波Vl、V2、V3、Vs、Va:电压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揭示特别以下述例子加以描述,在整个说明书及附图的任何地方的例子,包含在此所讨论的任何用词的例子的使用,仅用以举例说明,因为对于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揭示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变更与修饰,因此本揭示内容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实施申请专利的发明时应当知道本发明实施例及其各元件除说明书叙述的目的、优点或特点,还包含了其它虽未明示但是本发明实施例本质上即具有的目的、优点或特点。因此整个说明书中对于列举的目的、优点或特点并非用以限制申请专利的发明。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的用途,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此外,每一附图中所揭示的内容可能包含有主要的技术特征以及附加的技术特征,因此技术人员在根据本说明书及附图而实施本申请专利的发明时,并不限定必须实施任一附图中所揭示的所有技术特征才能解决技术问题进而达成技术上的效果。

在整个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除有特别注明,否则“一”以及“该”的意义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该元件或成分。也即,除非从特定上下文明显可见将多个排除在外,否则单个冠词也包括多个元件或成分的叙述。而且,在整个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除有特别注明,否则“在其中”的意思可包含“在其中”与“在其上”;此外“元件A在元件B之上/下”以及“元件A在元件B上/下”或其它类似位置关系表示,除非有特别注明,否则其意义应仅是表示两元件的位置相对关系,因此应包含两元件直接或间接的耦接。在整个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的通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示的用词将于以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从业人员(practitioner)在有关本揭示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此外,如在此所使用的用词“包含(comprising, including, involving, containing),,、“具有(having),,等等,若非另夕卜限定,为开放性的(open-ended),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整个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若出现以“或(or)”的用词并列的多种选择,应视揭示内容的本质或者是否有特别描述,否则并非限定各并列的选择为互斥的,也即若非特别叙明,“或(or)”的用词并非限制于“互斥或(exclusiveor)”。整个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若出现以“及(and)/或(or)”的用词并列的多种选择,若非特别的叙明,则应包含并列的多种选择之中的任一单一选择或多种选择的组合。
在此所使用的用词“实质上(substantially)”、"大约(around, about)”或“近乎(approximately)”应大体上意味在给定值或范围的20%以内,较佳在10%以内,更佳在5%以内。在此所提供的数量可为近似的,因此意味着若无特别陈述,可以用词“大约”、“约”或“近乎”加以表示。此外,若使用“电(性)耦接”或“电(性)连接” 一词,在整个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电性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另外,若描述关于电(磁)信号的传输、提供,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应该可以了解电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可能伴随衰减或其它非理想性的变化,但电信号传输或提供的来源端与接收端若无特别叙明,实质上应视为同一信号。举例而言,若由电子电路的端点A传输(或提供)电信号S给电子电路的端点B,其中可能经过晶体管开关的源漏极两端及/或可能的杂散阻抗而产生电压降,但若杂散阻抗与晶体管开关所造成的电信号变化并非用以造成特定技术效果而只是非理想性的变化,这些非理想性的变化并不影响实质上的电子电路的运作,电信号S在电子电路的端点A与端点B应可视为同一信号。此外,整个说明书中若出现以功能界定的元件,仅是说明该元件可执行的功能及/或预设的功能,并非限定该元件必须持续作动以执行该元件可执行的功能及/或预设的功能。以下特举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触控显示面板包含多个像素排列成矩阵以显示影像。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说明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触控显示面板300包含多个像素302、多条数据线304、多条触控读取线306、多个感测单元308、触控感应线310、栅极线312及处理器314。每一像素302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多个子像素3022,例如红色、蓝色、绿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3022耦接于对应的两条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数据线304。多个感测单元3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306,多条触控读取线3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310再耦接至处理器3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3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100)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如图3C所示,感测单元308具有第一晶体管3084、储存电容3086以及第二晶体管3082,其中第一晶体管3084的栅极用以接收第一驱动脉波Vg (n_l),第二晶体管3082的栅极用以接收第二驱动脉波Vg (η),且第一驱动脉波Vg (η-1)的上升沿在第二驱动脉波Vg (η)之前,换言之,Va电压输出至触控读取线306后才被重设至设定电压Vs。如图3D所示,处理器314包含电容Cr及模拟数字转换单元A/D。处理器314的电容Cr,可用以与各感测单元308储存触控读取信号的储存电容3086进行电荷分享,举例而言,在每次读取前,Cr的电位会被重置为一高准位或一接地准位,当感测单元308储存触控读取信号的电容3086因第一晶体管导通,而被对应的触控读取线306接收后,由于触控感应线310同时耦接多个感测单元308再耦接到处理器的电容Cr,因此处理器314的电容Cr能同时与多个感测单元308储存触控读取信号的电容进行电荷分享,相较于仅耦接单一感测单元308的情况,同时耦接多个感测单元308可同时与感测单元308的多个储存电容3086进行电荷分享,因此可达到加强信号的强度的优点,此外,也可达到多个传感器感测结果平均的效果,降低噪声的干扰。栅极线312可耦接于多个子像素3022,此外栅极线312还可以更进一步的耦接于多个感测单元308,用以于每一画面周期内提供栅极信号,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308会对多条触控读取线306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3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3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314,处理器3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312所耦接的像素302进行更新。多个感测单元308可以例如为感测单元100所示的光感测信号。多条数据线304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模式“-+-+-+”。也即位于每一子像素3022左侧的数据线304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给子像素3022,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相反(负)极性的数据电压给子像素3022 ;位于每一子像素3022右侧的数据线304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给子像素3022,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相反(正)极性的数据电压给子像素3022。图3B为触控显示面板300在不同画面周期时,每一触控读取线306的触控读取信号电压示意图。请参考图3A及图3B,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位于两相邻数据线304之间,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与左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304距离举例而言大约为D,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304距离举例而言大约为D/3,此实施例中所指的距离为两条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或最短距离,此处大约为一特定距离指显示面板的距离在制造或量测上所能容忍的范围内所存在的误差。由于电容容值和两导体之间距离成反比,因此若每一触控读取线306及左侧数据线304之间寄生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为Apf,则每一触控读取线306及右侧数据线3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为A*3pf。由于多条数据线304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所以于第R画面周期,左侧数据线304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可为0V)且右侧数据线30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可为15V)。因为侧向电容的电容耦合效应,左侧数据线304对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右侧数据线304对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所以左侧数据线304及右侧数据线304对触控读取信号电压产生两个侧向电容(电容值A pf及A*3pf)分压后接近11.25V的变化。本实施例中,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均受到耦合电压变化造成的失真且无法互相抵消,所以造成耦接于多条触控读取线306的触控感应线310上的触控信号的失真更为严重,形成如图2在面板显示影像断线的情形。由于多条数据线304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所以于第R+1画面周期,左侧数据线30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且右侧数据线304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因为侧向电容的电容耦合效应,左侧数据线304对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右侧数据线304对每一触控读取线3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所以左侧数据线304及右侧数据线304对触控读取信号电压产生两个侧向电容分压后接近3.75V的变化。综上所述,多个感测单元3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306,多条触控读取线3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310再耦接至处理器314,此连接方式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并且可以使处理器314能够通过多个感测单元308来决定触控的程度,但由于像素302更新时杂散电容所造成的耦合变化,仍会造成触控感应线110上的触控信号的失真。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400包含:多个像素402、多条数据线404 (40402 40452)、多条触控读取线406 (40602 40608)、多个感测单元408、触控感应线410、栅极线412及处理器414。每一像素402包含多个子像素4022,每一子像素4022耦接于对应的两条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数据线404。每一子像素4022可以进一步包含主像素区块及次像素区块。多个感测单元4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406,多条触控读取线4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410再耦接至处理器4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4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308)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感测单元408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C的感测单元308相同,处理器414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D的处理器314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4条触控读取线40602 40608耦接到触控感应线41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凡2N (N为正整数)条触控读取线406耦接到触控感应线410均属本发明的范围。触控感应线410耦接于处理器414。栅极线412耦接于多个子像素4022,此外栅极线412还可以更进一步的耦接于多个感测单元408,用以于每一画面周期内提供栅极信号,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408会对多条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4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4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414,处理器4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412所耦接的像素402进行更新。每一触控读取线406位于两相邻数据线404之间,每一触控读取线406与左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404距离均大约为D1,每一触控读取线4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404距离均大约为D2。因此每一触控读取线406与左侧最接近的数据线4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且每一触控读取线406与右侧最接近的数据线4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多条数据线4040210416于第R 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依序为
即数据线 40402 为 +.40404 为-.40406 为-.40408 为 +.40410 为-.40412 为+>40414为+、40416为-,以此类推,其它数据线40418 40452的极性如图4所示,不再赘述,而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模式,也即数据线40402数据线40416的极性为“-++-+--+”。于第R画面周期,以触控读取线40602为例,触控读取线40602左侧的数据线40412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可为15V)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40604左侧的数据线4042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40606左侧的数据线40436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可为0V)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40608左侧的数据线40448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8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406其中2条(40602及40604)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2条(40606及40608)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4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同样的,触控读取线40602右侧的数据线4041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40604右侧的数据线40426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40606右侧的数据线40438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40608右侧的数据线40450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40608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406其中2条(40602及40608)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2条(40604及40606)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4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触控感应线410的触控信号失真。同理,于第R+1画面周期数据线404提供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最接近触控读取线40602 40608左右两侧的数据线404对触控读取线40602 40608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的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在触控感应线410互相抵消,在此不再赘述第R+1画面周期的状况。图5为本发明图4的实施例在不同画面周期触控信号的变化。图5中t为时间轴,Tl为第R画面周期,T2为第R+1画面周期。由于侧向电容的电容耦合效应在触控读取信号上造成的耦合电压变化已互相抵消,所以触控信号在Tl时间及T2时间的电压V3,接近一持续的信号,处理器114可依此信号正确判断使用者于Tl及T2时间触控的程度。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触控显示面板600包含多个像素602 (其中省略的像素以…表示,并标注省略的像素,以下实施例也相同)、多条数据线604 (60402 60498)、多条触控读取线606 (60602 60616)、多个感测单元608、触控感应线610、栅极线612及处理器614。每一像素602包含多个子像素6022,每一子像素6022耦接于对应的两条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数据线604。多个感测单元6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606,多条触控读取线6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610再耦接至处理器6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6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308)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感测单元608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C的感测单元308相同,处理器614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D的处理器314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8条触控读取线60602 60616耦接到触控感应线610。触控感应线610耦接于处理器614。栅极线612耦接于多个子像素6022,此外栅极线612还可进一步耦接于多个感测单元608,用以于每一画面周期内提供栅极信号,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608会对多条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6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6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614,处理器6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612所耦接的像素602进行更新。每一触控读取线606位于两相邻数据线604之间,每一触控读取线606与左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604距离均大约为D3,每一触控读取线6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604距离均大约为D4。因此每一触控读取线606与左侧最接近的数据线6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且每一触控读取线606与右侧最接近的数据线6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多条数据线60402飞0408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
即数据线60402为-、60404为-、60406为+、60408为+,以此类推,而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模式,也即数据线60402飞0408的极性为“++—”。其它数据线60410飞0498的极性如图6所示,不再赘述。于第R画面周期 ,以触控读取线60602为例,触控读取线60602左侧的数据线60412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 化,触控读取线60604左侧的数据线6042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04上的 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06左侧的数据线60436为负极性 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 60608左侧的数据线60448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08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 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10左侧的数据线60460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 读取线60610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12左侧的数据线 60472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 化,触控读取线60614左侧的数据线60484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4上的 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16左侧的数据线60496为正极性数 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 606其中4条(60602、60606、60610及60614)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 4条(60604、60608、60612及60616)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 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6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同样的,触控读取线60602右侧的数据线6041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 线6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04右侧的数据线60426 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 读取线60606右侧的数据线60438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06上的触控读取 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08右侧的数据线60450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 对触控读取线60608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10右侧的 数据线60462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0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 压变化,触控读取线60612右侧的数据线60474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2 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 触控读取线60614右侧的数据线60486为正极 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 60616右侧的数据线60498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6061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 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606其中4条(60602、60606、60610及60614)受到 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4条(60604、60608、60612及60616)受到来自侧 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610上正 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了触控感应线610输出的触控信号失真。同理,于第R+1画面周期数据线604提供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最接近触控读取线 60602 60616左右两侧的数据线604对触控读取线60602 6061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的 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在触控感应线610而互相抵消,在此不再赘述第R+1画面周期 的状况。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如图7所 示,触控显示面板700包含多个像素702、多条数据线704 (70402 70436)、多条触控读取 线706 (70602 70612)、多个感测单元708、触控感应线710、栅极线712及处理器714。每 一像素702包含多个子像素7022,每一子像素7022耦接于对应的数据线704。多个感测单 元7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706,多条触控读取线7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710再耦 接至处理器7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 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7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308)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感测单元708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C的感测单元308相同,处理器714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D的处理器314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6条触控读取线70602 70612耦接到触控感应线710。触控感应线710耦接于处理器714。栅极线712耦接于多个子像素7022,此外栅极线712还可进一步耦接于多个感测单元708,用以于每一画面周期内提供栅极信号,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708会对多条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7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7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714,处理器7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712所耦接的像素702进行更新。每一触·控读取线706与左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704距离均大约为D5。因此每一触控读取线706与左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7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多条数据线70402 70412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即数据线70402 为 +.70404 为 +.70406 为 +.70408 为-.70410 为-.70412 为-,以此类推,而于第 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模式,也即多条数据线70402 70412的电压极性为“一-+++”。其它数据线70418 70436的极性如图7所示,不再赘述。于第R画面周期,触控读取线70602左侧的数据线70406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7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70604左侧的数据线70412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7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70606左侧的数据线70418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70606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70608左侧的数据线70424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70608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70610左侧的数据线70430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70610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70612左侧的数据线70436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7061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706其中3条(70602、70606及70610)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3条(70604、70608及70612)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7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了触控感应线710输出的触控
号失真。同理,于第R+1画面周期数据线704提供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最接近触控读取线70602^70612左侧的数据线704对触控读取线70602 7061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的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在触控感应线710而互相抵消,在此不再赘述第R+1画面周期的状况。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触控显示面板800包含:多个像素802、多条数据线804 (80402 80416)、多条触控读取线806 (80602 80604)、多个感测单元808、触控感应线810、栅极线812及处理器814。每一像素802包含多个子像素8022,每一子像素8022耦接于对应的数据线804。多个感测单元8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806,多条触控读取线8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810再耦接至处理器8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8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308)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感测单元808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C的感测单元308相同,处理器814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D的处理器314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2条触控读取线80602及80604耦接到触控感应线810。触控感应线810耦接于处理器814。栅极线812耦接于多个子像素8022,此外栅极线812还可进一步耦接于多个感测单元808用以于每一画面周期内提供栅极信号,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808会对多条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8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8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814,处理器8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812所耦接的像素802进行更新。每一触控读取线8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804距离均大约为D6。因此每一触控读取线8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8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多条数据线80402 80404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即数据线80402为+>80404为-,以此类推,而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模式“_+”。其它数据线80406 80416的极性如图8所示,不再赘述。于第R画面周期,触控读取线80602右侧的数据线80408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8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80604右侧的数据线8041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8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806其中I条(80602)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I条(80604)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8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了触控感应线810输出的触控信号失真。同理,于第R+1画面周期数据线804提供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最接近触控读取线80602及80604右侧的数据线804对触控读取线80602及8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的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在触控感应线810互相抵消,在此不再赘述第R+1画面周期的状况。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一行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触控显示面板900包含:多个像素902、多条数据线904 (90402 90420)、多条触控读取线906 (90602 90604)、多个感测单元908、触控感应线910、栅极线912及处理器914。每一像素902包含多个子像素9022,每一子像素9022耦接于对应的数据线904。多个感测单元9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906,多条触控读取线9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910再耦接至处理器9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9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308)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感测单元908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C的感测单元308相同,处理器914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D的处理器314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2条触控读取线90602及90604耦接到触控感应线910,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间隔两个像素配置一条触控读取线906。触控感应线910耦接于处理器914。栅极线912耦接于多个子像素9022,此外栅极线912还可进一步耦接于多个感测单元908,用以于每一画面周期内提供栅极信号,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908会对多条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9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9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914,处理器9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912所耦接的像素902进行更新。每一触控读取线9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904距离均大约为D7。因此每一触控读取线9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9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多条数据线90402 90408如图9所示,举例而言,多条数据线90402 90408于第R画面周期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即数据线90402为+、90404为+、90406为-、90408为-,以此类推,而于第R+1画面周期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模式,也即多条数据线90402 90408的电压极性为“一++”。其它数据线90410 90420的极性如图9所示,不再赘述。于第R画面周期,触控读取线90602右侧的数据线90408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9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90604右侧的数据线90420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9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906其中I条(90602)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I条(90604)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9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了触控感应线910输出的触控信号失真。同理,于第R+1画面周期数据线904提供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最接近触控读取线90602及90604右侧的数据线904对触控读取线90602及9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的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在触控感应线910互相抵消,在此不再赘述第R+1画面周期的状况。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像素矩阵中两行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0包含:多个像素1002、多条数据线1004 (100402 100416)、多条触控读取线1006 (100602 100604)、多个感测单元1008、触控感应线1010、多条栅极线1012(10122 10124)及处理器1014。每一像素1002包含多个子像素10022,每一子像素10022耦接于对应的两条数据电压极性相反的数据线1004。每一子像素10022包含主像素区块及次像素区块。多个感测单元1008耦接于对应的多条触控读取线1006,多条触控读取线1006耦接于触控感应线1010再耦接至处理器1014,此连接方式的其中一种优点是可以加强信号的强度,感测单元1008可为光感触控单元(例如感测单元308)或其它种类的触控单元。感测单元1008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C的感测单元308相同,处理器1014的内部元件及动作原理与上述图3D的处理器314相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2条触控读取线100602及100604耦接到触控感应线1010。触控感应线1010耦接于处理器1014。栅极线10122耦接于多个子像素10022的主像素区块,栅极线10124耦接于多个子像素10022的次像素区块。当栅极线1012上的栅极信号致能时,多个感测单元1008会对多条中对应的触控读取线1006提供个别的触控读取信号,触控感应线1010会根据多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触控信号到处理器1014,处理器1014会根据触控信号判断使用者触控的程度。而当栅极信号致能时可以驱动栅极线1012所耦接的像素1002进行更新。每一触控读取线10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1004距离均大约为D8。因此每一触控读取线1006与右侧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1004之间的侧向电容容值大约相同。于第R画面周期,栅极线10122上的栅极信号致能时,多条数据线100402 100416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当栅极线10122上的栅极信号除能后,栅极线10124的栅极信号致能时,多条数据线100402 100416提供数据电压极性的模式为也即,在相邻两栅极线10122和10124各别致能时,多条数据线1004提供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模式。于第R画面周期,栅极线10122上的栅极信号致能时,触控读取线100602右侧的数据线100408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10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100604右侧的数据线100414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10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1006其中I条(100602)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I条(100604)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10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触控感应线1010的触控信号失真。于第R画面周期,栅极线10124上的栅极信号致能时,触控读取线100602右侧的数据线100408为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100602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负向耦合电压变化,触控读取线100604右侧的数据线100414为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触控读取线10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正向耦合电压变化。因为触控读取线1006其中I条(100602)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负向耦合电压变化,另外I条(100604)受到来自侧向电容的正向耦合电压变化,且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接近,所以触控感应线1010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互相抵消,降低触控感应线1010的触控信号失真。同理,于第R+1画面周期数据线1004提供与第R画面周期相反的数据电压极性,最接近触控读取线100602及100604右侧的数据线1004对触控读取线100602及100604上的触控读取信号产生的正向及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在触控感应线1010互相抵消,在此不再赘述第R+1画面周期的状况。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1100流程图。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数据线、多个像素、2N个感测单元、2N条触控读取线及触控感应线,每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为一第一预定值,其中N为正整数。驱动方法1100可用以驱动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1100包含:步骤1102:通过2N个感测单元提供2N个触控读取信号;步骤1104:通过2N条触控读取线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步骤1106:通过2N条数据线中的N条数据线提供正极性像素电压给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并对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N条触控读取线传输的N个触控读取信号各别产生一第一正向耦合电压变化;步骤1108:通过2N条数据线中其它N条数据线提供负极性像素电压给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并对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其它N条触控读取线传输的N个触控读取信号各别产生一第一负向耦合电压变化;步骤1110:由触控感应线根据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一触控信号。如上述驱动方法,触控感应线接收到2N个触控读取信号上正向与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互相抵消,大幅降低触控感应在线的触控信号失真。如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利用2N个触控读取信号上N个正向与N个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会互相抵消的特性,可降低触控感应在线的触控信号失真,进而使处理器在不同的画面周期不会误判使用者触控的程度造成显示影像的断线情形。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 2N个感测单元,耦接于该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提供该2N个触控读取信号; 一触控感应线,耦接于该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根据该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一触控信号; 多个像素;及 2N条第一数据线,耦接于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且每一第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约为一第一预定值; 其中N为正整数,且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中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数据线位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第一侧,每一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为位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第一侧且与该对应的触控读取线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2N条第二数据线,耦接于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每一第二数据线位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相对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侦牝该2N条第二数据线中有N条第二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有N条第二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2N条第二数据线为位于对应的该2N条触控读取线的第二侧且与该对应的触控读取线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并且每一第二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约为一第二预定值,该第二预定值与该第一预定值相异。
5.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栅极线,耦接于该2N个感测单元及该些像素,用以提供一栅极信号; 其中每一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为位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第一侧且与该对应的触控读取线垂直距离最短的数据线。
6.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处理器,耦接于该触控感应线,用以根据该触控信号判断该2N个感测单元被触控的程度,其中该2N个感测单元为2N个光感触控单元,且每一像素具有一主像素及一次像素。
7.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中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为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中有N条第一数据线在一第一时段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有N条第一数据线在该第一时段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以及 该N条在该第一时段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的第一数据线在一第二时段用以提供另一负极性数据电压,该N条在该第一时段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的第一数据线在该第二时段用以提供另一正极性数据电压。
8.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接收2N个触控读取信号; 2N个感测单元,耦接于该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提供该2N个触控读取信号; 一触控感应线,耦接于该2N条触控读取线,用以根据该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一触控信号; 多个像素;及 2N条第一数据线,耦接于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其中N为正整数,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中有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一第一正向耦合电压变化,该2N条第一数据线中的其它N条第一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并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其它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一第一负向耦合电压变化。
9.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以驱动一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数据线、多个像素、2N个感测单元、2N条触控读取线及一触控感应线,每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约为一第一预定值,其中N为正整数,该驱动方法包含: 通过该2N个感测单元提供2N个触控读取信号; 通过该2N条触控读取线接收该2N个触控读取信号; 通过该2N条数据线中的N条数据线提供正极性像素电压给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并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一第一正向耦合电压变化; 通过该2N条数据线中其它N条数据线提供负极性像素电压给该些像素中对应的像素,并对该2N条触控读取线中的其它N条触控读取线各别产生一第一负向耦合电压变化;以及 由该触控感应线根据该2N个触控读取信号输出一触控信号。
10.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数据线、多个像素、2N个感测单元、2N条触控读取线及一触控感应线,每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约为一第一预定值,用以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驱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含2N条触控读取线、2N个感测单元、触控感应线、多个像素及2N条数据线。每一数据线与对应的触控读取线的距离为一第一预定值。且2N条数据线中有N条数据线用以提供正极性数据电压,并有N条数据线用以提供负极性数据电压。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092407SQ20121053226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郑宜如, 钟岳宏, 徐雅玲, 黄雪瑛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