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939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关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各类型的触摸(触控)输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特别是便携式的电子装置,例如行动电话与平板计算机,其采用触屏面板(触控面板)作为输入接口,以让用户可以方便地将手直接接触输入面板的表面来下达指令,或是在触屏面板的表面游移来操作鼠标或是进行手写文字的输入。与触屏面板搭配的显示面板可显示出虚拟按键供用户点选,用户可透过这些虚拟按键来输入对应的相关文字。一般来说,触屏面板一般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及红外线式等多种类型,其中又以电阻式触屏面板的产品最多,电阻式触屏面板的设计主要又可区分为四线式、五线式、六线式、八线式等等。四线式触屏面板因为成本及技术层面较为成熟,目前已广泛的生产与应用。然而,电容式触屏面板因为轻触就能感应,使用上更为方便,而且面板几乎不会因为手指接触操作而产生磨损,性能稳定,且使用寿命较电阻式触屏面板长,故有渐渐取代电阻式触屏面板的趋势。触屏面板包括一基板、在基板上形成的一线路层、绝缘层及软性印刷电路板图案等,然而,基板通常采用透明材质例如玻璃,位于基板边缘的黏接用材料一般为透光材质,故其无法在视觉上遮住绝缘层及软性印刷电路板图案,用户从基板侧观看触屏面板时仍会看到绝缘层及软性印刷电路板图案。为解决此视觉不美观的问题,已知技术需在壳体额外加上边框,当触屏面板组装于壳体内时,利用边框将触屏面板不欲为人观看到的部份(例如绝缘层及软性印刷电路板图案)遮住,这也造成产品的壳体必须保留额外边框的缺点。更重要的是,传统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触屏面板由双层基板所构成,无法符合薄型化的需求,甚至为了保护内部线路与组件,还需要贴合玻璃盖板(cover lens),增加了触屏面板的厚度,并导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整体厚薄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使其中的边框线路在视觉上不会被用户察觉,更进一步可通过基板上结构的设计,免除必要使用双基板或贴合玻璃盖板所衍生的厚度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避免边框线路视觉上露出的全平面触屏面板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新颖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透过基板上结构的设计,免除必要使用双基板或贴合玻璃盖板所衍生的厚度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触摸(触控)模块及一处理模块。触摸模块具有一基板、一透明导电层、一导电装饰垫、一装饰层及一非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导电装饰垫设置于透明导电层。装饰层设置于透明导电层及导电装饰垫,且装饰层具有一开口。非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装饰层,并透过开口与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处理模块与触摸模块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电装饰垫完全遮住开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开口位于导电装饰垫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为硬式或可挠式透明基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基板为透明塑料基板、透明玻璃基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状基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定义有一触摸(触控)感应线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摸模块还包括一绝缘层及一导电黏接物。绝缘层设置于非透明导电层。导电黏接物设置于非透明导电层,并邻设于绝缘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包括一载板及一处理单元。载板具有一接脚,且接脚与导电黏接物黏接。处理单元设置于载板,并与非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摸模块为一触摸(触控)输入面板或一触屏面板(触控面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摸模块是电阻式触摸模块或电容式触摸模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一平板计算机、一笔记本计算机、一数字相机、一影音播放装置、一游戏装置或一行动通讯装置。承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开口供非透明导电层与透明导电层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用,且装饰层的开口位于透明导电层上的导电装饰垫上,导电装饰垫与装饰层可遮蔽边缘线路避免视觉上露出,使得边缘线路在视觉上不会被用户察觉,又无须另外装设边框,而达到全平面触屏面板的功效。此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模块,可以仅使用单片基板,因而免除双层基板,或者额外使用透明接着胶或玻璃盖板的需要,利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薄型化。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A至图2F分别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多种实施态样的不意图;图3A至图3C分别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的显示模块与处理模块的示意图;以及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2:便携式电子装置11:触摸模块111:基板112:透明导电层[0033]113:导电装饰垫114:装饰层115:非透明导电层116:绝缘层117:导电黏接物12:处理模块121:载板122:处理单元21:显示模块H:开口S1:外表面S2: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I的示意图。便携式电子装置I包括一触摸(触控)模块11及一处理模块12。触摸模块11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在实施上,便携式电子装置I可如图2A至图2F所示,分别为一平板计算机、一笔记本计算机、一数字相机、一影音播放装置、一游戏装置或一行动通讯装置。另外,便携式电子装置I还可为一触摸(触控)键盘,其触摸模块11于操作的一侧印刷或设置有实体的图案,以在视觉上形成多个按键。所述按键能与处理模块12搭配,以在接受触摸(触控)动作时能输出特定的含意与功能,借以提供用户输入讯息或指令。值得一提的是,在图2A至图2F中,仅显示出至少部分暴露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的触摸模块11,而未特别标示出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处理模块。接着,请参照图3A至图3C,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如图3A所示,触摸模块11具有一基板111、一透明导电层112、一导电装饰垫113、一装饰层114及一非透明导电层115。基板111可为一透明基板,例如可为塑料基板或玻璃基板,又或者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膜状基板,但以一可挠式透明基板为较佳。基板111的外表面SI可供用户操作,用户通常从外表面SI观看触摸模块11并于外表面SI进行操作,触摸模块11的其余结构及组件则设置于基板111的内表面S2 —侧。透明导电层112设置于基板111的内表面S2,且透明导电层112用以定义出触摸感应线路,其材质例如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ΙΤ0)。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仅以触摸模块11具有一透明导电层112为例,然而并非以此为限,在实际运用时,透明导电层112依据基板111的尺寸及整体电路设计的考虑,而可有不同数量的选择,且透明导电层112的外观形状,可例如是三角形、梯形或长条形,本实用新型于此并不加以限定。导电装饰垫113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12,而装饰层114设置于透明导电层112及导电装饰垫113,且装饰层114具有开口 H。导电装饰垫113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且其颜色可为任何颜色而并不限定为某一特定的颜色,但以较佳的效果来说,导电装饰垫113的颜色选用近似或相同于装饰层114的颜色。因此,用户从基板111的外表面SI观看触摸模块11时,将不易察觉到导电装饰垫113与装饰层114之间的变化。在实施上,导电装饰垫113的材质例如但不限于碳、奈米铜、奈米银、或高分子导电树脂等等,而装饰层114的材质例如但不限于具备绝缘性的各种颜色油墨(Ink)。非透明导电层115设置于装饰层114,且非透明导电层115至少部分是设置于开口H中,而透过开口 H与导电装饰垫113电性连接。其中,开口 H是位于导电装饰垫113上,且导电装饰垫113完全遮住开口 H。因此,即使开口 H内并未填满非透明导电层115的材料,而使得开口 H内部份的空间没有填入任何东西,仍然不会被用户察觉,借此可以弥补非透明导电层115在设置时所产生的对位误差。当然,在较佳的情况下,开口 H应当填满非透明导电层115的材料。非透明导电层115的材质可为银胶,其可通过网印设备搭配细线路的网版而定义出细线路,并印刷于装饰层114上。而如图3B所示,触摸模块11还包括一绝缘层116及一导电黏接物117,绝缘层116设置于非透明导电层115上,导电黏接物117设置于非透明导电层115,且其邻设于绝缘层116。举例来说,绝缘层116可通过网版印刷方式覆盖于非透明导电层115上,借以保护非透明导电层115因暴露于空气中造成氧化。此外,导电黏接物117可以是异方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称 ACF)或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Paste,简称 ACP)。接着,请参照图3C,处理模块12包括一载板121及一处理单元122。载板121具有一接脚,且载板121透过接脚与触摸模块11的导电黏接物117黏接,以固定于非透明导电层115上及绝缘层116旁。其中,前述的载板121较佳的是一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FPC)。处理单元122设置于载板121,并透过接脚而与非透明导电层115电性连接。详言之,处理单元122通过接脚、导电黏接物117、非透明导电层115及导电装饰垫113,从而接收透明导电层112所产生的触摸感应讯号,并进行后续的运算及或比对,以执行相对应的操作或功能。请参照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2。便携式电子装置2与便携式电子装置I的区别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2还包括一显示模块21。显示模块21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并依据处理模块12的输出,显示相对应的画面。值得一提的是,显示模块21与触摸模块11可以是上下相互迭合的设置关系,而应用于如本实用新型的图2A与图2C至图2F所示的平板计算机、数字相机、影音播放装置、游戏装置与行动通讯装置。换句话说,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触摸模块11是作为一触屏面板,并与显示模块21构成了一个触摸(触控)式显示面板。此外,显示模块21与触摸模块11还可为彼此分离设置的关系,而如本实用新型的图2B所示的笔记本计算机。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模块11是作为一触摸输入面板,其具有多个输入单元,且各输入单元代表至少一个相对应的按键,而具有特定的含意与功能,借以提供用户输入讯息或指令。综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开口供非透明导电层与透明导电层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用,且装饰层的开口位于透明导电层上的导电装饰垫上,导电装饰垫与装饰层可遮蔽边缘线路避免视觉上露出,使得边缘线路在视觉上不会被用户察觉,又无须另外装设边框,而达到全平面触屏面板的功效。此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模块,可以仅使用单片基板,因而免除双层基板,或者额外使用透明接着胶或玻璃盖板的需要,利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薄型化。以上所述仅是举例性,而非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摸模块,具有一基板、一透明导电层、一导电装饰垫、一装饰层及一非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导电装饰垫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及所述导电装饰垫,且所述装饰层具有一开口,所述非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并透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以及一处理模块,与所述触摸模块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饰垫完全遮住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导电装饰垫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硬式或可挠式透明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透明塑料基板、透明玻璃基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状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定义有一触摸感应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模块还包括: 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非透明导电层;以及 一导电黏接物,设置于所述非透明导电层,并邻设于所述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一载板,具有一接脚,且所述接脚与所述导电黏接物黏接;以及 一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载板,并与所述非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显示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模块为一触摸输入面板或一触屏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模块是电阻式触摸模块或电容式触摸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一平板计算机、一笔记本计算机、一数字相机、一影音播放装置、一游戏装置或一行动通讯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触摸模块及一处理模块。触摸模块具有一基板、一透明导电层、一导电装饰垫、一装饰层及一非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设置于基板。导电装饰垫设置于透明导电层。装饰层设置于透明导电层及导电装饰垫,且装饰层具有一开口。非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装饰层,并透过开口与透明导电层电性连接。处理模块与触摸模块电性连接。导电装饰垫与装饰层可遮蔽边缘线路避免视觉上露出,使得边缘线路在视觉上不会被用戶察觉,又无须另外装设边框,而达到全平面触屏面板的功效。
文档编号G06F3/045GK202929603SQ2012201800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王贵璟, 林达湖, 刘东信 申请人:宇辰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