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设备及其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5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器设备及其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及其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器设备通常是由显示设备和处理设备组成,显示设备和处理设备一般单独设置,并通过传输线缆或无线传输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器设备占用空间的要求,电器设备正往小型化发展,但是显示设备和处理设备的单独布置,使得电器设备的占用空间较大。例如,目前的台式电脑均由显示器和主机组成,显示器和主机分开布置,使得台式电脑的占用空间较大。因此,如何减少电器设备的占用空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支架,以减少电器设备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连接支架的电器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支架,用于实现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二安装部。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底部的支撑底座。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卡装的卡勾,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槽。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连接的安装螺钉,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螺钉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抱住所述第一设备的立柱的抱箍。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抱箍为矩形抱箍或圆形抱箍。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挂板,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挂板上。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开设于所述挂板上的多个葫芦孔。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挂板通过螺丝连接,所述螺丝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葫芦孔对应;所述螺丝的头部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大孔直径,并大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直径,且所述螺丝的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直径。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葫芦孔包括四个外圈葫芦孔和四个内圈葫芦孔。优选地,在上述连接支架中,所述外圈葫芦孔为符合VESA标准的IOOmmX IOOmm的孔式类型;[0019]所述内圈葫芦孔为符合VESA标准的75mmX75mm的孔式类型。一种电器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连。优选地,在上述电器设备中,所述电器设备为台式电脑,所述第一设备为显示器,所述第二设备为主机。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支架,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以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连接。通过该连接支架可实现本来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以减小设备的空间。例如可实现音响设备和电脑的连接,还可实现台式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的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支撑底座,并在支撑底座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卡装的卡勾,在第一设备的底座上设置与卡勾配合的卡槽,这样,在安装板与第一设备连接时,可首先通过卡勾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二者的初步定位和安装,提高设备的安装稳定性和快捷性。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板上设置一挂板,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挂板上,并且第二安装部为开设于挂板上的多个葫芦孔。通常可在第二设备上设置与葫芦孔对应的挂装螺丝,葫芦孔的大孔能够供挂装螺丝的头部穿过,通过移动可使挂装螺丝收容于葫芦孔的小孔内,挂装螺丝的头部与葫芦孔的小孔产生干涉,从而将第二设备挂持于挂板上,继而挂持于安装板上,又由于安装板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安装部实现连接,继而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挂装的方式实现第二设备和挂板的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简便而且稳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后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与第一设备连接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与第一设备连接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的后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的正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支架,以减少电器设备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连接支架的电器设备。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后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与第一设备连接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与第一设备连接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形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的后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的正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支架,用于实现原本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目的在于减少电器设备的占用空间。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连接支架包括安装板I,所述安装板I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为抱箍、安装螺丝等各种形式,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支架,通过在安装板I上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以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连接。通过该连接支架可实现本来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以减小设备的空间。例如可实现音响设备和电脑的连接,还可实现台式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的连接。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I底部的支撑底座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板I的底部设置支撑底座4,使得安装部I可通过支撑底座4自行对第二设备进行支撑,无需借助第一设备。当然也可通过安装板I与第一设备连接后对第二设备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底座4进一步提闻了设备连接后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卡装的卡勾42,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上设有与所述卡勾42配合的卡槽。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卡勾42具体为三个,当然也可为其它数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I与第一设备连接时,可首先通过卡勾42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二者的初步定位和安装,在卡勾42与卡槽配合后,便完成了安装板I与第一设备的定位,因此通过添加卡勾42与卡槽结构,提高了设备的安装稳定性和快捷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连接的安装螺钉41,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螺钉41螺纹配合的螺纹孔。在卡勾42与卡槽配合后,为了防止支撑底座4的移动,可旋紧安装螺钉41以实现支撑底座4与第一设备的底座3的连接,防止二者之间的移动。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抱住所述第一设备的立柱6的抱箍2。抱箍2的两端与安装板I连接,环形部分抱住立柱,继而实现立柱6和安装板I的连接。在安装板I上设有与抱箍2两端的钩状部卡接的卡槽,安装时首先将抱箍2抱住立柱6,并挤压抱箍2的两端使得抱箍的两端的钩状部卡入卡槽内,继而完成连接。抱箍2的形状应该与立柱6的截面形状相适应,例如若立柱6的截面为矩形,那么抱箍2应为图4示出的矩形抱箍21,相应地,若立柱6的截面为圆形,那么抱箍2应为图5示出的圆形抱箍2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I上的挂板5,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挂板5上。其中,第二安装部优选为开设于所述挂板5上的多个葫芦孔51。通常可在第二设备上设置与葫芦孔对应的挂装螺丝,葫芦孔51的大孔能够供挂装螺丝的头部穿过,通过移动可使挂装螺丝收容于葫芦孔51的小孔内,挂装螺丝的头部与葫芦孔51的小孔产生干涉,从而将第二设备挂持于挂板5上,继而挂持于安装板I上,又由于安装板I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安装部实现连接,继而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挂装的方式实现第二设备和挂板的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简便而且稳定。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I与所述挂板5通过螺丝连接,所述螺丝设置于所述安装板I上,且与所述葫芦孔对应;所述螺丝的头部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大孔直径,并大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直径,且所述螺丝的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直径。连接时,先通过挂板5的葫芦孔51和安装板I的螺丝实现挂接,即将挂板5的葫芦孔51对准安装板I的螺丝是头部,使螺丝的头部穿过葫芦孔的大孔,移动挂板5使其葫芦孔的小孔与螺丝的头部发生干涉,并且螺丝的连接部收容于葫芦孔的小孔内,从而将挂板5挂持于安装板I上。然后再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方式,将第二设备挂持在挂板5的其它葫芦孔上。进一步地,挂板5上的葫芦孔51包括四个外圈葫芦孔和四个内圈葫芦孔;所述四个外圈葫芦孔可以为符合VESA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标准的IOOmmX 100mm的孔式类型,所述四个内圈葫芦孔可以为符合VESA标准的75mmX75mm的孔式类型;对应地,安装板I上的螺丝设置与上述外圈葫芦孔和内圈葫芦孔中的一个相应,第二设备上的挂装螺丝设置与上述外圈葫芦孔和内圈葫芦孔中的另一个相应。由于挂板5上的葫芦孔51符合VESA标准,那么在实际使用中即可与其他具有符合VESA标准的螺丝孔的设备相配合,增强了挂接支架的通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连接支架的电器设备,该电器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连。该电器设备可为台式电脑,所述第一设备为显示器,所述第二设备为主机。由于该电器设备具有上述连接支架,因此兼具上述连接支架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支架,用于实现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I ),所述安装板(I)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二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I)底部的支撑底座(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卡装的卡勾(42),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上设有与所述卡勾(42)配合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连接的安装螺钉(41),所述第一设备的底座(3)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螺钉(41)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抱住所述第一设备的立柱(6)的抱箍(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2)为矩形抱箍(21)或圆形抱箍(22)。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I)上的挂板(5),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挂板(5)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开设于所述挂板(5)上的多个葫芦孔(5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I)与所述挂板(5)通过螺丝连接,所述螺丝设置于所述安装板(I)上,且与所述葫芦孔对应;所述螺丝的头部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大孔直径,并大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直径,且所述螺丝的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葫芦孔的小孔直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孔包括四个外圈葫芦孔和四个内圈葫芦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葫芦孔为符合VESA标准的10Omm X 10Omm的孔式类型; 所述内圈葫芦孔为符合VESA标准的75mmX75mm的孔式类型。
12.—种电器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连,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设备为台式电脑,所述第一设备为显示器,所述第二设备为主机。
专利摘要一种电器设备及其连接支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支架,用于实现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设备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支架,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以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连接。通过该连接支架可实现本来分开布置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安装,以减小设备的空间。例如可实现音响设备和电脑的连接,还可实现台式电脑的显示器和主机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连接支架的电器设备。
文档编号G06F1/16GK203038163SQ20122072196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王艳玲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