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

文档序号:650029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电子系统、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专利摘要】一种电子系统、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其中,输入装置包括本体、处理单元、天线模块、储能元件以及电极。本体包含有笔身和笔头,处理单元、天线模块以及储能元件配置在本体内。储能元件用以提供电能于处理单元与天线模块。电极配置在本体的表面上,并耦接储能元件,其中,输入装置在电子装置内时,电子装置与电极接触,并且通过电极对储能元件进行充电。【专利说明】电子系统、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输入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系统的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持式电子装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工具,以平板计算机(tablet)为例,平板计算机以触控式屏幕作为基本的输入装置,并有效提供与传统计算机相同等级的功能。再配合其轻便可携的特性,平板计算机已成为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主流。[0003]在平板计算机,会提供触控笔来作为对平板计算机的触控式屏幕进行操作的媒介。这种触控笔会通过主动发送无线信号至触控式屏幕,来与平板计算机进行沟通,以执行使用者对平板计算机的操控动作。在已知的平板计算机中,触控笔的充电动作需要通过附加的充电座来进行。也就是说,当触控笔的电力耗尽时,若使用者未携带充电座,或所处环境不能提供使用者对触控笔进行充电的状态时,使用者将无法通过触控笔来操控平板计算机,如此一来,使得平板计算机的方便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可通过电子装置以对输入装置进行充电。[000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其输入装置可通过主机还进行充电。[0006]本发明提出的输入装置,包括本体、处理单元、天线模块、储能元件以及电极。本体包含有笔身和笔头,处理单元配置在本体内,天线模块耦接处理单元,并配置在本体内,储能元件配置在本体中,耦接处理单元与天线模块,用以提供电能于处理单元与天线模块。电极配置在本体的表面上,并耦接储能元件,其中,输入装置在电子装置内时,电子装置与电极接触,并且通过电极对储能元件进行充电。[000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系统,包括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装置。输入装置包括本体、第一处理单元、天线模块、第一储能元件以及第一电极。本体包含笔身和笔头。第一处理单元配置在本体内。天线模块配置在该本体内,天线模块并耦接处理单元。第一储能元件配置在本体中,第一储能元件耦接第一处理单元与天线模块,用以提供电能于第一处理单元与天线模块。第一电极配置在本体的第一表面上,并耦接储能元件。电子装置具有容置槽,其用于容置输入装置,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第二储能元件、第二电极以及感测器。第二处理单元配置在电子装置内,第二储能元件配置在电子装置内,耦接第二处理单元,用以提供电能于处理单元。第二电极配置于容置槽中的第二表面上,并耦接储能元件。感测器配置于该容置槽中,并耦接第二处理单元。其中,当输入装置插设于容置槽时,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相互对应接触。[0008]本发明提出的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电极配置在输入装置,并提供第二电极配置在电子装置中,接着,感测输入装置是否插设于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并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耦合,并且,藉由第二电极提供电能以通过第一电极对输入装置中的第一储能元件进行充电。[0009]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输入装置可在被收纳进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时,可通过输入装置上所配置的电极对来由电子装置接收电能以进行充电。如此一来,输入装置不需要利用额外的充电座来完成充电动作,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0010]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11]图1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0的示意图。[0012]图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200的示意图。[0013]图3A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笔身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14]图3B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扣凹部的实施方式示意图。[0015]图4A及图4B分别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400的示意图。[0016]图5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充电方法的流程图。[0017][标号说明][0018]100、200、420:输入装置101、201:本体[0019]120、301、302、330:笔身130、230、340:笔头[0020]310:卡扣凹部111、211、431、421:电极[0021]2111、2112:金属垫片105、211:定位部[0022]103:天线模块400:电子系统[0023]410:电子装置102、411:处理单元[0024]430:容置槽432、433:感测器[0025]BD1、BD2:本体部BA1、412:储能元件[0026]CF1、CF2: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0027]以下请参照图1,图1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0的示意图。输入装置100可以是触控笔。输入装置100包括本体101、储能元件BA1、处理单元102、天线模块103以及电极111。储能元件BAl、处理单元102以及天线模块103配置在本体101中,其中,本体101中可具有容置槽以容置储能元件BA1、处理单元102以及天线模块103。天线模块103与处理单元102相耦接,且储能元件BAl耦接至天线模块103以及处理单元102。其中,储能元件BAl提供电能至天线模块103以及处理单元102。电极111配置在本体101的表面上,并通过例如金属导线耦接至储能元件BAl。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11可包括正、负电极,并用以产生电路回路以接收电能,并对储能元件BAl进行充电。[0028]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1包括笔身120和笔头130。笔身120和笔头130相互耦接以形成本体101。笔头130可具有渐缩的口径。本实施例中,笔身120和笔头130的接触面上的口径是相同,但也可以不相同。笔身120可由本体部BDl以及BD2来组成,本体部BDl与笔头130相接触,而本体部BD2连接至本体部BDl并与笔头130物理性隔离。另外,本体部BDl的表面上配置定位部105,定位部105可与本体部BD2相接触。并且,电极111配置在定位部105的表面上,定位部105通过倾斜面CFl与本体部BDl相接触,而本体部BD2通过倾斜面CF2与本体部BDl相接触。另外,本体部BD2的口径可大于本体部BDl的口径。[0029]天线模块103与处理单元102相耦接,并且,处理单元102通过天线模块103利用无线传输的方式来传收信息。[0030]值得注意的是,当输入装置100被插入至例如手持式电子装置(未绘示)中时,输入装置100可以通过电极111与手持式电子装置产生电性连接,并接收由手持式电子装置所传送出的电能,来通过电极111对储能元件BAl进行充电。在此,储能元件BAl可以是可充电式的钮扣电池、针状(pin)电池或电容电池。[0031]由上述的说明可以得知,输入装置100仅需通过与所属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相接触,就可以完成储能元件BAl的充电动作,如此一来,使用者并不必要随时携带充电座以对输入装置100进行充电,有效提升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便利性。[0032]以下请参照图2,图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200的示意图。输入装置200包括本体201、储能元件BAl以及由金属垫片2111及2112组成的电极。本体201由本体部BD2、BDl及笔头230依序串接而成,本体部BD2及BDl构成输入装置200的笔身。其中,本体部BDl的表面上另配置有定位部211,其中,定位部211接触本体部BD2。而金属垫片2111及2112组成的电极则被配置在定位部211的表面上。值得注意的是,定位部211通过倾斜面CFl与本体部BDl相接触。[0033]金属垫片2111及2112可通过例如金属导线与储能元件BAl电性连接,在此,金属垫片2111及2112配置在定位部211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没有限定,其中图2所绘示的金属垫片2111及2112的相对位置关系仅只是一个范例,不用以限制本发明。[0034]以下请参照图3A,图3A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笔身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笔身的除可以是图2绘示的圆弧状外,也可以是如图3绘示的笔身301的三角状或是笔身302的矩形。[0035]以下请参照图3B,图3B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扣凹部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其中,在笔头340以及笔身330的连接处,可以形成卡扣凹部310。卡扣凹部310用以使输入装置被放置入例如为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中时,可以与手持式电子装置卡扣在一起,并使输入装置可以稳定的被固定在手持式电子装置中。[0036]以下请参照图4A及图4B,图4A及图4B分别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400的示意图。在图4A中,电子系统400包括电子装置410以及输入装置420。电子装置410包括处理单元411、储能元件412、感测器432、容置槽430、电极431以及感测器432。处理单元411耦接至储能元件412以及感测器432。电极431配置于容置槽430中的表面上,并且,电极431裸露在空气中。感测器432则配置在容置槽430中,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432被配置在容置槽430的底部。电极431可以是由弹性件所构成。[0037]由图4B可以更清楚得知,当输入装置420被置入容置槽430中时,输入装置420碰触到感测器432,并使电子装置410得知输入装置420已有效被置入容置槽430中。在此同时,输入装置420上的电极421与容置槽430表面上的电极431产生电性连接,并且,通过由弹性件所构成的电极431所提供的弹力,使输入装置420稳定被固定住。在此状态下,电子装置410可以通过电极421以及431来检测输入装置420中的储能元件的电力状态。当电子装置410检测出输入装置420中的储能元件的电力状态低于一个预设值时,电子装置410可通过电极对431提供电能,并经由电极421来对输入装置420中的储能元件进行充电。除此之外,电子装置410还可将输入装置420中的储能元件的电力状态于显示屏幕(未绘示)上进行显示,以告知使用者输入装置420的储能元件的电力状态。[0038]此外,电子装置410可在输入装置420的储能元件被充电至足够高的电能时,停止对输入装置420的储能元件的充电动作,以防止输入装置420的储能元件因过充电而导致损毁。[0039]电子装置410还检测电极431上有无产生异常的状态,当电极431有发生短路的现象时,电子装置410可通过显示屏幕进行异常状态的显示,以提醒使用者手持式电子装置400已发生异常。简单来说,电子装置410可检测电极431上所形成的电路回路有无发生过电流及/或过电压的现象,来启动对应的保护机制,并进行异常状态的显示动作。[0040]附带一提的,感测器并非必要设置于置入容置槽430的底部,如图4B所示的感测器432,可设置在当输入装置420插入容置槽430时会产生应力的位置上,例如可感受到输入装置420的延伸部的倾斜面CFl上所提供的应力的位置上。感测器432及433都可以是按钮,当感测器432及/或433被按压时,表示输入装置420已被插入容置槽430中。[0041]请参照图5,图5绘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在步骤S510中,提供第一电极配置在输入装置,并提供第二电极配置在电子装置中,并且,在步骤S520中,感测输入装置是否插设于电子装置的容置槽中,并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耦合,最后,在步骤S530中,藉由第二电极提供电能以通过第一电极对输入装置中的第一储能元件进行充电。[0042]而关于上述各步骤的实施细节,在前述的多个实施立即实施方法中都有详尽的说明,以下不多赘述。[0043]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入装置,可在容置于其所属的电子装置中时,通过电子装置所提供的电能,来进行输入装置中的储能元件进行充电。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不必要随身携带输入装置的充电座,只要在电子装置还具有足够电能的状态下,就可以利用输入装置来对电子装置进行操控。有效提升电子装置的便利性。【权利要求】1.一种输入装置,包括:一本体,包含有一笔身和一笔头;一处理单元,配置在该本体内;一天线模块,配置在该本体内,耦接该处理单元;一储能元件,配置在该本体内,耦接该处理单元与该天线模块,用以提供电能于该处理单元与该天线模块;以及一电极,配置在该本体的一表面上,并耦接该储能元件,其中,该输入装置在一电子装置内时,该电子装置与该电极接触,并且通过该电极对该储能元件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笔身包括一第一本体部,连接于该笔头;以及一定位部,配置在该第一本体部,该电极配置在该定位部的该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笔身包括一第二本体部,接触该第一本体部,其中该第二本体部的口径大于该第一本体部的口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本体部通过一倾斜面与该第二本体部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定位部凸出于该第一本体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定位部向该第二本体部延伸接触该第二本体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笔身为三角状或矩形状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定位部通过一倾斜面与该第一本体部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储能元件为电容电池。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一本体部及该笔头的连接处则设有一卡扣凹部。11.一种电子系统,包括:一输入装置,包括:一本体,包含一笔身和一笔头;一第一处理单元,配置在该本体内;一天线模块,配置在该本体内,耦接该处理单元;一第一储能元件,配置在该本体内,耦接该第一处理单元与该天线模块,用以提供电能于该第一处理单元与该天线模块;以及一第一电极,配置在该本体的一第一表面上,并稱接该储能兀件;以及一电子装置,具有一容置槽,其用于容置该输入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二处理单元,配置在该电子装置内;一第二储能元件,配置在该电子装置内,耦接该第二处理单元,用以提供电能于该处理单元;一第二电极,配置于该容置槽中的一第二表面上,并耦接该储能元件;以及一感测器,配置于该容置槽中,并耦接该第二处理单元;其中,当该输入装置插设于该容置槽时,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相互对应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第二电极为弹性件,用以在当该输入装置置入该容置槽时使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相互抵靠。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笔身包括一第一本体部,连接于该笔头;以及一定位部,配置在该第一本体部,该第一电极配置在该定位部的该表面上。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容置槽包括一沟槽,该第二电极配置于该容置槽的表面上,当该输入装置置入该容置槽时,该定位部容置于该沟槽内。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笔身包括一第二本体部,接触该第一本体部,其中该第二本体部的口径大于该第一本体部的口径。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定位部凸出于该第一本体部。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笔身为三角状或矩形状结构。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定位部通过一倾斜面与该第一本体部相接触。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感测器藉由与该触控笔发生接触以产生一检测信号。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该电子装置依据该检测信号,该第二储能元件经由该第二电极传送电能至该第一储能元件。21.—种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电极配置在该输入装置;提供一第二电极配置在一电子装置中;感测该输入装置是否插设于该电子装置的一容置槽中,并使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相互耦合;以及藉由该第二电极提供电能以通过该第一电极对该输入装置中的一第一储能元件进行充电。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中感测该输入装置是否插设于该电子装置的该容置槽中的步骤还包括:依据感测该输入装置是否插设于该电子装置的该容置槽中以产生一检测信号。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中藉由该第二电极提供电能以通过该第一电极对该输入装置中的该第一储能元件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由该电子装置的一第二储能元件提供电能至该第二电极;以及通过与该第二电极耦合的该第一电极对该输入装置中的该第一储能元件进行充电。【文档编号】G06F3/0354GK104035580SQ201310067444【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发明者】刘信志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