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感应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2875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其感应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是于一基板上形成有多个电极组,各电极组包含有多个感应电极串,各感应电极串设有多个感应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组的感应电极形成一电极图案,该电极图案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而为线电阻型式,可增加该多个感应电极的光线穿透量而提高触控面板的透光率,并可增加感应电极的厚度以减少其电阻值而增加感应灵敏度,解决现有触控面板无法于提高透光率时一并增加感应灵敏度的问题。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及其感应电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整合线电阻型式的感应电极与方块电阻型式的感应电极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13所示,现有电容式的触控面板90是于一基板91上形成有以透明电极(ITO)制成的多道第一感应电极串92、多道第二感应电极串93以及多道分别与第一感应电极串92、第二感应电极串93连接的金属导线94、95,该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串92与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93是分别于基板91表面上以直角相交的方式设置,各第一与第二感应电极串92、93分别包含有多个相互连接且呈菱形的感应电极921、931,藉由检测纵横交错的第一感应电极串92及第二感应电极串93的电容量变化,以辨识使用者点击触控面板90的位置或区域。
[0003]由上述可知,该多个感应电极921、931是由透明电极(ITO)制成,由于透明电极是一种方块电阻(square resistance, Ω / □),其电阻值与厚度有关,当厚度增加时其电阻值会降低(导电度提高),但透光率会因厚度增加而相对降低,若欲提高透光率则需减少厚度,会使电阻值增加(导电率降低),而当导电率降低时会造成透明电极感应不灵敏的问题;意即,为增加前述触控面板90的触控灵敏度,必须增加各感应电极921、931的厚度,但会产生触控面板90的透光率降低的问题,由于透光率与导电率是呈反比关系,因此现有电容式触控面板仅能于透光率与感应灵敏度之间取其折衷,而产生无法同时兼顾高透光率与高感应灵敏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如前揭所述,现有触控面板受限于透明电极具有方块电阻的材质特性,而有无法同时提高透光率并增加感应灵敏度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触控面板及其感应电极结构,是将触控面板的其中一组感应电极串的感应电极形成一种感应图案,该感应图案为线电阻型式,其具有开口以提高透光率,可增加感应电极的厚度而降低现有感应电极的方块电阻的电阻值,并提高其导电率与感应灵敏度,解决现有触控面板无法同时兼顾高透光率与高感应灵敏度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包含有:
[0006]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一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 ;以及
[0007]—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二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又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方向相交。[0008]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是由一道感应线围绕成具有开口的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
[0009]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于感应线围绕成的开口中形成有一道以上的感应线,该感应线的两端是与外围的感应线连接。
[0010]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的电极图案为呈菱形,该多个开口呈长方形。
[0011]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为透明电极,以印刷、转印、网印或溅镀方式形成。
[001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0013]一基板,用以设置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
[0014]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面,并以一绝缘层隔离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
[0015]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面,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相邻的第一感应电极由一连接线连接,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相邻的第二感应电极由另一连接线连接,该多个相交的连接线间分设有一绝缘片而呈架桥结构。
[0016]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分别形成于基板的表面与底面。
[001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包含有:
[0018]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 ;以及
[0019]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又各第二感应电极串是与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相间排列。
[0020]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串与第二感应电极串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第一感应电极串与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端是位于相异的两端,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端是与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二端相邻,其上各个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的面积是由第一端朝第二端递减,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电极图案是形成于近第一端的一端,又第二感应电极的第一电极图案是形成于近第一端的一端。
[0021]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串是令各个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不变,而令高度递减;该第二感应电极串亦令各个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不变,但递减其高度。
[002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0023]一基板,用以设置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面。
[002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包含有:
[0025]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多个开口 ;以及[0026]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与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呈相间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又各第一感应电极串是与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直角相交。
[0027]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串是以多道感应线围绕成具有该多个开口的第一电极图案。
[0028]上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电极图案呈长方形。
[0029]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有:
[0030]一基板,用以设置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
[0031]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同一表面,并以一绝缘层隔离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
[0032]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分别形成于基板的表面与底面。
[0033]利用前述元件组成的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该触控面板的第一电极图案具有开口而为线电阻型式,该第二电极图案为相异于线电阻型式的方块电阻型式,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开口而分呈空心状、栅状或网状,并藉由印刷或转印方式形成,由于第一电极图案的开口可增加第一电极组的光线的穿透量而提高透光率,使第一电极组可增加其厚度以减少其电阻值,并提高导电率与感应灵敏度,解决现有电容式触控面板无法同时兼顾高透光率与高感应灵敏度的问题。
[003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图案的另一态样图;
[0038]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图案的再一态样图;
[003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图案的又一态样图;
[004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41]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43]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4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45]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一);
[0046]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二);
[0047]图13是现有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的剖视图。
[0048]其中,附图标记
[0049]10基板11连接端口
[0050]111第一接点112第二接点[0051]20第一电极组21第一感应电极串
[0052]211第一感应电极212连接线
[0053]213、213A 感应线 214 开口
[0054]22第一端23第二端
[0055]24 导线
[0056]30绝缘层
[0057]40第二电极组41第二感应电极串
[0058]411第二感应电极412连接线
[0059]42第一端43第二端
[0060]44 导线
[0061]90触控面板91基板
[0062]92第一感应电极串921感应电极
[0063]93第二感应电极串931感应电极
[0064]94,95金属导线
[0065]A、B、C、D、E`、F 电极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006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67]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于一基板10设有一第一电极组20、一绝缘层30与一第二电极组40,该第二电极组40、绝缘层30与第一电极组20是依序叠合于基板10的同一表面,并以绝缘层30隔离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
40;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组20是为线电阻型式,而第二电极组40是为方块电阻型式。该第一电极组20包含有多个呈平行且相间排列的第一感应电极串21,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分别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211 ;该第二电极组40包含有多个呈平行且相间排列第二感应电极串41,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分别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411。
[0068]该基板10具有一表面与一底面,其表面的一端设有一连接端口 11,该连接端口 11包含有多个第一接点111与多个第二接点112,各第一接点111是与第一电极组20的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其中一端连接,各第二接点112是与第二电极组40的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其中一端连接,该连接端口 11是作为连接接口以与外部的一触控检测装置(图中未示)连接。
[0069]第一电极组20的该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串21是同以第一方向设置而呈并排状,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分别具有一第一端22与一第二端23,各第一端22与连接端口 11的各第一接点111之间是由一导线24连接,且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感应电极211间是以一连接线212连接,各第一感应电极211是由一道以上的感应线213围绕成一第一电极图案;又前述第一方向是以其第一端22朝向第二端23为准。
[0070]如图3所示,该第一感应电极211的第一电极图案是由一道感应线213围绕而成且具有一开口 214,意即,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呈空心菱形的电极图案A,该开口 214亦呈菱形;又如图4所示,该第一感应电极211的第一电极图案是由一道感应线213围绕而成菱形的电极图案B,并于该电极图案B中央处形成有另一道感应线213A与二个开口 214,位于两个开口 214之间的该道感应线213A是与外围的感应线213的相对的两边连接,该多个开口214是呈长方形,使该电极图案B呈日字状;另如图2所示,该第一感应电极211的第一电极图案是由一道感应线213围绕而成菱形的电极图案C,并于该电极图案C的中央处形成有等间隔排列的三道感应线213A与四个开口 214,该多个开口 214是呈长方形,各道感应线213A是与外围的感应线213的相对的两边连接,使该电极图案C呈栅状;再如图5所示,该第一感应电极211的第一电极图案是由一道感应线213围绕而成菱形的电极图案D,并于该电极图案D的中央处形成有两组各三道以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感应线213A,各组的感应线213A是相互交错,并形成有十六个开口 214,该多个开口 214是呈方形,各道感应线213A是与外围的感应线213的各边连接,使该电极图案D呈网状;前述由感应线213围绕成的电极图案A-D并不限于菱形,亦可为圆形或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又前述的各开口 214的形状可分别对应电极图案的形状而呈菱形、圆形或多边形,或与电极图案的形状不同,例如电极图案为菱形,而开口 214为圆形或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0071]前述的第一电极组20、第一感应电极串21、第一感应电极211、连接线212与感应线213可由印刷、转印、网印或由溅镀方式形成。前述感应线213的线宽与开口 214的较佳宽度比例为1:1~1:10之间,如图4所示的电极图案B,当开口 214周围的感应线213的线宽为Iym时,呈长方形的开口 214的宽度是介于1μπι-10μπι之间。上述的第一感应电极串21是由透明电极(ITO)或金属线(如:铜)制成。
[0072]仍请参阅图2所示,绝缘层30是形成绝缘并隔离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层30是呈方形以覆设第二电极组40上,又该绝缘层30的面积亦可覆设整个基板10的表面,但排除连接端口 11。
[0073]第二电极组40的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41是同以第二方向设置而呈并排状,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411,该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方向直`角相交,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分别具有一第一端42与一第二端43,各第一端42与连接端口 11的各第二接点112是由一导线44连接,且第二感应电极串41相邻的两个第二感应电极411间是以一连接线412连接,各第二感应电极411是对应两个以上相邻第一感应电极211之间的间隙,又各第二感应电极411呈现的一第二电极图案的外型是对应第一感应电极211的第一电极图案的外型,但第二感应电极411的第二电极图案是相异于具有开口 214的第一电极图案,意即,该第二电极图案为实心菱形的方块电阻型式;又前述第二方向是以其第一端42朝向第二端43为准。该第二电极组40、第二感应电极串41与第二感应电极411可由印刷、转印、网印或由溅镀方式形成,第二感应电极411的电极图案亦可如第一感应电极211而为圆形或多边形,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加以限制。上述的第二感应电极串41是由透明电极(ITO)或金属线(如:铜)制成。
[0074]由于第一感应电极211的第一电极图案与第二感应电极411的第二电极图案不同,分别为线电阻型式与方块电阻型式,线电阻型式的第一电极图案因具有开口 214故可增加光线穿透量,进而提高触控面板的透光率或可视率,解决现有触控面板无法同时兼顾高透光率与高感应灵敏度的问题。
[0075]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6、图7所示,该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是形成于基板10的表面且为同一平面,第一电极组20的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与第二电极组40的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是直角相交,如图7所示,两个相邻的第二感应电极411的连接线412是由一绝缘片31隔离第一、第二感应电极211、411间的连接线212、412,而呈架桥结构,该绝缘片31仅覆设于连接线412上,以避免与连接线212相互交叠或接触而产生的短路的问题。前述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的第一、第二电极图案的型式是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
[0076]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8所示,该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是分别形成于基板10的表面与底面,本较佳实施例是以基板10为电性隔离,即不需于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之间设置前述的绝缘层30。连接端口 11的该多个第一接点111是设于基板10 —端的表面,该多个第二接点112是设于基板10 —端的底面,且该多个第一接点111及该多个第二接点112分别与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电连接。前述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的电极图案的结构与型式是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
[0077]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9所示,是于一基板10的表面依序设有一第二电极组40、一绝缘层30与一第一电极组20,而成电磁式触控面板,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组20包含有多道以第一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21,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呈长方形的电极图案E且具有多个开口 214,该多个开口 214是以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长度方向设置,又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22与一第二端23,该第一端22与第二端23分别连接有一导线24 ;该第二电极组40包含有多道以第二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41,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41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意即,该第二电极图案是呈长方形但不具有开口,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42与一第二端43,该第一端42与第二端43分别连接有一导线44 ;前述第一方向是以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端22朝向第二端23为准,第二方向是以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一端42朝向第二端43为准,又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方向直角相交。
[0078]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该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是形成于基板10的表面,且以平行且相间的方式排列,该第一感应电极串21具有一第一端22与一第二端23,该第二感应电极串41具有一第一端42与一第二端43,前述第一电极组20与第二电极组40的设置方向是分别以其第一端22、42朝向第二端23、43为准,又基板10上的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端22与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一端42是分别位于基板10的相异的两端,意即,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端22是与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二端43相邻;而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一端42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二端23相邻。
[0079]如图11、图12所示,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211,两相邻第一感应电极211间以一连接线212连接,该多个第一感应电极211分别为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第一感应电极211为第一电极图案时,是由一道以上的感应线213围绕而成具有一开口 214的电极图案F,第一感应电极211为第二电极图案时,是不具有前述开口 214而呈实心状,如图所示,该电极图案F的周缘是呈方形,其中央处形成有开口 214 ;其中,该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端22是指附图方向的左端,该第二感应电极串
41的第一端42是指附图方向的右端,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面积是由第一端22朝第二端23递减,如图10所示,位于最接近第一端22的第一感应电极211的面积最大,其右侧相邻的第一感应电极211的面积则略为缩小,如图11所不,同一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感应电极211渐次缩小,而位于最接近第二端23的第一感应电极211的面积最小。于本实施例中,其递减面积的方式是令各个第一感应电极211的宽度不变,而令高度递减,因此各个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各个第一感应电极211分别在直向上对正;再者,各个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第一端22分别设有一导线24,各导线24分别与基板10 —端的连接端口 11连接。
[0080]由于第一感应电极211于接近第一端22的面积较大,而接近第二端23的面积较小,故具有开口 214的第一电极图案仅形成于接近第一端22的第一感应电极211,如图10所示,以第一感应电极串21的长度方向为例,约以第一感应电极串21总长度的二分之一为分界(如图中的分界线X),接近第一端22的第一感应电极211形成有第一电极图案(即线电阻型式),接近第二端23的第一感应电极211则形成第二电极图案(即方块电阻型式),因此第一感应电极串21为同时具有线电阻型式与方块电阻型式的感应电极。
[0081]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是在前述基板10的表面且与各第一感应电极串21呈平行且相间地排列,如图12所示,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411,两相邻第二感应电极411间以一连接线412连接,该多个第二感应电极411分别为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第二感应电极411为第一电极图案时,是由一道以上的感应线413围绕而成具有一开口 414的电极图案F,第二感应电极411为第二电极图案时,是不具有前述开口 414而呈实心状。各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最接近第一端42的第二感应电极411的面积最大,其左侧的第二感应电极411的面积则略为缩小,如图10所示,同一第二感应电极串41位于第二端43上的第二感应电极411的面积最小,于本实施例中,其递减面积的方式是令各个第二感应电极411的宽度不变,而令高度递减,因此各个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各个第二感应电极411分别在直向上对正;再者,各个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第一端42分别设有一导线44,各导线44分别与基板10 —端的连接端口 11连接。
[0082]以第二感应电极串41的长度方向为例,约以第二感应电极串41总长度的二分之一为分界(如图中的分界线X),具有开口 214的第一电极图案(即线电阻型式)形成于邻近第一端42的第一感应电极411上,邻近第二端43的第二感应电极411则形成第二电极图案(即方块电阻型式),因此第二感应电极串41亦为同时具有线电阻型式与方块电阻型式的感应电极。
[0083]由上述可知,藉由改变感应电极的电极图案而呈线电阻型式,可增加光线的穿透量而提高透光率,且可增加其厚度以减少其电阻值,并提高导电率与感应灵敏度,解决现有触控面板无法同时兼顾高透光率与高感应灵敏度的问题。
[008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一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 ;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以第二方向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又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是由一道感应线围绕成具有开口的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于感应线围绕成的开口中形成有一道以上的感应线,该感应线的两端是与外围的感应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的电极图案为呈菱形,该多个开口呈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为透明电极,以印刷、转印、网印或溅镀方式形成。
6.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用以设置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 面,并以一绝缘层隔离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面,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相邻的第一感应电极由一连接线连接,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相邻的第二感应电极由另一连接线连接,该多个相交的连接线间分设有一绝缘片而呈架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分别形成于基板的表面与底面。
10.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一感应电极,各第一感应电极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 ;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具有多个相连的第二感应电极,各第二感应电极分别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或一第二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一个以上的开口,该第二电极图案为不具有开口,又各第二感应电极串是与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相间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串与第二感应电极串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各第一感应电极串与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端是位于相异的两端,各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端是与第二感应电极串的第二端相邻,其上各个第一感应电极与第二感应电极的面积是由第一端朝第二端递减,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电极图案是形成于近第一端的一端,又第二感应电极的第一电极图案是形成于近第一端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串是令各个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不变,而令高度递减;该第二感应电极串亦令各个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不变,但递减其高度。
13.—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用以设置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表面。
14.一种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呈平行且并排设置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各第一感应电极串是形成一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一电极图案是具有多个开口 ;以及 一第二电极组,其包含有多道与各第一感应电极串呈相间并排设置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各第二感应电极串是形成一相异于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二电极图案,又各第一感应电极串是与各第二感应电极串直角相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串是以多道感应线围绕成具有该多个开口的第一电极图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电极串的第一电极图案呈长方形。
17.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板,用以设置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是形成于基板的同一表面,并以一绝缘层隔离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分别形成于基板的表面与底面。
【文档编号】G06F3/045GK203480493SQ20132051579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徐淑珍 申请人:理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