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水冷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1439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水冷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水冷块,包括:一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容置管槽;一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管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置管槽;所述水冷块由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压合而成,所述第一容置管槽与所述第二容置管槽结合形成一管槽,用于容置所述水冷块的水冷管,且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相互结合的表面上各自形成有相互对应的卡槽与卡齿。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水冷块通过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表面上形成的相互对应的卡槽与卡齿相互结合,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接缝处具有连续转折曲线的端面,相比传统的平整式的结构密封性更好。
【专利说明】组合式水冷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尤其是指一种组合式水冷块。
【背景技术】
[0002]水冷散热与风冷散热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水冷中利用循环液将CPU的热量从水冷块中转移到换热器上再散发出去。因为水具有很高的比热容,为4.lgc/Kj.Kg'r1,远大于一般金属及其他常见物质,使得热源温度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急剧升高,所以水冷散热块能储存大量热量而温度不会明显上升,然后通过水泵将带有热量的水带走,达到散热的目的。并且由于换热器的散热面积和散热环境远远要好于一般的风冷散热器,所以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减少了风扇的数量,也减少了风扇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降温效果非常明显。
[0003]水冷块作为水冷散热系统最重要的吸收热量的部件,一般是由铜或铝等热传导率较高的材料制成,与热源接触并将热源的热量吸收并转移至比热容较高的液态介质中,通过循环系统带走热量。水冷块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材料必须保证其密封性,才能确保循环液不外漏,而引起电器短路,所以,对于一般的水冷块的材质有很高的要求。而通常的水冷块是由两块平整的金属材料压合而成的,所以在接缝处的密封性很难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水冷块密封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水冷块。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水冷块,包括:
[0006]—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容置管槽;
[0007]—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管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置管槽;
[0008]所述水冷块由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压合而成,所述第一容置管槽与所述第二容置管槽结合形成一管槽,用于容置所述水冷块的水冷管,且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相互结合的表面上各自形成有相互对应的卡槽与卡齿。
[0009]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水冷块通过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表面上形成的相互对应的卡槽与卡齿相互结合,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接缝处具有连续转折曲线的端面,相比传统的平整式的结构密封性更好。
[0010]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槽为W形卡槽,所述卡齿为M形卡齿。
[0011]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通过过盈配合相互结合。
[0012]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为铝板,铝的热传导系数较高,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0013]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冷管为铜管,铜的热传导系数较高,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水冷块,采用热传导系数较高的铝制底板及铜质水管组合而成,只需将铜质水管放置于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的容置管槽内,再通过机械方式将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互压合形成一体的水冷块。通过铝制底板将热量吸收并传递至铜管中的液体中,再通过整个循环系统将热量带走。具有制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的优点,而且对于水冷块本身的材质无特殊要求,市场适应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水冷块的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互结合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配合参看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水冷块1,包括:
[0021]一第一底板10,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底板1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容置管槽101 ;
[0022]一第二底板20,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底板2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管槽101相对应的第二容置管槽201 ;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10与所述第二底板20优选的为招制底板,所述第一容置管槽101与第二容置管槽201的数量各为两个。
[0024]配合参看图4所示,所述水冷块I由所述第一底板10与所述第二底板20压合而成,所述第一容置管槽101与所述第二容置管槽201结合形成一管槽30,再次结合图1与图2所示,所述槽管30用于容置所述水冷块I的水冷管40,所述水冷管40优选的为铜质水管。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底板10与所述第二底板20在相互结合的表面上各自形成有相互对应的卡槽50与卡齿60。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50为W形卡槽,所述卡齿60为M形卡齿。并且所述卡齿60与所述卡槽50通过过盈配合相互结合。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10与所述第二底板20上,卡槽50与卡齿60的数量各为四个。
[0026]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水冷块I通过所述第一底板10与所述第二底板20的表面上形成的相互对应的卡槽50与卡齿60相互结合,使所述第一底板10与所述第二底板20的接缝处具有连续转折曲线的端面,相比传统的平整式的结构密封性更好。
[0027]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水冷块I采用热传导系数较高的铝制底板及铜质水管组合而成,如图2所示,只需将水冷管40放置于第一底板10的第一容置管槽101内或是第二底板20的第二容置管槽201内,再通过机械方式将第一底板10与第二底板20相互压合形成一体的水冷块。通过铝制底板将热量吸收并传递至铜管中的液体中,再通过整个循环系统将热量带走。具有制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的优点,而且对于水冷块本身的材质无特殊要求,市场适应性强。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水冷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的第一容置管槽; 一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管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置管槽;所述水冷块由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压合而成,所述第一容置管槽与所述第二容置管槽结合形成一管槽,用于容置所述水冷块的水冷管,且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在相互结合的表面上各自形成有相互对应的卡槽与卡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W形卡槽,所述卡齿为M形卡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通过过盈配合相互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为铝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水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为铜管。
【文档编号】G06F1/20GK203595989SQ201320800646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吴建刚 申请人:上海珊泽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