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553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触控感应层、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该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第一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触控感应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
【专利说明】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控屏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各种类型的触摸屏不断出现,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和表面声波式触摸屏。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触摸位置坐标。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多点触控、透过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播放器、电子书、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上等。
[0003]当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多点电容触摸屏的ITO电极实现方式主要有双面和单面搭桥两种。双面ITO通常是在绝缘介质(如透明玻璃基板或者透明PET膜)的两面分别镀上ITO镀膜层,并分别在两个ITO镀膜层上通过蚀刻处理形成垂直交叉的感应电极串列和驱动电极串列;单面搭桥是指通过搭桥的方式将形成于绝缘介质一面的单层ITO镀膜层其中一个方向的电极连接并将另一个方向上的电极连接,从而形成横纵交叉的两个方向上的电极串列。
[0004]然而,由于构成这些电极串列的材料通常与这些绝缘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现有的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多条电极感应电极串列很容易被用户所观测到,影响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具有良好外观效果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0006]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至少包括一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所述第二功能层覆盖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
[0007]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在第一功能层上定义出多个间隙区域,所述第二功能层至少形成于多个所述间隙区域内以及多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之上,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第三功能层的接触面为平行于第一表面的连续的平面。
[0008]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
[0009]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
[0010]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还包括一第三功能层,所述第三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上,所述第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重合。
[0011]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0012]提供一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其至少包括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功能层,其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上形成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将第二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
[0013]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上定义出多个间隙区域,所述第二功能层至少形成于所述间隙区域内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之上,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第三功能层的接触面为平行于第一表面的连续的平面。
[0014]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
[0015]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
[0016]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功能层上形成一第三功能层,所述第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重合。
[0017]本申请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中,通过在触控感应层上设置于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之间,使得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以使多条感应电极串列不易被用户察觉到,进而使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面板结构沿A-A’方向的一截面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说明本申请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文字进行详细阐述。
[0023]以电容触摸屏为例,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为本申请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触摸屏面板100的示意图及所述面板沿A-A方向的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电容触摸屏面板100至少包括一基板110、第一功能层150、触控感应层130、第二功能层120和第三功能层 121。
[0024]所述基板110至少具有第一表面111,所述基板110包括第一区域Illa和第二区域111b,所述第一区域Illa与第二区域Illb邻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Illa为矩形,所述第二区域Illb为矩形环,其围绕所述第一区域111a。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亦可以为曲面或不规则的平面,所述第一区域Illa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所述第二区域Illb亦可以为圆环、椭圆环、多边形环、扇形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111为一光滑的平面,所述基板110为透明材料制成,该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树脂。
[0025]所述第一功能层150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其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111a,所述第一功能层由透明绝缘材料例如Si02制成,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厚度范围为200埃-600埃,优选的,所述厚度为400埃。
[0026]所述触控感应层130形成于所述第一功能层150之上,所述触控感应层130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Illa所在第一功能层150之上,所述触控感应层130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优选的,所述方块电阻为100欧姆每方块。所述触控感应层130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包括第一主干131a和多个第一分支131b,所述第一主干131a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分支131b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但并不限于此,可依实际需求排列。所述多个第一分支131b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干131的同一侧,并分别与第一主干131a连接。
[0027]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包括第二主干133a和多个第二分支133b,所述第二主干133a亦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分支133b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分支133b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干133a靠近与其相邻的第一主干131a的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二分支133b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干133a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第二分支133b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第一分支131b之间,且所述第二分支133b与相邻两第一分支131b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第一分支131b数量大于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上的第二分支133b数量,且每一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对应,即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上的多个第二分支133b分别与一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多个第一分支131b对应,且所述多个第一分支131b和多个第二分支133b之间形成相互齿合;即: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多个第一分支131b位于与其相邻的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第二主干133a的同一侧,且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多个第二分支133b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的同一侧。且任意相邻两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的第一主干131a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且具有相同的间距。
[0028]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极串列与第二感应电极串列还可以有其他的排布方式,例如菱形搭桥方式,k字形搭桥方式。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与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ΙΤ0)、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氧化镉锡(cadmium tin oxide, CTO)、氧化招锋(aluminum zinc oxide, ΑΖ0)、氧化铟锋锡(indium tin zinc oxide, ΙΤΖ0),但不局限于此。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位于同一层,并在同一制程中一并制成,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具有相同的光学性能,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方阻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
[0030]所述第二功能层120形成于所述触控感应层130之上,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功能层120形成于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在第一区域上形成的间隙区域内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之上。所述第二功能层120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功能层150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投影重合。或者,所述第二功能层120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11,所述第一功能层150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Illa ;或者所述第一功能层150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11,所述第二功能层120的投影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111a。所述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150、触控感应层130和第二功能层120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150和第二功能层120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所述第二功能层120由透明绝缘材料例如SiOxNy 制成。
[0031]所述第三功能层121形成于所述第二功能层120之上,所述第三功能层121在所述第一表面111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功能层120在第一表面111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三功能层121为ASF膜,其至少包括光学胶和薄膜,或者所述第三功能层121与所述触控感应层130采用同种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用第三功能层。
[0032]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100还包括周边引线层140,所述周边引线层140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Illb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周边引线层140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的一侧。所述周边引线层140包括多条第一引线141和多条第二引线143,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41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其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的第一主干131a相连,自由端汇集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 —侧的第二区域Illb上,且自由端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多条第二引线143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其连接端分别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第二主干133a相连,自由端汇集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 —侧的第二区域Illb上,且自由端之间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41的自由端和多条第二引线143的自由端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同一侧的第二区域Illb上,且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41的自由端与多条第二引线143的自由端之间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41和多条第二引线143均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在同一制程中一并制成;比较优选地是: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41和多条第二引线143采用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制程中一并制成。所述多条第一引线141的自由端之间的、多条第二引线143的自由端之间的、以及多条第一引线141的自由端和多条第二引线143的自由端之间的第二区域Illb上未覆盖有所述第一功能层150和第二功能层122。
[0033]本申请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100中,通过增设第一功能层150和第二功能层120,使面板上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与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之间的间隙区域之间获得相似的光学特性,从而使得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不易被用户觉察到,进而使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0034]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SOl:提供一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所述基板采用透明绝缘材料如玻璃或树脂或PET薄膜等制成,且该第一表面为一光滑的平面。
[0036]步骤S02: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邻接。
[0037]步骤S03: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上形成一触控感应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在第一区域上形成有间隙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优选的,所述方块电阻为100欧姆每方块。
[0038]步骤S04:将第二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层上。所述第二功能层至少形成于所述间隙区域内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之上。所述第二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重合。或者,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功能层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功能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投影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0039]步骤S05:在所述第二功能层上形成一第三功能层,所述第三功能层为ASF膜,其至少包括光学胶和薄膜,或者所述第三功能层与所述触控感应层采用同种材料制成。
[0040]以上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即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至少包括一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所述第二功能层覆盖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在第一功能层上定义出多个间隙区域,所述第二功能层至少形成于多个所述间隙区域内以及多条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之上,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第三功能层的接触面为平行于第一表面的连续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功能层,所述第三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上,所述第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重合。
6.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其至少包括一第一区域和一第二区域; 在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第一功能层,其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 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上形成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 将第二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触控感应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触控感应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有电极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无电极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与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上定义出多个间隙区域,所述第二功能层至少形成于所述间隙区域内以及所述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之上,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第三功能层的接触面为平行于第一表面的连续的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30-150欧姆每方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所述触控感应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折射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功能层上形成一第三功能层,所述第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重合。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3777832SQ20141001312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0日
【发明者】王士敏, 郭志勇, 朱泽力, 钟荣苹, 陈雄达, 潘良玉 申请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