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58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L型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二维阻抗平面坐标系,并在所述二维阻抗平面内选取起始点(n,n),其中,n>0;

步骤二、根据所述起始点(n,n)设计L型阻抗匹配网络,并测量所述L型阻抗匹配网络的特征阻抗值Z(n,n);判断(n,n)是否为匹配点;若是,根据所述匹配点设计L型阻抗匹配网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增加步骤二中起始点对应的电容值和电感值,直至得出电容值和电感值所对应的点(m,m),点(m,m)满足以下条件:测量出点(m,m)对应的特征阻抗值Z(m,m),Z(m,m)与史密斯圆图中心点的距离小于Z(n,n)与史密斯圆图中心点的距离;其中,m>n>0;

步骤四、增加步骤三中点(m,m)对应的电容值和电感值,直至得出电容值和电感值所对应的两个相邻点(m1,m1)、(m2,m2),点(m1,m1)、(m2,m2)满足以下条件:与所述史密斯原图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步骤三中Z(m,m)与史密斯圆图中心点的距离,且与史密斯原图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步骤三中Z(m,m)与史密斯圆图中心点的距离;则判断匹配点位于以(m1,m1)为坐标原点的阻抗平面内第三象限且m2>m1>m>0,继续执行步骤五;

步骤五、缩小步骤四中匹配点所处的范围,得出最终匹配区域,则最终匹配区域内的任一点均为匹配点,并根据匹配点对应的电容值和电感值设计L型阻抗匹配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为:

建立二维阻抗平面坐标系,横轴为电感轴,纵轴为电容轴,在所述二维阻抗平面内选择起始点(n,n)其中,所述起始点(n,n)表示在L型阻抗匹配网络中的电感值和电容值均为n,通过所述起始点(n,n)分别做出平行于所述电感轴和电容轴的直线,并通过两条所述直线将所述二维阻抗平面分为四个象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得出最终匹配区域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5.1、选取匹配区域的中心点(m1/2,m1/2),并通过中心点(m1/2,m1/2)在所述二维阻抗平面做出分别与所述电容轴、电感轴平行的直线,将所述匹配区域分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四部分,判断所述匹配点所在象限,得出匹配区域;

步骤5.2、重复执行步骤5.1,并得出最终匹配区域;

步骤5.3、以匹配区域内任一点所对应的电容值和电感值设计L型阻抗匹配网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1中判断所述匹配点所在象限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5.1.1、保持所述中心点(m1/2,m1/2)的电容值不变,增大电感值,当特征阻抗值接近所述史密斯原图中心点时,则匹配点位于所述第一象限或所述第四象限内,否则,匹配点位于所述第二象限或所述第三象限内;

步骤5.1.2、保持所述中心点(m1/2,m1/2)的电感值不变,增大电容值,当特征阻抗值接近所述史密斯原图中心点时,则匹配点位于所述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内,否则,匹配点位于所述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内;

步骤5.1.3、根据所述步骤5.1.1和所述步骤5.1.2确定所述匹配点所在的匹配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L型阻抗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匹配区域内,所述中心点的右上方为第一象限,所述中心点的左上方为第二象限,所述中心点的左下方为第三象限,所述中心点的右下方为第四象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