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12267发布日期:2018-07-10 23:4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税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开发票是一种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每年因虚开发票而使国家造成数以亿计的巨大经济损失。现有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是通过分析企业商品构成来实现的,该监控方法能够发现企业虚开发票的疑点,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避免企业的违法违规经营。然而,由于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复杂多样且隐蔽性越来越高,所以,现有的监控方法仅监控企业商品构成,使得监控方法单一,针对性较低,降低了税务工作人员对企业虚开发票行为的监控力度,不利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针对性低导致企业虚开发票行为的监控力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指标确定步骤,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获取步骤,获取各企业中与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步骤,根据各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排序步骤,根据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指标确定步骤中,评估指标包括:税负率差异幅度、顶额开具发票率、外地发票开具率、外贸企业的比例和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计算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子步骤:指标值计算子步骤,根据每个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每个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指标权重计算子步骤,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判断标准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综合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和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综合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公式:综合评估分数=∑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指标值计算子步骤中,税负率差异幅度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公式:企业税负率=预设时间内累计应纳税额÷预设时间内累计应税销售额×100%,计算企业税负率;根据公式: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100%,或者,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100%,计算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指标值计算子步骤中,顶额开具发票率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当开具的发票金额/发票开票限额×100%≥90%时,确定发票为顶额开具发票;根据公式:顶额开具发票率=预设时间内企业顶额开票数量/预设时间内企业开票总数×100%;计算企业的顶额开具发票率。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指标值计算子步骤中,外地发票开具率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当购票方为外地纳税人,并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大于10万或者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大于5000时,确定开具的发票为大额外地发票;根据公式:外地发票开具率=开具大额外地发票的张数/企业开具发票总张数×100%,或者,外地发票开具率=开具大额外地发票的金额/企业开具发票总金额×100%,计算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指标值计算子步骤中,外贸企业的比例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公式:外贸企业的比例为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购票方是外贸企业所占的比例,计算企业的外贸企业的比例。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指标值计算子步骤中,是否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计算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预先设定的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列表判断企业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若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评估指标值为100;若不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评估指标值为0。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当评估指标为:税负率差异幅度、顶额开具发票率、外地发票开具率和外贸企业的比例时,若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小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确定该企业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若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大于等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根据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上式中,Zi为单项评估指标值的100倍,Zmin为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的100倍,Zmax=100,C和D均为常数且C+D=100。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当评估指标为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时,若不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若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100。

本发明中,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使得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更加全面,提高了监控的针对性,并且,根据各企业中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再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对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更准确地获知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增强了税务工作人员对虚开发票的企业的监控力度,便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解决了现有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针对性低导致企业虚开发票行为的监控力度降低的问题;此外,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使得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更直观地显示,便于税务工作人员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指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企业中与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排序模块,用于根据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上述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中,计算模块包括:指标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每个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指标权重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判断标准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综合评估分数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和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本发明中,指标确定模块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使得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更加全面,提高了监控的针对性,并且,计算模块根据各企业中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排序模块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对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更准确地获知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增强了税务工作人员对虚开发票的企业的监控力度,便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此外,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使得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更直观地显示,便于税务工作人员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项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计算步骤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中,计算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指标确定步骤S1,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

具体地,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可以根据近几年被查出的虚开发票的案件或者虚开发票企业的特点来确定。例如,虚开发票企业大都呈现如下特点:增值税发票税负畸低或畸高、短期内出现大量顶额开具发票、企业具有大额外地增值税发票、存在大量购票方为外贸企业的发票、企业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虚开发票企业的特点,确定五项评估指标,该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税负率差异幅度、顶额开具发票率、外地发票开具率、外贸企业的比例和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当然,评估指标也可以为其他的指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各项评估指标均是以月为粒度来评估的,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单位来评估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获取步骤S2,获取各企业与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

具体地,从税局数据库的电子底账、金税三期数据库中获取在预设时间内各企业的发票数据,并将各企业的所有发票数据均存入电子底账数据库,记为DZDZ数据库中,其中,发票数据可以包括:进项数据和销项数据。由于企业的所有发票数据较多,这些发票数据中包含了与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无关的数据,这样,容易导致发票数据杂乱并且易出现计算错误,所以,对企业的发票数据进行清洗,去除与评估指标无关的、冗余的、杂乱的发票数据,并对清洗之后的发票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最终将格式统一且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存入数据仓库中。因此,在数据仓库中按照企业的名称分别存储有各个企业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

计算步骤S3,根据各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具体地,对于任一个企业而言,根据数据仓库中存储的该企业的发票数据计算该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这样,每个企业均对应一个综合评估分数。

排序步骤S4,根据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

具体地,根据上述计算步骤S3中计算出的每个企业的综合评分数,综合评估分数越高,表示该企业虚开发票可能性就越大。按照预设顺序对各综合评估分数进行排序,由于各综合评估分数与各企业为一一对应的,所以,综合评估分数的排序,也即各企业的排序,从而得到虚开发票监控企业的列表,税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列表中各企业的排序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实施时,预设顺序可以为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为从小到大的顺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使得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更加全面,提高了监控的针对性,并且,根据各企业中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再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对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更准确地获知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增强了税务工作人员对虚开发票的企业的监控力度,便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解决了现有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针对性低导致企业虚开发票行为的监控力度降低的问题;此外,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使得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更直观地显示,便于税务工作人员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中,计算步骤的流程图。上述实施例中,计算步骤S3中计算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下面仅仅介绍其中一种计算企业综合评估分数的方法,则计算步骤S3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子步骤:

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根据每个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每个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

具体地,针对每项评估指标均可以预先设定每项评估指标相应的计算方法,根据预先设定的每项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每项评估指标值,即单项评估指标值。针对每项评估指标还可以预先设定判断标准,则根据各单项评估指标值按照预设判断标准即可判断企业的各评估指标是否异常。对于任一个企业而言,从数据仓库中获取到该企业的发票数据,将该企业的发票数据按照每项评估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该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标准判断该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是否异常。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分别根据各企业的发票数据计算各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在本实施例中,评估指标为五项,则每个企业均计算出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值。

指标权重计算子步骤S32,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

具体地,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采用德尔菲法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其中,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之和为100%。也就是说,相关的专家小组根据税务历史数据和相关工作经验按照各单项评估指标值的重要性经过研究分析得到各单项评估指标值所占的权重。具体实施时,专家小组可以根据近几年被查出的虚开发票的案件来判定各单项评估指标值的重要性,进而确定出各单项评估指标值所占的权重。当然,专家小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判定各单项评估指标值的重要性,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由于采用德尔菲法计算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的具体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故不赘述。当然,除了采用德尔菲法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他的方法来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对于任一个企业而言,将该企业在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计算出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值采用德尔菲法计算该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其中,五个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之和为100%。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计算各个企业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

具体实施时,可以建立评估指标的权重表记为“PGZBQZ”。该表的字段可以包括:评估指标记为“PGZB”、指标权重记为“ZBQZ”,将计算出的各个企业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一一对应地填入评估指标的权重表“PGZBQZ”中。

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S33,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判断标准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

具体地,对于任一个企业而言,根据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计算出的该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和每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判断标准按照预设算法计算该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企业均计算出五个单项指标评估分数。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计算各个企业的五个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具体实施时,该预设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可以建立单项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记为“ZBJSJG”,该表的字段可以包括:纳税人电子档案号记为“NSRDZDAH”、税负率差异幅度记为“SFLCYFD”、顶额开具发票率记为“DEKJFPL”、外地发票开具率记为“WDFPKJL”、外贸企业的比例记为“WMQYBL”和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记为“XKFPGWHY”。将计算出的各个企业的五个单项指标评估分数一一对应地填入单项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ZBJSJG”中。

综合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S34,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和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具体地,该综合评估分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仅仅介绍了一种计算方法:根据公式:综合评估分数=∑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对于任一个企业而言,该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税负率差异幅度的评估分数×税负率差异幅度的权重+顶额开具发票率的评估分数×顶额开具发票率的权重+外地发票开具率的评估分数×外地发票开具率的权重+外贸企业的比例的评估分数×外贸企业的比例的权重+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评估分数×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权重。按照上述公式,依次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具体实施时,可以建立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记为“ZBFXJG”,该表的字段可以包括:纳税人电子档案号记为“NSRDZDAH”和综合评估分数记为“ZHPGFS”。从评估指标的权重表“PGZBQZ”中依次抽取各企业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从单项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ZBJSJG”中依次抽取各企业的五个单项指标评估分数,根据每个企业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和五个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出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并填入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ZBFXJG”中,再对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ZBFXJG”中的综合评估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虚开发票监控企业的列表。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根据各单项评估指标值计算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和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进而确定出各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能够将与各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均计算在内,使得综合评估分数计算更准确,也更能反映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针对性和监控力度。

下面对选取的五项评估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税负率差异幅度的计算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公式:企业税负率=预设时间内累计应纳税额÷预设时间内累计应税销售额×100%,计算企业税负率。

具体地,预设时间可以为一个月,这样,能够使得数据计算准确,避免预设时间过长导致的计算错误。当然,该预设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预设时间内累积应纳税额与预设时间内累积应税销售额中的预设时间为相同的时间期限,例如,若预设时间为一个月,则企业税负率=一个月内累计应纳税额÷该月内累计应税销售额×100%。按照上述公式依次每个企业的企业税负率。

根据公式: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100%,或者,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100%,计算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

具体地,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指的是区(市、县)与该企业的行业相同的行业的平均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指的是上一年在相同时间段内的税负率。税负率差异幅度的预设判断标准,即税负率差异幅度的预设阈值,为30%,若计算出的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大于等于30%,则企业税负率异常。按照上述公式依次计算每个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并可以根据税负率差异幅度的预设阈值判断各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异常。

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顶额开具发票率的计算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当开具的发票金额/发票开票限额×100%≥90%时,确定开具的发票为顶额开具发票。

根据公式:顶额开具发票率=预设时间内企业顶额开票数量/预设时间内企业开票总数×100%,计算企业的顶额开具发票率。

具体地,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发票是有开票限额的。两种常见发票类型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这两种发票均有各自不同的开票限额。增值税专用发票分为万元版、十万元版、一百万元版和一千万元版,而增值税普通发票分为十万元版和一百万元版。

该预设时间可以为一个月,则以月为粒度计算顶额开具发票率,当然,该预设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顶额开具发票率的预设判断标准,即顶额开具发票率的预设阈值,为70%。若计算出的企业的顶额开具发票率大于等于70%,则该企业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按照上述公式依次计算每个企业的顶额开具发票率,并可以根据顶额开具发票率的预设阈值判断各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

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外地发票开具率的计算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当购票方为外地纳税人,并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大于10万或者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大于5000时,确定开具的发票为大额外地发票。

具体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票方为外地纳税人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大于10万元,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购票方为外地纳税人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大于5000元,则确定开具的发票为大额外地发票。

根据公式:外地发票开具率=开具大额外地发票的张数/企业开具发票总张数×100%,或者,外地发票开具率=开具大额外地发票的金额/企业开具发票总金额×100%,计算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

具体地,外地发票开具率可以根据公式:外地发票开具率=开具大额外地发票的张数/企业开具发票总张数×100%来计算,也可以根据公式:外地发票开具率=开具大额外地发票的金额/企业开具发票总金额×100%来计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外地发票开具率的预设判断标准,即外地发票开具率的预设阈值,为50%,若计算出的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大于等于50%,则确定该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出现异常。具体实施时,无论按照哪个公式来计算,只要按照其中一个公式计算出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大于等于50%,则均可以确定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出现异常。按照上述公式依次计算每个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并可以根据外地发票开具率的预设阈值判断各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是否出现异常。

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外贸企业的比例的计算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公式:外贸企业的比例为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购票方是外贸企业所占的比例,计算企业的外贸企业的比例。

具体地,外贸企业比例的预设判断标准,即外贸企业比例的预设阈值,为50%,若计算出的外贸企业比例大于等于50%,则确定该企业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按照上述公式依次计算每个企业的外贸企业比例,并可以根据外贸企业比例的预设阈值判断各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

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是否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计算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先设定的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列表判断企业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若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评估指标值为100;若不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评估指标值为0。

具体地,该预先设定的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列表可以根据历年所查处的虚开发票的案件得到,根据该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列表依次判断各企业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则虚开发票高危行业预设判断标准为:若企业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评估指标值为100;若企业不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评估指标值为0。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分别对每个评估指标值的计算方法均进行了限定,使得各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的计算方式统一,便于计算,进而也确保了综合分数计算的准确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S33按照预设算法进行计算单项指标评估分数,本实施例中列举了其中一种算法: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步骤S33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当评估指标为税负率差异幅度、顶额开具发票率、外地发票开具率和外贸企业的比例时,若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小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确定该企业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

具体地,若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小于30%,则该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若企业的预设时间内企业顶额开具发票率小于70%,则该企业的预设时间内企业顶额开具发票率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若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小于50%,则该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若外贸企业的比例小于50%,则该企业中外贸企业比例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

若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大于等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根据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上式中,Zi为单项评估指标值的100倍,Zmin为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的100倍,Zmax=100,C和D均为常数且C+D=100,C是对变换后的数值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倍数,D是对变换后的数值做平移的“平移量”。优选的,C=40,D=60。

具体地,由于上述指标值计算子步骤S31中计算出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均为比例值,即各单项评估指标值均为0~100%中的一个数值,所以为了便于计算和观察结果,则将各单项评估指标值均放大100倍,即Zi为各单项评估指标值的100倍,相应的,Zmin也为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阈值的100倍。因此,对于税负率差异幅度,Zmin=30;对于顶额开具发票率,Zmin=70;对于外地发票开具率,Zmin=50;对于外贸企业的比例,Zmin=50。

当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大于等于30%,根据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税负率差异幅度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

当企业的顶额开具发票率大于等于70%,根据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顶额开具发票率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

当企业的外地发票开具率大于等于50%,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外地发票开具率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

当企业中外贸企业的比例大于等于50%,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外贸企业的比例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

当评估指标为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时,若不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0;若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确定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100。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分别对五项评估指标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限定,分情况对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进行计算,能够使得计算结果更准确,并且,由于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评估指标预设判断标准与其他的评估指标并不相同,所以,单独对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的计算进行限定,能够更好地确保综合评估分数的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进而更准确地反应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

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的具体流程为:

(1)分析近几年被查出的虚开发票的案件,确定评估指标为:税负率差异幅度、顶额开具发票率、外地发票开具率、外贸企业的比例和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

(2)从税局数据库的电子底账、金税三期数据库中获取在预设时间内各企业的发票数据,并将各企业的所有发票数据均存入DZDZ数据库中。再将DZDZ数据库中各企业的发票数据中与评估指标无关的、冗余的、杂乱的发票数据去除,并对清洗之后的发票数据的格式进行统一,最终将格式统一且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存入数据仓库中。

(3)建立评估指标的权重表“PGZBQZ”、单项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ZBJSJG”和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ZBFXJG”。其中,评估指标的权重表“PGZBQZ”的字段可以包括:评估指标“PGZB”、指标权重“ZBQZ”。单项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ZBJSJG”的字段可以包括:纳税人电子档案号“NSRDZDAH”、税负率差异幅度“SFLCYFD”、顶额开具发票率“DEKJFPL”、外地发票开具率“WDFPKJL”、外贸企业的比例“WMQYBL”和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XKFPGWHY”。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ZBFXJG”的字段可以包括:纳税人电子档案号“NSRDZDAH”和综合评估分数“ZHPGFS”。

下面以各企业中的其中一个企业为例来介绍该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的计算:

(4)从数据仓库中获取到该企业的发票数据,并按照各单项评估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该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最终计算出该企业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值。

(5)对该企业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值采用德尔菲法计算该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所占的权重,其中,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值所占的权重之和为100%,并将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值的权重值一一对应地填入到评估指标的权重表“PGZBQZ”中。

(6)将计算出的企业的税负率差异幅度的单项评估指标值与预设阈值30%来比较,若税负率差异幅度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小于预设阈值30%,则单项评估分数为Ei=0。若税负率差异幅度的单项评估指标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30%,则根据公式Ei=(Zi-Zmin)/(Zmax-Zmin)×C+D计算税负率差异幅度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Ei。依次计算顶额开具发票率、外地发票开具率、外贸企业的比例和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分数。将计算出的五个单项评估指标分数填入单项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ZBJSJG”中。

(7)综合评估分数=税负率差异幅度的评估分数×税负率差异幅度的权重+顶额开具发票率的评估分数×顶额开具发票率的权重+外地发票开具率的评估分数×外地发票开具率的权重+外贸企业的比例的评估分数×外贸企业的比例的权重+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评估分数×是否属于虚开发票高危行业的权重。将计算出的综合评估分数填入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ZBFXJG”中。

按照步骤(4)~(7)依次计算各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

(8)将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ZBFXJG”中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虚开发票监控企业的列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使得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更加全面,提高了监控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对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更准确地获知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增强了税务工作人员对虚开发票的企业的监控力度,便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此外,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使得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更直观地显示,便于税务工作人员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指标确定模块100、获取模块200、计算模块300和排序模块400。其中,指标确定模块100用于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各企业中与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模块300用于根据各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排序模块400用于根据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其中,该装置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指标确定模块100确定至少两项虚开发票的评估指标,使得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更加全面,提高了监控的针对性,并且,计算模块300根据各企业中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计算各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排序模块400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对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更准确地获知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增强了税务工作人员对虚开发票的企业的监控力度,便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此外,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使得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更直观地显示,便于税务工作人员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装置中,计算模块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该计算模块300可以包括:指标值计算子模块310、指标权重计算子模块320,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模块330和综合评估分数计算子模块340。其中,指标值计算子模块310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发票数据分别计算每个企业的单项评估指标值。指标权重计算子模块320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单项指标评估分数计算子模块330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评估指标值与单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预设判断标准计算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综合评估分数计算子模块340用于根据每个企业的各单项指标评估分数和各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每个企业的综合评估分数。其中,该装置中计算模块300的具体实施过程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计算步骤S3的说明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能够将与各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均计算在内,使得综合评估分数计算更准确,也更能反映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针对性和监控力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能够使得监控企业虚开发票的方法更加全面,提高了监控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对与评估指标相关的发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更准确地获知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增强了税务工作人员对虚开发票的企业的监控力度,便于有效地查找出具有虚开发票嫌疑的企业;此外,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对各企业进行排序,能够使得各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更直观地显示,便于税务工作人员准确地分析和判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