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箱对CPU散热的机箱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389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箱对CPU散热的机箱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中不包含各组的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机箱对CPU散热的机箱散热装置。

[

背景技术:
]

现有的台式电脑CPU散热器中,大多数的CPU散热片与散热风扇是一体式设计,偶有散热片与风扇分离的分体设计,但分体式设计的多为专用设计,即只限用于某些品牌的专用机箱并配合专用主板。一体式设计的散热装置主要具有以下缺陷:

1.散热片与风扇一体式设计时,风扇的运转会造成震动,震动引起插件松动、焊点开裂和噪音等问题。

2.散热片与风扇一体式设计时,风扇所使用的散热气流来自于机箱内部的循环气流,CPU运转一段时间后,机箱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内部循环气流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严重影响散热效率。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散热效率高的用于机箱对CPU散热的机箱高效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在机箱内,机箱包括一用于安装散热装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散热装置包括滑动导风管和风扇,风扇通过第一螺丝可滑动式地固定在安装板的第一滑槽上,从而可使风扇沿第一滑槽滑动,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或通过过渡连接装置间接安装在风扇上。

过渡连接装置为风扇支架,风扇支架和风扇的外直径均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支架和风扇外部,风扇支架的侧边设有第二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二滑槽通过第二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支架的第二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支架滑动,风扇与风扇支架的四角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风扇与风扇支架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支架上,由此将风扇、风扇支架与机箱相连接。

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在风扇上,风扇的外直径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外部,风扇的侧边设有第三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三滑槽通过第三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的第三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滑动,风扇的四角上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风扇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上,由此将风扇与机箱相连接。

过渡连接装置为风扇支架,风扇支架和风扇的外直径均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支架和风扇外部,风扇支架的侧边设有第二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二滑槽通过第二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支架的第二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支架滑动;风扇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垫板,垫板、风扇与风扇支架的四角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垫板、风扇与风扇支架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支架上,由此将垫板、风扇、风扇支架与机箱相连接。

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在风扇上,风扇的外直径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外部,风扇的侧边设有第三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三滑槽通过第三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的第三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滑动;风扇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垫板,垫板与风扇的四角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垫板与风扇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上,由此将垫板、风扇与机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风扇与散热片分离的设计,通过机箱连接散热装置,该装置适用于目前大部分主流主板,并对CPU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与风扇完全分离,因此不直接产生震动。同时,散热装置可根据具体安装情况调整空间位置,并且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散热气流基本来自于机箱外部,是冷气流,所以能更有效的散热,显著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增加散热装置与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使气流分散,有效增大散热面积,无散热盲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结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动导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机箱2.安装板3.第一螺丝4.第二螺丝5.滑动导风管6.风扇支架7.风扇8.第二滑槽9.散热孔10.第一滑槽11.第一螺丝孔12.第二螺丝孔13.第三螺丝孔14.第三滑槽15.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机箱对CPU散热的机箱高效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在机箱内,机箱包括一用于安装散热装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散热装置包括滑动导风管和风扇,风扇通过第一螺丝可滑动式地固定在安装板的第一滑槽上,从而可使风扇沿第一滑槽滑动,可控制风扇在该方向上的位置。

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或通过过渡连接装置间接安装在风扇上。过渡连接装置为风扇支架,风扇支架和风扇的外直径均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支架和风扇外部。风扇支架的侧边设有第二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二滑槽通过第二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支架的第二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支架滑动。风扇与风扇支架的四角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风扇与风扇支架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支架上,由此将风扇、风扇支架与机箱相连接。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散热装置设在机箱内,机箱包括一用于安装散热装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散热装置包括滑动导风管和风扇,风扇通过第一螺丝可滑动式地固定在安装板的第一滑槽上,从而可使风扇沿第一滑槽滑动,可控制风扇在该方向上的位置。

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在风扇上,风扇的外直径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外部,风扇的侧边设有第三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三滑槽通过第三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的第三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滑动,风扇的四角上设有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风扇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上,由此将风扇与机箱相连接。

实施例3

如图5~图6所示,散热装置设在机箱内,机箱包括一用于安装散热装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散热装置包括滑动导风管和风扇,风扇通过第一螺丝可滑动式地固定在安装板的第一滑槽上,从而可使风扇沿第一滑槽滑动,可控制风扇在该方向上的位置。

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或通过过渡连接装置间接安装在风扇上。过渡连接装置为风扇支架,风扇支架和风扇的外直径均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支架和风扇外部。风扇支架的侧边设有第二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二滑槽通过第二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支架的第二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支架滑动。风扇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垫板,垫板、风扇与风扇支架的四角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垫板、风扇与风扇支架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支架上,由此将垫板、风扇、风扇支架与机箱相连接。垫板可防止风扇的风叶与机箱产生摩擦、碰撞,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如图7~图8所示,散热装置设在机箱内,机箱包括一用于安装散热装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散热装置包括滑动导风管和风扇,风扇通过第一螺丝可滑动式地固定在安装板的第一滑槽上,从而可使风扇沿第一滑槽滑动,可控制风扇在该方向上的位置。

滑动导风管直接安装在风扇上,风扇的外直径小于滑动导风管的内直径,滑动导风管设在风扇外部,风扇的侧边设有第三螺丝孔。对应地,在滑动导风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三螺丝孔相对应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沿滑动导风管的导风方向轴向设置,第三滑槽通过第三螺丝将滑动导风管固定在风扇的第三螺丝孔上,从而可使滑动导风管沿风扇滑动。风扇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垫板,垫板可防止风扇的风叶与机箱产生摩擦、碰撞,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垫板与风扇的四角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从第一滑槽的底部穿出后通过垫板与风扇上的第一螺丝孔并固定在风扇上,由此将垫板、风扇与机箱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