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743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分体冷却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空间限制和电力设备散热需求,地下及户内变压器的冷却系统往往采用与变压器本体分体设计的方式。目前国内外,并未见到针对分体冷却变压器的冷却效能评价指标技术体系研究。国内外众多科研单位已经建立了对电力设备状态评价的技术体系,但是关注点仍然是分体冷却变压器本身的运行状态,对于分体冷却系统这一近年来逐步增多的辅助设备并无成熟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此类产品与常规变压器一体式冷却方式不同,其冷却系统的效能考核指标体系方法为全新的指标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特别适用于分体冷却式大型电力变压器等产品。本发明将建立与被评估分体冷却变压器冷却系统相适应的效能考核指标体系,对分体冷却系统效能考核指标体系的考虑应综合运行、适应性、效果、初始能力等多维度考核指标,从而能够建立准确的评定冷却效能的考核指标体系。

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对分体冷却系统运行、适应性、效果、初始能力等进行多维度考核,包含以下指标:

s1、计算运行指数,反映分体冷却系统自身性能;

s2、计算适应性指数,反映冷却设备适应性,即冷却方式先进性;

s3、计算使用规则指数,反映冷却系统使用规则;

s4、计算冷却效果指数,反映冷却系统最终冷却效果;

s5、计算初始能力指数,反映分体冷却系统初始效果;

s6、根据上述s1~s5的指数,计算综合评价分数。

上述的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其中,指标s1具体包含:

s11、故障类型a1;

s12、缺陷类型a2;

s13、设备老化情况a3;

s14、家族性缺陷情况a4;

s15、恶劣天气等运行环境a5。

上述的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其中,指标s2具体包含:

s21、冷却原理b1;

s22、冷却方式b2;

s23、新技术综合指数b3;

s24、地区应用成熟度b4;

s25、地下变电站运行水平b5。

上述的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其中,指标s3具体包含:

s31、开机组数c1;

s32、辅助散热c2;

s33、开泵组数c3;

s34、备用散热器c4;

s35、控制方式c5。

上述的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其中,指标s4具体包含:

s41、变压器热点温升d1;

s42、变压器顶层油温升d2;

s43、进出口油/水温差d3;

s44、变压器冷却器表面温度分布d4;

s45、变压器箱体表面温度分布d5。

上述的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其中,指标s5具体包含:

s51、出厂试冷却器运行方式e1;

s52、出厂试验中热点温升e2;

s53、出厂试验中顶层油温升e3;

s54、出厂时进出口油/水温差e4;

s55、出厂时散热器温度分布e5。

上述的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计算综合评价分数的矩阵为:

本发明提出的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分体冷却系统的具体技术参数及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的效能核算指标体系,对分体冷却系统核算可提供支持;

(2)基于变压器冷却系统的计算,以往的变压器冷却系统分析方法依然可以使用;

(3)本方法对于变压器本体部分的结构没有特殊要求,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考核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五维效能核算指标体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分体冷却系统的效能考核指标体系覆盖了分体冷却系统效能相关的多类不同指标,每一个指标都应建立对应的定量数值,定量数值的建立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不易量化指标的专家评价结果,整体的考核指标体系由量化的多个指标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变压器分体冷却系统效能核算方法,对分体冷却系统运行、适应性、效果、初始能力等进行多维度考核,包含运行指标、适应性指标、使用规则指标、冷却效果指标和初始能力指标。

s1、计算运行指数,反映分体冷却系统自身性能。具体包含:

s11、故障类型a1,按照无故障、一般故障(不影响设备运行)、严重故障(影响设备运行)评价;

s12、缺陷类型a2,按照无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评价评价;

s13、设备老化情况a3,按照正常老化、非正常老化评价;

s14、家族性缺陷情况a4,按照存在家族性缺陷、无家族性缺陷评价;

s15、恶劣天气等运行环境a5,按照无恶劣天气、一般恶劣天气、严重恶劣天气评价。

s2、计算适应性指数,反映冷却设备适应性,即冷却方式先进性。具体包含:

s21、冷却原理b1,按照油浸自冷、油浸风冷、油油冷却、油水冷却评价;

s22、冷却方式b2,按照自然循环式、强迫循环式和强油导向评价;

s23、其他新技术b3,按照蒸发冷却、sf6冷却等评价;

s24、地区应用成熟度b4,按照首次应用、多次应用、成熟应用评价;

s25、地下变电站运行水平b5,按照经验不足、经验成熟评价。

s3、计算使用规则指数,反映冷却系统使用规则。具体包含:

s31、开机组数c1,按照油浸自冷、油浸风冷、油油冷却、油水冷却评价;

s32、辅助散热c2,按照自然循环式、强迫循环式和强油导向评价;

s33、开泵组数c3,按照蒸发冷却、sf6冷却评价;

s34、备用散热器c4,按照无备用散热、备用散热组数评价;

s35、控制方式c5,按照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评价。

s4、计算冷却效果指数,反映冷却系统最终冷却效果。具体包含:

s41、变压器热点温升d1,按照具体温升数据评价;

s42、变压器顶层油温升d2,按照具体温升数据评价;

s43、进出口油/水温差d3,按照具体温升数据评价;

s44、变压器冷却器表面温度分布d4,按照温度分布均匀、存在异常发热点评价;

s45、变压器箱体表面温度分布d5,按照温度分布均匀、存在异常发热点评价。

s5、计算初始能力指数,反映分体冷却系统初始效果。具体包含:

s51、出厂试冷却器运行方式e1,按照具体温升数据评价;

s52、出厂试验中热点温升e2,按照具体温升数据评价;

s53、出厂试验中顶层油温升e3,按照具体温升数据评价;

s54、出厂时进出口油/水温差e4,按照温度分布均匀、存在异常发热点评价;

s55、出厂时散热器温度分布e5,按照温度分布梯度评价。

s6、根据上述s1~s5的指数,计算综合评价分数,建立如下五维效能核算矩阵:

根据此矩阵的计算结果评价分体式冷却系统的综合效能。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