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850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脑零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属于外部存储器,硬盘由金属磁片制成,而磁片有记忆功能,所以储存到磁片上的数据,不论在电脑开机还是关机,都不会丢失,为数据储存提供了保障。

然而,在硬盘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硬盘温度过高而出现计算机卡顿甚至死机的现象,从而大大减少硬盘的使用寿命,并同时极大的影响了人们使用计算机时的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710994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硬盘,壳体内两侧分别对称铰接连接有一横板,横板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柱,支柱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横板顶部设置有一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一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顶端固定设置有一l型夹板,l型夹板通过一压簧与壳体内壁相互连接,l型夹板的顶部设置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螺杆,螺杆底端固定设置有一压紧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通风槽,通风槽内顶部固定设置有一防尘网,通风槽内设置有一散热风扇,硬盘设置于横板上,该实用新型便于安装固定不同型号大小的硬盘,立柱和减震弹簧提供了减震缓冲保护,散热风扇能够对硬盘进行散热,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壳体内污染硬盘。

采用上述专利的方案过程中,只能对硬盘的一侧进行吹风散热,不能对硬盘的另一侧进行散热,对于已经堆积在硬盘表面的灰尘,采用上述发明中的散热风扇不能有效去除硬盘表面的灰尘,使用时间过长能对会使硬盘的发热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以解决对硬盘散热不好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风扇,所述外壳内下底上设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右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右夹板,所述右夹板上设有的通槽,所述外壳的右侧壁上与通槽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通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吹气孔,所述左支撑柱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上楔形板,所述上楔形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夹板,所述左支撑柱与所述外壳左侧壁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定位块,所述支撑杆上端铰接有下楔形板,所述下楔形板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保持下楔形板水平的扭簧,所述下楔形板与所述上楔形板的楔形面相配合,所述上楔形板与下楔形板内部设有接触时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斜向上,所述支撑杆内设有与外壳底部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导气管相连通,所述下楔形板上端开设有与导气管连通的进气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安装硬盘前,先将硬盘的一端放置在右夹板上;由于左支撑柱上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上楔形板,上楔形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夹板,因此,推动上楔形板向右移动,上楔形板带动左夹板向右移动,通过左夹板和右夹板将硬盘夹持固定;由于左支撑柱与外壳左侧壁之间设有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有定位块,支撑杆上端铰接有下楔形板,下楔形板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保持下楔形板水平的扭簧,下楔形板与所述上楔形板的楔形面向配合,因此,推动支撑杆向右移动,支撑杆带动下楔形板向右移动,上楔形板与下楔形板接触后,能对上楔形板起到支撑作用,用定位块将支撑杆的位置固定,通过上楔形板与下楔形板的接触面能将左夹板固定;由于右夹板上设有通槽,外壳的右侧壁上与通槽相对位置设有通孔,通孔和通槽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挡板,向左推动挡板,能将硬盘从上表面固定;启动风扇,风扇能对硬盘的上表面进行吹风散热;由于挡板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吹气孔,通过风扇吹风能将热量从吹气孔吹出外壳,便于及时散热,同时还能将硬盘表面的灰尘通过吹气孔吹出外壳;当硬盘上表面堆积有灰尘时,从外壳外部通过吹气孔向硬盘表面吹气能对硬盘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由于上楔形板与下楔形板内部设有接触时连通的导气管,支撑杆内设有与外壳底部连通的出气管,下楔形板上端开设有与导气管连通的进气孔,通过风扇转动吹动空气流动,通过进气孔进入导气管,导气管位于硬盘下方,导气管的出口斜向上,因此,导气管能对硬盘的下表面的吹尘进行吹气清理,通过出气管能将热量带出外壳,同时能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外壳内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外壳顶部设置风扇,能对硬盘上表面进行吹风散热,同时能对硬盘上表面堆积的灰尘进行吹扫;在右夹板和外壳的有侧壁上连接可滑动的挡板,便于通过移动挡板能对硬盘的上下面进行固定;在挡板内部开设沿长度方向的吹气孔,便于将硬盘散发的热量从吹气孔吹出外壳,能及时散热,同时还有助于将硬盘表面的灰尘通过吹气孔吹出外壳;当硬盘上表面堆积有灰尘时,便于从外壳外部通过吹气孔向硬盘表面吹气,能对硬盘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起到了散热和除尘的双重作用;左支撑柱上端设置与其滑动连接的上楔形板,在上楔形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左夹板,便于通过移动上楔形板能改变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对不同尺寸的硬盘进行夹紧固定;在左支撑柱与外壳左侧壁之间设置滑动连接的支撑杆,便于对移动后的上楔形板进行定位,通过定位块便于将支撑杆固定;通过在支撑杆和下楔形板之间设置用于保持下楔形板水平的扭簧,便于下楔形板始终对上楔形板保持接触状态,同时,在硬盘受到震动发生移动时,硬盘推动左夹板和上楔形板移动,上楔形板推动下楔形板偏转,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对硬盘产生的冲击作用产生缓冲作用;通过在上楔形板与下楔形板内部设置接触时连通的导气管,便于风扇吹风通过进气孔和导气管对硬盘的下表面起到吹风作用,能对下表及时散热,同时能有效防止下表面堆积灰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能对硬盘的上下表面进行及时散热,同时还能及时清理上下表面堆积的灰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外壳的右侧壁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定位槽相配合,通过定位销移动到定位槽内,能对挡板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便于对硬盘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所述进气孔为锥形状,锥形状的进气孔上端开口大,利于将风扇吹出的风导入导气管内,锥形转的进气孔下端开口小,便于增加气流的速度,能对硬盘的下表面起到较好的散热和除尘作用。

进一步,所述风扇的转轴上连接有用于清扫硬盘上表面的转动刷,通过风扇转动带动转动刷转动,能对硬盘的上表面起到较好的清理作用。

进一步,所述外壳两侧设有镂空孔,便于及时将硬盘散发的热量通过镂空孔散发,同时能增加外壳内部的空气流动,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风扇2、左支撑柱3、右支撑柱4、右夹板5、通槽6、通孔7、挡板8、吹气孔9、上楔形板10、左夹板11、支撑杆12、定位块13、下楔形板14、导气管15、出气管16、进气孔17、定位槽18、定位销19、转动刷2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电脑硬盘固定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风扇2,外壳1下端安装有左支撑柱3和右支撑柱4,右支撑柱4上端焊接有右夹板5,右夹板5从左到右开设有沿左贯穿夹板的通槽6,外壳1的右侧壁上与通槽6相对位置开设有贯穿的通孔7,通孔7和通槽6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挡板8,挡板8内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贯穿的吹气孔9;左支撑柱3上端安装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滑动的上楔形板10,上楔形板10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左夹板11,左支撑柱3与外壳1左侧壁之间滑轨,滑轨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内部开设有出气孔,支撑杆12上端铰接有下楔形板14,下楔形板14与支撑杆12之间连接有用于保持下楔形板14水平的扭簧;下楔形板14与上楔形板10的楔形面接触时相配合,上楔形板10与下楔形板14内部开设有接触时连通的导气管15,出气管16与导气管15相连通,下楔形板14上端开设有与导气管15连通的进气孔17,进气孔17呈锥形状。

具体实施时,先将硬盘的一端放置在右夹板5上,推动上楔形板10向右移动,上楔形板10带动左夹板11向右移动,通过左夹板11和右夹板5将硬盘夹持固定;推动支撑杆12向右移动,支撑杆12带动下楔形板14向右移动,上楔形板10与下楔形板14接触后,下楔形板14的楔形面能对上楔形板10起到支撑作用,用定位块13将支撑杆12的位置固定,定位块13优选为定位螺母,通过上楔形板10与下楔形板14的接触面能将左夹板11固定;向左推动挡板8,能将硬盘从上表面固定;启动风扇2,风扇2转动能对硬盘的上表面进行吹风散热;通过风扇2吹风能将热量从吹气孔9吹出外壳1,便于及时将硬盘的热量散去,同时,通过风扇2转动还能将硬盘表面的灰尘通过吹气孔9吹出外壳1;当硬盘上表面堆积有灰尘时,从吹气孔9右端向硬盘表面吹气能对硬盘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风扇2转动吹动空气流动,通过进气孔17进入导气管15,导气管15位于硬盘下方,因此,导气管15能对硬盘的下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气清理,通过出气管16能将热量带出外壳1,同时能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外壳1内部;通过风扇2转动能对硬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散热和除尘,,延长了硬盘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挡板8的上表面开设定位槽18,在外壳1的右侧安装定位销19,定位销19位于定位槽18内时,定位销19能将挡板8固定;如图2所示,在风扇2的转动轴上安装转动刷20,转动刷20优选为软质材料的,通过风扇2转动时,转动刷20能对硬盘的表面进行清理;在外壳1的左右两侧开设镂空孔,便于硬盘散发的热量及时散去,同时能将灰尘通过镂空孔吹到外壳1外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