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烟盒的防伪电子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35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电子标签,特别是公开一种应用于烟盒的UHF(超高频)频段的电子防伪电子标签,是一种频率范围工作为700~1000MHz的超高频电子标签,主要用作烟盒的防伪。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肆泛滥的假冒香烟在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用,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损失,同时劣质香烟也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有些香烟已经危害到人类生殖、神经和视觉系统的正常功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卷烟产品的真伪及产品产地生态环境、品种、技术措施和主要工作质量等相关信息。

但就目前来说,卷烟的防伪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防伪技术的研究,而另一方面这些技术总是很快就被造假者复制。因此,卷烟行业急需一种高科技含量的、难以被复制的并且真正行之有效的防伪技术。

RFID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的双向通信。RFID电子标签的芯片内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码,是不能被批量复制和伪造的,所以RFID电子标签在物品防伪和识别领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RFID电子标签是用来对物品进行标识的一种方法,是条码的替代和升级。使用RFID电子标签不但可以在近距离识读,而且可以在5~10米的远距离识读。如果在卷烟包装箱和烟盒内嵌入RFID芯片,将实现对卷烟出库、经销商入库、分拣配送、终端销售各环节的实时追踪与监管,形成一个完整的产销数据链。

但是卷烟烟盒内的金属锡纸对RFID电子标签的干扰很大,普通射频天线设计不能在烟盒表面正常通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58939.X,公开的“适用于烟盒识别的高超频RFID 标签设计方法及其标签”。其方法是以烟盒中现有包装材料铝箔膜为辐射器,并去除部分铝箔膜设计成缝隙天线构造,利用铝箔膜切分线在打开烟盒包装时同时完成对RFID 标签的物理性破坏。但是,由于去除部分铝箔膜设计成缝隙天线构造,致使锡纸(铝箔膜)不是整体,失去了防潮的功能,而且香烟也容易走气和走味,不利于对香烟的保护。

而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86240.6,公开的“一种用于烟盒识别的RFID标签”,在金属表面没有任何抗金属措施,仅凭借特殊天线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是不能实现有效通信的,一种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设计。并且由于其将RFID 标签粘贴在烟盒外部纸包装处,并非不能剥离,这样的天线可以被完整回收,方便不法分子造假,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起到防伪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应用于烟盒的防伪电子标签,对电子标签读取的通信不受烟盒内金属锡纸的影响,实现对卷烟最小包装单元(单包)的防伪追溯、实现消费者和厂家可以方便的通过电子标签进行卷烟信息的追溯,从而实现单包卷烟防伪的判别。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烟盒的防伪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电子标签包括拉线基材、设于所述拉线基材上的超高频天线、贴装于所述超高频天线上的RFID芯片及设于烟盒内表面的高介电常数薄膜,所述的超高频天线为超高频射频天线,由耦合部和环形部构成,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薄膜与所述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大小相匹配,且在包装后,两者位置对应重叠,所述的超高频天线与所述烟盒内部用于包装的金属锡纸电感耦合,从而实现超高频天线上RFID芯片的对外通讯,通讯频率为800~1000MHz。

所述超高频天线的耦合部为不封闭的环形,其耦合部环绕烟盒一周后尾端与环形部相距大于3~15mm。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薄膜采用介电常数大于8的高介电常数薄膜,且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薄膜的面积大于所述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的面积。所述超高频天线采用铝箔蚀刻的铝天线、导电油墨印刷的金属天线或导电银浆印刷的银天线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很好地利用了反向耦合机理,将环形主天线的电磁波耦合到包裹香烟的金属锡纸中,这样实现了类环形侧壁导体部外形的物体在贴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标签后,可以在环形侧壁导体部四周进行360°无死角通讯,且读写讯号强度在360°的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强度差异。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电子标签的安装也极其简单,将防伪电子标签制作于烟盒的拉线上,并贴装在烟盒环形侧壁的导体部顶端就能实现功能全向读取功能,且实现了利用拉线打开烟盒包装的同时破坏了防伪电子标签,有效实现防伪效果,简便易行,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防伪电子标签应用于烟盒包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带有RFID芯片和超高频天线的拉线; 12、RFID芯片; 21、高介电常数薄膜;22、烟盒。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烟盒的防伪电子标签,包括拉线基材、设于所述拉线基材上的超高频天线、贴装于所述超高频天线上的RFID芯片12及设于烟盒内表面的高介电常数薄膜21,所述的超高频天线为超高频射频天线,由耦合部和环形部构成,并通过电感耦合所述烟盒内部用于包装的金属锡纸,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薄膜21与所述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大小相匹配,且在包装后,两者位置对应重叠,而所述超高频天线的耦合部仅与所述的金属锡纸重叠,从而实现超高频天线上RFID芯片12的对外通讯,通讯频率为800~1000MHz。

所述超高频天线的耦合部为不封闭的环形,其耦合部环绕烟盒22一周后尾端与环形部相距大于3~15mm。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薄膜21采用介电常数大于8的高介电常数薄膜,且所述的高介电常数薄膜的面积大于所述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的面积。所述超高频天线采用铝箔蚀刻的铝天线、导电油墨印刷的金属天线或导电银浆印刷的银天线中的一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首先,以拉线材料PET作为基材,在其上制作超高频天线。所述超高频天线的金属材质选用铝箔,并通过蚀刻工艺成型,获得带有超高频天线的拉线。这种使用蚀刻工艺制作铝天线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已是一种成熟的超高频天线加工方法,本实用新型中不作赘述。

接着,在RFID贴片机上,将RFID芯片12从晶圆上摘取,并贴装在作为拉线的上述铝天线上,并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将RFID芯片12固化在铝天线上,一个带有RFID芯片和铝天线的拉线11制作完毕。

然后,在烟盒的内表面、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贴装位置处,预先黏贴一层高介电常数薄膜21,比如含有BBiLT粉末的PVDF薄膜。所述预贴的高介电常数薄膜21的面积大于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的面积。

最后,将带有RFID芯片和铝天线的拉线11黏贴在作为烟盒外包装的热收缩膜上,使RFID芯片和铝天线位于拉线的基材与热收缩膜之间,并通过热收缩机包装在烟盒22外面,且超高频天线的环形部位置需与上述高介电常数薄膜的位置对准重叠。至此,一个带有RFID防伪电子标签的烟盒制作并包装完毕。

以上实施例用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等同或等效的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