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669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箱领域,特别是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



背景技术:

机箱一般包括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

虽然在DIY中不是很重要的配置,但是使用质量不良的机箱容易让主板和机箱短路,使电脑系统变得很不稳定。现有技术中很多机箱采用循环冷却液,不在使用风扇,同常将循环管与计算机硬件放置到一起,这样一来在循环管一旦发生破裂,冷却水直接与主机硬件进行接触,对整体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外部呈矩形机构,所述机箱内部设有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多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循环管,所述机箱顶面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循环泵,所述机箱底面一角处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外璧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内螺纹分别啮合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所述一号连接管通过导管与循环管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循环泵一端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泵另一端出口通过导管与二号连接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架通过螺纹孔配装具有外螺纹的防脱落件。

优选的,所述机箱前后相对璧面固定隔板,所述循环管与背板贴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水箱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设有通管,所述通管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通管通过内螺纹啮合具有外螺纹的防尘塞。

优选的,所述防尘塞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旋转手。

优选的,所述机箱底面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配装检修门。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本技术方案改变传统风扇对散热方式,变为冷却水循环,同时采用隔板将主机硬件与冷却系统分开,大大增加安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箱和循环管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背板;3-固定架;4-循环管;5-支撑架;6-循环泵;7-水箱;8-进水口;9-出水口;10-一号连接管;11-二号连接管;12-检修门;13-立柱;14-隔板;15-通管;16-防尘塞;17-旋转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无风扇散热型铝合金机箱,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外部呈矩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背板2、所述背板2上设有多个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设有循环管4,所述机箱1顶面设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上设有循环泵6,所述机箱1底面一角处设有水箱7,所述水箱7外璧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所述进水口8和出水口9内壁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水口8和出水口9通过内螺纹分别啮合一号连接管10和二号连接管11,所述一号连接管10通过导管与循环管4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循环泵6一端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泵6另一端出口通过导管与二号连接管11连接;所述固定架3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架3通过螺纹孔配装具有外螺纹的防脱落件;所述机箱1前后相对璧面固定隔板14,所述循环管4与背板2贴合在一起;所述水箱7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设有通管15,所述通管15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通管15通过内螺纹啮合具有外螺纹的防尘塞16;所述防尘塞16上设有立柱13,所述立柱13上固定旋转手17;所述机箱1底面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配装检修门12。

具体使用时:首先人工通过旋转手17间接利用立柱13将防尘塞16在通管15中旋出,向水箱7内部注入冷却夜,完成后,将防尘塞16盖好,循环泵6工作,冷却夜依次经过一号连接管10、循环管4、循环泵6、经过二号连接管11回到水箱7中,就这样形成不断的循环,同时循环管4是贴合在背板2和隔板14上的,背板2和隔板14采用铝制板,可快速降温,同时在内部出现泄漏后,可打开位于机箱1底面的检修门12对内部进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