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163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9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触摸面板”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8999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利用指尖进行多点检测的投影型电容式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手机、平板型终端、电子书阅读器等智能设备、以及车辆导航系统等电子设备中,作为接口的一种方式而搭载有具备面板(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设备),该面板具备以能够进行直观的操作、耐久性优异为优点的触摸传感器功能。

上述触摸面板是对手指、手写笔等指示体的触碰进行检测并确定其触碰位置的坐标的位置输入装置。近年来,如下投影型电容式触摸面板的需求逐渐扩大,若上述指示体接近该触摸面板,则以两个电极列(纵向电极列以及横向电极列)的电容变化为基础对上述指示体的附近的电极的电容变化进行检测作为上述触摸面板上的位置坐标。

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上述电容式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的传感器部设置于玻璃基板的背面侧。在上述传感器部形成有:多个检测电极,它们用于对导电体接近玻璃基板的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测;以及配线电极,其用于与上述检测电极电连接而将检测信号向外部电路传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044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在制成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上述触摸面板之后向收货方发货时,以保护上述触摸面板的表面(触摸面侧)、背面(传感器部的膜面侧)为目的而在上述触摸面板的上述表面以及上述背面粘贴有低粘着性的保护薄膜。而且,收到上述触摸面板的该行业从业人员将上述保护薄膜从上述触摸面板剥离,并进行用于将上述触摸面板搭载于液晶面板等各种设备的制造工序。

然而,若以粘贴有上述保护薄膜的状态交付上述触摸面板,则收到上述触摸面板的该行业从业人员将上述保护薄膜剥离而使用上述触摸面板。此时,有可能产生以下所示的问题。

(问题1)

上述触摸面板对于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的耐受性较低,因此,若以上述保护薄膜剥离后的状态进入上述制造工序,则有可能因在该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而导致传感器发生故障。因此,难以充分确保上述触摸面板等单个产品的可靠性。

(问题2)

在触摸面板设备的制造过程中,以上述保护薄膜剥离后的状态对上述触摸面板进行处理,因此,成为传感器表面露出的状态,在上述制造工序的中途,有时会对上述传感器表面造成微小的损伤。

(问题3)

作为上述触摸面板设备,列举制造车载用汽车导航的情况为例。在该情况下,当对上述触摸面板和液晶显示器(LCD)进行光学粘合(optical bonding)时,使用UV固化型粘接剂(例如,OCR(Optically Clear Resin,光学透明树脂)等光学树脂、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等光学粘着片)。在将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涂敷于上述触摸面板的传感器表面侧、并将上述传感器表面侧与LCD直接粘合(direct bonding)之后,照射峰值波长约为365nm的紫外线而使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

因此,假设若粘贴PET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作为上述传感器表面的上述保护薄膜,则在传感器与显示装置(LCD装置)之间的薄膜厚度方向上产生相位差。因此,因上述PET薄膜而在局部产生彩虹斑纹(虹ムラ)。另外,在使用一般的TAC薄膜(三乙酸纤维素薄膜)作为上述保护薄膜的情况下,由于UV不透过,因此,无法使在直接粘合中所使用的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触摸面板,能够确保将触摸面板作为产品而交货时的上述产品的品质,并且不会对上述产品的交货后的触摸面板设备的制造工序造成妨碍。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是投影型电容式触摸面板,按顺序包括:基板、传感器部、以及TAC薄膜,上述传感器部具有形成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极构造,上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上述第二电极沿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

上述TAC薄膜具有粘接区域,该粘接区域用于涂敷UV固化型粘接剂而将上述触摸面板与显示装置粘接,

上述粘接区域的上述TAC薄膜具有UV透过性。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触摸面板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基础上,上述TAC薄膜在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近乎为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触摸面板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基础上,上述TAC薄膜在用于与上述显示装置粘接的粘接面侧包括硬涂层,上述硬涂层的材质与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树脂种类属于相同体系。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在触摸面板的交货时的输送等中所产生的微小损伤遮盖,能够确保作为产品的上述触摸面板的品质,并且,在触摸面板设备的制造工序中,当将上述触摸面板和上述显示装置直接粘合时,可以使用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

另外,在上述第二方式中,上述TAC薄膜在上述薄膜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近乎为零,因此,在上述传感器与上述显示装置之间的上述薄膜的厚度方向上不产生相位差。因此,不会产生局部的彩虹斑纹等。

进一步,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在上述TAC薄膜的表面设置有上述硬涂层,该硬涂层的材质与作为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而使用的上述OCR、上述OCA的主成分的树脂种类属于相同体系。因此,当将上述触摸面板与上述显示装置直接粘合时,能够使上述触摸面板和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粘接性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主要部分的分层构造的概要剖视图。

图2是对保护用TAC薄膜的UV透过率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1…触摸面板

2…传感器部

3…框体部

3a…表面

3b…背面

4…保护用TAC薄膜(4a…薄膜主体、4b…粘着层、4c…硬涂层)

11…基板

11a…背面(操作对置面)

11b…表面(操作面)

12…电极部

13…第一电极

14…第二电极

14a…电极元件

14b…桥接构造

15…绝缘层

16…外覆层

16a…外覆层的表面

17…引出配线

18…装饰层

20…显示装置

20a…安装面

E1…操作区域

E2…引出配线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基于该方式而能够想到的可实施的其他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等全部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参照后附的各图的以下说明中,当为了表示方向或位置而使用上、下、左、右的词语时,与用户如图所示那样观察各图的情况下的上、下、左、右一致。

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1是投影型电容式触摸面板。当指尖接近上述触摸面板1时,能够以纵向电极列以及横向电极列的电容变化为基础检测到该指尖附近的电极的电容变化而作为上述触摸面板1上的位置坐标,能够实现上述指尖的多点检测。

此外,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上述触摸面板1的电极构造,只要是与显示装置20(液晶显示器、EL显示器等各种显示设备)直接粘合的投影型电容式触摸面板即可。因此,后述的传感器部2的电极构造、传感器部2相对于框体部3的安装构造等并未特别限定。

对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触摸面板1的结构进行说明。作为上述触摸面板1的形状,例如可以与所制成的触摸面板设备的形状相应地任意设计为矩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楕圆形、多边形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触摸面板1是采用了OGS(One Glass Solution,玻璃一体型)的结构。上述触摸面板1可以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基板11;膜状的传感器部2,通过配置包括第一电极13以及第二电极14的电极部12而构成该传感器部2;供基板11嵌入的上述框体部3;以及保护用TAC薄膜4。上述基板11具备:成为操作面的表面11b、以及成为与上述表面11b对置的面的背面11a。例如,上述背面11a是与上述表面11b平行、且与上述表面11b相反的面。上述传感器部2具有UV透过性、且形成于上述背面11a。另外,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对上述传感器部2的表面、即上述电极部12中的上述第一电极13的表面以及上述第二电极14的表面进行保护。

成为上述传感器部2的基部的上述基板11由具有UV透过性的绝缘性材料形成,例如采用玻璃式的基板。作为上述玻璃式的基板,例如可以使用无碱玻璃、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等。

在上述基板11的上述背面11a,作为上述电极部12而形成有上述第一电极13和上述第二电极14。

例如可以使用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透明导电材料并通过光刻技术等在基板11以抗蚀剂形成图案之后进行蚀刻处理,由此形成上述第一电极13。上述第一电极13例如形成为在作为第一方向的X方向(图1中的近前和进深方向,与基板11的背面11a平行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的列电极。另外,与第一电极13相同,例如可以使用ITO等透明导电膜并通过光刻技术等在基板11以抗蚀剂形成图案之后进行蚀刻处理,由此形成上述第二电极14。上述第二电极14例如形成为在作为第二方向的Y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与基板11的背面11a平行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的列电极。

对上述电极部12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相对于上述基板11的上述背面11a,形成沿上述X方向延伸的多个上述第一电极13、以及在由上述第一电极13分断的状态下在上述Y方向上配置的多个电极元件14a。

接下来,在上述第一电极13与上述第二电极14的交叉部分的上述第一电极13上形成绝缘层15。上述绝缘层15是使得上述第一电极13与上述第二电极14之间电绝缘的层。上述绝缘层15例如由丙烯酸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

接下来,以跨越第一电极13的方式在Y方向上形成桥接构造14b,由此将多个上述电极元件14a连接而形成上述第二电极14。此时,相邻的上述第二电极14之间配线为利用桥接构造14b而从绝缘层15上通过。

然后,在上述第一电极13以及上述第二电极14的表面形成外覆层16,由此形成传感器部2。可以利用丝网印刷法等众所周知的制膜方法而形成上述外覆层16。

此外,在上述电极部12的形成工序中,在上述基板11的上述背面11a,采用桥接构造14b作为上述第二电极14。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将上述第一电极13和上述第二电极14颠倒的结构而将桥接构造用作上述第一电极13。另外,只要至少使得上述第一电极13和上述第二电极14的交叉部分绝缘即可。因此,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上述第一电极13的整个面上形成上述绝缘层15、且在上述绝缘层15上形成上述第二电极14。

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电极13和上述第二电极14的端部通过引出配线17而被引出至上述基板11的端部、且与未图示的控制IC(控制电路)配线连接。

上述引出配线17是在位于操作区域E1的外侧的引出配线区域E2中从上述第一电极13以及上述第二电极14的各自的端部分别引出的配线。上述引出配线17例如为如下配线:通过溅射法成膜为Ni(镍)、Nb(铌)、Cu(铜)、Mo(钼)、MAM(Mo、Al、Mo的层叠构造)、以及APC(含有Ag、Pd以及Cu的合金)等的金属膜,并通过蚀刻法而将规定的图案形成至基板11的端部。

这样,在上述传感器部2中,为了保证作为位置传感器的精度,由直线状电极构成的上述第一电极13以及上述第二电极14在电绝缘的状态下在上述基板11上配置为上述X方向以及上述Y方向上的矩阵状。而且,在上述操作区域E1中,并非对由上述指示体触碰的位置处于哪个电极上的哪处部位附近进行检测,而是对是哪个上述X方向上的电极以及哪个上述Y方向上的电极进行独立检测,从而能够根据其交点算出上述位置。

另外,在上述基板11的上述背面11a的外缘端部设置有装饰层18。上述装饰层18是为了从上述表面11b侧无法目视确认到上述传感器部2的配线构造而设置的层,且是将从上述第一电极13以及上述第二电极14引出的引出配线17的引出配线区域E2覆盖的层。优选地,从在上述引出配线区域E2中将从上述第一电极13以及上述第二电极14布设的上述引出配线17隐蔽的隐蔽率、耐热性、耐压性、以及耐化学品性优异的材料中选择上述装饰层18。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为聚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酚醛树脂、硅树脂以及聚酰亚胺树脂。另外,优选在上述装饰层18中在确保绝缘性的条件下混合有调整了含量后的颜料等,以将色彩调整为与上述框体部3的色调匹配。

上述框体部3例如可以由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构成。以将上述表面11b作为操作面、且与上述基板11的外缘端部的形状匹配的方式将上述框体部3挖空而成形为框状。而且,对于上述框体部3而言,当将设置有上述传感器部2的上述基板11嵌入于上述框体部3时,上述框体部3的表面3a与上述基板11的上述表面11b共面,由此上述框体部3与上述基板11成为无缝结构。

此外,上述框体部3还可以采用在从上下方向将相当于上述装饰层18的形成区域(即,上述引出配线区域E2)的上述基板11的外周缘部夹入的状态下进行嵌件注塑成形而形成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无需形成难以进行相对于上述框体部3的色调的调整的上述装饰层18。另外,上述结构具有防止因上述触摸面板1掉落等而使上述基板11从上述框体部3脱离的效果。

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是粘贴于传感器部2的外覆层16的表面16a(与上述显示装置20的安装面20a对置的面)的TAC(Tri-Acetyl 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薄膜。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包括薄膜主体4a以及粘着层4b,并可以具备硬涂层4c。在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具备上述硬涂层4c的情况下,将UV固化型粘接剂涂敷于上述硬涂层4c,在不具备上述硬涂层4c的情况下,将UV固化型粘接剂涂敷于薄膜主体4a。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具有使紫外线(UV(例如、UVB或者UVA))透过的功能。因此,当将上述触摸面板1和上述显示装置20直接粘合时,在将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上述传感器部2的状态下,从上述基板11的上述表面11b的外侧向涂敷于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的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照射UV,由此能够使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例如,OCR等光学系粘着剂、或者OCA等光学系粘着片)固化。

图2中示出了对现有的TAC薄膜和本实施方式的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的UV透过率中的、峰值波长约为365nm的紫外线的透过率进行比较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现有的TAC薄膜中,无法获得为了使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所需的UV透过量。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能够透过为了使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的足够量的UV。

因而,即使将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上述传感器部2的表面,也可使所照射的UV照射至为了将上述触摸面板1与上述显示装置20直接粘合而涂敷的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因此,能够使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可靠地固化。

另外,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在上述薄膜4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近乎为零。发现该相位差与薄膜材料的固有双折射以及分子取向度成比例。由于相位差近乎为零,从而不会在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产生例如粘贴PET薄膜作为保护用薄膜时所产生的、局部的彩虹斑纹。

作为具备这样的性质的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例如已知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称为“Z-TAC(注册商标)”、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称为“ZeroTAC(注册商标)”等TAC薄膜。

另外,若将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上述传感器部2的表面,则能够利用上述粘着层4b消除在上述传感器部2的表面产生的微小的损伤、凹凸所造成的阶梯差。其结果是,在将上述触摸面板1作为产品而交货的前后,能够维持上述产品的品质。因此,当形成上述外覆层16时,可以不采用虽然能在成膜时无限度地减少膜表面的微小凹凸但设备费用却昂贵的光刻方式,而是积极地采用虽然略微产生微小的凹凸但设备费用却较低的基于丝网印刷方式的成膜方法。

进一步,在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的表面(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上述传感器部2时的相对于上述显示装置20的对置面)形成有硬涂层4c。上述硬涂层4c由与作为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而使用的OCR、OCA的主成分的树脂种类属于相同体系的材质制成。例如,在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为丙烯酸系的情况下,作为硬涂层可以使用相同的丙烯酸系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这样,通过将硬涂层4c和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树脂种类设为相同体系,能够使粘接亲和性变得良好。

另外,在将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传感器部2的情况下,作为品质评价试验而实施上述触摸面板1的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敏感性)耐压试验。其结果是,虽然也取决于传感器部2的电极构造,但与粘贴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之前的产品相比,大致能将耐压性能提高5kV~10kV左右。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述触摸面板1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在基板11的背面11a的相当于引出配线区域E2的部分形成上述装饰层18。接下来,以在上述装饰层18的表面形成引出配线17的方式,膜成形为包括第一电极13以及第二电极14的传感器部2之后,利用丝网印刷法在传感器部2的表面成膜为外覆层16。

接下来,将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传感器部2的表面。此时,即使在传感器部2的表面产生微小的损伤,也能利用上述粘着层4b而将凹凸的阶梯差抵消,从而能够消除上述触摸面板1的外观缺陷。

另外,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传感器部2的表面中的至少与上述显示装置20的粘接面(相当于涂敷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区域)。因此,当收货方对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触摸面板1和上述显示装置20进行粘接时,从基板11的表面11b侧照射的UV能够到达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而可靠地使该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触摸面板1中,在传感器部2的表面中的至少与上述显示装置20的粘接区域粘贴有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为了使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固化所需的波长的UV能够透过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

因此,通过将在触摸面板的交货时的输送等中所产生的微小损伤遮盖,能够确保作为产品的上述触摸面板的品质,并且,在触摸面板设备的制造工序中,当将上述触摸面板1和上述显示装置20直接粘合时,可以使用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

另外,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在薄膜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位差近乎为零。因此,在传感器与LCD之间的薄膜厚度方向上不产生相位差,从而不会产生局部的彩虹斑纹等。

进一步,对于在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的上述表面(即,上述保护用TAC薄膜4粘贴于上述传感器部2时的相对于上述显示装置20的上述对置面)形成的上述硬涂层4c,可以设为与作为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而使用的OCR、OCA的主成分的树脂种类属于相同体系的材质。由此,当将上述触摸面板1直接粘合上述显示装置20时,能够使上述硬涂层4c和上述UV固化型粘接剂的粘接亲和性变得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