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91566发布日期:2018-07-20 22:19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大多数人至少拥有一部智能移动设备。借助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人们不仅能够实现传统的通话、短信和上网功能,还可以对传统的行业做出改进和优化。例如,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预约出租车服务主要通过拨打特定的预约热线来实现。而现在人们都改用网络约车软件来更加便捷地预约车辆。在预约车辆时,为节省打车费用,人们往往偏向于拼车。这种拼车的原理是根据行车路线是否顺路,即所预约的车辆在开往目的地的过程中,能够接到顺路的其他用户。虽然这种拼车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费开销,但有两大缺点。一是完全没有考虑社交,拼车只是纯粹为了节省费用,没有考虑到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二是现有的拼车机制并不能帮助用户最大程度地节省拼车费用。由于只是顺路拼车,先发起拼车的用户的目的地与顺路接到的用户的目的地很可能不同,这样就无法最大化地为先发起拼车的用户来节省用车费用。

近年来,拼车机制已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例如,2016年5月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称为“一种拼车方法及装置”、申请号为201610318037.8的发明专利。该发明通过分析信令网数据,根据移动用户的位置和对应的时间,实现拼车信息的准确推送。2017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申请了一项名称为“一种拼车匹配方法”、申请号为201710227650.3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主要是根据时间和距离来筛选司机。2017年7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申请了一项名称为“基于日程预匹配的时间金额约束拼车方法”、申请号为201710562299.3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主要是根据拼车金额以及拼车时间来匹配用户。

这些拼车机制都没有考虑社交需求。而从长远考虑,社交符合人们的长期利益,而拼车只是短期利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交比节省拼车费用更为重要。所以本发明将提出拼车的社交机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借助拼车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找到具有更多社交共同点的拼车伙伴和邻居用户。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包括:s1、智能预判用车需求概率,获取用户在目的地、出发时间和拼车对象条件的用车需求;s2、在获得用户的用车需求后,对所有用户进行社交智能匹配,为每位用户找到最适合社会化交往的拼车伙伴;s3、根据拼车伙伴的社交匹配度,为用户找到具有较多社交共同点的拼车伙伴,并自动为两者之间建立直接沟通渠道;s4、每位用户可对拼车伙伴做出社交评价。

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

s11、首先自动定位得到移动用户的当前位置,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出行情况,结合贝叶斯预测模型,预先判断出用户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有用车需求的概率;如果概率大于某个阈值,则判断用户将有很强的用车需求,从而自动提示用户,让用户给出目的地址、预期用车时刻、所允许的该出发时刻可前后调整的最大范围、拼车对象条件。其中,拼车对象条件包括性别、教育程度、爱好、年龄以及口碑等参数。

s12、如果定位得到移动用户的当前位置是机场、火车站或汽车站,则不仅提示用户给出目的地址,同时还提示用户给出航班号或车次,以便在后面匹配时优先匹配具有类似目的地、并且在同一航班或车次的用户。

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在获得用户的用车需求后,系统将根据目的地、用车时间、航班或车次、性别、教育程度、爱好、年龄以及口碑等参数的相似度,对所有用户进行社交智能匹配,为每位用户找到最适合社会化交往的拼车伙伴,每位用户的拼车伙伴人数不超过3位。

s22、在进行社交智能匹配时,需要给各个参数的匹配程度设计权重,这些参数按照权重从大至小排序为:目的地、用车时间、航班车次、性别、教育程度、爱好、口碑、年龄等。其中,口碑主要是通过拼车伙伴之间的评价得出。

所述步骤s3包括:

s31、任意两名拼车伙伴之间的社交匹配度可通过所有参数匹配程度的加权求和获得,当两名拼车伙伴之间的匹配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即高于某一个阈值时,自动为这两名用户建立直接沟通的渠道。

所述步骤s4包括:

s41、每位用户可对拼车伙伴做出社交评价,社交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资料真实性和受欢迎程度。其中,资料真实性主要是用户给出的性别、教育程度、年龄、爱好等信息的真实性,而受欢迎程度主要由用户是否文明礼貌、是否干净整洁等因素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在兼顾用户拼车需求的同时,通过对用户的主要社交化参数进行设计和匹配,获得具有较多社交共同点的拼车伙伴,达到解决用户社交需求的目的。本发明有效提升拼车的社交意义。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分为四个阶段。

(1)本发明首先自动定位得到移动用户的当前位置,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出行情况,结合贝叶斯预测模型,预先判断出用户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有用车需求的概率;如果概率大于某个阈值,则判断用户将有很强的用车需求,从而自动提示用户,让用户给出目的地址、预期用车时刻、所允许的该出发时刻可前后调整的最大范围、拼车对象条件。其中,拼车对象条件包括性别、教育程度、爱好、年龄以及口碑等参数。

如果定位得到移动用户的当前位置是机场、火车站或汽车站,则不仅提示用户给出目的地址,同时还提示用户给出航班号或车次,以便在后面匹配时优先匹配具有类似目的地、并且在同一航班或车次的用户。

(2)在获得用户的用车需求后,系统将根据目的地、用车时间、航班或车次、性别、教育程度、爱好、年龄以及口碑等参数的相似度,对所有用户进行社交智能匹配,为每位用户找到最适合社会化交往的拼车伙伴,每位用户的拼车伙伴人数不超过3位。在进行社交智能匹配时,需要给各个参数的匹配程度设计权重,这些参数按照权重从大至小排序为:目的地、用车时间、航班车次、性别、教育程度、爱好、口碑、年龄等。其中,口碑主要是通过拼车伙伴之间的评价得出。

(3)任意两名拼车伙伴之间的社交匹配度可通过所有参数匹配程度的加权求和获得,当两名拼车伙伴之间的匹配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即高于某一个阈值时,自动为这两名用户建立直接沟通的渠道。

(4)每位用户可对拼车伙伴做出社交评价,社交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资料真实性和受欢迎程度。其中,资料真实性主要是用户给出的性别、教育程度、年龄、爱好等信息的真实性,而受欢迎程度主要由用户是否文明礼貌、是否干净整洁等因素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基于社交的智能拼车方法,在兼顾用户拼车需求的同时,通过对用户的主要社交化参数进行设计和匹配,获得具有较多社交共同点的拼车伙伴,达到解决用户社交需求的目的。本发明有效提升拼车的社交意义。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