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4136发布日期:2019-04-12 23: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美颜类相机中,用户可对图像进行美颜特效处理,以提升图像的美感。

但是,在现有的美颜类相机中,用户需要对图像中人脸的各个部位进行手动调整,才可得到美颜后的图像,比如,调整脸型,用户需要对脸部轮廓进行手动调整,才能得到调整后的脸型对应的图像。通常对于手动调整图像不熟练的用户,通过手动调整的方式进行图像的美颜处理,不但很难达到美颜的目的,并且美颜处理耗时时间长,降低用户的交互体验。

可见,现有的美颜类相机中,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实现图像美颜的方式,用户操作过程复杂,美颜处理时间长,用户的交互体验较差,不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人脸图像;

接收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指令,调整指令中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调整指标用于标识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强度;

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显示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包括:

检测待处理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待调参数是与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指标参数;

依据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渲染,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或皮肤参数修改信息;

当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时,特效调整参数包括待调特征点,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对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当参数修改信息为皮肤参数修改信息时,待调参数包括皮肤参数,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对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皮肤参数;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包括: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基准特征点;

对基准特征点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插值特征点,将插值特征点和基准特征点作为待调特征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整指令中还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依据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显示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图像保存指令和/或图像分享指令;

根据图像保存指令,保存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和/或,根据图像分享指令,将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分享。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待处理人脸图像为实时捕获的用户的当前图像,或用户从本地图像库中选取的人脸图像。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人脸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人脸图像;

调整强度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指令,调整指令中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调整指标用于标识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强度;

图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图像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图像调整模块在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时,具体用于;

检测待处理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待调参数是与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指标参数;

依据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渲染,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或皮肤参数修改信息;

当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时,特效调整参数包括待调特征点,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对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图像调整模块在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当参数修改信息为皮肤参数修改信息时,待调参数包括皮肤参数,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对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图像调整模块在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皮肤参数;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图像调整模块在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时,具体用于: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基准特征点;

对基准特征点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插值特征点,将插值特征点和基准特征点作为待调特征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整指令中还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该装置还包括:

图像色系调整模块,用于依据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显示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图像分享模块,用于接收图像保存指令和/或图像分享指令;根据图像保存指令,保存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和/或,根据图像分享指令,将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分享。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待处理人脸图像为实时捕获的用户的当前图像,或用户从本地图像库中选取的人脸图像。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

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操作指令,执行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需要处理人脸图像时,通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即可实现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以实现相应美颜特效的处理,通过该方案,在接收到调整指令时,按照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相应的部位进行调整处理,即实现了一键调整图像中用户人脸显示效果的功能,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人脸图像进行编辑,大大减少了图像处理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感,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该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获取待处理人脸图像。

其中,待处理人脸图像中包括对应的人脸部位,比如,眼睛、鼻子、嘴等;待处理人脸图像可以通过具有拍摄功能的终端设备拍摄获得,终端设备指的是诸如美颜相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具有图像拍摄功能的电子产品。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诸如触摸屏或物理按键之类的输入设备输入摄像头启动指令,控制终端设备的摄像头处于拍照模式,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其中,摄像头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内置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置摄像头,如旋转摄像头,可选的是前置摄像头。

步骤s120,接收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指令,调整指令中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调整指标用于标识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强度。

其中,参数修改信息表示需要对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的哪些或哪个参数需要调整,以实现参数修改信息所对应的效果,用户所选择的参数修改信息表示的是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调整的方式,也就是说,基于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处理可以相当于为待处理人脸图像添加不同的美颜特效,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可以对应预配置不同的处理策略,则可以基于用户所选择的参数修改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处理,例如,对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的脸部整体轮廓进行处理或者对人脸中的某个部位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基于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对待处理人脸图调整,可以对应得到不同的美颜特效处理效果,即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不同的美颜特效处理。

其中,调整指令可以基于用户对终端界面的美颜选择操作生成的指令,美颜特效选择操作表示用户想要选择添加至待处理人脸图像的美颜特效,即用户用于触发选择美颜特效添加的动作,该操作的具体形式根据需要配置,例如,可以是用户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上操作位置的触发动作,基于该美颜特效选择操作,可以对应生成美颜特效选择指令,服务器在接收该美颜特效选择指令后进行相关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客户端的相关触发标识触发该操作,比如客户端界面上的指定触发按钮或输入框,还可以是用户的语音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在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美颜”的虚拟按钮,用户点击该按钮的操作即为用户的美颜特效选择操作。

其中,调整指标可以为依据实际调整需求配置的数值或数值范围,也可以是其它的能够用于标识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强度的指标,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调整指标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不同的调整指标可以对应不同的调整强度,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参数修改信息,即同一部位的美颜特效,当用户选择不同的调整指标时,可以基于该参数修改信息,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不同调整强度的处理。

在一可选方案中,可将调整指标以数值范围列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数值范围列表中的不同数值可以代表不同的调整强度,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的滑动按钮来实现调整指标的选择,如图2所示的一种客户端显示界面,其中,图像预览区可以用于人脸图像(可以是待处理人脸图像,也可以是处理过程中的人脸图像,也可以是调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调整指标对应的数值范围列表可以为-50至50,用户可通过滑动指标调整按钮来选择调整指标。

由于调整指标中不同的数值可以对应不同的调整强度,为了能使用户清楚自己选择的调整指标对应的调整强度效果,还可以提供预览功能,在用户选择了-50至50中的任一个调整指标时,比如25时,基于调整指标25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将该指标对应的调整后人脸图像显示在图像预览区域。

步骤s130,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其中,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表示进行特效处理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步骤s140,显示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在需要处理人脸图像时,通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即可实现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以实现相应美颜特效的处理,通过该方案,在接收到调整指令时,按照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相应的部位进行调整处理,即实现了一键调整图像中用户人脸显示效果的功能,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人脸图像进行编辑,大大减少了图像处理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步骤s130中,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可以包括:

检测待处理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待调参数是与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指标参数;

依据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渲染,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其中,不同的调整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不同的指标参数,指标参数表示人脸图像中与不同美颜特效对应的参数,比如,关于皮肤亮度的参数修改信息,所对应指标参数为人脸图像中整个脸部的像素点的亮度,即指标参数为像素点的亮度。则基于用户所选择的参数修改信息对应的调整指标所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表示用户所选择的调整指标对应的指标参数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才可得到该调整指标所对应的效果;则在确定完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后,依据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渲染,即可得到与参数修改信息对应的效果图。

其中,检测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点的具体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检测人脸特征点的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使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更加的真实自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会对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渲染,得到与参数修改信息对应的效果图。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渲染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的渲染实施方式为:预先设置每个人脸特征点与纹理坐标的对应关系,当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调整后,可以根据调整后的人脸特征点确定出调整后的人脸区域的目标顶点坐标,然后基于预先配置的每个人脸特征点与纹理坐标的对应关系,确定出目标顶点坐标所对应的纹理坐标,之后将得到的纹理坐标对应的纹理贴到调整后的人脸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得到与参数修改信息对应的效果图。

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可不预先设置每个人脸特征点与纹理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确定出目标顶点坐标后,可以通过预配置的计算方式实时计算得出目标顶点坐标对应的纹理坐标,然后将计算得出的纹理坐标对应的纹理贴到调整后人脸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得到与参数修改信息对应的效果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渲染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在实际的应用中具体实现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本公开实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或皮肤参数修改信息。

其中,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指的是用户所选择的对人脸的脸型显示效果进行调整的处理策略,即用户所选择的脸型调整特效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比如将人脸的脸型调瘦等;皮肤参数修改信息指的是用户所选择的对人脸的皮肤显示效果进行调整的处理策略,即用户所选择的美肤特效所对应的处理策略,比如将人脸的肤色变白等。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用户对人脸图像中各个部位的调整需求,美肤特效中可以包括磨皮特效和美白特效中的至少一种,脸型调整特效中可以包括瘦脸特效、下巴特效、小脸特效、窄脸特效、瘦下颌骨特效及瘦颧骨特效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所对应的不同的美颜特效的处理策略,依据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确定的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不同,则针对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对应确定待调参数的调整量的具体方式为:

第一种,当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时,特效调整参数包括待调特征点,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可以包括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对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可以包括: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其中,当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时,即;美颜特效为脸型调整特效时,对于脸型调整特效实质上是对人脸的轮廓进行调整,即人脸特征点的位置进行调整,则待处理人脸图像中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可以为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其中,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中可以包括待调特征点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在一示例中,比如脸型调整特效为瘦脸特效,只需对人脸特征点中的人脸轮廓特征点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可,则待调参数为人脸特征点中的人脸轮廓特征点,待调参数的调整量为人脸轮廓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在又一示例中,比如脸型调整特效为下巴特效,只需对下巴处的特征点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可,则待调参数为人脸特征点中的下部轮廓特征点,待调参数的调整量为为下巴轮廓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第二种,当参数修改信息为皮肤参数修改信息时,待调参数包括皮肤参数,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对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可以包括: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皮肤参数;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其中,当参数修改信息为皮肤参数修改信息时,即美颜特效为美肤特效时,美肤特效是对皮肤显示效果的调整,其实质上是对人脸图像中的皮肤参数进行调整,皮肤参数指的是影响人脸图像中皮肤显示效果的参数,则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可以为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在一示例中,比如美肤特效为美白特效,只需对人脸特征点的亮度进行调整,即皮肤参数为人脸特征点的亮度,则皮肤参数的调整量为人脸特征点的亮度调整量。在该示例中,如果待处理人脸图像中人脸特征点的亮度为20,用户所选择的调整指标对应的人脸特征点的亮度为50,则依据调整指标确定的亮度调整量为30。

在又一示例中,比如美肤特效为磨皮特效,只需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点的模糊度进行调整,即皮肤参数为人脸特征点的模糊度,则皮肤参数的调整量为人脸特征点的模糊度的调整量。在该示例中,如果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点的模糊度为a,用户所选择的调整指标对应的人脸特征点的模糊度为b,则依据调整指标确定的人脸特征点的模糊度调整量为b-a。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可以包括: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基准特征点;

对基准特征点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插值特征点,将插值特征点和基准特征点作为待调特征点。

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各个人脸特征点之间通常是不连续的点,进而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图像的显示效果不平滑。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对基准特征点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人脸的插值特征点,以使得在处理图像时,使处理后的图像看上去会比较平滑、干净。其中,基准特征点为检测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的人脸特征点,对基准特征点进行插值处理的具体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参考埃尔米特、多样式或三角函数等方法进行插值处理,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此就不再赘述。

相应的,在已知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基准特征点和插值特征点后,可以基于用户选择的调整指标确定基准特征点和插值特征点的移动矢量,之后基于确定的移动矢量对基准特征点和插值特征点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接收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指令,可以包括:

接收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触发指令;

响应于调整触发指令,显示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中显示有参数修改信息选项和待处理人脸图像;

通过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接收调整指令。

其中,调整触发指令可以为基于用户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美颜触发操作生成的指令,美颜触发操作表示用户想要对待处理人脸图像添加特效,即用户用于触发开始进行美颜特效添加的动作,该操作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例如,可以是用户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的界面上特点操作位置的触发动作,也可以是特定的虚拟按钮等。该方案中,在检测到该美颜特效触发操作后,即可基于用户的该操作,将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进行显示,以使用户能够在该界面进行参数修改信息的选择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通过客户端的相关触发标识触发该美颜触发操作,比如客户端界面上的指定触发按钮或输入框,还可以是用户的语音指令等。例如,在一可选方式中,可以是在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美颜”的虚拟按钮,用户点击该按钮的操作即为用户的美颜触发操作。

其中,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用于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通过该界面可以接收用户在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操作。

作为一个示例,图3a中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中客户端的一种显示界面,即用户交互界面的示意图,该界面中显示有待处理的人脸图像,界面上显示的“美颜”的虚拟按钮即为美颜特效触发按钮,用户点击该显示界面上显示的“美颜”虚拟按钮的操作即为用户的美颜触发操作,接收到该触发操作后,可以显示美颜特效选择界面。

作为一个示例,图3b中示出了一种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a、b、c、d、e分别为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所对应的虚拟按钮,即不同的美颜特效所对应的虚拟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其中一个虚拟按钮完成用户的参数修改信息选择操作,比如点击虚拟按钮a,则用户的选择操作中选中的参数修改信息即为虚拟按钮a所对应的参数修改信息,在接收到该操作后,即可基于该操作中用户选中的参数修改信息,对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以按照相同的操作方式,选择虚拟按钮a、b、c、d、e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修改信息,实现在同一个待处理人脸图像中添加一个或多个参数修改信息的功能,即添加一个或多个美颜特效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参数修改信息的种类多,即美颜特效的种类多,对应的虚拟按钮数量多,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有限,可能无法一次性全部显示所有虚拟按钮,此时,则可通过设置虚拟按钮的列表或其他方式,使用户能够查看全部的虚拟按钮,例如,用户可以在虚拟按钮对应的显示区域,通过滑动虚拟按钮的方式查看更多的参数修改信息选项。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中包括第一选择界面和第二选择界面,调整指令包括第一调整指令和第二调整指令;

通过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接收调整指令,可以包括:

通过第一选择界面,接收第一调整指令;

响应于第一调整指令,显示第二选择界面,第一选择界面包括参数修改信息的选项;

通过第二选择界面,接收第二调整指令。

其中,为了实现对不同参数修改信息的划分,以便于用户对不同参数修改信息的选择,即实现对面部的各个部位进行美颜特效处理,可以将参数修改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参数修改信息类型,其中,参数修改信息的具体分类方式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例如,按照面部的不同部位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类型。基于不同用户对同一面部部位的不同美颜需求,一个参数修改信息类型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参数修改信息,则用户可以先通过第一选择界面,确定需要添加的参数修改信息类型,再通过第二选择界面,选择该参数修改信息类型中的参数修改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一选择界面将参数修改信息类型显示给用户,通过该界面接收用户的第一调整指令,从而得到用户所选择的参数修改信息类型,之后,可将用户选择的参数修改信息类型下的参数修改信息的选项通过特效确定界面呈现给用户,使用户能够通过该界面中显示的参数修改信息的选项,选择自己想要的参数修改信息,即想要添加的特效。

作为一个示例,图4a中示出了一种第一选择界面的示意图,该界面上显示有的不同的参数修改信息类型对应的虚拟按钮:如图中所示的“类型1”和“类型2”,用户可通过点击“类型1”或“类型2”选择参数修改信息类型,比如,点击“类型1”后,则将“类型1”所对应的第二选择界面进行显示,图4b中示出了一种第二选择界面的示意图,如图4b中所示,界面中显示了“类型1”中所对应的参数修改信息的选项a1,b1和c1,用户可通过选择a1,b1和c1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选择自己想要添加的参数修改信息,即美颜特效。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选择界面和第二选择界面可以为同一个用户界面,也可以为不同的用户界面,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整指令中还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依据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显示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其中,为了满足用户对同一待处理人脸图像的更多美颜需求,还可以提供滤镜特效添加功能,即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色系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得待处理人脸图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滤镜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在待处理人脸图像所在的界面中选择所要添加的滤镜特效,即色系参数修改信息,通过所选择的滤镜特效,可以对当前进行编辑的人脸图像增加所选择的滤镜特效。滤镜特效可以包括多种类型,比如清新滤镜、白皙滤镜及自然滤镜等。

在实际应用中,滤镜添加操作可通过用户对,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的具体操作动作实现,比如,左右滑动,参数修改信息选择界面中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对应的区域,即可实现滤镜特效的添加及切换。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图像保存指令和/或图像分享指令;

根据图像保存指令,保存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和/或,根据图像分享指令,将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分享。

其中,在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之后,可以向用户提供将该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分享和/或保存的功能,即通过用户的图像分享操作,生成对应的图像分享指令,基于该图像分享指令,将该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分享到指定的平台中或分享给指定的某人,以实现对该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分享;或者通过用户的图像保存操作,生成对应的图像保存指令,基于该图像保存指令,将该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保存在本地,以提供该用户查看。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待处理人脸图像为实时捕获的用户的当前图像,或用户从本地图像库中选取的人脸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待处理人脸图像可以为通过具有拍照功能的终端设备实时获取的视频帧的人脸图像,也可以是从图像库中的选择的图像,其中,图像库可以存储在本地或者服务器,若存储在服务器,则待处理人脸图像为向服务器发送图像获取请求获取到的图像。

基于与图1所示方法的相同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人脸图像处理装置20,如图5所示,该装置20可以包括:人脸图像获取模块210,调整强度确定模块220,图像调整模块230以及图像显示模块240,其中,

人脸图像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待处理人脸图像;

调整强度确定模块220,用于接收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调整指令,调整指令中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调整指标用于标识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强度;

图像调整模块230,用于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图像显示模块240,用于显示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在需要处理人脸图像时,通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即可实现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以实现相应美颜特效的处理,通过该方案,在接收到调整指令时,按照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相应的部位进行调整处理,即实现了一键调整图像中用户人脸显示效果的功能,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人脸图像进行编辑,大大减少了图像处理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美颜特效选择操作中还包括用户针对美颜特效的调整指标,调整指标用于标识美颜特效的调整强度;

美颜特效处理模块230在依据美颜特效,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美颜特效处理时,具体用于:

依据调整指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美颜特效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图像调整模块230在根据调整指标,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时,具体用于;

检测待处理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待调参数是与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指标参数;

依据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对人脸特征点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渲染,得到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或皮肤参数修改信息;

当参数修改信息为脸型参数修改信息时,特效调整参数包括待调特征点,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对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图像调整模块230在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待调特征点的移动矢量;

当参数修改信息为皮肤参数修改信息时,待调参数包括皮肤参数,待调参数的调整量包括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对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图像调整模块230在依据调整指标,确定人脸特征点的待调参数的调整量时,具体用于: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皮肤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皮肤参数;

依据调整指标,确定皮肤参数的调整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图像调整模块230在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待调特征点时,具体用于:

确定人脸特征点中的与脸型参数修改信息相对应的人脸部位的基准特征点;

对基准特征点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插值特征点,将插值特征点和基准特征点作为待调特征点。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整指令中还包括基于待处理人脸图像的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图像色系调整模块,用于依据色系参数修改信息,调整待处理人脸图像,得到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显示色系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图像分享模块,用于接收图像保存指令和/或图像分享指令;根据图像保存指令,保存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和/或,根据图像分享指令,将调整后的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分享。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待处理人脸图像为实时捕获的用户的当前图像,或用户从本地图像库中选取的人脸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的人脸图像处理装置可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人脸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各模块所执行的动作是与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步骤相对应的,对于人脸图像处理装置的各模块的详细功能描述具体可以参见前文中所示的对应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操作指令;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计算机操作指令执行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基于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人脸图像处理方法相同的原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操作、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操作集,至少一条操作、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操作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方案,在需要处理人脸图像时,通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的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即可实现对待处理人脸图像进行相应的调整处理,以实现相应美颜特效的处理,通过该方案,在接收到调整指令时,按照参数修改信息的调整指标对待处理人脸图像中相应的部位进行调整处理,即实现了一键调整图像中用户人脸显示效果的功能,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人脸图像进行编辑,大大减少了图像处理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7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702以及ram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7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