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0493发布日期:2019-03-30 09:0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件,特别涉及一种组接用的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绘图平板计算机的使用方式大多是利用绘图笔在绘图平板计算机的屏幕上进行绘图。此外,绘图平板计算机的背部通常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绘图平板计算机的背部皆设有磁铁。藉此,利用磁铁相斥的原理撑开支撑架,以架起绘图平板计算机,来帮助使用者在绘图的操作上更为舒适。

由于近年来诉求电子产品轻薄化且易携带的需求,故研发人员在设计绘图平板计算机亦是朝相同的目标进行设计,但实际上研发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碰到难以缩减绘图平板计算机的厚度的问题。详细来说,若绘图平板计算机的触控反应受到磁铁的磁力干扰,则会有可能导致绘图平板计算机的触控反应不灵敏。因此,绘图平板计算机内用来支撑屏幕的支撑板通常为铝板及具有挡磁特性的热浸镀锌钢板所接合而成。藉此,利用热浸镀锌钢板可挡磁的特性,来防止磁铁的磁力干扰绘图笔的操作。然而,为了确保二板材之间的接合强度足够,研发人员必须将二板材相叠后再采用焊接、铆接或胶黏等方式接合,故接合后的二板材在接合处的厚度至少为二板材的厚度的总合,因此增加了部分支撑板的厚度而不利于绘图平板计算机达到薄型化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藉以兼顾二板材之间的接合强度以及二板材接合处的薄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组接板件,该组接板件包括一母对接板以及一公对接板;该母对接板包括一母板部及多个第一对接凹部,该母板部具有一对接侧面及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母板部的该对接侧面衔接该母板部的该第一面及该母板部的该第二面,该些第一对接凹部连接于该母板部的该对接侧面,且自该母板部的该第一面延伸至该母板部的该第二面;该公对接板包括一公板部及多个第一对接凸部,该公板部具有一对接侧面及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公板部的该对接侧面衔接该公板部的该第一面及该公板部的该第二面,并与该母板部的该对接侧面相接,该些第一对接凸部连接于该公板部的该对接侧面,该些第一对接凸部分别与该些第一对接凹部至少部分重叠并相铆接,且该些第一对接凸部与该些第一对接凹部的交叠面至少部分不平行于该母板部的该第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母对接板,该母对接板适用于与一公对接板组接,该母对接板包括一母板部以及多个第一对接凹部;该母板部具有一对接侧面及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对接侧面衔接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该些第一对接凹部连接于该母板部的该对接侧面,且自该第一面延伸至该第二面,且该些第一对接凹部各具有围绕出一第一凹槽的一第一壁面,该第一凹槽的相对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分别连接至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且该第一凹槽的该第一侧的尺寸大于该第一凹槽的该第二侧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公对接板,该公对接板包括一公板部以及多个第一对接凸部;该公板部具有一对接侧面及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对接侧面衔接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每一该第一对接凸部连接并凸出于该母板部的该对接侧面,且每一该第一对接凸部凸出于该第一面并与该第一面保持一锐角。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由于母对接板的第一对接凹部围绕出的第一凹槽相异侧的尺寸相异,使得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相叠与铆接时,这些第一对接凸部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的交叠面至少部分不平行于母板部的第一面。也就是说,公对接板的第一对接凸部会藉由第一对接凹部的导引而斜向挤压变形,进而薄化公对接板与母对接板交叠处的厚度。

此外,通过母对接板的第一对接凹部与公对接板的第一对接凸部来让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的交叠处呈蜿蜒延伸状,进而藉由交叠区域的增加而提升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之间的接合强度。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还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组接板件应用电子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接板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组接板件的母组接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割面线5-5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2的组接板件的公组接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割面线7-7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对接凸部对应于第一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对接凸部对应于第二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第一对接凸部压向于第一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第一对接凸部接合于第一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9的第二对接凸部压向于第二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9的第二对接凸部接合于第二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接板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接板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接板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公对接板及母对接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组接板件

2 母对接板

3 公对接板

1000 电子装置

10 本体

20 支撑架

30 第一磁铁

40 第二磁铁

50 触控笔

60 背盖

70 前盖

80 触控屏幕

100、100a、100b、100c、100d 母对接板

110 母板部

111 对接侧面

112 第一面

113 第二面

120、120a、120b、120c、120d 第一对接凹部

121、121a、121b、121c、121d 第一凹槽

1211、1311 第一侧

1212、1312 第二侧

1213、1313、1213a、1213b、1213c 头段

1214、1314 颈段

122、122a、122b、122c、122d 第一壁面

1221、1321 斜面段

1222、1322 立面段

130、130d 第二对接凹部

131、131d 第二凹槽

132、132d 第二壁面

200、200d 公对接板

210 公板部

211 对接侧面

212 第一面

213 第二面

220、220d 第一对接凸部

230、230d 第二对接凸部

W1、W2、W3、W4 宽度

θ1、θ2 夹角

θ3、θ4 锐角

P1、P2 轴线

A1、A2 叠设区域

L1、L2 临界线

D1、D2、D3、D4 距离

T1、T2、T3、T4 厚度

G1、G2 空隙

S 容置空间

B1、B2 交叠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组接板件应用电子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组接板件的立体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组接板件1例如应用于一电子装置1000。电子装置1000例如为平板计算机或一体式计算机,且电子装置1000包含一本体10、一支撑架20、一第一磁铁30、一第二磁铁40及一触控笔50。

本体10包含一背盖60、一前盖70及一触控屏幕80。背盖60与前盖70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S。组接板件1及触控屏幕80皆位于容置空间S,且组接板件1相较于触控屏幕80邻近于背盖60。触控屏幕80自前盖70显露于外,且组接板件1用以支撑触控屏幕80。支撑架20枢设于背盖60,且第一磁铁30设置于支撑架20,以及第二磁铁40设置于背盖60。支撑架20通过第一磁铁30与第二磁铁40之间的相斥力而相对于背盖60枢转,以令支撑架20撑开。藉此,当电子装置1000被摆放于桌面上时,被撑开的支撑架20可支撑电子装置1000的本体10,以便于使用者使用触控笔50在触控屏幕80上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50例如为电磁笔。为了避免设置于背盖60的第二磁铁40对于触控笔50在触控屏幕80上的操作产生干扰,本实施例的组接板件1为相异金属材质的二板材接合而成。举例来说,组接板件1包含相接合的一母对接板2及一公对接板3。母对接板2例如为GM55铝板,而公对接板3例如为热浸镀锌钢板(SGCC)。热浸镀锌钢板具有挡磁的效果,用以屏蔽背盖60上第二磁铁40的磁性,以避免第二磁铁40干扰触控笔50的操作。由于铝板不导磁,故可确保第二磁铁40的磁力不会通过公对接板3传导至母对接板2,而影响支撑架20的开合作动。

此外,在母对接板2的厚度及公对接板3的厚度相等的情况下,相接合后的母对接板2与公对接板3的接合处的厚度实质上等于母对接板2的厚度及公对接板3的厚度,以令组接板件1能符合薄形化电子装置的厚度需求。母对接板2与公对接板3接合处的厚度实质上等于母对接板2的厚度及公对接板3的厚度的原因容后一并说明。

接着说明组接板件1的制作方法。请参阅图3至图5。图3为图2的组接板件的母组接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割面线5-5的剖视示意图。

提供一母对接板100,母对接板100为母对接板2处于铆接前的状态。母对接板100包含一母板部110、多个第一对接凹部120及多个第二对接凹部130。母板部110具有一对接侧面111及相对的一第一面112与一第二面113,且对接侧面111衔接第一面112及第二面113。在本实施例中,对接侧面111例如为齿状弯折面。所谓的齿状弯折面即为凸面及凹面交错排列并相连的表面。

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连接于母板部110的对接侧面111,且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自第一面112延伸至第二面113。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的结构皆相同,以下是以其中一个第一对接凹部120进行描述。

第一对接凹部120具有围绕出一第一凹槽121的一第一壁面122。第一凹槽121的相对的一第一侧1211与一第二侧1212分别连接至第一面112与第二面113,且第一凹槽121的第一侧1211的尺寸大于第一凹槽121的第二侧1212的尺寸。第一凹槽121包含一头段1213及一颈段1214,颈段1214的最大宽度W1小于头段1213的最大宽度W2。第一壁面122中围绕第一凹槽121的头段1213的部分包含一斜面段1221及一立面段1222。斜面段1221连接于第一面112,且斜面段1221与第二面113的夹角θ1大于等于15度并小于等于45度。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段1221与第二面113的夹角θ1是以30度为例。立面段1222衔接于斜面段1221与第二面113,且立面段1222与第二面113正交。

在本实施例中,立面段1222与第二面113正交的设置,可让第一对接凹部120邻近第一凹槽121的一侧呈现较钝的边缘,以避免人员不慎触摸到第一对接凹部120的边缘而遭到割伤,故立面段1222与第二面113正交可确保人员安全。

然而,立面段1222与第二面113之间并不以正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立面段与第二面可夹一锐角。也就是说,立面段为斜面,且立面段的斜率可与斜面段的斜率相同或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段1221为斜面,并以平行第一面112的法线的一中心轴线P1弯曲而呈弧形。斜面段1221具有一叠设区域A1,叠设区域A1自立面段1222朝第一面112的方向延伸。叠设区域A1具有远离立面段1222的一临界线L1,临界线L1与第一面112分离,且临界线L1与第一面112之间的水平距离D1和临界线L1与立面段1222之间的水平距离D2的比值介于2/5~4/5。

这些第二对接凹部130连接于母板部110的对接侧面111,且自第二面113延伸至第一面11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对接凹部12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分别朝相反方向凹陷。此外,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与这些第二对接凹部130为交错排列。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二对接凹部130的结构与皆类似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且这些第二对接凹部130的结构皆相同,以下是以其中一个第二对接凹部130进行描述。

第二对接凹部130具有围绕出一第二凹槽131的一第二壁面132,第二凹槽131的相对的一第一侧1311与一第二侧1312分别连接至第一面112与第二面113,且第二凹槽131的第一侧1311的尺寸小于第二凹槽131的第二侧1312的尺寸。第二凹槽131包含一头段1313及一颈段1314,颈段1314的最大宽度W3小于头段1313的最大宽度W4。第二壁面132中围绕第二凹槽131的头段1313的部分包含一斜面段1321及一立面段1322。斜面段1321连接于第二面113,且斜面段1321与第一面112的夹角θ2大于等于15度并小于等于45度。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段1321与第一面112的夹角θ2是以30度为例。立面段1322衔接于斜面段1321与第一面112,且立面段1322与第一面112正交。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段1321为斜面,并以平行第一面112的法线的一中心轴线P2弯曲而呈弧形。斜面段1321具有一叠设区域A2,叠设区域A2自立面段1322朝第二面113的方向延伸。叠设区域A2具有远离立面段1322的一临界线L2,临界线L2与第二面113分离,且临界线L2与第二面113之间的水平距离D3和临界线L2与立面段1322之间的水平距离D4的比值介于2/5~4/5。

接着,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图2的组接板件的公组接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割面线7-7的剖视示意图。

提供一公对接板200,公对接板200为公对接板3处于铆接前的状态。公对接板200包含一公板部210、多个第一对接凸部220及多个第二对接凸部230。母板部110的厚度T1(如图5所示)实质上等于公板部210的厚度T2。公板部210具有一对接侧面211及相对的一第一面212与一第二面213,且对接侧面211衔接第一面212及第二面213。在本实施例中,公板部210的对接侧面211例如为齿状弯折面,且公板部210的对接侧面211是对应于母板部110的对接侧面111。

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及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实质上例如为圆形或近似于圆形的楕圆形、葫芦形,且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与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为交错排列。每一第一对接凸部220连接并凸出于公板部210的对接侧面211,且每一第一对接凸部220凸出于第一面212并与第一面212保持一锐角θ3。每一第二对接凸部230连接并凸出于公板部210的对接侧面211,且每一第二对接凸部230凸出于第二面213并与第二面213保持一锐角θ4。也就是说,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与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分别是朝相反方向弯折而斜向凸出于第一面212及第二面213。此外,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面212的夹角(锐角θ3),以及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面213的夹角(锐角θ4)例如大于等于15度并小于等于45度。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与这第一面212的夹角皆为30度,且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与这第二面213的夹角皆为30度。

接着,以下将说明公对接板200与母对接板100之间的接合过程。

首先,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对接凸部对应于第一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对接凸部对应于第二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先将公板部210的对接侧面211与母板部110的对接侧面111相抵靠,且公对接板200的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对应于母对接板100的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以及公对接板200的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分别对应于母对接板100的这些第二对接凹部130。

接着,请参阅图10及图11。图10为图8的第一对接凸部压向于第一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1为图8的第一对接凸部接合于第一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其中,图11为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接合后的简化示意图,而将交叠面B1以平直斜面示意。实际上交叠面B1有可能为不规则状的表面。

将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分别朝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进行冲压,以令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分别铆接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在第一对接凸部220铆接于第一对接凹部120的过程中大致上分成两段。以下以其中一第一对接凸部220铆接于相对应的第一对接凹部120的过程进行描述。第一段如图10所示,部分的第一对接凸部220会先位于第一对接凹部120的斜面段1221的叠设区域A1上,且第一对接凸部220的外缘对齐于临界线L1。第二段如图11所示,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会相互挤压变形而令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铆接。

由于在第一段铆接过程,第一对接凸部220的外缘是对应于临界线L1,使得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间预留有一空隙G1,故在冲压过程第一对接凸部220的部分料件会填补至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之间的空隙G1。因此,在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完成铆接后,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相叠处的厚度T3实质上等于母板部110及公板部210的厚度T1、T2。

换句话说,由于第一对接凹部120围绕出的第一凹槽121相异侧的尺寸相异,使得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相叠与铆接时,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的交叠面B1至少部分不平行于母板部110的第一面112。也就是说,第一对接凸部220会藉由第一对接凹部120的导引而斜向挤压变形,进而薄化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交叠处的厚度。

接着,请参阅图12及图13。图12为图9的第二对接凸部压向于第二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13为图9的第二对接凸部接合于第二对接凹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其中,图13为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接合后的简化示意图,而将交叠面B2以平直斜面示意。实际上交叠面B2有可能为不规则状的表面。

完成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20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20的铆接后,接着进行这些第二对接凸部230与这些第二对接凹部130的铆接。在第二对接凸部230铆接于第二对接凹部130的过程中大致上分成两段。以下以其中一第二对接凸部230铆接于相对应的第二对接凹部130的过程进行描述。第一段如图12所示,部分的第二对接凸部230会先位于第二对接凹部130的斜面段1321的叠设区域A2上,且第二对接凸部230的外缘对齐于临界线L2。第二段如图13所示,第二对接凸部230会与第二对接凹部130相互挤压变形而令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铆接。如此一来,即完成公对接板200与母对接板100之间的接合而形成图2所示的组接板件1。

由于在第一段铆接过程,第二对接凸部230的外缘是对应于临界线L2,使得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间预留有一空隙G2,故在冲压过程第二对接凸部230的部分料件会填补至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之间的空隙G2。因此,在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完成铆接后,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相叠处的厚度T4实质上等于母板部110及公板部210的厚度T1、T2。

换句话说,由于第二对接凹部130围绕出的第二凹槽131相异侧的尺寸相异,使得第一对接凸部230与第一对接凹部130相叠与铆接时,这些第一对接凸部230与这些第一对接凹部130的交叠面B2至少部分不平行于母板部110的第二面113。也就是说,第二对接凸部230会藉由第二对接凹部130的导引而斜向挤压变形,进而薄化第一对接凸部230与第一对接凹部130交叠处的厚度。

由此可知,通过母对接板100的第一对接凹部120及第二对接凹部130凹陷的设计,可吸收母对接板100与公对接板200对接处的多余料件,进而薄化组接板件1对接处的厚度,以令组接板件1能符合薄形化电子装置1000的厚度需求。

此外,通过母对接板100的第一对接凹部120及第二对接凹部130与公对接板200的第一对接凸部220及第二对接凸部230来让母对接板100与公对接板200的交叠处呈蜿蜒延伸状,进而藉由交叠区域的增加而提升母对接板100与公对接板200之间的接合强度。

另外,由于第一对接凸部220及第二对接凸部230是沿对接侧面211的交错排列的凸面及凹面设置且朝不同方向延伸,故在公对接板200与母对接板100接合后,组接板件1可抵抗不同方向的外力,故可进一步提升母对接板100与公对接板200之间的接合强度。但在本实施例中,公板部210的对接侧面211为齿状弯折面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公板部可为平直的表面。

再者,相反方向弯折的第一对接凸部220及第二对接凸部230,以及相反方向凹陷的第一对接凹部12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的用意在于,在第一对接凸部220及第二对接凸部230分别铆接于第一对接凹部120及第二对接凹部130的过程中,公对接板200与母对接板100分别会受到来自二相反方向的冲压外力,此二相反方向的冲压外力对组接板件1所产生的作用力至少有部分会相互抵消而减轻组接板件1的变形情况。如此一来,将有助于让组接板件1维持于平坦状。

而且,第一对接凹部120的第一壁面122的立面段1222设计,加厚了第一对接凹部120最薄处的厚度,进而提升了第一对接凹部120最薄处承受冲压外力的能力而避免第一对接凸部220与第一对接凹部120相叠处产生毛边。同理地,第二对接凹部130的第二壁面132的立面段1322亦可让铆接后的第二对接凸部230与第二对接凹部130的相叠处不易产生毛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接凹部120的第一壁面122中围绕第一凹槽121的头段1213的部分有斜面段1221及立面段1222,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接板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母对接板100a为处于铆接前的状态,且母对接板100a的第一对接凹部120a的第一壁面122a环绕第一凹槽121a的头段1213a的部分仅为斜面,并无立面的设计。另外,母对接板100a的第二对接凹部的第二壁面亦类似于第一壁面122a,故不再赘述。

接着,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接板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母对接板100b为处于铆接前的状态,且母对接板100b的第一对接凹部120b的第一壁面122b环绕第一凹槽121b的头段1213b的部分为内凹弧面。另外,母对接板100b的第二对接凹部的第二壁面亦类似于第一壁面122b,故不再赘述。

接着,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接板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母对接板100c为处于铆接前的状态,且母对接板100c的第一对接凹部120c的第一壁面122c环绕第一凹槽121c的头段1213c的部分为外凸弧面。另外,母对接板100c的第二对接凹部的第二壁面亦类似于第一壁面122c,故不再赘述。

此外,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对接凸部及第二对接凸部的形状实质上为圆形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公对接板及母对接板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公对接板200d的第一对接凸部220d及第二对接凸部230d的形状实质上皆为鸠尾形,且母对接板100d的第一对接凹部120d及第二对接凹部130d的形状则是对应第一对接凸部220d及第二对接凸部230d的形状。第一对接凹部120d的第一壁面122d及第二对接凹部130d的第二壁面132d例如皆为斜面。第一对接凹部120d的第一壁面122d围绕出鸠尾状的第一凹槽121d,且第二对接凹部130d的第二壁面132d围绕出鸠尾状的第二凹槽131d。

然而,环绕鸠尾状凹槽的第一壁面122d及第二壁面132d为斜面的配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环绕鸠尾状凹槽的第一壁面及第二壁面可为外凸弧面或内凹弧面。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母对接板、公对接板及组接板件,通过母对接板的对接凹部凹陷的设计,可吸收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对接处的多余料件,进而薄化组接板件对接处的厚度,以令组接板件能符合薄形化电子装置的厚度需求。

此外,通过母对接板的第一对接凹部与公对接板的第一对接凸部来让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的交叠处呈蜿蜒延伸状,进而藉由交叠区域的增加而提升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之间的接合强度。

另外,由于第一对接凸部及第二对接凸部是沿对接侧面的交错排列的凸部及凹部设置且朝不同方向延伸,故在公对接板与母对接板接合后,组接板件可抵抗不同方向的外力,故可进一步提升母对接板与公对接板之间的接合强度。

再者,相反方向弯折的第一对接凸部及第二对接凸部,可让公对接板与母对接板在铆接的过程中分别受到来自二相反方向的冲压外力,使得二相反方向的冲压外力对组接板件所产生的作用力至少有部分会相互抵消而减轻组接板件的变形情况。如此一来,将有助于让组接板件维持于平坦状。

在部分实施例中,对接凹部的壁面的立面段可让对接凸部在与对接凹部铆接后,对接凸部与对接凹部相叠处的外表面不会产生毛边。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