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4150发布日期:2019-08-17 02:18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卡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是通过人工手动将无线网卡插在pc端的usb接口上,然后打开ap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依次设置ap路由器的无线名称、加密方式、无线密钥、无线信道的无线参数,然后依次让网卡连接ap路由器的无线名称,并ping上级ap路由器的网关确认是否已经连接成功。在一个操作系统测试完之后更换另一个操作系统,重复上述的操作,直到所有的操作系统兼容性都测试完成。

此种方法有以下缺陷:

1、手动在每台操作系统上设置ap路由器的参数,并让网卡连接ap路由器的无线名称,并ping上级ap路由器的网关,此基本操作每次需要60s的时间。每台操作系统的测试需要遍历无线信道包括2.4g频段、5g频段的26个无线信道,无线工作模式包括11a、11b、11g、11n、11ac的5个工作模式,无线频宽包括20mhz、40mhz、80mhz的3个频宽模式,加密方式包括2.4g以及5g频段的不加密、wep加密、wpa/tkip加密、wpa/aes加密、wpa2/tkip加密、wpa2/aes加密的12种加密方式,无线名称以及无线密钥需要遍历分别含有字母、数字、特殊字符、不同长度的2.4g以及5g频段的无线名称和无线密钥。每台操作系统的测试至少需要54*60=3240s=54分钟,如果usb无线网卡需要测试兼容10个不同操作系统,那么无线网卡兼容性需要总时长为h=54*10=540min≈9小时,这个测试项需要投入人工9小时,这种测试方法枯燥、且投入的人力成本高;

2、由于人工测试完一个usb无线网卡操作系统兼容性再测试另一个操作系统兼容性存在测试的时间差,而不同时间的无线干扰情况不完全相同,所以这种测试方法存在外界影响因素不同的测试环境问题;

3、由于每个测试人员在设置测试参数与数据时存在不统一的可能性,当测试的参数与数据不全面时容易造成漏测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包括若干个设有不同操作系统的pc客户端、设有大于pc客户端数量的端口的交换机、待测的无线网卡数量与pc客户端相同,分别设置在不同的pc客户端上,还包括无线路由器,所述无线路由器和pc客户端分别与交换机的接口有线连接,所述pc客户端上设有测试程序,其中一个pc客户端同时为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其它pc客户端均为客户端,服务器能够与客户端相互通信。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pc客户端的数量根据产品需求需要兼容的操作系统版本数量而定,每台pc客户端安装的操作系统版本不重复。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网卡为usb无线网卡,分别插入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pc客户端的usb接口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所述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置服务器和客户端;

s2:服务器所在的pc客户端获取无线路由器管理界面中可供用户设置的无线参数;

s3:服务器所在的pc客户端获取到所有无线参数后,判断识别每个无线参数,并调用相应的参数数据作为输入自动生成全部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s4:按照顺序运行每一个自动化测试用例,向所有客户端发出测试请求;

s5:所有客户端在相同的无线环境下连接ap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并获取无线网卡的ip地址,通过判断该ip地址是否能ping通ap路由器的网关作为测试通过的标准,得出测试结果,然后将测试结果返回给服务器;

s6:服务器将各客户端的测试结果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s7:判断所有自动化测试用例是否已经执行完全,若未执行完全,返回执行步骤s4,直至将所有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并输出测试报告。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运行自动化测试用例,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初始化,即服务器所在的pc客户端通过自动化接口方式设置ap路由器管理界面参数列表中相对应的数据,然后向所有客户端发出测试请求。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服务器通过selenium语言调用requests库函数即接口方式获取ap路由器管理界面中可供用户设置的所有无线参数。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服务器将获取到的所有无线参数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识别每个无线参数,每个无线参数都有相对应的测试数据字典,并调用相应的测试数据字典自动生成全部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服务器需要识别判断的无线参数包括无线信道、无线工作模式、无线频宽、加密方式、无线名称、无线密钥、无线信号名称隐藏功能,无线信道的参数数据包括2.4g频段、5g频段的26个无线信道,无线工作模式参数数据为11a、11b、11g、11n、11ac,无线频宽参数数据为20mhz、40mhz、80mhz,加密方式参数数据需要包括2.4g以及5g频段的不加密、wep加密、wpa/tkip加密、wpa/aes加密、wpa2/tkip加密、wpa2/aes加密的12种加密方式,无线名称以及无线密钥的参数数据需要遍历分别含有字母、数字、特殊字符、不同长度的2.4g以及5g频段的无线名称和无线密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化获取ap路由器无线设置参数与调用相应的参数数据形成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每一个自动化测试用例时,由服务器通知所有客户端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完成由客户端将测试结果传回服务器,测试过程无需人工投入,告别了以往需要人工在每一台操作系统上进行测试的方式,规范测试时的参数与数据,并且能实现在相同的无线环境下usb无线网卡同时在各操作系统版本上进行测试的目的,能减少人工测试时因为有测试时间差存在测试环境变化的可能性,以及避免测试人员人工测试时参数以及数据测试不全面所造成的漏测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测试系统包括待测的10个usb无线网卡、1台12口标准千兆交换机、10台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pc客户端、1台3x3天线的ap(无线接入点)路由器、11根千兆网线。10个usb无线网卡分别插入10台不同操作系统的pc,10台不同操作系统的pc客户端分别通过10根千兆网线连接在所述的12口标准千兆交换机上,所述的3x3天线的ap路由器的lan口通过1根千兆网线也连接在所述的12口标准千兆交换机上。10台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pc客户端上都放置了自动化脚本,用于在各自操作系统上自动化执行测试工作。10台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pc客户端中,通过socket编程将pc1客户端同时作为服务器以及socket客户端,其他9台pc2-pc10客户端只作为socket客户端,使得服务器可以与10个socket客户端进行通信。

本例的pc客户端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个,据图要根据产品需求和需要兼容的操作系统版本数量而定,每台pc客户端安装的操作系统版本不重复。

如图2所示,在搭建好如图1所示的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系统后,通过基于该测试系统的usb无线网卡的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selenium语言调用socket库函数将每个ip地址和端口号绑定成一个socket,分别封装成一个服务器函数和客户端函数,在pc1客户端同时运行服务器函数和客户端函数以开启socket服务器和客户端,其他9台pc2-pc10客户端只运行客户端函数以开启socket客户端,并都进行侦听信息,等待其他socket端口发送信息;

2、pc1客户端通过selenium语言调用requests库函数即接口方式获取ap路由器管理界面中可供用户设置的所有无线参数;

3、pc1客户端将获取到的所有无线参数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识别每个无线参数,每个无线参数都有相对应的测试数据字典,并调用相应的测试数据字典自动生成全部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4、按照顺序运行每一个测试用例,执行每个测试用例时都首先进行环境初始化,即服务器所在的pc客户端通过selenium语言调用requests库函数设置ap路由器管理界面无线参数列表中相对应的数据;

5、由服务器通过socket通信向所有socket客户端发出指令,代表开始进行测试;

6、所有socket客户端在相同的无线环境下通过selenium语言调用cmd命令netsh连接ap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并获取无线网卡的ip地址,通过判断该ip地址是否能ping通ap路由器的网关作为测试通过的标准,得出测试结果,并将测试结果通过socket通信返回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各socket客户端的测试结果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7、按照步骤4-6所述的方法将所有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完成,并输出测试报告。

通过自动化获取ap路由器无线设置参数与调用相应的参数数据形成自动化测试用例,执行每一个自动化测试用例时,由服务器通知所有socket客户端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完成由socket客户端将测试结果传回服务器,测试过程无需人工投入,告别了以往需要人工在每一台操作系统上进行测试的方式,并且规范测试时的参数与数据,以及能实现在相同的无线环境下usb无线网卡同时在各操作系统版本上进行测试的目的,能减少人工测试时因为有测试时间差存在测试环境变化的可能性,以及避免测试人员人工测试时参数以及数据不统一而造成测试不全面所造成的漏测问题,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